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語四級閱讀技巧
摘要
英語四級閱讀占總分35%,是提分的“大頭”,但也是很多人最頭疼的部分:選詞填空15選10總選錯,長篇閱讀找段落像“大海撈針”,仔細閱讀看懂了卻總選到干擾項……其實,四級閱讀不是“硬碰硬”的詞匯量比拼,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解題技術活”。這篇文章會拆解閱讀三大題型的“避坑指南”,給你能直接套用的解題步驟和真題案例,幫你從“靠感覺蒙”到“憑技巧穩(wěn)拿分”。
一、先搞懂:四級閱讀到底在“考”什么?
很多人覺得“閱讀難=單詞量不夠”,但真不是這樣。我當年第一次考四級,抱著單詞書背了3個月,結果閱讀還是只拿了140分(滿分248.5)。后來才發(fā)現(xiàn),四級閱讀本質考的是“信息篩選能力”——給你一篇文章,你能不能快速找到題干問的內容,能不能看懂選項和原文的對應關系。
三大題型的“考點密碼”其實很明確:
詞匯理解(選詞填空):考“詞性判斷+上下文邏輯”,10個空對應15個詞,5個干擾項,本質是“讓你給句子挑合適的‘零件’”;
長篇閱讀(段落匹配):考“關鍵詞定位+同義替換”,10道題對應12-15個段落,1題1段不重復,本質是“給你10個‘線索’,讓你在文章里找‘藏身處’”;
仔細閱讀(選擇題):考“細節(jié)理解+推理判斷”,2篇文章10道題,每題4個選項,本質是“讓你給題干找‘原文證據(jù)’”。
知道了考點,咱們才能“對癥下藥”。
二、分題型突破:從“踩坑”到“避坑”的實戰(zhàn)技巧
(一)詞匯理解(選詞填空):別糾結“不認識的詞”,先給單詞“貼標簽”
痛點:15個詞一半不認識,盯著選項發(fā)呆5分鐘,最后隨便填;或者認識的詞都填了,結果空不對詞性,白忙活。
核心技巧:先“分類”再“填空”,3步搞定。
第1步:給15個選項“貼詞性標簽”
拿到題先別讀文章,花1分鐘給每個單詞標詞性(n. / v. / adj. / adv.),不確定的標“?”。比如:
看到-tion / -ment結尾,大概率是名詞(n.);
看到-ed / -ing,可能是動詞過去式/現(xiàn)在分詞,也可能是形容詞(adj.);
看到-ly結尾,基本是副詞(adv.)。
舉個例子:2023年6月真題選項里有“assess”(v.評估)、“assessment”(n.評估)、“assessed”(v.過去式/adj.被評估的),標完詞性,后面填空時就不會“張冠李戴”。
第2步:讀文章,預判空格詞性
讀段落時,重點看空格前后的“搭配”:
空格前是冠詞(a/an/the)或形容詞,空格大概率是名詞(n.);
空格前是副詞(very/quickly),空格可能是形容詞(adj.);
空格前是主語(名詞/代詞),空格可能是動詞(v.)。
比如真題句子:“The study found that people who... were more likely to ______ positive emotions.” 空格前是“to”,后面接動詞原形(v.),直接從標“v.”的選項里挑,范圍瞬間縮小。
第3步:用“上下文邏輯”鎖定答案
如果剩2-3個同詞性選項,看上下文“感情色彩”和“語義銜接”:
前句說“壓力大”,空格后說“情緒”,那可能填“reduce”(減少)而不是“increase”(增加);
出現(xiàn)“but/however”,前后語義相反,比如前句“easy”,后句可能填“difficult”。
避坑提醒:遇到不認識的詞別慌,先標詞性,說不定它根本不是正確選項(5個干擾項呢);如果某道題糾結超過1分鐘,先跳過,最后回頭蒙,別因小失大。
(二)長篇閱讀(段落匹配):別通讀全文!用“題干關鍵詞”當“導航”
痛點:文章太長(1000詞左右),通讀一遍10分鐘過去,題干忘光了;或者每個題干都畫關鍵詞,結果滿篇找,越找越亂。
核心技巧:“先題后文+關鍵詞定位”,4步快速匹配。
第1步:讀題干,圈“獨一無二”的關鍵詞
關鍵詞不是隨便畫的,要找“不容易被替換”的詞:
首選:數(shù)字(年份、數(shù)據(jù))、大寫(人名、地名、機構名)、特殊名詞(比如“carbon footprint”“online education”);
次選:動詞、形容詞(注意可能被同義替換,比如“important”“vital”,“solve”“address”)。
比如題干:“People’s daily habit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關鍵詞是“daily habits”“significant impact”“environment”,重點找文章里講“日常習慣對環(huán)境影響”的段落。
第2步:帶著關鍵詞“掃讀”文章段落
別逐句讀,看段落首尾句(英語文章常“總分總”,首尾句是主旨),再掃中間有沒有關鍵詞或同義替換。
比如題干關鍵詞是“online learning”,文章某段首句:“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這里“Distance education”就是“online learning”的同義替換,基本可以鎖定這段。
第3步:用“題文同序”排除干擾
雖然官方說“段落不重復”,但題干順序和文章段落順序基本一致(前5題對應前幾段,后5題對應后幾段)。比如第1題在第3段找到,第2題大概率在第4段及以后,不用回頭翻前面的段落,節(jié)省時間。
第4步:不確定時,用“排除法”縮小范圍
如果某題干找不到對應段落,先把確定的題目和段落標出來(比如在段落旁寫“5”代表第5題),剩下的段落和題干“一對一”匹配,正確率更高。
