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怎樣拿雙證-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
白天上班處理報表、開會、對接客戶,晚上回家還要哄娃、做家務,好不容易擠出兩小時想學習,卻困得眼皮打架——這是不是很多在職人想考雙證研究生的真實寫照?
“雙證”(畢業證+學位證)對在職人來說,不止是學歷的提升,更是職場升職、落戶加分、跳槽議價的“硬通貨”。但“怎么拿”“怎么考”“難不難”,這些問題常常讓想上岸的人望而卻步。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報考條件、全流程步驟、選校選專業技巧,到在職備考攻略,給你講透“雙證在職研究生”的所有關鍵信息,幫你少走彎路、高效上岸。
一、先搞清楚:什么是“雙證在職研究生”?和單證有啥區別?
很多人一開始分不清“單證”和“雙證”,以為在職研究生都只能拿學位證,其實不是。
雙證在職研究生,指的是通過“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渠道,畢業后能拿到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效力的畢業證(標注“非全日制”)和學位證。而“單證”一般指同等學力申碩,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
簡單說:雙證=學歷+學位雙提升,單證=只有學位提升。如果你需要用學歷評職稱、落戶、考公,那必須選雙證;如果只是想提升專業能力、拿個學位,單證也可以考慮。但從長遠來看,雙證的“性價比”更高——畢竟學歷是一輩子的事。
二、誰能考?雙證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卡得嚴不嚴?
報考條件不是“一刀切”,不同學歷、不同專業,要求不一樣。別看著復雜,記好這3類情況就行:
1. 本科畢業:大部分專業“零門檻”,部分專業有年限要求
如果你是本科畢業(有學位證/畢業證),想考學碩(比如教育學、計算機等)或大部分專碩(比如社會工作、翻譯碩士),畢業就能考,不用工作年限。
但如果想考管理類專碩(MBA、MPA、MEM等),就需要工作年限:本科畢業滿3年(比如2025年考研,你得是2022年或之前畢業的)。
2. 專科畢業:能考,但限制多
專科生可以考,但大部分院校要求畢業滿2年(從畢業到研究生入學滿2年,比如2023年專科畢業,2025年可以考)。
注意:部分985/211院校不招專科生,或額外要求“發表論文”“加試專業課”,報考前一定要看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別問我怎么知道的,之前有個朋友興沖沖報了某985,結果審核時才發現專科生不收,白忙活一場)。
3. 碩博畢業:幾乎“暢通無阻”
如果你已經有碩士/博士學位,考雙證在職研究生沒有工作年限要求,直接就能報名。
三、怎么考?從報名到拿證,7步流程全拆解(附時間線)
雙證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流程和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一樣,都是“全國統考+院校復試”,但時間節點要記準,錯過一步可能就得等明年。
步驟1:確定目標專業和院校(每年3-9月)
別上來就悶頭復習!先想清楚“你為什么考?”——是為了轉行(選對口專業)、升職(選和工作相關的專業,比如做HR考人力資源管理),還是落戶(選好畢業、分數線低的專業)。
選院校時重點看3點:
上課方式:周末班(適合本地考生)、集中班(每月集中4天上課,適合異地考生)、線上班(部分院校有,比如MBA/MPA),別選那種要求每周一到周五上課的,你根本沒時間。
分數線:查目標院校近3年的復試線、錄取最低分,別盲目沖名校,“踮踮腳能夠到”的最穩妥。
學費:管理類專碩普遍貴(5-20萬不等),學碩和部分專碩便宜(1-5萬),根據預算選,別讓學費成為負擔。
步驟2:網上報名(每年10月中下旬,研招網)
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研招網,唯一官方報名渠道),填個人信息、報考院校專業、選擇報考點(應屆生一般選學校所在地,在職考生選工作地或戶籍地,具體看當地考試院要求)。
