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課程都有什么科目
摘要
A-Level課程作為英國高中階段的核心課程,科目設置非常靈活,涵蓋數學、科學、語言、人文、商科、藝術等多個領域,不同考試局(如CIE、Edexcel、AQA)的科目總數在70-80門左右。但對中國學生來說,真正常選的“主流科目”其實就20多門。選科不僅影響未來大學申請方向,更關系到學習效率和成績——比如想申計算機的學生幾乎必選數學+進階數學,而目標是文科的同學可能更適合英語文學+歷史組合。這篇文章會幫你理清A-Level的科目分類、核心科目詳情,以及選科時最容易踩坑的“隱藏邏輯”,看完你就知道怎么選才不浪費時間。
一、先搞清楚:A-Level科目到底有多少?別被“80門”嚇到了
第一次接觸A-Level的同學,可能會被網上“80多門科目”的說法嚇住——難道要從這么多里選?其實不用慌。
A-Level的科目總數確實不少,比如CIE考試局有70多門,Edexcel更多,涵蓋從傳統的數學、物理到冷門的“全球 perspectives”(全球視野)、“thinking skills”(思維技能),甚至還有“紡織設計”“音樂技術”這類偏專業的科目。但 90%的中國學生,最終只會在20-30門主流科目里選擇。
為什么?一方面,很多冷門科目國內學校不開設(比如“考古學”“拉丁語”);另一方面,目標大學的專業對科目有明確要求(比如醫學幾乎都要求生物+化學),沒必要浪費時間學無關的。
簡單說:A-Level科目雖多,但你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和你目標專業、興趣能力匹配的“核心科目”。
二、按“學科領域”分,這些科目你必須知道(附適合人群+未來方向)
A-Level科目可以大致分為5類,每類里都有幾門“王牌科目”,是中國學生的高頻選擇。我們一個個說:
1. 數學與科學類:“萬能百搭”,理工科學生繞不開
這類科目是A-Level的“基礎盤”,尤其是數學,幾乎所有方向的學生都可能選(除了純藝術生)。
數學(Mathematics)
學什么:分純數(Pure Maths)、 mechanics(力學)、 statistics(統計)三大模塊。純數是核心,包括代數、微積分、幾何;力學和物理相關,比如運動學、牛頓定律;統計則涉及數據處理、概率分布。
適合誰:邏輯思維強,對數字敏感的學生。哪怕你未來想學商科,數學也是很多大學的“隱性要求”(比如LSE的經濟學明確要A-Level數學)。
未來方向:計算機、工程、經濟、金融、物理等幾乎所有理工科,以及部分商科專業。
進階數學(Further Mathematics)
學什么:比數學更深,比如復數、矩陣、微分方程、傅里葉級數,相當于大學預科內容。
適合誰:數學特別好(國內高中數學能穩定在120+/150),目標是頂尖大學理工科的學生。比如牛津、劍橋的計算機、數學專業,幾乎“默認”要進階數學A。
注意:進階數學不能單獨選,必須和數學一起學(相當于“數學2.0版”)。
物理(Physics)
學什么:力學(和數學力學部分重合)、電磁學、波、熱力學、核物理、天體物理等。實驗部分占比不低,需要寫實驗報告。
適合誰:喜歡動手做實驗,對自然現象原理好奇的學生。比如想知道“為什么蘋果會落地”“電路怎么設計”的人。
未來方向:工程(機械、電子、航空)、物理、材料科學、計算機硬件等。
化學(Chemistry)
學什么:無機化學(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有機化學(碳化合物、官能團)、物理化學(反應速率、熵變焓變),實驗題會涉及滴定、物質鑒別。
適合誰:記憶力和邏輯思維都不錯的學生——既要記大量化學方程式、物質性質,又要理解反應原理。
未來方向:醫學、藥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
生物(Biology)
學什么:細胞結構、遺傳進化、生理生態、微生物學、生物技術(比如基因工程)。內容偏“文科”,需要背的知識點多。
適合誰:喜歡生物世界,比如對“DNA如何復制”“人體器官如何運作”感興趣,且能接受大量背誦的學生。
未來方向:醫學、生物工程、心理學、環境科學、營養學等。
2. 語言與文學類:想申文科/社科?這幾門是“敲門磚”
