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寫作怎么提高
摘要
GRE寫作提分,說到底就3件事:搞懂“考什么”(別瞎練)、抓準“怎么寫”(邏輯+語言雙在線)、堅持“刻意練”(拒絕無效刷題)。從Issue的“觀點立得住、論據(jù)撐得起”,到Argument的“漏洞找得準、反駁有力度”,再到語言表達的“準確比華麗更重要”,這篇文章會把每個環(huán)節(jié)拆成“能直接上手”的步驟,幫你從“寫得痛苦還低分”到“30分鐘穩(wěn)出4.5+作文”。
一、先罵醒你:這些“無效努力”正在拖垮你的GRE寫作
你是不是也這樣?
背了500個高級詞,寫Issue時硬塞進去,結果ETS評分官批注“用詞不當,邏輯斷裂”;
Argument練了20篇,每次都把“攻擊點”堆成流水賬,分數(shù)卡在3分死活上不去;
考前狂刷范文,覺得“我也能寫出這水平”,真到考場盯著題目發(fā)呆20分鐘,最后憋出300字“小學生作文”。
說白了,GRE寫作不是“考文采”,也不是“考知識儲備”,而是考你“用邏輯解決問題”的能力——Issue是“讓你有理有據(jù)地說服別人”,Argument是“讓你火眼金睛地挑出別人邏輯里的刺”。方向錯了,練再多都是白搭。
二、第一步:搞懂GRE寫作“評分潛規(guī)則”,別被“6分神話”騙了
很多人盯著“6分滿分”焦慮,但你要知道:申請理工科,4分夠用;文科/商科,4.5分基本穩(wěn)了。與其追求“完美作文”,不如先搞懂ETS到底怎么打分:
1. Issue和Argument各占一半分,別偏科
Issue(30分鐘):給一個話題(比如“科技發(fā)展是否會讓人更孤獨”),讓你發(fā)表觀點并論證。
Argument(30分鐘):給一段“別人的論證”(比如“某公司因為A原因,所以要做B決策”),讓你找邏輯漏洞并反駁。
關鍵提示:ETS明確說,“邏輯嚴謹性”比“觀點對錯”重要100倍——哪怕你Issue觀點和主流相反,只要論證沒漏洞,照樣能拿高分。
2. 3個評分維度,按優(yōu)先級排序:
邏輯(占比60%):Issue的觀點是否明確?論據(jù)是否能支撐觀點?Argument的漏洞找得準不準?反駁是否有力?
語言(占比30%):用詞是否準確?句式是否多樣?有沒有低級語法錯誤(比如時態(tài)混亂、主謂不一致)?
結構(占比10%):開頭是否點明觀點?段落之間是否有邏輯銜接?結尾是否總結到位?
記住:邏輯崩盤,語言再華麗也是3分;邏輯在線,語言樸實點也能4.5+。
三、Issue提分:從“沒思路”到“觀點清晰、論據(jù)扎實”,就3步
Issue最讓人頭疼的是“沒觀點”或“觀點站不住腳”。分享一個我?guī)W生親測有效的“3步審題+論證法”,練10篇就能明顯改善:
第一步:5分鐘“拆題+立觀點”,別被題目繞暈
拿到Issue題,先問自己3個問題:
題目討論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比如“教育應該培養(yǎng)通才還是專才”,核心矛盾是“廣度vs深度”)
我支持哪一方?或“是否有第三種可能”?(別非黑即白,比如“不同階段需要不同側重”)
我的觀點能不能用2句話說清楚?(比如“基礎教育應側重通才,高等教育應側重專才”)
舉個栗子:
題目:“In any field of inquiry, the beginner is more likely than the expert to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在任何研究領域,新手比專家更可能做出重要貢獻)
拆題:核心矛盾是“新手的創(chuàng)新力vs專家的經(jīng)驗值”。
觀點:“新手可能在‘打破傳統(tǒng)’上有優(yōu)勢,但專家在‘落地創(chuàng)新’上更關鍵——兩者貢獻同等重要,只是階段不同。”(拒絕非黑即白,觀點更辯證,論證空間更大)
第二步:10分鐘列“黃金提綱”,讓論證像“搭積木”一樣穩(wěn)
Issue論證最忌“想到哪寫到哪”,必須提前列提綱。一個萬能提綱模板:
開頭:點明觀點(1句)+ 簡單解釋觀點(1-2句)
