GMAT一個月怎么備考
先說結論:一個月備考GMAT完全可行,但前提是“精準規劃+高效執行”。 別被網上“三個月備考計劃表”嚇到,GMAT本質是“邏輯能力測試”,不是“知識背誦考試”,短期突破的關鍵在于:抓準核心考點、避開無效努力、用對方法技巧。我見過太多學生用對方法,一個月從550沖到700+;也見過有人悶頭學三個月,分數還在600徘徊。這篇文章會把“一個月備考的每一步”拆透,從資料選擇到每日計劃,從避坑指南到心態調整,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貨——畢竟,時間緊,咱不搞虛的。
一、一個月備考GMAT:先搞清楚“能不能行”
很多人一開始就打退堂鼓:“一個月?我英語基礎一般,數學也忘得差不多了,肯定來不及吧?” 其實你焦慮的不是“時間短”,而是“不知道怎么用這一個月”。
GMAT的難點從來不是“知識點多”,而是“思維方式繞”。它考的數學不超過高中難度(比如排列組合、方程應用題),語文考的也不是“英語好不好”(很多雅思8分的人SC照樣錯一堆),而是“能不能快速抓住邏輯漏洞”“會不會用商科思維讀文章”。短期備考拼的不是時長,是單位時間的“投入產出比”——與其花3小時刷100道重復考點的題,不如花2小時死磕10道高頻錯題,搞懂背后的邏輯鏈。
我去年帶過一個學生,本科英語四級剛過(500分左右),數學高考110分(不算好),備考前模考520分。她用一個月嚴格執行計劃,最后考了660分(Q49+V31),夠用大部分商科項目了。所以別自我設限,先問自己:“這30天,我能不能每天專注學6-8小時,不摸魚、不糾結、不內耗?” 能,就往下看。
二、30天備考全階段拆解:每天怎么學才不浪費時間
第一階段:基礎掃盲期(5天)—— 別一上來就刷題!先搞懂“考什么”
目標:知道GMAT各科題型、高頻考點,能看懂題目(尤其數學術語、SC語法規則)。
資料:OG總冊(官方指南)+ 陳向東數學高分快速突破(基礎差的看)+ 曼哈頓語法(SC入門)。
每天計劃(以8小時學習為例):
上午3小時:數學/語文基礎二選一
數學:看陳向東數學前5章(算術、代數、幾何基礎),重點記公式和術語(比如“標準差”“中位數”的英文表達),每章做10道例題,搞懂“題目在問什么”。
語文:看曼哈頓語法前4章(句子結構、平行結構、代詞、動詞時態),邊看邊記筆記(比如“平行結構要保持詞性一致”),看完做OG SC部分前20題,不用追求正確率,主要是熟悉“GMAT語法的坑”(比如逗號不能連接兩個完整句子)。
下午3小時:OG題型拆解
數學:做OG數學部分前50題(PS+DS各25題),DS題重點練“條件充分性判斷邏輯”(比如“條件1單獨行不行?條件2單獨行不行?兩個一起行不行?”),錯了立刻看解析,標紅“完全沒思路”的題。
語文:CR做10題(先看題干問法:削弱/加強/假設?),RC讀2篇短文(不用做題,練“3分鐘抓段落主旨”:每段第一句+轉折詞后的內容),SC再做20題,重點看解析里的“錯誤原因”(比如“代詞指代不明”“邏輯主語不一致”)。
晚上2小時:復盤+整理筆記
數學:把白天錯的題按“考點”分類(比如“百分比應用題”“幾何面積計算”),記到錯題本上,只抄題干和關鍵步驟,不抄答案。
語文:SC錯題標紅“語法點”(比如“平行結構錯誤”),CR錯題標“邏輯鏈”(比如“前提:A導致B;結論:B導致C;漏洞:忽略他因”)。
重點:這5天別糾結“正確率”,錯一半都正常!目標是“看到題知道考什么”,比如看到SC選項里有“being”,能反應過來“大概率是錯的(但別絕對化,OG里有少數正確用being的題)”。
第二階段:強化突破期(20天)—— 分科目死磕高頻考點,拒絕“全面開花”
目標:數學正確率穩定在90%+,SC正確率70%+,CR/RC正確率60%+,形成“解題肌肉記憶”。
資料:OG剩余題目(重點刷)+ PREP 07/08版(語文部分)+ 數學機經(考前一周看,現在先不碰)。
