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GRE
如果你問“怎樣學好GRE”,我的答案是:別把它當成“英語考試”死磕,而是用“邏輯拆解”的思路精準突破。
備考GRE的同學,八成都有過這樣的崩潰時刻:抱著紅寶書從A背到Z,結果考場上遇到的詞還是“臉盲”;閱讀文章逐字翻譯完,選項依然選錯;填空單詞都認識,拼在一起就是不知道選哪個……其實,GRE本質是“邏輯能力測試”,英語只是載體。你背的不是單詞,是邏輯符號;你讀的不是文章,是論證結構。找對方法,3個月從310到330+真的不難——前提是,先避開那些90%的人都會踩的坑。
一、先搞懂:GRE到底考什么?(別再用托福思維學GRE了)
很多人剛備考時,會把GRE當成“難一點的托福”,瘋狂背單詞、練長難句,結果浪費大量時間。其實,GRE和托福的核心目標完全不同:托福考“你能不能看懂英語”,GRE考“你能不能用邏輯分析信息”。
舉個例子:托福閱讀考細節題(“第三段提到XX的原因是什么”),而GRE閱讀考主旨題(“作者為什么提到XX例子”)——前者考“找信息”,后者考“信息的作用”。再比如填空,托福詞匯題考“這個詞什么意思”,GRE填空考“這個空和前文哪個詞是對應關系”——前者考“認識單詞”,后者考“邏輯匹配”。
重點提示:如果你現在還在每天花3小時背生僻詞、逐字翻譯閱讀文章,趕緊停下來。GRE的“難”,從來不在“英語水平”,而在“邏輯拆解能力”。
二、分模塊突破:每個題型都有“偷懶技巧”
1. 詞匯:別背8000詞!先抓3000高頻詞(附記憶法)
背單詞是繞不開的,但“背什么”比“背多少”重要10倍。
誤區:抱著紅寶書/APP從第一個詞背到最后一個。我見過有同學背了3個月,連“abandon”都沒背出A字母,更別說考場上遇到的高頻詞了。
正確方法:
高頻詞優先:根據ETS近年真題統計,GRE核心高頻詞只有3000左右(比如“ubiquitous”“ephemeral”“equivocal”這些出現頻率超高的詞),先把這些詞背熟,覆蓋80%的考點。
場景化記憶:別孤立背“trivial=瑣碎的”,而是記真題例句:“The professor dismissed the student's question as trivial, arguing it had no bearing on the main topic.”(教授認為學生的問題很瑣碎,和主題無關)——結合語境記,不僅記得牢,還能順便熟悉邏輯。
用“艾賓浩斯表”抗遺忘:背完當天的詞,第2天、第4天、第7天一定要復習。我帶過的學生里,堅持這個方法的,2周就能記住80%的高頻詞。
舉個例子:背“perspicacious”(洞察力強的),直接記真題填空:“Her perspicacious analysis of the data allowed her to detect patterns that others had missed.”(她對數據的洞察力分析讓她發現了別人沒注意到的規律)——下次在閱讀或填空中遇到,你甚至能想起這個句子的邏輯。
2. 填空:別“翻譯選答案”!找“邏輯信號詞”才是關鍵
填空的本質是“邏輯對應”,不是“選通順的詞”。很多人單詞都認識,卻做錯,就是因為沒找到“空格和題干的對應關系”。
誤區:把選項代入題干,哪個讀著順選哪個。比如這道題:“The author's argument is not ______; instead, it is rooted in careful empirical research.” 選項有“speculative”“convincing”“original”。有人會選“convincing”(讀著順),但正確答案是“speculative”(和“rooted in empirical research”對應,表反義)。
正確方法:
第一步:找邏輯信號詞(轉折、因果、遞進等)。比如“but”“however”表反義,“because”“since”表因果,“even”“indeed”表遞進。
第二步:抓“空格對應對象”。比如反義關系中,空格對應前文的哪個詞?因果關系中,空格是原因還是結果?
第三步:排除法。先排除明顯不沾邊的選項,再比較剩余選項。
實操示例:
題目:“Despite her reputation for being ______, the politician was surprisingly ______ in her response to the scandal.”