主體段1:支持觀點的第一個理由(比如“新手缺乏思維定式,更容易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方法的漏洞”)+ 舉例(比如“愛因斯坦26歲提出相對論,當時他只是專利局小職員,并非物理學權威”)+ 總結(1句,回扣分論點)
主體段2:支持觀點的第二個理由(比如“但專家的經(jīng)驗能讓創(chuàng)新更落地,避免新手的‘空想’”)+ 舉例(比如“愛迪生發(fā)明電燈,靠的是上千次實驗積累的‘專家經(jīng)驗’,而非單純的‘新手靈感’”)+ 總結(1句)
讓步段:承認對立觀點的合理之處(比如“確實有新手獨立做出重大貢獻的案例”)+ 轉折(“但這類案例多集中在‘顛覆式領域’,多數(shù)領域仍需專家主導”)
結尾:重申觀點(換種說法)+ 升華(比如“鼓勵新手大膽質疑,同時尊重專家經(jīng)驗,兩者結合才能推動領域發(fā)展”)
關鍵提示:例子不用“高大上”,但一定要“貼題+具體”。比如你說“新手有創(chuàng)新力”,舉“你同學做實驗時用了新方法解決問題”比舉“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更真實(牛頓其實是專家階段才出成果,別記錯例子鬧笑話)。
第三步:15分鐘寫正文,記住“3個不”
不寫長難句:用“主謂賓”簡單句說清楚邏輯,比“從句套從句”更安全(比如別寫“Although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which may lead to..., I argue that...”,直接寫“有人認為...,但我認為...”)
不堆高級詞:用“crucial”代替“paramount”,用“help”代替“facilitate”,準確比“裝X”重要(ETS討厭“詞不達意的炫技”)
不跑題:每段開頭用“主題句”點明本段論點(比如“新手的優(yōu)勢在于思維靈活性”),結尾用“總結句”回扣觀點(比如“這種靈活性讓新手更容易突破傳統(tǒng)框架”)
四、Argument提分:精準“找茬”,讓邏輯漏洞無所遁形
Argument比Issue簡單,因為“答案是固定的”——題目里的邏輯漏洞就那么幾個,學會“套路”就能快速上手。
第一步:3分鐘“快速掃讀”,圈出3類“必出漏洞”
拿到Argument段落,先找這3類詞,90%的漏洞都藏在這里:
因果詞:“because”“so”“l(fā)ead to”(十有八九是“因果混淆”,比如“因為A發(fā)生了,B也發(fā)生了,所以A導致B”)
比較詞:“better than”“more effective”(可能是“錯誤類比”,比如“在A領域有效,不代表在B領域也有效”)
數(shù)據(jù)詞:“80%的人支持”“研究表明”(可能是“樣本無代表性”,比如“只調查了10個人,結果不可信”)
舉個栗子:
題目:“某城市去年建了新地鐵,今年市民通勤時間減少了20%,因此新地鐵改善了通勤。”
漏洞1(因果混淆):通勤時間減少可能是“道路拓寬”“私家車變少”導致的,不一定是地鐵;
漏洞2(數(shù)據(jù)模糊):“20%”是和哪年比?如果去年通勤時間是100分鐘,今年80分鐘,確實有改善;但如果去年是10分鐘,今年8分鐘,意義不大。
第二步:5分鐘列“反駁提綱”,按“漏洞殺傷力”排序
找到漏洞后,別全寫,挑3個最明顯的(寫多了反而啰嗦),按“從強到弱”排序:
開頭:總結原文結論(1句)+ 指出原文邏輯有漏洞(1句)
主體段1:攻擊最明顯的漏洞(比如因果混淆)+ 具體解釋(“通勤時間減少可能有其他原因”)+ 舉例(“去年該城市同時拓寬了3條主干道,可能才是主因”)
主體段2:攻擊第二個漏洞(比如數(shù)據(jù)模糊)+ 具體解釋(“20%的基數(shù)不明確,無法證明改善效果”)+ 舉例(“如果去年通勤時間是1小時,20%是12分鐘;如果是2小時,20%是24分鐘,影響不同”)
主體段3:攻擊第三個漏洞(比如“忽略長期影響”)+ 具體解釋(“新地鐵可能剛開始人少,未來客流量增加后,通勤時間可能反彈”)
結尾:總結原文需要補充哪些信息才能加強論證(比如“需要排除其他因素影響,明確數(shù)據(jù)基數(shù)”)
第三步:22分鐘寫正文,用“3個反問句”增強反駁力度
Argument語言要“犀利但禮貌”,多用反問句讓漏洞更明顯:
針對因果混淆:“難道A和B同時發(fā)生,就一定是A導致B嗎?有沒有可能是C導致了B?”