語言類科目不僅是語言能力的證明,更是理解文化、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關鍵,尤其適合目標是文科、社科的學生。
英語文學(English Literature)
學什么:讀小說、詩歌、戲劇(比如莎士比亞、狄更斯的作品),分析主題、人物、寫作手法,還要寫議論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適合誰:英語基礎好(雅思至少6.5+),喜歡閱讀和思考,能從文字里挖深層含義的學生。比如讀《哈姆雷特》,不僅要知道劇情,還要分析“生存還是毀滅”背后的哲學思考。
未來方向:文學、歷史、哲學、法律、新聞、教育學等。
中文(Chinese)
學什么:和英語文學類似,讀中國古典/現代文學(比如魯迅、沈從文),分析作品,寫議論文。
適合誰:母語是中文的學生“降維打擊”?其實不一定。A-Level中文對文學分析的要求很高,不是“會說中文就能學好”,但確實比其他語言科目容易拿高分。
注意:部分頂尖大學(如牛津、劍橋)不接受A-Level中文作為“有效科目”,申請前一定要查官網。
其他語言:法語、西班牙語、德語
特點:比英語文學更側重語言應用(聽、說、讀、寫),也會涉及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適合未來想從事外交、國際貿易,或對小語種感興趣的學生。
3. 人文社科類:培養“批判性思維”,適合喜歡“講道理”的學生
這類科目沒有標準答案,需要你收集證據、分析觀點、形成自己的判斷,是鍛煉邏輯和表達能力的“黃金學科”。
歷史(History)
學什么:分不同模塊,比如“英國史”(都鐸王朝、工業革命)、“歐洲史”(法國大革命、二戰)、“世界史”(中國近現代史、美國獨立戰爭)。要背時間線、事件因果,還要寫“史料分析題”和“議論文”。
適合誰:喜歡“刨根問底”,對過去的事件如何影響現在感興趣的學生。比如“為什么一戰會爆發?”“殖民主義對當今世界有什么影響?”
未來方向:法律、國際關系、政治學、新聞、歷史學等。
地理(Geography)
學什么:分自然地理(氣候、地貌、自然災害)和人文地理(城市化、人口問題、經濟發展),還要學數據分析(比如用圖表分析氣溫變化)。
適合誰:既喜歡“看地圖”“研究地震火山”,又關心“城市為什么堵車”“貧富差距怎么來的”的學生——地理是少有的“文理結合”的人文科目。
未來方向:環境科學、城市規劃、國際關系、地質學等。
政治(Politics)
學什么:英國政治(議會、首相權力)、美國政治(總統制、兩黨制)、政治理論(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保守主義)。需要分析政策利弊,評價政治制度。
適合誰:喜歡看新聞,對“國家怎么運作”“政策怎么制定”感興趣的學生。比如“為什么英國脫歐這么難?”“美國大選為什么要選選舉人團?”
未來方向:政治學、國際關系、法律、公共政策等。
4. 商科經濟類:“最貼近現實”的科目,想搞錢的學生必看
這類科目直接和“錢”“社會運行”掛鉤,實用性強,也是中國學生的熱門選擇。
經濟學(Economics)
學什么:微觀經濟(供需關系、市場結構、消費者行為)、宏觀經濟(GDP、通貨膨脹、匯率、政府政策),還要用數學模型分析經濟現象(比如用曲線圖分析價格變化)。
適合誰:對“為什么房價會漲”“為什么國家要降息”感興趣,且數學基礎不錯的學生(需要計算彈性、邊際成本等)。
未來方向:經濟學、金融、會計、商科、國際關系等。
商業研究(Business Studies)
學什么:企業運作的全流程,比如市場營銷(4P理論: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人力資源(招聘、激勵員工)、財務管理(成本、利潤、現金流)、運營管理(生產流程、供應鏈)。
適合誰:想自己創業,或未來想進企業工作的學生。內容比經濟學更“落地”,比如學完市場營銷,你能試著給一款新產品做推廣方案。
注意:經濟學偏理論,商業研究偏應用,兩者可以一起選,也可以二選一(看目標大學要求)。
會計(Accounting)
學什么:記賬(復式記賬法)、做財務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分析財務數據(比率分析)。內容很“硬核”,需要細心和邏輯。
適合誰:對數字敏感,喜歡“精確”和“規則”的學生。比如“每一筆錢的來龍去脈都要搞清楚”。