避坑提醒:別選“只出現(xiàn)個別關鍵詞”的段落!比如題干說“小明喜歡吃蘋果”,文章某段只提到“小明”,沒提“吃蘋果”,大概率不是答案;要找“關鍵詞+語義對應”的段落。
(三)仔細閱讀(選擇題):別“腦補”!答案都在“原文里”
痛點:文章能看懂大意,但選項總在兩個里糾結;或者過度推理,覺得“作者應該是這個意思”,結果選錯。
核心技巧:“題干定位+選項比對”,3步鎖定正確答案。
第1步:題干“精確定位”,找到原文“出題句”
仔細閱讀每題對應原文1-2句話,找到“出題句”是關鍵:
題干有數(shù)字、大寫、特殊名詞,直接回原文找;
題干是“細節(jié)題”(what/why/how),用“名詞+動詞”定位,比如題干“ Why did the researchers conduct the experiment?” 用“researchers”“conduct the experiment”回原文找。
舉個例子:2023年12月真題題干:“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jobs?” 定位到原文:“Technology has replaced some jobs, but it has also created new ones that require different skills.” 這句話就是“出題句”。
第2步:選項和“出題句”逐詞比對,找“同義替換”
正確答案一定是“出題句”的“同義改寫”,干擾項要么“偷換概念”,要么“無中生有”,要么“擴大范圍”。
比如出題句:“Most students prefer online courses because they are flexible.”
正確選項:“Online courses are popular among students due to their flexibility.”(“prefer”“popular”,“because”“due to”,“flexible”“flexibility”,完美替換);
干擾項:“All students like online courses for their flexibility.”(“Most”“All”,擴大范圍,錯)。
第3步:“推理題”別“想太多”,答案是“原文的合理延伸”
遇到“infer/imply/suggest”類推理題,別自己“加戲”,答案一定基于原文,不是“我覺得”,而是“作者暗示”。
比如原文:“The company’s profit dropped by 20% last year, and its CEO resigned last month.”
合理推理:“The company may be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利潤下降+CEO辭職,暗示財務問題);
過度推理:“The company will go bankrupt next year.”(原文沒說“破產(chǎn)”,屬于腦補,錯)。
避坑提醒:選項里出現(xiàn)“must/never/all/only”等絕對詞,大概率是錯的(除非原文明確說);優(yōu)先選“和原文關鍵詞高度一致”的選項,別選“看著高大上但原文沒提”的選項。
三、通用提分“潛規(guī)則”:這些細節(jié)能多拿20分
除了分題型技巧,還有3個“通用規(guī)律”,親測能幫你在考場上更穩(wěn):
1. 時間分配:別在“選詞填空”上耗太久
閱讀總時間40分鐘,建議分配:
詞匯理解(選詞填空):7分鐘(分值低,每題3.55分,別糾結);
長篇閱讀(段落匹配):15分鐘(10題,每題7.1分,快速定位);
仔細閱讀(2篇):18分鐘(10題,每題14.2分,分值最高,重點突破)。
如果某部分超時,果斷往下走,最后回頭做,別因小失大。
2. 真題是“唯一圣經(jīng)”,別做模擬題
四級閱讀的“同義替換”套路很固定,比如“important”常換成“crucial/vital/essential”,“solve”常換成“tackle/address/resolve”。把近5年真題(10套)的閱讀逐篇精讀,總結高頻替換詞,比做100篇模擬題有用。
3. 長難句別“硬啃”,先找“主謂賓”
遇到長難句(比如帶從句、插入語的句子),先劃主干:找“誰(主語)做了什么(謂語)”,把修飾部分(定語、狀語)暫時去掉。
比如句子:“The study, which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 that people who exercise regularly 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heart disease.”
主干:“The study found that people 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heart disease.”(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鍛煉的人更不容易患心臟病),修飾部分“which was conducted...”和“who exercise...”先忽略,不影響理解大意。
最后想說
四級閱讀真的不難,難的是“用錯方法”——別再抱著單詞書死背,也別盲目刷題不總結。把上面的技巧拆成“步驟”,用真題練2-3套,你會發(fā)現(xiàn)“正確率飆升”不是玄學。記住:閱讀考的是“技巧”,不是“智商”,只要方法對,你也能從“閱讀困難戶”變成“提分黑馬”。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37592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