信號詞:“Despite”(反義)。
對應對象:第一個空對應“reputation”,第二個空對應“response to the scandal”,兩者反義。
假設選項有“evasive(回避的)”“forthright(直率的)”“cautious(謹慎的)”,答案就是“evasive”和“forthright”(盡管她以回避著稱,但這次回應卻很直率)。
3. 閱讀:別“逐字翻譯”!3分鐘搞定一篇短閱讀的技巧
GRE閱讀的難點是“長難句多+邏輯繞”,但80%的題目只需要抓“主旨”和“邏輯關系”,細節題很少且容易定位。
誤區:從頭讀到尾,逐句翻譯,糾結每個生詞。結果時間不夠,還抓不住重點。
正確方法:
先看題干定題型:主旨題(main idea)、細節題(according to the passage)、推斷題(infer)、功能題(the author mentions XX in order to),不同題型讀法不同。
讀文章時“跳讀”:例子、數據、引用(帶引號的部分)可以快速掃過,重點讀“首尾句”“轉折詞后的句子”(but/however/yet)、“觀點詞”(argue/claim/suggest)。
功能題直接定位:問“作者為什么提到XX”,直接找到XX在原文的位置,看它前后的觀點句(XX通常是為觀點服務的例子)。
舉個例子:
短閱讀開頭:“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primaril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access to capital, playe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后面跟了一段“18世紀英國紡織業的例子”。
如果題干問“作者提到18世紀英國紡織業的例子是為了什么”,直接看例子前的觀點:“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economic factors... playe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答案肯定是“支持經濟因素比技術創新更重要的觀點”。
4. 數學:別“輕敵”!這些“陷阱”90%的人都會踩
中國學生數學基礎好,但GRE數學拿滿分(170)的人并不多,因為它考的不是“難度”,是“細心”和“考點熟悉度”。
誤區:覺得“數學簡單,考前刷幾套題就行”。結果考場上遇到“整數陷阱”“單位換算”“題干繞彎”,白白丟分。
正確方法:
梳理高頻考點:幾何(三角形、圓、立體圖形)、代數(方程、不等式、函數)、概率統計(排列組合、平均數),每個考點的公式和易錯點記下來(比如“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0是整數但不是正數”)。
總結“陷阱題”:比如題干說“positive integers”(正整數),別漏看“positive”;問“percent increase”(增長率),公式是“(新-舊)/舊”,別算成“新/舊”。
限時刷題:數學35分鐘20題,平均1.75分鐘/題,平時練習就要掐時間,避免“會做但來不及”。
常見陷阱示例:
題目:“If x and y are positive integers, and x + y = 10, what is the maximum value of xy?”
有人會覺得x=5,y=5時乘積最大(25),但如果題干沒說“positive integers”,x和y可以是小數(比如x=5.5,y=4.5,乘積24.75)——但這里明確說了“positive integers”,所以25是對的。這種“限定條件”一定要看仔細!
5. 寫作:別“背模板”!Issue和Argument各有“套路”
GRE寫作分Issue(議論文,表達觀點)和Argument(駁論文,找邏輯漏洞),兩篇各30分鐘,總分6分(大部分專業3.5分夠用,文科可能需要4分+)。
誤區:背一個萬能模板,所有題目都套。比如Issue開頭永遠“Nowadays, there is a heated debate about...”,Argument永遠“ The argument is flawed for several reasons...”——考官一看就知道是模板,分數不會高。
正確方法:
Issue:觀點+例子+反例。開頭明確觀點(“I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to some extent”),中間用2-3個例子支撐(歷史、科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挑戰了牛頓力學,說明質疑權威很重要”),最后可以提反例(“但過度質疑會導致效率低下”),讓論證更全面。
Argument:找3個邏輯漏洞。比如“以偏概全”(用小樣本推整體)、“因果混淆”(A發生在B之后,就說A導致B)、“無數據支撐”(說“很多人支持”但沒給數據)。每個漏洞用“前提-結論-漏洞”的結構分析(“作者假設XX,但可能XX,所以結論不成立”)。
Issue開頭段示例:
“Some people argue that 'technology makes people more isolated.' While it is true that social media can reduce face-to-face interaction, I believe technology ultimately connects people more deeply by breaking geographical barriers and enabling global communication. For example...”(觀點明確,有讓步,有例子方向)
三、備考心態:別追求“完美”,先“完成”再“優化”
最后想說,GRE備考最忌諱“完美主義”。有人覺得“單詞沒背完不敢刷題”“閱讀正確率不到80%就焦慮”,結果拖了半年還沒考。
其實,備考就像拼圖:先把高頻詞、核心邏輯方法這些“大塊拼圖”拼好,再補細節(生僻詞、難題)。我帶過一個學生,一開始填空正確率只有40%,但她沒慌,每天分析5道錯題的邏輯對應關系,2周后正確率就提到了70%。
記住:GRE不是“智商測試”,是“方法測試”。你不需要認識所有單詞,不需要讀懂每句話,只要能抓住邏輯主線,就能做對題。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目標,3個月后回頭看,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
(文中涉及的高頻詞庫、數學陷阱總結等資料,可參考ETS官方指南及近年真題,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49491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