針對樣本問題:“這份調查的樣本量有多大?受訪者是否能代表所有群體?”
針對類比錯誤:“A和B在XX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怎么能直接類比呢?”
五、語言表達:別再糾結“高級詞”,這3個細節(jié)比詞匯量更重要
很多人把時間浪費在背“GRE寫作高頻詞”上,其實ETS更在意這3點:
1. 用詞“準確”:別讓讀者猜你的意思
比如你想說“這個政策有好處”,別用“beneficial”(太籠統(tǒng)),用“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具體好處);想說“這個觀點不對”,別用“wrong”(太絕對),用“overlook the potential risks”(指出具體問題)。
2. 句式“多樣”:別從頭到尾“主謂賓”
簡單句和復雜句穿插用:比如先寫“新手有創(chuàng)新力。他們不受傳統(tǒng)思維限制。”(簡單句),再改成“新手往往更具創(chuàng)新力,因為他們尚未被傳統(tǒng)思維模式束縛。”(用“因為”連接,更連貫)。
3. 語法“別錯”:這些低級錯誤直接扣0.5分
時態(tài):描述過去的例子用過去時(比如“Einstein proposed the theory in 1905”),描述普遍規(guī)律用現(xiàn)在時(比如“New technologies change people&'s lives”);
主謂一致:“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increasing”(別用“are”);
冠詞:“I have a book”(可數(shù)名詞單數(shù)前加“a/an”)。
六、時間管理:30分鐘一篇,這樣分配“寫得完還高分”
很多人寫不完是因為“前面磨磨蹭蹭,后面慌慌張張”,分享一個實戰(zhàn)時間分配表:
Issue(30分鐘):
0-5分鐘:審題+立觀點+列提綱(寫關鍵詞就行,比如“觀點:新手vs專家各有優(yōu)勢;例子1:愛因斯坦;例子2:愛迪生”)
5-25分鐘:寫正文(開頭5分鐘,主體段每段7分鐘,結尾3分鐘)
25-30分鐘:檢查語法錯誤(重點看時態(tài)、主謂一致、冠詞)
Argument(30分鐘):
0-3分鐘:讀題+找漏洞(圈出“因果詞、比較詞、數(shù)據(jù)詞”)
3-8分鐘:列提綱(按“漏洞殺傷力”排序,寫3個)
8-28分鐘:寫正文(開頭3分鐘,主體段每段8分鐘,結尾2分鐘)
28-30分鐘:檢查邏輯是否連貫(有沒有漏寫“反駁理由”)
七、最后說句大實話:沒有“寫10篇不如改5篇”更實在
GRE寫作不是“寫得越多越好”,而是“改得越細進步越快”。分享2個修改技巧:
1. 自己改:寫完隔1天再看,用“讀者視角”問自己:“這個觀點我看懂了嗎?例子能支撐觀點嗎?有沒有一句話可以刪掉?”
2. 看范文:別只看“高分范文”,找“4分范文+ETS評語”,看評語里“扣分點”是什么(比如“邏輯跳躍”“例子不具體”),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
記住:GRE寫作提分沒有“捷徑”,但有“方法”。邏輯搭好骨架,語言填好血肉,再用刻意練習磨細節(jié),4.5+真的沒那么難。現(xiàn)在就找一道真題,按上面的步驟練一篇——別等“準備好了”才開始,寫起來就是最好的準備。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24213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