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專升本學位英語考試難嗎
一、先給答案:難不難,取決于你怎么“定義”它
說實話,每次被問“成人專升本學位英語難不難”,我都想先反問一句:“你覺得‘難’的標準是什么?”
如果拿它和高考英語比,它詞匯量要求低(3000-4000詞,高考是3500詞左右),語法側重基礎(時態、從句、非謂語動詞是核心,很少考復雜的長難句),閱讀篇幅短(每篇300-500詞,高考閱讀普遍500詞以上);如果拿它和大學英語四級比,更是“降維打擊”——四級要求4500詞,聽力占35%,而學位英語大多省份不考聽力,題型以詞匯、語法、閱讀、完形、作文為主,甚至有些省份連作文都沒有(比如江蘇考“短文寫作”,廣東考“補全對話+短文寫作”,具體以各省學位辦通知為準)。
但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覺得“難”?我帶過的學生里,32歲的會計李姐說“單詞背了就忘,像狗熊掰玉米”;28歲的程序員小王吐槽“語法書看得懂,題一做就錯,感覺自己像個‘語法白癡’”;還有40歲的寶媽張阿姨,直言“畢業20年,英語早就還給老師了,現在看閱讀像看天書”。
所以,學位英語的“難”,從來不是考試本身有多刁鉆,而是“成人考生的特殊處境”和“考試要求”之間的矛盾:基礎薄弱、時間零散、缺乏系統學習方法,再加上“英語焦慮癥”(總覺得自己學不會),才讓它顯得“難”。
二、為什么你覺得難?戳中3個“成人考生痛點”
痛點1:“基礎差到谷底,連初中語法都模糊”
這是80%成人考生的真實寫照。
我見過最夸張的案例:一個學生問我“‘I am go to school’這句話對不對”——連be動詞和實義動詞的基本搭配都沒概念。更多人是“似懂非懂”:知道“時態”這個詞,但過去完成時和現在完成時的區別,說了三遍還是記混;認識“which”“that”,但定語從句里什么時候用which,什么時候用that,永遠靠“語感”(其實就是瞎蒙)。
根源:大部分成人考生高中畢業多年,英語學習早就中斷,當年學的知識像“過期食品”,表面看著還行,其實早就變質了。加上成人學習“功利性強”,總想直接學“考點”,跳過基礎,結果越學越懵——就像蓋房子不打地基,越往上蓋越晃。
痛點2:“時間像擠牙膏,每天能學1小時都算奢侈”
上班族要加班,寶媽要帶娃,創業者要應酬……成人考生的時間永遠“碎片化”。
之前有個學生跟我吐槽:“我每天6點起床,想背30分鐘單詞,結果孩子哭了要喂奶;午休1小時,剛打開語法課視頻,領導喊開會;晚上10點哄睡孩子,終于能坐下學了,眼皮已經開始打架?!?這種“學5分鐘,被打斷10次”的狀態,別說學英語,連看篇文章都難集中注意力。
更扎心的是:好不容易擠出2小時,卻不知道該學什么——背單詞?學語法?做閱讀?最后東一榔頭西一棒子,2小時過去,好像啥也沒干,挫敗感直接拉滿。
痛點3:“不知道考什么,盲目刷題等于白費勁”
很多人備考的第一步是“買真題”,然后從第一套開始刷,刷完對答案,錯了就標紅,然后換下一套——這是最無效的備考方式。
學位英語各省自主命題(比如北京、上海、廣東有自己的考試大綱,有些省份用“成人本科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大綱”),題型、分值、難度差異很大。比如北京卷有“辨錯題”(給一句話,找出語法錯誤),而浙江卷沒有;江蘇卷作文要求120詞,廣東卷補全對話只需要填5個空。如果連自己省份考什么題型、重點考什么知識點都不知道,刷題就像“閉著眼睛射箭”,射中靶子全靠運氣。
三、3個“反焦慮”備考法,親測能讓你“從30分到60分”
第一步:先搞清楚“你的省份到底考什么”(3天內必須做完)
別上來就悶頭學,先花1天時間查清楚3件事:
考試大綱:去你所在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或“學位委員會官網”搜“成人本科學士學位英語考試大綱”(比如搜“廣東省2024年學位英語考試大綱”),里面會寫清楚題型、分值、詞匯要求、語法考點。
近3年真題:淘寶或拼多多搜“XX省學位英語真題”,買最新3年的(太早的參考價值不大),拿到手先看“題型分布”——比如閱讀占多少分?作文要不要寫?有沒有翻譯?
