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的數學考試內容
摘要
GMAT數學(Quantitative Reasoning)是很多中國考生“又愛又恨”的部分——愛它是因為相比Verbal,數學確實是我們的傳統強項;恨它是因為看似“初中難度”的題目里,藏著無數邏輯陷阱和細節坑,稍不注意就可能從50分掉到48分。這篇文章會帶你徹底搞懂:GMAT數學到底考什么題型?核心考點有哪些?為什么簡單題總做錯?以及不同基礎的考生該怎么備考才能穩拿高分。
一、先打破3個誤區:GMAT數學真不是“初中數學”
剛開始備考時,我也被網上的“GMAT數學=初中數學”誤導過,覺得隨便看看就能拿滿分。結果第一次??季捅缓莺荽蚰槨?9分,錯的題全是“會做但沒做對”。后來才明白,GMAT數學的本質是“用數學知識考邏輯思維”,這3個誤區你一定要避開:
誤區1:“數學就是考計算,算得快就行”
大錯特錯!GMAT數學里80%的題都不需要復雜計算,甚至很多題“算出來反而錯”。比如這道經典題:
> 例:某商店賣兩種筆記本,A款單價10元,B款單價15元。今天賣了20本,總收入240元。問A款賣了多少本?
> (A)8 (B)10 (C)12 (D)14 (E)16
如果你老老實實地列方程“10x+15(20-x)=240”,當然能算出x=12(選C)。但GMAT更喜歡考“邏輯排除法”:假設全賣B款,總收入是15×20=300元,比實際多了60元;每把1本B換成A,收入減少5元,所以需要換60÷5=12本——30秒就能出答案。
誤區2:“知識點簡單,不用系統學”
確實,GMAT數學的知識點集中在小學到高中階段,但它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要求極高。比如“因數與倍數”,你可能會背“最小公倍數=兩數乘積÷最大公約數”,但GMAT會考:
> 例:正整數n滿足n是18的倍數,且n是24的倍數,問n最小是多少?
> (A)36 (B)48 (C)72 (D)144 (E)288
這道題考的是“最小公倍數”,但如果你只記得公式,忽略“質因數分解”的底層邏輯(18=2×32,24=23×3,最小公倍數取各質因數最高次冪:23×32=72),就容易算錯。
誤區3:“DS題和PS題差不多,都是選擇題”
完全不同!PS題(Problem Solving)是“算答案”,而DS題(Data Sufficiency)是“判斷條件是否足夠解題”,考的是邏輯嚴謹性。很多人DS題錯得多,就是因為沒搞懂“獨立性”原則——必須分別判斷條件1和條件2是否單獨充分,不能把兩個條件混在一起看。
二、2大題型深度解析:PS題“求答案”,DS題“判充分”
GMAT數學共31題,考試時間62分鐘,平均每題2分鐘。題型只有兩種:PS題(約17-18題)和DS題(約13-14題),分值范圍0-60分(但實際考試中,51分就是滿分,50分也屬于頂尖水平)。
1. PS題:“會算”不如“會選”
PS題就是傳統的單選題,5個選項選1個正確答案。但GMAT的PS題有3個特點:
選項有規律:正確答案往往是“整數”“簡單分數”,如果算出一個特別復雜的數,大概率是算錯了;
可以“蒙”答案:通過代入法、排除法快速鎖定選項,比硬算節省時間;
隱藏“陷阱條件”:比如題目說“positive integer”(正整數),你就不能默認包括0;說“triangle”(三角形),要考慮是否可能是直角/等腰三角形。
舉個栗子:
> 例:If x and y are positive integers, and x2 + y2 = 25, then xy = ?
> (A)6 (B)12 (C)24 (D)36 (E)48
看到x2+y2=25,第一反應是勾股數(3,4,5),32+42=25,所以x=3,y=4(或反之),xy=12,選B。根本不用解方程,靠“數感”就能秒選。
2. DS題:“嚴謹”比“聰明”更重要
DS題的格式固定:先給一個問題,再給兩個條件,問“僅用條件1能否解題?僅用條件2能否解題?兩個條件一起能否解題?”選項永遠是5個固定答案:
A. 僅條件1充分,條件2不充分
B. 僅條件2充分,條件1不充分
C. 條件1和條件2一起才充分,單獨都不充分
D. 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充分
E. 條件1和條件2一起都不充分
DS題的3個“坑”:
“No也是答案”:比如問題問“x>5嗎?”,條件1推出x=3,雖然答案是“否”,但也算“充分”;
“默認條件”陷阱:比如題目沒說“x是整數”,就不能默認x是整數;
“重復信息”干擾:兩個條件可能有重復信息,這時要判斷是否需要結合。
舉個栗子:
> 問題:Is x an even integer?
> 條件1:x2 is even
> 條件2:x+2 is even
條件1:x2是偶數x必是偶數(因為奇數的平方是奇數),充分;
條件2:x+2是偶數x是偶數(偶數-2=偶數),充分;
所以選D。
三、4大核心考點清單:從“算術”到“應用題”,一個都別漏
GMAT數學的考點分為4大類,難度從低到高排列,備考時建議按這個順序復習:
1. 算術(Arithmetic):基礎中的基礎,占比約30%
考的是小學到初中的算術知識,包括:
整數性質:奇偶性、質因數分解、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整除性(比如“被3整除的數,各位數字之和能被3整除”);
分數與小數:分數化簡、百分數、比例(比如“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
集合與概率:集合的交集/并集(韋恩圖)、古典概型(比如“從5個紅球3個白球中抽2個,都是紅球的概率”);
數列:等差數列(第n項=首項+(n-1)公差)、等比數列(第n項=首項×公比^(n-1))。
高頻易錯點:“0是不是自然數?”“1是不是質數?”(GMAT里0是整數但不是自然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 代數(Algebra):公式記牢,變形是關鍵,占比約25%
主要考代數式運算和方程,包括:
代數式:多項式展開((a+b)2=a2+2ab+b2)、因式分解(x2-5x+6=(x-2)(x-3));
方程與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b±√(b2-4ac)]/2a)、不等式求解(注意不等號方向是否變號);
函數:一次函數(y=kx+b)、二次函數(y=ax2+bx+c,圖像開口方向、頂點坐標)。
舉個栗子:
> 例:If x2 7x + 12 = 0, then x = ?