重點提醒:專業代碼別填錯!比如“MBA”和“EMBA”代碼不同,學費差十幾萬;聯系方式留常用手機號,后面接收準考證、復試通知都靠它。
步驟3:現場確認/網上確認(每年11月上旬)
需要提交身份證、學歷證明(應屆生帶學生證,往屆生帶畢業證)、工作證明(部分報考點要求在職考生提供)。現在大部分地區是網上確認,上傳照片和材料就行,不用跑現場,記得別錯過截止時間。
步驟4:打印準考證(考前10天左右,研招網)
多打幾張!考試時丟了能替補,查成績、復試時也可能用到。
步驟5:初試(每年12月底,周六日)
考試科目分兩類:
管理類專碩(MBA/MPA等):考2門,管理類綜合能力(數學+邏輯+寫作,200分)+英語二(100分),難度較低,適合數學基礎弱的人。
其他專業:考4門(政治+英語+2門專業課)或3門(教育學、心理學等考333+專業課),具體看院校專業目錄。
初試要去報考點所在地考,提前訂酒店!別等到考前一周,周邊酒店早就被訂光了。
步驟6:復試+調劑(次年3-4月)
初試成績一般2月中旬出,3月出國家線和院校復試線。過線的話,準備復試(筆試+面試,部分院校有英語口語);沒過線但過了國家線,可以申請調劑(調去其他沒招滿的院校)。
復試小技巧:提前聯系導師!發郵件簡單介紹自己(工作經歷+報考動機+優勢),導師對你有印象,復試通過率更高。
步驟7:錄取+學習+答辯(次年9月入學,學制2-3年)
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按院校要求交學費、辦入學。學習期間修滿學分,最后寫論文、答辯,通過后就能拿雙證了。
四、在職備考太難?3個“反焦慮”攻略,幫你平衡工作和學習
“沒時間”“記不住”“學了就忘”——這是在職考生最常吐槽的問題。分享3個親測有效的方法,幫你高效利用時間:
1. 時間管理:把“碎片時間”拼成“學習塊”
別想著“每天必須學5小時”,在職人做不到!不如把時間拆成小塊:
早上通勤(30分鐘):背單詞、聽專業課網課(用1.5倍速,重點聽考點)。
午休(1小時):花40分鐘刷題(比如數學題、邏輯題),20分鐘休息。
晚上(2小時):系統復習(看教材+整理筆記,重點突破白天沒聽懂的部分)。
周末別貪睡,至少留出4小時完整時間做真題(按考試時間模擬,培養題感)。
2. 資料選擇:別貪多,“少而精”才是王道
真題:近10年的真題至少刷3遍,尤其是英語閱讀和數學題,重復考點很多。
網課:選口碑好的老師(比如英語跟劉曉燕,數學跟陳劍),別囤一堆課,跟一個老師學到底。
筆記:只記重點(公式、高頻考點、錯題原因),別抄書!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框架,比大段文字好記。
3. 心態調整:接受“不完美”,別和全日制考生比
在職備考本來就比全日制辛苦,別因為“今天沒學夠”“正確率低”就焦慮。記住:你不是和應屆生競爭,你的優勢是工作經驗(復試時導師很看重)。每周給自己放半天假,和朋友吃個飯、看場電影,放松了才能學得進去。
五、常見問題解答:這些“坑”千萬別踩
1. 雙證在職研究生認可度高嗎?和全日制一樣嗎?
國家明確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考公、評職稱、落戶都能用。但部分企業(尤其是國企、事業單位)招聘時可能會寫“全日制優先”,選專業時盡量選“應用型強”的(比如MBA、MPA),這類專業更看重工作經驗,歧視少。
2. 可以跨專業報考嗎?
可以!但跨度別太大,比如你是做會計的,跨考MBA沒問題;但如果跨考計算機,專業課可能跟不上(除非你本科是相關專業,或有自學基礎)。
3. 學費太貴怎么辦?
可以申請“助學貸款”(部分院校支持),或選學制短的專業(比如2年制比3年制少交1年學費),也可以和公司申請“進修補貼”(有些公司鼓勵員工深造,會報銷部分學費)。
最后想說:在職考雙證研究生,注定是一場“孤獨的修行”。你可能會在無數個深夜想放棄,會羨慕別人下班就能追劇逛街。但當你拿到雙證,升職加薪、跳槽到更好的平臺時,你會感謝現在咬牙堅持的自己。
注意:文中涉及的報名時間、考試政策等,以當年教育部和目標院校官方公布為準。
祝你備考順利,成功上岸!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ueli/2021/1027/724824.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勤學代理招生網整理的在職研究生怎樣拿雙證-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