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數(shù)學有哪些題型
剛開始準備SAT的同學,十有八九會卡在數(shù)學這關:明明初中高中的數(shù)學知識都學過,可一做題就錯;刷了一堆題,分數(shù)還是在600分徘徊;看到圖表題就頭大,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其實啊,SAT數(shù)學難的不是知識點,而是你沒搞懂它到底在考什么題型。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SAT數(shù)學到底有哪些題型,每種題型怎么拿分,幫你把“會的知識點”真正變成“能拿到的分數(shù)”。
一、先搞清楚:SAT數(shù)學到底考幾類題?
按College Board的官方說法,SAT數(shù)學分為四大類題型,覆蓋了從初中到高中的核心數(shù)學知識,但側重點和咱們平時在學校學的不太一樣——它更看重“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四類題型分別是:核心代數(shù)(Heart of Algebra)、問題解決與數(shù)據(jù)分析(Problem Solving and Data Analysis)、高級數(shù)學通行證(Passport to Advanced Math)、附加題(Additional Topics in Math)。
聽起來有點抽象?別急,咱們一個一個說,每個題型都給你講清楚“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拿分”。
二、核心代數(shù)(Heart of Algebra):數(shù)學的“地基”,占比最高
1. 考查什么?
核心代數(shù)是SAT數(shù)學的“大頭”,占比33%左右,主要考線性方程、不等式、函數(shù),說白了就是初中咱們學的“一次函數(shù)”相關內容。但別覺得簡單,它的坑點在于“用代數(shù)解決實際場景的問題”,比如算成本、算距離、算增長率,需要你把文字描述轉化成數(shù)學式子。
2. 高頻考點+例題:學會“翻譯”文字題
考點1:線性方程應用題
這類題會給你一個生活場景,比如“小明打工賺錢”“商店賣東西”,讓你列方程求未知數(shù)。
例題:
A bakery sells muffins for $2 each and cookies for $1 each. On Saturday, the bakery sold a total of 50 items and made $70. How many muffins did they sell?
(一個 bakery 賣松餅和餅干,松餅2美元一個,餅干1美元一個。周六一共賣了50個,賺了70美元,問松餅賣了多少個?)
拆解步驟:
設未知數(shù):設松餅賣了x個,餅干賣了y個;
找等量關系:總數(shù)量=50 x+y=50;總錢數(shù)=70 2x+y=70;
解方程:用第二個方程減第一個方程,得x=20,所以松餅賣了20個。
避坑指南:這類題最容易看錯“單位”或“關鍵詞”,比如題目說“total items”(總數(shù)量),別當成“總錢數(shù)”;問“muffins”,別算成“cookies”。
考點2:線性不等式與數(shù)軸表示
比方程多了個“不等號”,比如“至少”“不超過”,最后可能讓你在數(shù)軸上畫解集。
例題:
To rent a car, a company charges $50 per day plus $0.25 per mile driven. If a customer wants to spend at most $100 on a one-day rental, wha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miles they can drive?
(租車公司每天收50美元,每英里收0.25美元。如果客戶一天最多花100美元,最多能開多少英里?)
拆解步驟:
列不等式:50 + 0.25m ≤ 100(m是英里數(shù),“at most”對應“≤”);
解不等式:0.25m ≤ 50 m ≤ 200,所以最多開200英里。
避坑指南:注意“at most”(≤)和“at least”(≥)的區(qū)別,數(shù)軸上“≤”“≥”用實心點,“<”“>”用空心點,別畫錯。
三、問題解決與數(shù)據(jù)分析(Problem Solving and Data Analysis):最貼近“實際生活”的題型,也是易錯重災區(qū)
1. 考查什么?
這類題占比29%左右,說白了就是“用數(shù)據(jù)說話”:給你圖表(折線圖、柱狀圖、表格)、統(tǒng)計量(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標準差)、百分比變化、概率,讓你分析數(shù)據(jù)、做決策。很多同學覺得它難,是因為“讀不懂圖”“算錯百分比”,其實只要掌握“三步走”——看標題、找數(shù)據(jù)、列算式,就能搞定。
2. 高頻考點+例題:圖表題“三步法”
考點1:圖表數(shù)據(jù)提取與計算
例題:
The table below show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each grade at a high school. If a student is randomly selected,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student is in 10th grade?
Grade | Number of Students |
---|---|
9th | 200 |
10th | 250 |
11th | 180 |
12th | 170 |
(表格是高中各年級學生人數(shù),隨機選一個學生,是10年級的概率是多少?)
拆解步驟:
看標題:確認是“各年級學生人數(shù)”;
找數(shù)據(jù):總人數(shù)=200+250+180+170=800,10年級人數(shù)=250;
算概率:250/800=5/16。
避坑指南:算總人數(shù)時別漏加某個年級,概率記得“分子是符合條件的數(shù)量,分母是總數(shù)量”。
考點2:百分比變化與增長率
這類題常考“增長了百分之幾”“原來的量是多少”,公式要記牢:百分比變化=(新值-舊值)/舊值×100%。
例題:
The price of a laptop was $800 last year. This year, the price increased by 15%. What is the new price?
