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鍛煉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
摘要: 很多家長都愁孩子的英語口語——學(xué)了好幾年,單詞背了一籮筐,可真讓開口說,要么支支吾吾說不出完整句子,要么發(fā)音帶口音不敢大聲講。其實鍛煉孩子英語口語,關(guān)鍵不在“死記硬背”,而在“創(chuàng)造敢說、想說、會說的環(huán)境”。今天就結(jié)合我身邊真實案例和實操方法,告訴你怎么讓孩子從“害怕開口”到“主動說英語停不下來”,每個方法都能直接上手用,家長看完就能帶著孩子練。
一、先搞懂:孩子為什么“不敢說”英語?這3個痛點90%家長都踩過
前幾天在小區(qū)碰到鄰居張姐,她嘆氣說:“給娃報了兩年外教課,每周兩小時,錢沒少花,可上次在游樂場碰到外國小朋友,娃愣是躲我身后不敢打招呼。” 這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
其實孩子不敢說英語,根本不是“膽小”或“學(xué)不會”,而是家長踩了3個坑:
1. 把“糾錯”當(dāng)成“幫助”
我見過太多家長,孩子剛說一句“我 like apple”,立刻打斷:“不對!是 I like apples!復(fù)數(shù)要加s!” 孩子本來鼓起勇氣開口,被這么一糾正,臉漲得通紅,下次再也不敢說了。語言學(xué)習(xí)專家早就說過:初期開口階段,“敢說”比“說對”重要100倍。你想想,咱們學(xué)普通話時,也不是一開始就字正腔圓,孩子學(xué)英語也一樣,先讓他“不怕說錯”,才有后面的“越說越對”。
2. 把“背單詞”當(dāng)成“學(xué)英語”
很多家長天天盯著孩子背單詞表,覺得“詞匯量夠了自然就會說”。但你試試:讓一個外國人背1000個中文單詞,他就能流利說中文嗎?肯定不能。語言是“用”出來的,不是“背”出來的。孩子就算認(rèn)識“delicious”“noodles”,如果沒在“我今天吃了delicious noodles”這樣的句子里用過,碰到真實場景還是說不出來。
3. 缺乏“無壓力的真實場景”
學(xué)校課堂上,一個班40個孩子,老師根本沒時間讓每個孩子開口練;家里呢,家長要么自己英語不好不敢教,要么一開口就是“來,跟媽媽說這句”,搞得像“考試”一樣。孩子在這種“必須說對”“說錯會被笑”的壓力下,自然躲著不說。
二、3個“零壓力開口法”:讓孩子從“不敢說”到“搶著說”
解決了“不敢說”的問題,接下來就是怎么讓孩子“愿意說”。分享3個我親測有效的方法,鄰居家那個躲外教的朵朵,用這些方法練了3個月,現(xiàn)在看到外國小朋友會主動說“Hi! Do you want to play together?”
方法1:“廚房英語10分鐘”——把英語變成“生活背景音”
核心邏輯:別把學(xué)英語當(dāng)成“任務(wù)”,而是讓它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融入生活。廚房就是最好的場景——每天做飯時,花10分鐘和孩子“說英語”,不用在意語法,想到什么說什么。
具體怎么做?
說“正在做的事”:切菜時說“Mom is cutting tomatoes. They are red.”;煮面條時說“Look! The noodles are in the pot. They are hot!”
讓孩子“做小助手”:遞盤子時問“Can you pass me the plate?”;讓孩子幫忙拿鹽時說“Please get the salt for me, okay?”
重點提示:家長英語不好也沒關(guān)系!哪怕只會說單詞,比如指著雞蛋說“egg”,指著勺子說“spoon”,孩子也能通過場景理解意思。我一個英語四級都沒過的朋友,就用這個方法,孩子現(xiàn)在能說出“Mom, the water is boiling!”(媽媽,水開了!)
案例:我同事小林,以前總說自己“英語渣不敢教娃”,后來每天做飯時和娃“瞎聊”:“今天我們吃fish(魚),你看它有big eyes(大眼睛)!” 現(xiàn)在她5歲的兒子,看到冰箱里的牛奶會主動說“Mom, I want milk!”,完全不用“提前備課”。
方法2:“動畫片盲聽復(fù)述”——用孩子喜歡的內(nèi)容“練表達(dá)”
核心邏輯:孩子天生喜歡動畫片,與其讓他被動看,不如把動畫片變成“口語素材庫”。但注意:不是讓孩子“學(xué)動畫片里的句子”,而是“復(fù)述他看懂的內(nèi)容”。
具體步驟:
1. 選對動畫片:挑孩子看過5遍以上的中文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汪汪隊》),熟悉的劇情能減少理解壓力。
2. “盲聽”1分鐘片段:關(guān)掉畫面,只放英文音頻(網(wǎng)上能找到雙語版),讓孩子聽“這1分鐘里,佩奇在做什么?”
3. “看圖復(fù)述”:打開畫面,暫停在某個場景,問孩子:“你看佩奇手里拿的是什么?她要去哪里?” 鼓勵孩子用英語說,哪怕只說單詞也沒關(guān)系,比如孩子說“ball”,你可以接一句“Yes! She has a red ball. She wants to play.”
