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英語怎么說
如果你問“保齡球英語怎么說”,答案其實很簡單:bowling(發音:/?bo?l??/)。但你真的以為知道這個單詞就夠了嗎?
上次我陪朋友去新加坡的保齡球館,她想租雙鞋,憋了半天只說出“shoe… bowl… shoe…”,結果工作人員遞過來一雙拖鞋——后來才知道,“租保齡球鞋”要說“rental bowling shoes”。還有一次看國外比賽直播,解說員喊“Nice strike!”,我旁邊的新手朋友一臉懵:“‘罷工’有什么好夸的?”
其實,“bowling”只是個開始。不管你是想出國打球時流利溝通,教孩子學英語時結合興趣,還是看比賽時聽懂解說,這篇文章都會帶你吃透“保齡球英語”——從基礎詞匯到規則術語,從實用對話到文化談資,看完就能用。
一、先搞定“保齡球”最核心的3個詞
學任何領域的英語,都得先抓“骨架”。保齡球的核心詞匯不多,但每個都高頻出現,記牢這3個,至少能“入門”:
1. bowling:不止是“保齡球”,還是“打保齡球”
“bowling”這個詞,既是名詞(保齡球運動),也能當動詞(打保齡球)。比如:
名詞:I go bowling every Saturday.(我每周六打保齡球。)
動詞:Let’s bowl after work!(下班去打保齡球吧!)
發音要注意:中間的“ow”發/??/(類似“歐”),結尾的“ing”是/??/(別讀成“因”),連起來“bo-ling”,重音在第一音節。
很多人會把“保齡球”說成“bowling ball”,其實不對——“bowling ball”特指“保齡球(那個球)”,而“bowling”才是這項運動的總稱。就像“籃球”是“basketball”,而不是“basketball ball”。
2. bowling alley:你去的“保齡球館”,英語怎么說?
“alley”本身是“小巷”的意思,但在運動場景里,“bowling alley”就是“保齡球館”。比如你問路:“Is there a bowling alley near here?”(這附近有保齡球館嗎?)
館里常見的設施也得認識:
lane(球道):就是你站著打球的那條長長的跑道,一般保齡球館有8-24條lane;
scoreboard(計分板):頭頂上自動顯示分數的屏幕,現在基本都是電子的,不用自己算分;
locker(儲物柜):放包和外套的地方,一般需要投幣或掃碼開鎖。
3. bowling pin:那些“瓶瓶罐罐”,原來叫這個
打球時要打倒的“球瓶”,英語是“bowling pin”(pin發音/p?n/,類似“拼”)。標準保齡球一局有10個瓶,排成三角形,最前面那個叫“headpin”(頭瓶),如果第一球就把10個瓶全打倒,就會聽到大家喊“Strike!”——這個詞后面會詳細說。
如果孩子問你“媽媽,我們去打那個‘瓶瓶’吧”,你就可以說:“Let’s go knock down the bowling pins!”(我們去打倒那些球瓶吧!)
二、不懂這些規則術語,等于白打
很多人覺得“打保齡球不就是扔球砸瓶子嗎?”其實里面的門道不少,對應的英語術語也很關鍵。不然你打了個“全中”,別人夸你“Great spare!”,你還以為是在說“很棒的備用”,那就尷尬了。
1. 球道上的“坑”:gutter & approach
先說說打球時最容易“踩雷”的地方:
gutter(球溝):球道兩邊的凹槽,球一旦滾進去就“完蛋”,這一輪得0分。新手常犯的錯就是“throw the ball into the gutter”(把球扔進溝里);
approach(助走區):球道最前面那塊區域,你站在這里助跑、扔球。規則里規定,扔球時腳不能超過approach盡頭的“foul line”(犯規線),否則這一球不算分。
我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擔心踩線,每次扔球都跟“跳格子”似的,朋友笑我:“You’re more like dancing than bowling!”(你這更像跳舞,不像打保齡球!)
2. 得分的“密碼”:strike、spare、gutter ball
保齡球的計分規則有點復雜,但記住這3個詞,就能看懂分數:
strike(全中,發音/stra?k/):一局里第一球就打倒全部10個瓶,計分表上會標“X”。比如你第一局就全中,別人會說“Nice strike! That’s 10 points plus the next two balls!”(全中!這局10分,還能加上下兩球的分數!)
spare(補中,發音/sper/):一局里兩球才打倒全部10個瓶,計分表上標“/”。比如第一球打倒7個,第二球打倒剩下3個,就是“spare”,得分是10分加上下一球的分數;
gutter ball(溝球):球滾進gutter,這一輪得0分,簡稱“gutter”。我朋友有次連打3個溝球,自嘲說:“I’m a gutter ball expert today!”(我今天是溝球專家!)
還有個進階術語叫“split”(分瓶),指第一球打倒部分球瓶后,剩下的球瓶之間有較大空隙,很難補中。比如最經典的“7-10 split”(左邊7號瓶和右邊10號瓶),被稱為“最難補中”的分瓶,職業選手都頭疼。
3. 一局球怎么算?frame & game
frame(格):保齡球一局有10格(frame),每格可以扔1-2次球(全中只扔1次);
game(局):打完10格就是1局(game)。一般我們說“打一局保齡球”,就是“play a game of bowling”。
比如你可以說:“I scored 150 in the last game.”(我上一局得了150分。)新手能打到100分以上就算不錯啦!
