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作文成績分數不高的原因
最近后臺總有同學問:“GRE作文考了3次都是3分,是不是我天生不適合寫議論文?”“明明背了500個高級詞,為什么分數還是上不去?”其實GRE作文分數不高,真不是“天賦不夠”,更可能是你踩了這些“隱形坑”。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從審題到邏輯,從語言到練習,把那些藏在分數背后的“真兇”揪出來——畢竟找到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一、審題偏差:看似看懂題目,實則答非所問
很多同學拿到作文題,掃一眼就覺得“這不就是討論XX嗎?”然后唰唰開寫,結果分數出來傻眼——不是內容不好,是壓根沒寫到點子上。GRE作文(不管Issue還是Argument)的審題,比你想象中“摳細節”。
比如Issue題:“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made people more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Others argue that technology has made people more connected.” 有同學一看,立刻開始寫“手機讓大家沉迷網絡,忽略現實交流”,全篇都在說“科技的壞處”。但題目真正的核心是“more isolated”(更孤獨)vs “more connected”(更緊密)——這是個“比較關系”,需要你論證“現在比過去更孤獨/更緊密”,而不是單純說“科技有壞處”。忽略“比較”這個限定詞,寫得再華麗也是偏題。
再比如Argument題,題目給了一段“某公司用新營銷方案后銷量上漲,因此認為新方案有效”的論證。有同學只攻擊“銷量上漲可能是其他原因”,但忽略了原文里“銷量上漲的數據來源是‘過去3個月的門店統計’”——這里的“數據樣本是否全面”(比如是否覆蓋線上渠道?是否排除了節假日因素?)才是更關鍵的漏洞。
重點提示:審題時別急著下筆,先花1分鐘圈出3類詞:限定詞(如“more”“only”“most”)、抽象概念(如“success”“happiness”需要你定義清楚)、論證邏輯詞(如“therefore”“because”,順著邏輯找漏洞)。問自己:“這道題到底讓我‘討論什么’(Issue)/‘反駁什么’(Argument)?”
二、邏輯斷層:論證像“散裝零件”,拼不出完整框架
GRE作文本質是“邏輯考試”,不是“文采比賽”。我見過不少同學,Issue里觀點一大堆,一會兒說A好,一會兒說B重要,最后來句“所以我們要平衡A和B”——看似全面,實則像堆零散的零件,沒有一條主線串起來。Argument更常見的問題是:只指出“作者錯了”,但沒說“為什么錯”“錯在哪里”“怎么改才對”。
舉個Issue的例子,題目問“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實用技能還是理論知識”。有同學寫:“實用技能能幫人找工作,理論知識能提升思維,所以都重要。” 這就是典型的“觀點堆砌”。真正的高分論證應該有“邏輯鏈條”:比如“對大學生來說,理論知識是基礎(舉例:學計算機先學算法理論) 但脫離實用技能會導致‘眼高手低’(舉例:某博士不會用辦公軟件) 因此教育應‘以理論為骨架,以實用為血肉’(具體方案:大學前兩年學理論,后兩年進實驗室/實習)”。每個觀點都有“前提例子結論”,環環相扣才叫“論證”。
Argument的邏輯漏洞更隱蔽。比如題目說“某城市去年建了自行車道,自行車事故率下降了10%,因此自行車道有效”。有同學只說“事故率下降可能是因為騎車的人少了”,但沒深入:“10%的降幅是否顯著?(如果去年事故率本來就只有10起,降10%就是1起,可能是偶然) 自行車道是否覆蓋了事故高發區?(如果只在郊區建,市區事故沒減少,那方案無效) 有沒有其他變量?(比如去年嚴查酒駕,可能是汽車事故少了,順帶自行車事故也少了)”。只有把這些“漏洞點”按“嚴重性”排序,逐一分析,才能體現你的“批判性思維”。
重點提示:寫之前先列“邏輯提綱”。Issue用“總觀點分論點1(前提+例子)分論點2(前提+例子)讓步反駁結論”;Argument用“作者結論作者論據漏洞1(分析+例子)漏洞2(分析+例子)改進建議”。提綱清晰了,寫起來才不會跑偏。
三、語言誤區:沉迷“高級詞”堆砌,忽略“準確表達”
“我背了‘ubiquitous’‘ephemeral’這種高級詞,為什么分數還是3分?”這是很多同學的誤區——GRE作文對語言的要求是“準確、清晰”,不是“華麗、生僻”。用錯詞比用簡單詞更致命。
比如想表達“科技影響很大”,有同學寫“Technology has an ubiquitous impact on society”。但“ubiquitous”是“無處不在的”,正確的表達應該是“Technology has a profound impact”(深遠影響)。再比如,說“這個觀點有缺陷”,用“flawed”比“egregious”(極其惡劣的)更合適——過度夸張反而顯得不客觀。
句子結構也是坑。有同學為了“顯示水平”,寫超長復合句:“Although some people argue that technology has made people more connected, which is true in some cases such as when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rough social media, but there are also cases where people are so addicted to their phones that they ignor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hich makes them more isolated.” 這句話套了3個從句,讀起來費勁,還出現了“although...but”的語法錯誤(兩者不能連用)。其實拆成兩句更清晰:“Some argue technology connects people—for example, social media lets us chat with foreigners. But others are so addicted to phones that they ignore face-to-face talks, making them lonelier.”