4. “角色扮演”:和孩子模仿動畫片里的對話,比如你演佩奇,孩子演喬治,說“George, let's jump in the mud!”(喬治,我們?nèi)ヌ嗫影桑。?
重點提示:別追求“完整復(fù)述”,3歲孩子能說出“car”“run”就很棒,5歲孩子能說“Peppa is happy”就值得表揚。我鄰居家朵朵,以前看《小豬佩奇》只看熱鬧,用這個方法練了1個月,現(xiàn)在能復(fù)述“Daddy Pig is making a cake. It's big!”(豬爸爸在做蛋糕,好大呀!)
方法3:“英語小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忘記“說英語”
核心邏輯:孩子天生抗拒“學(xué)習(xí)”,但永遠(yuǎn)無法拒絕“游戲”。把英語變成游戲規(guī)則,孩子會在“贏游戲”的快樂中,不知不覺開口說。
推薦3個超簡單的游戲,在家就能玩:
“單詞尋寶”:把家里的玩具、水果貼上英語標(biāo)簽(比如蘋果貼“apple”,小熊貼“bear”),然后說“Find the apple!”(找蘋果!),孩子找到后必須說“Here is the apple!”才能得分。
“句子接龍”:你說一句簡單英語,孩子接下一句,比如你說“I like”,孩子可以接“bananas”“dogs”“running”,只要合理就行。說錯了也沒關(guān)系,重點是“接下去”。
“你畫我猜”:你用英語描述一個東西,讓孩子畫出來,比如“ It's an animal. It has long ears. It likes carrots.”(是一種動物,有長耳朵,喜歡胡蘿卜),孩子畫完后,讓他用英語說出“rabbit”。
案例:我兒子4歲時,我和他玩“單詞尋寶”,一開始他只會指著東西說中文,我就故意“聽不懂”:“媽媽不知道‘蘋果’在哪里,你說‘a(chǎn)pple’媽媽就知道啦!” 他為了讓我找到玩具,只好學(xué)著說“apple”,現(xiàn)在玩游戲時,會主動說“Mom, find the car! Fast!”(媽媽,找汽車!快點!)
三、2個“進(jìn)階技巧”:讓孩子從“會說單詞”到“說完整句子”
當(dāng)孩子敢開口說單詞、短語后,就可以慢慢引導(dǎo)他說完整句子了。這時候別著急“教語法”,用這兩個技巧,孩子會自己“悟”出怎么說句子。
技巧1:“填空式提問”——幫孩子搭好“句子框架”
具體做法:別問“你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么?”這種需要長篇回答的問題,而是用“填空式”提問,給孩子“搭梯子”。
比如:
不說“What did you eat?”(你吃了什么?),而是說“I ate ______.”(我吃了______),讓孩子填“rice”“noodles”。
不說“What color is it?”(這是什么顏色?),而是說“It is ______.”(它是______色),孩子填“red”“blue”。
原理:孩子剛開始說句子時,就像學(xué)走路,需要“扶著東西”。你給出句子前半部分,他只需要填一個詞,壓力小很多。等他熟練后,自然會去掉“扶手”,自己說完整句子。我朋友的孩子,一開始只會填單詞,3周后就能主動說“I ate noodles. They are yummy!”(我吃了面條,很好吃!)
技巧2:“用故事‘串’句子”——讓孩子覺得“說英語是在分享”
具體做法:每天睡前花5分鐘,讓孩子用英語“講個小故事”,不用復(fù)雜,哪怕只有兩句話。
比如:
3歲孩子可以說:“I have a dog. It is black.”(我有一只狗,它是黑色的)
5歲孩子可以說:“Yesterday, I played with Tom. We ran in the park.”(昨天我和湯姆玩了,我們在公園跑步)
重點:你要當(dāng)“忠實聽眾”,孩子說完后,用英語回應(yīng)他:“Wow! Your dog is cool!”(哇!你的狗好酷!)“Did you have fun with Tom?”(你和湯姆玩得開心嗎?) 孩子會覺得“說英語能得到關(guān)注和回應(yīng)”,就會更愿意說。我兒子現(xiàn)在每天睡前主動說:“Mom, today I want to tell a story about cars!”(媽媽,今天我想講一個關(guān)于汽車的故事!)
最后想說:鍛煉孩子英語口語,家長別做“老師”,要做“玩伴”
其實孩子學(xué)英語,就像學(xué)走路——你不能抱著他走,也不能因為他摔了一跤就不讓他走,而是要在旁邊笑著說“沒關(guān)系,再試試”。
別糾結(jié)“我英語不好能不能教”,你敢開口說,孩子就敢跟著說;別焦慮“孩子說得對不對”,他今天敢說“我 like”,明天就可能說“I like apples”;更別把英語當(dāng)成“考試任務(wù)”,而是把它變成“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戲”“每天聊天的話題”。
當(dāng)孩子覺得“說英語是一件好玩的事”,而不是“必須完成的作業(yè)”時,他自然會從“不敢說”到“停不下來”。你家孩子現(xiàn)在處于哪個階段?不妨從今天的“廚房英語10分鐘”開始試試,說不定下周就能給你驚喜呢。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1984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