三、保齡球館“生存指南”:5個場景對話,直接套用
學會這些對話,下次去國外保齡球館,再也不用“手舞足蹈”了——從預約到結賬,全程英語無障礙。
場景1:預約球道(Booking a lane)
你:Hi, can I book a lane for 4 people at 7 pm tonight?(你好,我想預約今晚7點的球道,4個人。)
工作人員:Sure, we have lane 5 available. Do you need rental shoes?(沒問題,5號球道空著。需要租保齡球鞋嗎?)
你:Yes, 4 pairs, sizes 38, 40, 42, and 44.(要的,4雙,尺碼38、40、42、44。)
劃重點:“book a lane”(預約球道)、“rental shoes”(租鞋),報尺碼時直接說數字,比如“size 42”。
場景2:選球(Choosing a bowling ball)
新手常問:“這球多重啊?我該選哪個?”對應的英語是:
你:What weight should I choose? I’m a beginner.(我是新手,該選多重的球?)
工作人員:For adults, 10-12 pounds is good. The holes should fit your fingers.(成人的話,10-12磅(約4.5-5.4公斤)合適。球孔要能放進你的手指。)
劃重點:“weight”(重量,單位是“pound磅”),選球時記得試試“finger holes”(指孔)是否合適,太松容易滑,太緊手會疼。
場景3:打球時的“神交流”(Chatting while bowling)
和朋友打球時,這些句子能讓氣氛更輕松:
“Your turn! Don’t throw a gutter ball!”(到你了!別扔溝球啊!)
“Wow, a strike! You’re on fire today!”(哇,全中!你今天狀態爆棚啊!)
“I need a spare to catch up with you.”(我得補中才能追上你。)
如果看到有人助跑時差點踩線,可以提醒:“Watch the foul line!”(小心犯規線!)
場景4:遇到問題求助(Asking for help)
球卡住了?計分板壞了?直接說:
你:Excuse me, the ball got stuck in the return.(您好,球卡在回球道里了。)
工作人員:No problem, I’ll fix it right away.(沒問題,我馬上處理。)
劃重點:“ball return”(回球道),就是球扔出去后自動滾回來的裝置,卡住了就說“got stuck”。
場景5:結賬(Checking out)
打完球結賬時:
你:How much is it for the lane and shoes?(球道和鞋子一共多少錢?)
工作人員:The lane is $20 per hour, and shoes are $3 each. Total $32.(球道每小時20美元,鞋子每雙3美元,一共32美元。)
你:Can I pay with credit card?(可以刷信用卡嗎?)
四、不止“打球”:保齡球英語里的“社交談資”
學會這些,下次和外國朋友聊保齡球,你就是“懂行的人”——從歷史到文化,輕松打開話題。
1. 保齡球的“冷知識”:不是“玩物”,是“宗教工具”?
你知道嗎?保齡球的起源比你想的早多了!考古學家在古埃及墓穴里發現過類似“球瓶”的物件,而現代保齡球的雛形出現在14世紀的德國,當時是教堂用來“教育信徒”的工具——把球瓶當“惡魔”,扔球打倒它們象征“戰勝邪惡”。
所以你可以跟朋友說:“Did you know bowling started as a religious game? Germans used pins to represent demons!”(你知道嗎?保齡球最早是宗教游戲!德國人用球瓶代表惡魔!)
2. 職業賽事:PBA Tour了解一下
如果你喜歡看體育比賽,可以提“PBA Tour”(Professional Bowlers Association Tour,職業保齡球協會巡回賽),這是全球最頂級的保齡球賽事,選手能拿到百萬美元獎金。美國選手Walter Ray Williams Jr.是史上最成功的保齡球選手之一,拿過47個PBA冠軍,被稱為“Bowling’s GOAT”(保齡球界的“史上最佳”)。
3. 趣味表達:“bowling alone”不是“獨自打保齡球”
有本社會學暢銷書叫《Bowling Alone》(《獨自打保齡》),作者發現美國人越來越少“組隊打保齡球”,而是自己一個人玩,借此比喻“社交孤立”現象。所以如果有人說“You’re bowling alone”,可能不是說你真的在打保齡球,而是在說“你有點孤僻哦”。
五、3個“笨辦法”,輕松記住保齡球英語
最后分享幾個我自己試過的記憶技巧,親測對“場景類英語”特別有用:
1. 場景聯想法:把單詞“貼”在球館里
下次去打保齡球,看到什么就默念對應的英語:
看到球道,想“lane”;
球滾進溝里,想“gutter”;
打倒全部球瓶,喊“strike!”
重復3次,基本就忘不了了。
2. 分類記憶法:把詞匯“打包”記
按“功能”分類記單詞,比零散記效率高10倍:
場地設施:bowling alley, lane, scoreboard, locker
動作得分:strike, spare, gutter ball, split
對話用語:book a lane, rental shoes, what weight
3. 造句“逼自己”:用新單詞說一句話
學了“spare”,就造句:“I need to get a spare in the last frame.”(我最后一格需要補中。)
學了“approach”,就說:“Don’t cross the foul line on the approach.”(助走時別踩犯規線。)
哪怕句子簡單,只要開口說,就會記得更牢。
其實學英語就像打保齡球:不用追求“完美全中”,但每多記一個詞、多說一句話,就是在“打倒”一個“障礙”。下次你拿起保齡球時,不妨試試用英語喊一句“Let’s strike!”——說不定,球會滾得更準呢?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22400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