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語文有多少道題目
摘要
GMAT語文部分(Verbal Reasoning)共有36道題目,考試時間65分鐘,平均每道題1分48秒。這部分包含句子改錯(SC)、批判性推理(CR)、閱讀理解(RC)三大題型,題目數量分別約為12-13題、9-10題、13-14題(4篇文章,每篇3-4題)。對想沖刺700+的考生來說,語文至少要拿到32分以上,而搞清楚“題目數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知道不同題型的“難度權重”和“時間分配”,避免陷入“題量少就簡單”的誤區。
一、GMAT語文到底有多少道題?時間夠不夠用?
剛開始備考時,我身邊很多同學都問過類似的問題:“數學31道題62分鐘,語文36道題65分鐘,是不是語文更簡單?” 但實際考場上你會發現:語文的36道題,比數學的31道題“耗腦”10倍。
先上官方數據:GMAT語文部分共36題,65分鐘,平均每題1分48秒。但這只是“平均”,三大題型的耗時差異極大——比如句子改錯(SC)可能1分鐘就能搞定,而批判性推理(CR)或閱讀理解(RC)的長文章題,3分鐘都未必能理清邏輯。
舉個真實案例:我之前帶過一個學生,數學能穩定50分,但語文總卡在28分。后來發現她的問題出在“時間分配”:SC每題花2分鐘糾結(覺得“每個選項都對”),到了RC最后一篇文章只剩3分鐘,只能瞎蒙。后來調整策略,SC控制在1分15秒內,把省出的時間給CR和RC,語文直接提到34分。
所以記住:36道題的總量背后,藏著“時間陷阱”。想拿高分,不能只看“有多少題”,更要知道“哪些題該多花時間,哪些題該果斷提速”。
二、三大題型拆解:題目數量背后的“難度密碼”
GMAT語文的36道題,不是“平均用力”就能拿下的。不同題型的題目數量、考察重點、錯誤率差異極大,必須“對癥下藥”。
1. 句子改錯(SC):看似題量最多,實則“性價比之王”
題目數量:約12-13題(占比35%)
難度真相:很多人覺得SC是“語法題”,背背規則就能搞定——但GMAT官方明確說:SC考察的是“有效表達”,不是“語法正確”。
比如這道題(簡化版):
> The company announced that its profits, which had declined for three consecutive quarters, are rising again.
> A. are rising again
> B. have risen again
很多人會糾結“時態”,覺得“announced”是過去時,后面應該用過去時。但實際語境是“公司宣布(過去):利潤(之前下降)現在又上升了”——“上升”是相對于“宣布”時的“現在”,所以A選項“are rising”才是正確的“有效表達”。
備考建議:SC題量多、單題耗時短,是“提分突破口”。建議每天練15-20題,重點總結“常考邏輯關系”(比如平行、比較、主謂一致),而非死記語法規則。記住:正確答案不一定“語法完美”,但一定“邏輯最合理”。
2. 批判性推理(CR):題量最少,卻最容易“拉分”
題目數量:約9-10題(占比25%)
難度真相:CR的難點不在“題目數量少”,而在“邏輯鏈復雜”。很多人讀完題像“聽天書”,更別說找削弱/加強選項了。
舉個經典“削弱題”案例:
> 結論:多吃維生素C能預防感冒。
> 論據:研究顯示,每天吃1000mg維生素C的人,感冒發生率比不吃的人低20%。
問:以下哪項最能削弱結論?