分數線:大部分省份合格線是60分(滿分100),少數省份是55分(比如內蒙古),還有的學校自主劃線(但一般不超過60)。知道分數線,心里有底:不用追求80分,60分就夠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山東考生,翻開2023年真題會發現:詞匯語法20分(20道單選)、閱讀理解40分(4篇文章,每篇5道題)、完形填空10分(10道題)、英譯漢15分(3個句子)、漢譯英15分(3個句子)。那備考重點就很明確:閱讀和翻譯占65分,必須拿下;詞匯語法和完形占30分,爭取拿一半。
第二步:用“碎片化時間”打基礎,拒絕“完美主義”
別想著“每天必須學2小時”,成人考生的學習要“見縫插針”。分享一個我學生親測有效的“30分鐘碎片學習法”:
早上7:00-7:15:背10個高頻詞(用“場景記憶法”,比如記“abandon”,別只記“放棄”,記“Never abandon your dream”,把單詞放進句子里,更容易記?。?。
午休12:30-12:50:做1篇閱讀(先看題干,圈出關鍵詞,再回原文找答案,不用逐字翻譯,成人閱讀考的是“定位能力”,不是“翻譯能力”)。
晚上9:30-9:50:學1個語法考點(比如今天學“一般過去時vs現在完成時”,記住“過去時強調‘過去某個時間做了某事’,現在完成時強調‘過去做的事對現在有影響’”,然后做3道題鞏固)。
重點:每天學30分鐘,比“一周學3小時然后擺爛”效果好10倍。基礎差的同學,前1個月別碰真題,先把“初中英語核心語法”(時態、名詞、代詞、介詞、從句)過一遍,推薦看B站“李雷講英語”的初中語法課,免費且通俗易懂,每節課10分鐘,剛好利用碎片時間。
第三步:真題刷3遍,比做100套模擬題有用
真題是“最好的老師”,但要會刷:
第一遍(基礎階段):不限時,查字典,搞懂每道題的考點。比如詞匯題考的是“固定搭配”還是“詞義辨析”?閱讀題答案在原文第幾段?把不認識的單詞、做錯的語法題抄在筆記本上,標上“考點”(比如“這道題考的是‘neither...nor...’的就近原則”)。
第二遍(強化階段):限時做,比如閱讀每篇控制在8分鐘內,詞匯語法10分鐘20道題。重點看“第一次錯的題這次有沒有對”,如果還是錯,說明這個考點沒掌握,回頭再學。
第三遍(沖刺階段):只做錯題,總結“高頻錯題考點”。比如發現自己總錯“非謂語動詞”,就專門花2天時間攻克這個語法點,做10道同類題,直到不再錯。
提醒:作文和翻譯別最后才準備。作文背3個模板(議論文、書信、圖表),比如議論文模板:“開頭引出觀點(Nowadays, ... has become a hot topic. Some people think..., while others believe...)+中間分論點(First..., Second..., What&'s more...)+結尾總結(In my opinion, ...)”。翻譯就記“常見句型”(比如“越來越多的人... More and more people...”“隨著...的發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考場上套進去就行。
四、過來人的3句大實話,比技巧更重要
“別和別人比進度,比‘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帶過一個50歲的學員,零基礎,別人背單詞一天50個,她一天只能背5個,但她每天都背,從不間斷。3個月后考試,她考了62分,剛好及格。她說:“我不管別人多快,我就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多認識1個單詞,就是贏了。”
“英語不是‘學出來的’,是‘用出來的’”
別光背單詞、學語法,每天花5分鐘“說”英語:比如早上起床說“Today is Monday, I need to learn 10 words”;晚上睡覺前說“I did 1 reading today, it was a little hard but I understood the main idea”。哪怕是最簡單的句子,說多了就有“語感”,做題會更順。
“60分萬歲,別追求‘完美’”
學位英語的目的是“拿學位證”,不是“當英語學霸”。閱讀40分,爭取拿25分;詞匯語法20分,拿10分;翻譯30分,拿15分;作文10分,拿10分——加起來60分,剛好及格。別想著“每道題都要對”,抓大放小,把能拿的分拿到手,就夠了。
最后想說:成人專升本學位英語,難的從來不是考試本身,而是你愿不愿意“放下焦慮,踏實開始”?;A差?那就從初中語法補起;時間少?那就每天學30分鐘;沒方向?那就先查大綱、刷真題。
你要相信:別人能過,你也能過。畢竟,60分而已,沒那么難。
(注:各省學位英語考試題型、大綱可能有調整,具體請以所在省教育考試院或學位委員會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8303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