核心原則:抓大放??!GMAT各科高頻考點占比80%,比如數學的“應用題”“幾何”,SC的“平行結構”“邏輯語義”,CR的“削弱/加強/假設”,RC的“主旨題/細節題”。這些考點必須吃透,冷門考點(比如數學的“數論難題”、RC的“推理題”)可以戰略性放棄。
數學:保住50分,你就贏了一半(中國學生數學平均分47,目標49+)
每天1.5小時:刷OG剩余數學題(每天40題,PS25+DS15),重點練DS題(容易錯!)。
DS題技巧:先單獨看條件1,再單獨看條件2,最后看聯合(別偷懶跳過任何一步);遇到“整數”“正數”“非負”等限定詞,立刻圈出來(比如“x是正整數”,x=0就不行)。
每天0.5小時:復盤錯題,重點看“計算錯誤”和“思路錯誤”。計算錯誤(比如2+3算成6)記到“粗心本”上,每天睡前看一遍;思路錯誤(比如沒讀懂題)把題干翻譯成中文,貼在錯題旁邊。
SC(句子改錯):別當“語法題”做,要當“邏輯題”做
每天2小時:刷OG+PREP 07 SC題(每天25題),用“排除法”做題:
先看選項差異(比如開頭是“because”還是“because of”,結尾是“ing”還是“to do”);
排除明顯錯誤(比如主謂不一致、代詞指代不明);
比較剩余選項的“邏輯語義”(比如“小明吃蘋果”和“蘋果被小明吃”,語法都對,但GMAT更愛主動語態)。
每天1小時:整理“SC高頻錯誤點”筆記,比如:
平行結構:and/or前后要對稱(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
邏輯主語:句首doing/done結構,主語必須能發出/承受這個動作(比如“Walking in the park, the dog bit me.” 錯誤,因為“dog”不能“walking”);
時態:時間狀語(比如“in 2020”“by 2030”)決定時態(一般過去時/將來完成時)。
CR(邏輯推理):用“邏輯鏈”代替“感覺”
每天1.5小時:刷OG+PREP 07 CR題(每天15題),每道題先寫“邏輯鏈”:
例:“前提:A公司去年廣告投入增加20%,銷量增加10%;結論:廣告投入導致銷量增加?!?/p>
邏輯鏈:廣告投入↑ 銷量↑(漏洞:可能有他因,比如市場需求增加、競爭對手減少)
分題型突破:
削弱題:找“他因”“因果倒置”“前提不成立”;
加強題:排除“他因”“補充前提”“舉例支持”;
假設題:找“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沒它不行,比如“廣告投入和銷量之間沒有其他干擾因素”)。
RC(閱讀):別逐字翻譯,練“結構化閱讀”
每天1.5小時:刷OG RC題(每天4篇,短篇2篇+長篇2篇),讀文章時畫“結構筆記”:
第一段:主旨(作者觀點/文章討論對象);
中間段:邏輯關系(轉折However/對比By contrast/舉例For example);
最后段:結論(支持/反對/中立)。
做題技巧:
主旨題:看結構筆記的“第一段+最后段”;
細節題:根據題干關鍵詞回原文定位(別憑記憶選!GMAT愛考“同義替換”);
推理題:答案一定在原文有依據,別過度腦補(比如原文說“小明吃了蘋果”,推理“小明喜歡吃水果”就可能錯,因為只說了蘋果)。
重點:這20天每天留30分鐘“碎片化時間”背GMAT高頻單詞(比如數學術語“integer整數”“prime number質數”,CR關鍵詞“assumption假設”“weaken削弱”),用“墨墨背單詞”APP就行,不用背拼寫,認識就行。
第三階段:??紱_刺期(5天)—— 全真模擬+復盤,搞定“pace”和“心態”
目標:適應考試節奏(3小時7分鐘),數學/語文各部分時間分配合理,模考分數穩定在目標分±20。
資料:PREP官方??架浖赓M2套,必做?。? GWD模考題(可選,難度稍高于真實考試)。
每天計劃:
上午3.5小時:完整模考1套(包括AWA和IR,雖然不計入總分,但練pace需要),嚴格計時:
數學:62分鐘31題(前10題15分鐘,中間10題20分鐘,最后11題27分鐘,別在難題上卡超過3分鐘);
