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如何提高成績
說實話,小學英語提分真不是什么“玄學”。我見過太多家長愁得睡不著:“孩子單詞背了又忘,語法講了十遍還是錯,考試總在及格線徘徊,是不是沒天賦?。俊逼鋵嵃。W英語考的根本不是“天賦”,而是“方法”。那些成績好的孩子,未必比你家娃聰明多少,只是他們用對了路子——把英語從“要我學”變成“我能用”。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從“孩子為啥學不好”講到“具體怎么做”,全是能落地的干貨,家長看完就能帶著娃練。
一、先別急著罵孩子“不努力”,這3個“坑”你可能也踩過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成績差,第一反應就是“單詞沒背夠”“上課沒聽講”。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咱們教的方法,從根上就錯了?我接觸過一個四年級孩子,媽媽每天逼他背20個單詞,聽寫錯一個罰抄10遍,結果孩子看到英語書就哭,考試單詞題照樣錯一半。后來才發現,問題出在這幾個地方:
1. 把“背單詞”當成唯一目標,孩子越背越討厭
小學英語試卷里,單詞題占比其實不到30%,更多是考“能不能用”——比如用單詞填空、寫句子、聽對話選答案。但很多家長讓孩子抱著單詞表死記硬背,“apple蘋果,banana香蕉”,背完就忘,更別說用了。孩子覺得“英語就是背單詞,好無聊”,自然抵觸。
2. 語法講得太“高深”,孩子聽不懂也用不上
“現在進行時要加ing,第三人稱單數動詞要加s……”這些語法規則,你讓一個8歲孩子死記硬背,他能懂嗎?我見過有家長給二年級孩子講“主謂賓定狀補”,孩子聽得一臉懵,最后只會說:“媽媽,英語好難。”其實小學語法特別簡單,根本不用“學規則”,而是“用場景記”。
3. 只練“筆試”不練“聽說”,孩子成了“啞巴英語”
很多家長覺得“考試又不考口語,練它干嘛?”大錯特錯!小學英語聽力占分30%-40%,而聽力好的孩子,語感一定強,讀句子、寫句子都會更順。你想啊,孩子連“this”和“that”的發音都分不清,怎么可能聽懂聽力?更別說看懂閱讀、寫對句子了。
二、小學英語提分,抓住這5個“關鍵動作”,比報10個補習班都管用
其實小學英語考的都是“基礎中的基礎”:課本上的單詞、簡單句型、日常對話。只要方法對,孩子半年內從60分提到90分,完全有可能。下面這5個方法,每個都有具體步驟和例子,家長可以直接照著做。
1. 先讓孩子“不討厭”英語:用“興趣鉤子”抓住注意力
孩子討厭英語,往往不是討厭英語本身,而是討厭“背單詞、抄句子”這些枯燥的任務。想讓孩子愿意學,得先讓他覺得“英語很好玩,有用”。
具體怎么做?
用“動畫/兒歌”磨耳朵:每天10-15分鐘,選孩子喜歡的內容。比如男孩喜歡汽車,就看《汽車總動員》英文版片段;女孩喜歡公主,就聽《冰雪奇緣》主題曲。不用逼他“學單詞”,就當看動畫片放松,聽多了自然熟悉發音。
玩“英語小游戲”:比如“單詞接龍”(用課本單詞,你說“cat”,孩子接“tiger”)、“猜物品”(你用英語描述“red, round, sweet”,讓孩子猜“apple”)。我鄰居家孩子以前討厭英語,現在每天追著媽媽玩“英語小老師”游戲——他當老師,教媽媽說課本上的句子,反而記得特別牢。
把英語“用”在生活里:吃飯時問“Do you want rice or noodles?”(你要米飯還是面條?);出門時說“Put on your coat, it's cold.”(穿外套,天冷了)。孩子發現“英語能聊天”,就不會覺得它是“書本上的符號”了。
2. 單詞不用“背”,用“場景+故事”記,孩子記得牢、忘得慢
死記硬背單詞,就像把積木隨便堆在地上,一碰就倒;但把單詞放進“場景”和“故事”里,就像把積木拼成房子,孩子能記住“它在哪、怎么用”,自然忘不了。
3個落地方法,舉例說明:
場景聯想法:學“bed”(床)時,帶孩子到臥室,指著床說“bed,你每天晚上在這里睡覺”;學“eat”(吃)時,吃飯時做動作說“eat,我們正在eat米飯”。下次孩子看到床、吃飯時,就會想起這個單詞。
故事串記法:把課本單元單詞編成小故事。比如人教版三年級有“cat, dog, bird, fish”這些動物單詞,就編:“早上,cat(貓)在追dog(狗),dog在看bird(鳥),bird在樹上唱歌,樹下有一條fish(魚)在游泳。”孩子覺得像聽故事,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多感官記憶法:邊學邊做動作、畫畫。學“run”(跑)就帶著孩子跑兩步;學“happy”(開心)就做笑臉;學“sun”(太陽)就畫個太陽,旁邊寫“sun”。調動眼睛、耳朵、身體一起記,比單純背單詞表效率高3倍。