重點提示:語言先求“準確”再求“高級”。平時積累單詞時,多記“搭配”(如“profound impact”“flawed argument”),少記孤立的“難詞”。寫句子時,用“主謂賓”簡單句打底,必要時加從句,但別超過2層。
四、練習陷阱:只“寫”不“改”,重復無效勞動
“我寫了20篇Issue,為什么分數沒進步?”因為你可能一直在“重復錯誤”。GRE作文不是“寫得多就高分”,而是“改得透才進步”。我見過一個同學,一開始Issue寫3分,后來每周只寫1篇,但每篇改3遍:第一遍自己改語法,第二遍找邏輯漏洞(比如“這個例子能支持觀點嗎?”),第三遍找老師看結構——3個月后考到了4.5分。
無效練習的常見表現: 不限時寫作文(考試時Issue30分鐘、Argument30分鐘,平時不限時寫得再好,考場上也寫不完); 寫完不看范文(不知道高分作文怎么論證、怎么用詞); 只改語法錯誤,不改邏輯(比如句子通順了,但觀點還是沒說服力)。
正確的練習步驟應該是:
1. 限時寫:嚴格按考試時間,Issue30分鐘、Argument30分鐘,逼自己在壓力下梳理邏輯。
2. 逐句批改:先改“硬傷”(語法、拼寫、用詞錯誤),再改“軟傷”(邏輯是否斷層、例子是否貼切)。比如發現某段“觀點和例子脫節”,就補一句“這個例子如何說明觀點”的過渡句。
3. 總結“高頻錯誤”:準備一個錯題本,記錄自己常犯的邏輯漏洞(如“以偏概全”)、語言錯誤(如“時態混亂”),下次寫時刻意避免。
重點提示:與其盲目寫10篇,不如認真改3篇。改作文時,把自己當成“閱卷老師”,問:“這段論證能說服我嗎?有沒有更簡單的表達?”
五、對評分標準的誤讀:以為“內容為王”,實則“結構也致命”
很多同學以為GRE作文“內容寫得好就行”,但其實評分標準里,“結構”和“邏輯”占比極高。ETS官方明確說,Issue考察“清晰表達觀點、用論據支持觀點的能力”,Argument考察“評估論證邏輯、找出漏洞的能力”——這兩者都離不開“清晰的結構”。
比如Issue開頭,高分作文會直接亮明觀點(如“教育應平衡實用技能與理論知識”),而不是繞半天(“從古至今,教育都是重要的……有人說要學技能,有人說要學理論……”)。主體段每段開頭要有“主題句”(如“理論知識是創新的基礎”),結尾要有“小結句”(如“因此,脫離理論的技能學習,就像無源之水”)。Argument開頭要概括“作者的結論和論據”,結尾要總結“作者論證的主要漏洞”,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還有同學忽略“讓步反駁”。Issue里,只說自己觀點對,不提反方合理之處,會顯得片面。比如論證“科技讓人們更緊密”,可以先讓步:“確實,有人沉迷網絡導致現實社交減少”,再反駁:“但這是‘使用方式’的問題,而非科技本身的問題——合理使用科技(如視頻通話)反而能拉近遠距離的人”。這樣顯得論證更客觀,更容易拿高分。
其實GRE作文分數不高,從來不是“笨”或“沒天賦”,而是沒找到問題的核心。可能是審題時漏了關鍵信息,可能是論證時邏輯斷了層,也可能是練習時一直在無效重復。找到自己踩的“坑”,針對性改進——比如審題時多花1分鐘圈關鍵詞,論證時先列邏輯提綱,寫完后認真改3遍。相信我,當你把這些細節都做到位,分數自然會上去。
(注:文中涉及的GRE作文評分標準參考ETS官方指南,具體以官方最新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1141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