語文:65分鐘36題(SC平均1.5分鐘/題,CR2分鐘/題,RC8分鐘/篇+1分鐘/題)。
下午3小時:逐題復盤??煎e題,重點看:
是不是因為“pace亂了”導致簡單題錯(比如最后5題只剩5分鐘,瞎選);
SC是不是因為“邏輯語義沒看懂”(不是語法錯誤);
CR是不是“邏輯鏈畫錯了”(比如把“前提”當“結論”)。
晚上1小時:看數學機經(去CD論壇找當月最新機經,重點看“題干+解題思路”,別背答案!機經會變體)。
重點:模考分數波動10-20分很正常,別因為某一次模考低就心態崩了。最后2天可以只做“錯題本里的高頻錯題”,保持題感就行,別刷新題了。
三、避坑指南:這4個錯誤,90%的短期備考黨都會犯
1. 資料貪多嚼不爛:“我買了10本書,刷了5000題,為什么還考不好?”
GMAT備考資料不在多,在精。核心資料就3個:OG(官方指南,最權威,必須刷2遍)、PREP(官方???,難度最接近真實考試)、曼哈頓語法(SC入門)。其他資料(比如GWD、RON視頻)可以作為補充,但一個月時間,能把OG+PREP吃透就夠了。我見過有學生買了一堆資料,最后OG都沒刷完,純屬浪費時間。
2. 盲目刷題不總結:“我SC刷了500題,正確率還是50%”
刷題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薄弱點”,不是“刷數量”。正確做法是:1道錯題=3道新題。比如SC錯題,要搞清楚:是語法點不會(比如不知道“虛擬語氣”用法),還是邏輯語義沒讀懂(比如句子主語到底是誰),然后針對性補筆記。錯題本比刷題量重要100倍。
3. 忽視pace訓練:“平時做題正確率70%,??季?0%”
GMAT是“限時考試”,pace崩了=分數崩了。平時做題就要計時:SC超過2分鐘、CR超過3分鐘、數學超過4分鐘,立刻停筆選一個“最像答案”的,然后標記“蒙的”,復盤時重點看這些題。記住:放棄1道難題,保住3道簡單題,更劃算。
4. 過度糾結數學難題:“我數學要考51,必須搞定所有難題”
沒必要!GMAT數學是“自適應考試”,前10題正確率高,后面才會出難題。如果目標分650-700,數學49就夠了(錯5-6題),把中等題(占比70%)做對,難題(占比10%)可以戰略性放棄。別學我之前帶的一個學生,每天花2小時啃數學奧賽題,最后??己唵晤}錯一堆,本末倒置。
四、心態調整:最后30天,別讓“焦慮”拖垮你
短期備考最容易心態崩:“萬一考不好怎么辦?”“別人都準備三個月,我一個月是不是太冒險?” 其實你要想:焦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行動才是唯一解藥。
接受“不完美備考”:一個月不可能覆蓋所有知識點,只要把高頻考點吃透,就能出分。別追求“100%準備好”,GMAT允許錯10-15題照樣700+。
每天留30分鐘“放空時間”:學累了就去散步、聽音樂、看個搞笑視頻,別硬撐。我備考時每天晚上會看1集《老友記》,放松大腦才能高效學習。
用“小目標激勵法”:比如“今天搞定SC平行結構”“明天數學應用題正確率達到90%”,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勵自己(比如喝杯奶茶、看場電影),比盯著“700分”這個大目標更有動力。
最后想說:GMAT備考就像跑馬拉松,一個月備考是“沖刺跑”,拼的是專注和方法。別想“我能不能做到”,先想“我今天能不能把計劃執行完”。只要方向對了,每一步都算數。加油,你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厲害。
(注:本文涉及的考試題型、分數構成等內容基于GMAT官方最新公布信息,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71964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