> (A)3 or 4 (B)-3 or -4 (C)3 or -4 (D)-3 or 4 (E)1 or 12
因式分解得(x-3)(x-4)=0,所以x=3或4,選A。
3. 幾何(Geometry):圖形結合公式,空間想象別跑偏,占比約20%
幾何題需要結合圖形和公式,包括:
平面幾何:三角形(內角和180、勾股定理、面積=底×高/2)、四邊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圓(周長=2πr、面積=πr2、圓心角與弧長關系);
立體幾何:正方體/長方體體積(長×寬×高)、圓柱體體積(πr2h)、表面積;
坐標系幾何:兩點距離公式(√[(x1-x2)2+(y1-y2)2])、直線斜率(k=(y2-y1)/(x2-x1))、兩直線平行/垂直的條件(平行斜率相等,垂直斜率乘積=-1)。
高頻易錯點:“圓的內接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只有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才是直角。
4. 應用題(Word Problems):“讀懂題”比“算得對”更重要,占比約25%
應用題是前3類知識點的綜合,難點在于“把文字轉化為數學式子”,包括:
利潤問題:利潤=售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
行程問題:路程=速度×時間,相遇問題(路程和=速度和×時間)、追及問題(路程差=速度差×時間);
工程問題:工作總量=工作效率×時間,合作效率=各效率之和;
濃度問題:濃度=溶質/溶液,混合溶液濃度=總溶質/總溶液。
舉個栗子:
> 例:A machine can fill 200 bottles in 5 minutes. At this rate, how many bottles can it fill in 2 hours?
> (A)4800 (B)4000 (C)2400 (D)1200 (E)800
先統一單位:2小時=120分鐘,5分鐘200瓶1分鐘40瓶,120分鐘×40=4800瓶,選A。
四、90%考生會踩的3個坑:避開這些,數學至少提3分
備考時,我見過太多同學“知識點都會,題就是做錯”,其實都是踩了這些坑:
坑1:忽略題干“隱藏條件”
比如題目說“a and b are positive real numbers”(正實數),你就不能默認a和b是整數;說“the number of students”(學生人數),答案必須是正整數。
> 反例:問“某班學生平均分85分,男生平均分80,女生平均分90,求男女生人數比”,有人算出“1:1”,但如果題目沒說“男女生人數相等”,這個答案就是錯的(正確做法是用十字交叉法:(90-85):(85-80)=1:1,人數比確實是1:1,這里只是舉例隱藏條件的重要性)。
坑2:DS題“條件獨立性”理解錯
必須先單獨看條件1,判斷是否充分;再單獨看條件2,判斷是否充分;最后如果都不充分,才結合看。很多人習慣“條件1和條件2一起看”,直接選C,結果錯了。
> 例:問題“x=3嗎?”條件1:x2=9;條件2:x>0。單獨條件1:x=±3,不充分;單獨條件2:x>0,不充分;結合條件1和2:x=3,充分,所以選C(這道題選C是對的,但如果條件2是“x=3”,就不能先看條件1再看條件2,必須單獨判斷)。
坑3:計算“粗心”——草稿紙太亂,符號看錯
這是最可惜的錯誤!比如把“+”看成“-”,把“3”寫成“5”。建議草稿紙分區,每道題的計算過程寫清楚,寫完后花10秒回頭檢查符號和數字。
五、3階段備考攻略:從“基礎薄弱”到“穩拿50+”
階段1:基礎夯實(2-3周)
資料:《GMAT數學高分快速突破》(陳向東)、OG數學分冊前100題
任務:
過一遍所有考點,整理公式表(比如幾何公式、代數公式);
每天做20道PS基礎題,重點練“讀懂題+列算式”;
背熟DS題的5個選項含義,避免考試時看錯選項。
階段2:強化刷題(3-4周)
資料:OG數學分冊剩余題目、PREP模考題(免費的2套)
任務:
按題型刷題:PS題練“快速解題技巧”(代入法、排除法),DS題練“條件獨立性判斷”;
整理錯題本,標注錯誤原因(比如“知識點盲區”“粗心”“條件理解錯”);
每天限時訓練:30分鐘做15道題(模擬考試節奏)。
階段3:沖刺??迹?-2周)
資料:官方付費??迹‥xam Pack 1/2)、錯題本
任務:
每周2套完整模考(數學+Verbal),適應考試節奏;
重點復盤錯題,尤其是“反復錯的考點”(比如概率題總錯,就集中刷10道概率題);
調整心態:數學目標定在50分(錯5題以內),別追求“必須滿分”,避免考試時因緊張失誤。
GMAT數學確實不難,但想拿高分需要“知識點+邏輯+細心”三者結合。記住:它考的不是“你會不會算”,而是“你能不能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把基礎打牢,避開常見陷阱,50+其實很容易。
(注:本文考試內容基于GMAT官方最新公布的考試大綱,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49095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