(去年筆記本800美元,今年漲了15%,新價格是多少?)
拆解步驟:
算增長的錢數(shù):800×15%=120;
新價格=舊價格+增長=800+120=920美元。
避坑指南:如果題目問“去年價格是多少”(今年是920,漲了15%),記得用“新值=舊值×(1+增長率)”倒推:舊值=920/(1+15%)=800,別直接用920×85%!
四、高級數(shù)學通行證(Passport to Advanced Math):拉開差距的“分水嶺”,考“更復雜的函數(shù)”
1. 考查什么?
這類題占比28%左右,考的是高中數(shù)學的“進階內容”:二次函數(shù)、多項式、指數(shù)函數(shù)、根式方程,簡單說就是“次數(shù)高于1的函數(shù)”。它的難點在于“函數(shù)圖像與性質的結合”,比如二次函數(shù)的頂點、對稱軸、根,需要你不僅會算,還要懂“圖像在說什么”。
2. 高頻考點+例題: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語言”
考點1:二次函數(shù)的頂點式與最值
二次函數(shù)有三種形式:一般式(y=ax2+bx+c)、頂點式(y=a(x-h)2+k)、交點式(y=a(x-p)(x-q)),頂點式最容易看出頂點(h,k)和最值(k是最大值或最小值,看a的正負)。
例題: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vertex form of the quadratic function y = x2 4x + 3?
A. y = (x-2)2 1
B. y = (x+2)2 1
C. y = (x-2)2 + 3
D. y = (x+2)2 + 3
拆解步驟:
用“配方法”把一般式變頂點式:
y = x2 -4x +3 = (x2 -4x +4) -4 +3 = (x-2)2 -1,所以選A。
避坑指南:配方時,括號里加了“4”,括號外要減“4”,別只加不減!
考點2:函數(shù)圖像與方程的根
二次函數(shù)y=ax2+bx+c的圖像與x軸的交點,就是方程ax2+bx+c=0的根(解)。如果圖像和x軸有兩個交點,方程有兩個不同實根;一個交點,兩個相等實根;沒有交點,無實根。
例題:
The graph of y = x2 6x + 9 intersects the x-axis at which point?
(函數(shù)y=x2-6x+9的圖像與x軸交于哪個點?)
拆解步驟:
方程x2-6x+9=0,因式分解得(x-3)2=0,所以x=3,交點是(3,0)。
五、附加題(Additional Topics in Math):“小眾但必拿分”的題型,考幾何和三角函數(shù)
1. 考查什么?
這類題占比10%左右,是“附加題”,但別以為不重要——它的考點很固定,主要是平面幾何(三角形、圓、多邊形)、立體幾何(體積、表面積)、基礎三角函數(shù)(sin、cos、tan),只要記住公式,基本都是送分題。
2. 高頻考點+例題:幾何公式“清單”
考點1:圓的性質與弧長、面積
圓的核心公式:周長=2πr,面積=πr2,弧長=(圓心角/360)×周長,扇形面積=(圓心角/360)×面積。
例題:
A circle with radius 5 has a central angle of 72. What is the length of the arc formed by this angle?
(半徑為5的圓,圓心角72,對應的弧長是多少?)
拆解步驟:
弧長=(72/360)×2π×5 = 0.2×10π=2π。
考點2: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shù)
在直角三角形中,sinθ=對邊/斜邊,cosθ=鄰邊/斜邊,tanθ=對邊/鄰邊(“對邊”是θ對面的邊,“鄰邊”是θ旁邊的直角邊)。
例題:
In a right triangle, one angle is 30, and the hypotenuse is 10. What is the length of the side opposite the 30 angle?
(直角三角形中,一個角30,斜邊10,30角的對邊長度是多少?)
拆解步驟:
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對邊=斜邊的一半,所以對邊=10/2=5。
六、最后想說:搞懂題型,比刷100道題更有用
很多同學復習SAT數(shù)學,總覺得“多刷題就行”,但如果連“這道題考什么題型”都搞不清楚,刷再多題也是“盲目努力”。比如看到“增長率”就知道是“問題解決與數(shù)據(jù)分析”,看到“二次函數(shù)頂點”就知道是“高級數(shù)學通行證”,看到“圓的弧長”就知道是“附加題”——先分類,再用對應題型的方法去解,效率會高很多。
當然,每個題型都有“高頻坑點”,比如核心代數(shù)的“符號錯誤”、問題解決與數(shù)據(jù)分析的“單位換算”、高級數(shù)學的“配方漏項”,這些都需要你在做題時多總結,把“錯因”記在本子上,下次遇到就能避開。
最后提醒一句,SAT數(shù)學的知識點雖然不難,但“細心”和“題型熟練度”直接決定分數(shù)。把今天講的四大題型拆解開,逐個突破,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數(shù)學拿700+真的沒那么難。
(注:本文涉及的SAT數(shù)學題型及考點基于College Board官方最新公布的考試大綱,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9473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