正確答案可能是:“吃維生素C的人通常更注重健康,會同時運動和早睡,這些習慣才是降低感冒率的原因”——這就是典型的“他因削弱”,即指出“論據中的結果是其他因素導致的,而非結論中的原因”。
備考建議:CR提分的關鍵是“先看問題,再讀題”。比如看到“weaken”,就立刻提醒自己“找他因、斷橋、因果倒置”;看到“assumption”,就想“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每天練8-10題,強迫自己用“邏輯鏈公式”分析(結論=因+果,論據=前提+推理過程),3周就能明顯感覺到“腦子變清晰了”。
3. 閱讀理解(RC):題目數量“藏貓膩”,文章難度是關鍵
題目數量:約13-14題(4篇文章,每篇3-4題,占比38%)
難度真相:RC的“題量”其實是“文章數量”決定的。GMAT閱讀文章分“長文章”(400-500詞,4題)和“短文章”(200-300詞,3題),但“長文章不一定難,短文章可能坑”。
比如有篇短文章講“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全文不到300詞,但涉及大量抽象概念(“本質主義”“解構主義”),很多同學讀完連“作者支持什么觀點”都沒搞懂,更別說做細節題了。
備考建議:RC的核心是“結構化閱讀”,即讀文章時標出“觀點句、轉折詞、舉例”,忽略“專業術語”。比如看到“however”“but”,立刻圈出來——這往往是作者的真實觀點;看到“for example”,知道這是“論據”,不用細讀,做題時回來定位即可。每天精讀1-2篇文章,強迫自己用3分鐘梳理“文章框架”(主題+作者態度+段落邏輯),比盲目刷題更有效。
三、36道題的“實戰時間分配”:避開90%考生踩過的坑
知道了題目數量和題型特點,接下來就是“時間管理”。65分鐘36題,平均1分48秒/題,但實際分配要“有側重”:
題型 | 單題建議時間 | 總時間 | 為什么這么分? |
---|---|---|---|
句子改錯(SC) | 1分-1分15秒 | 15分鐘 | 題量多、規則固定,提速空間大 |
批判性推理(CR) | 1分45秒-2分鐘 | 20分鐘 | 邏輯鏈需要分析,避免因趕時間漏看選項 |
閱讀理解(RC) | 長文章8-10分鐘(含讀文章),短文章6-7分鐘 | 30分鐘 | 讀文章花3-4分鐘,做題每題1-1.5分鐘 |
重點提示:如果某道題超過3分鐘還沒思路,立刻標記跳過!GMAT是“自適應考試”,前10題重要,但“死磕一道難題導致后面簡單題沒時間做”,比“放棄一道難題保住其他題”虧得多。我之前有個學生,考場上死磕一道CR題用了5分鐘,結果最后5道題全蒙,語文直接從35掉到29——血的教訓!
四、語文想上32+,36道題要錯幾道?
很多同學關心:“36道題錯多少能到32分?” 這個沒有固定答案,因為GMAT是“自適應評分”(題目難度會根據你的答題情況變化),但根據實戰數據,大致規律是:
目標32分:錯題數控制在12-14題(正確率約60%-65%)
目標35分:錯題數控制在8-10題(正確率約70%-75%)
目標38+分:錯題數控制在5-7題(正確率約80%+)
但注意:錯題分布比“總錯題數”更重要。比如SC錯2題、CR錯3題、RC錯3題(共8題),可能比“SC錯5題、CR錯3題、RC錯0題”(共8題)的分數更高——因為SC是基礎題型,錯太多會影響整體難度系數。
五、寫在最后:別讓“題量焦慮”耽誤你的備考
其實“GMAT語文有多少道題”這個問題,背后藏著的是備考者的“焦慮”:怕題太多做不完,怕某類題型拖后腿,怕時間不夠用……但與其糾結“有多少題”,不如記住:
GMAT語文考的不是“你能做對多少題”,而是“你能在有限時間內,把會做的題都做對”。36道題里,總有2-3道“超難題”是給750+考生準備的,普通考生完全可以戰略性放棄——把時間花在“能穩定拿分的題”上,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最后提醒:GMAT官方可能會調整考試結構,以上題目數量和時間分配基于當前(2024年)官方公布信息,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但無論怎么變,“邏輯分析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都是核心——把這兩點練到位,無論多少道題,你都能應對自如。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1470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