3. 語法不用“學規則”,用“說句子”練,孩子自然就會
小學英語語法就那么幾個:be動詞(am/is/are)、名詞單復數、現在進行時、一般現在時……這些根本不用“講理論”,孩子多聽、多說,自然能“感覺”到怎么用。
舉2個最常見的語法點,教你怎么帶孩子練:
現在進行時(be動詞+動詞ing):比如孩子正在玩積木,你說:“You are playing blocks.”(你正在玩積木);你正在做飯,讓孩子說:“Mom is cooking.”(媽媽正在做飯)。每天說3-5句,一周后孩子就知道“正在做的事,要用is/am/are+動詞ing”。
名詞復數(加s/es):看到兩個蘋果,說“two apples”;看到三只狗,說“three dogs”。不用解釋“為什么加s”,孩子會發現“一個蘋果是apple,兩個就是apples”,慢慢就總結出規律了。
重點提示:別逼孩子“背語法規則”!你想想,咱們小時候學漢語,也沒人教“主謂賓”,不照樣會說話嗎?英語也一樣,先“會用”,再“懂規則”,順序別搞反。
4. 聽說讀寫“四件套”:每天20分鐘碎片時間,全面提分
小學英語試卷分“聽力、筆試(包括詞匯、語法、閱讀、寫作)”,想拿高分,這四項都得練。但不用花太多時間,每天20分鐘碎片時間就夠,關鍵是“每天做”。
具體時間安排(舉例):
早上7:00-7:10(10分鐘):聽課本錄音/英語兒歌。比如人教版課本每單元都有“Let's talk”對話,讓孩子邊聽邊跟讀,模仿發音和語氣。
晚上7:30-7:40(10分鐘):讀繪本/做“小寫作”。繪本選帶圖畫、句子簡單的,比如《牛津閱讀樹》1-2級;寫作不用寫長句子,從“畫畫+單詞”開始,比如畫一只貓,寫“This is a cat. It is black.”
周末30分鐘:玩“英語小劇場”。比如用課本里的對話,和孩子角色扮演。比如“購物”場景:你當售貨員,孩子當顧客,用“Can I help you? I want a pencil. How much is it? Five yuan.”這樣的簡單句子對話。
提醒:聽力和閱讀是“輸入”,口語和寫作是“輸出”,輸入夠了,輸出自然不難。就像咱們小時候聽多了漢語,自然就會說、會寫了。
5. 應試技巧:抓“課本重點”+“答題套路”,考試不慌
光會學還不夠,得知道“考試考什么、怎么答”。小學英語試卷很“規矩”,考點基本都在課本里,掌握這兩個技巧,孩子考試能少丟20分。
復習抓“課本核心”:
單詞:只背課本“四會單詞”(要求會聽、會說、會讀、會寫的單詞,課本后面有列表),其他“三會單詞”(會聽、會說、會讀)混個眼熟就行。
句子:把課本“Let's talk”“Read and write”里的對話和短文背熟,考試的閱讀、寫作很多都是這些句子的變形。
答題有“小套路”:
聽力題:提前讀題,圈出關鍵詞。比如問“Where is the cat?”(貓在哪里?),選項有“A. On the desk. B. In the bag.”,聽錄音時重點找“on the desk”或“in the bag”。
選擇題:不確定答案時,用“排除法”。比如選項里有“a apple”“an apple”,孩子知道“apple”是元音開頭,直接排除“a apple”。
作文題:寫“簡單句+課本句型”。比如題目“我的書包”,就寫:“This is my schoolbag. It is blue. I have a pencil in it. I like my schoolbag.” 用的都是課本里的簡單句,保證語法正確,比寫復雜句但錯一堆強。
三、最后提醒家長:避開這3個“雷區”,孩子進步更快
很多家長明明很用心,孩子成績卻沒起色,往往是踩了這些“坑”,一定要注意:
1. 別讓孩子“每天背50個單詞”:小學階段,孩子一次記5-8個單詞就夠了,多了會抵觸。重點是“重復”,比如今天學5個,明天復習這5個+新學5個,慢慢積累。
2. 別“只練筆試,不練聽說”:聽力不好的孩子,語感差,讀句子容易錯,寫作也寫不順。每天10分鐘聽力,比多做20道選擇題有用。
3. 別總說“你怎么這么笨,這點東西都學不會”:孩子越被否定,越沒信心。換成“這次比上次多對了2道題,進步了!”“這個單詞我們再試試用故事記,好不好?”鼓勵比批評更有力量。
其實小學英語真的不難,就像學走路——一開始搖搖晃晃,但只要方法對、堅持練,孩子一定能走穩、跑起來。家長別太焦慮,陪著孩子慢慢來,今天學一個單詞,明天會說一個句子,積累半年,你會發現孩子的成績和興趣,都在悄悄變好。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4005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