未來方向:會計、金融、審計、財務管理等。
5. 藝術與設計類:不只是“畫畫”,創意和技術缺一不可
如果你對藝術、設計、媒體感興趣,這類科目能幫你構建專業基礎,作品集還能為申請藝術院校加分。
藝術與設計(Art and Design)
學什么:分純藝術(繪畫、雕塑)、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產品設計等方向。需要創作作品集,還要寫“藝術家研究”(分析名畫/設計案例的風格和技巧)。
適合誰:有創意,喜歡動手創作,且能接受“長時間打磨作品”的學生。比如為了畫一幅油畫,可能要花幾周時間構思、修改。
未來方向:純藝術、設計類(平面、服裝、工業)、建筑、插畫等。
音樂(Music)
學什么:音樂理論(樂理、和聲)、演奏/作曲(需要提交作品)、音樂史(分析古典/現代音樂作品)。
適合誰:有樂器基礎,或對音樂創作、音樂文化感興趣的學生。
媒體研究(Media Studies)
學什么:分析電影、廣告、社交媒體等媒體內容,研究媒體如何影響社會(比如“短視頻為什么讓人上癮”“廣告如何塑造消費觀”),還要嘗試拍短片、做廣告策劃。
適合誰:喜歡刷劇、看電影、玩社交媒體,且擅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學生。
三、選科別只看熱門!這3個“隱藏因素”比科目本身更重要
很多學生選科時只盯著“熱門科目”(比如數學、經濟),但其實選科就像“穿鞋子”——別人覺得好看的,不一定適合你。這3個因素,比科目是否熱門更關鍵:
1. 興趣:“被迫學”和“主動學”,效率差10倍
我見過一個學生,家長覺得“學醫好就業”,逼著他選生物+化學,結果他對生物完全沒興趣,上課走神,AS考了個D。后來換成他喜歡的物理+計算機,反而拿到A。
建議:拿出一張紙,寫下你“愿意花額外時間研究”的領域——比如喜歡拆手機的可能適合物理/工程,喜歡看財經新聞的適合經濟/商科,喜歡寫小說的適合英語文學/歷史。
2. 能力:別用“短板”碰別人的“長板”
數學好的學生學進階數學如魚得水,數學一般的學生硬學,可能連及格都難。A-Level是“揚長教育”,不是“補短板”。
判斷方法:做一套A-Level的模考題(網上能找到免費資源),看看哪些科目你能輕松理解題目,哪些一看就頭大。比如化學需要記大量反應式,如果你背單詞都費勁,可能就不適合。
3. 目標大學的“科目要求”:別等申請時才發現“少一門”
每個大學的專業都有“明確科目要求”,比如:
牛津計算機:數學+進階數學(AA)
帝國理工化學工程:數學+化學(AA)
LSE經濟學:數學(A)
一定要提前查:去目標大學官網,找到你想申的專業,看“Entry Requirements”里的“A-Level Subjects”,把要求的科目列出來,這是選科的“底線”。
四、被忽略的“潛力股”科目:適合這些學生
除了上面說的主流科目,還有一些“冷門但有用”的科目,適合特定方向的學生:
心理學(Psychology):學“人為什么會做夢”“廣告如何影響決策”“抑郁癥的成因”,適合想學生物、醫學、教育學的學生,能體現“跨學科思維”。
社會學(Sociology):研究“性別平等”“階層差距”“社交媒體對人際關系的影響”,比政治更貼近日常生活,適合想申社會學、社會工作的學生。
體育科學(Physical Education):不只是“運動”,還要學解剖學(肌肉如何運作)、生理學(運動時心率變化)、心理學(運動員如何抗壓),適合想申體育管理、康復治療的學生。
選科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有“更適合”的選擇。關鍵是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目標,別盲目跟風,也別被“80門科目”嚇到——把注意力放在“對你有用”的科目上,才能學得輕松,考得更好。
(注:不同考試局的科目設置可能略有差異,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61896.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上海斯代文森國際學校整理的a-level課程都有什么科目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