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在職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并非一成不變,它像一條“變色龍”,會根據你選擇的報考方式、專業類別甚至目標院校的不同而“變臉”。 對于一邊工作一邊備考的職場人來說,盲目復習就像在迷宮里打轉——浪費時間不說,還可能錯過關鍵考點。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把在職研考試的“科目地圖”攤開來講,從報考方式到專業細分,從公共課到專業課,幫你找準方向、少走彎路。
一、先搞懂“報考方式”:兩條路,考的不一樣!
在職研究生主要有兩種主流報考方式,“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這倆就像“兩條平行線”,考試科目和難度天差地別,選錯了方向可能白忙活大半年。
(1)同等學力申碩:先學后考,科目少、門檻低
適合人群:想“免試入學”、基礎較弱、只想拿學位證的職場人(比如國企職員、中小學老師評職稱用)。
這種方式是先參加院校的“研修班”學習(學制1-2年),修滿學分后再參加國家統一的“申碩考試”。
核心考試科目只有2門:
外語水平考試: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任選一門(90%的人會選英語),難度介于大學英語四級到六級之間,沒有聽力,主要考閱讀、翻譯和寫作。
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考你所選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工商管理考《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心理學考《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滿分100分,60分合格。
劃重點:這兩門考試可以分開考,單科成績保留4年(部分院校保留5年),也就是說今年過了英語,明年專攻綜合就行,壓力比較小。
(2)非全日制研究生:先考后學,科目多、難度高
適合人群:想拿“雙證”(畢業證+學位證)、愿意挑戰難度、單位看重學歷的職場人(比如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員)。
這種方式和全日制研究生“統考”流程一樣,需要先參加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初試),再參加院校組織的復試,過線后才能入學。
考試科目根據專業分“兩大類”: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不同,科目“差了一個世界”!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試科目是“重頭戲”,也是最容易讓考生 confusion 的地方。記住一個原則:管理類專業考“兩科”,非管理類專業考“三科或四科”。
(1)管理類聯考專業:考2科,數學是“攔路虎”
包括MBA(工商管理)、MPA(公共管理)、MEM(工程管理)、MPAcc(會計碩士)等熱門專業。
考試科目:
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200分):
數學(75分):考小學到高中的數學知識(比如應用題、幾何、概率),但題型靈活,陷阱多。舉個例子:“某商店打折,原價200元的商品先降價10%,再提價10%,現在售價是多少?”看似簡單,實則考察邏輯思維。
邏輯推理(60分):30道選擇題,考你對信息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比如“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寫作(65分):兩篇作文,一篇“論證有效性分析”(找邏輯漏洞),一篇“論說文”(議論文寫作)。
204英語二(滿分100分):比同等學力申碩的英語稍難,但比全日制學碩的英語一簡單,重點考閱讀和寫作(比如圖表作文)。
真實案例:我朋友小王是做HR的,考MBA時數學差點放棄,后來每天花1小時刷“真題錯題本”,把排列組合、應用題這些高頻考點吃透,最后數學考了52分,總分剛好過線。所以說,管理類聯考的關鍵是“抓大放小”,別死磕難題。
(2)非管理類專業:考3-4科,專業課是“拉分王”
除了管理類,其他專業都屬于這一類,比如教育學、心理學、法律碩士、計算機、臨床醫學等。
公共課(必考):
政治(滿分100分):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時政,考點多且碎,需要長期積累。
外語:英語一(難)或英語二(較易),部分專業可選日語、俄語等小語種(比如醫學類專業)。
專業課(因專業而異):
教育學碩士:333教育綜合(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 專業課二(比如學科教學考語文/數學基礎)。
法律碩士(非法學):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 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民法、刑法、法理學、憲法、法制史)。
計算機碩士:多數考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但部分院校自主命題(比如只考數據結構和編程)。
提醒:非管理類專業的專業課“自主性”很強,比如同樣是心理學,A院校考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全國統考),B院校可能考自主命題的“心理學導論”,所以一定要去目標院校研究生院官網查最新招生簡章,別復習錯了書!
三、這些“隱藏科目”和“加分項”,90%的人不知道!
除了上述“明面上”的科目,還有一些“潛規則”需要注意,不然可能在復試中栽跟頭。
(1)復試:別以為初試過了就穩了!
非全日制研究生復試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面試、英語口語。
面試可能會問“為什么邊工作邊考研?”“你的工作經驗對讀研有什么幫助?”(提前準備好“職業規劃”類答案,別露怯)。
部分院校對“工作年限”有要求,比如MBA需要本科畢業3年、專科畢業5年才能考,復試時會核查學歷和工作證明。
(2)同等學力“加試”:專科生/本科無學位的“附加題”
如果是專科畢業或本科沒有學位證,想參加同等學力申碩,部分院校會在申碩前要求“加試2門專業課”(比如管理學加試《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但難度比統考低,相當于“入門測試”。
四、2025年備考“避坑指南”:這些“雷”千萬別踩!
別盲目跟風選專業:考MBA不一定比教育學碩士好,關鍵看你的職業需求。比如做技術的考MEM(工程管理),比MBA更對口。
英語單詞別“死記硬背”:用“詞根詞綴法”+“真題語境記憶”,比如“co-”表示“共同”,cooperate就是“合作”,在閱讀真題里遇到時順便記,比背單詞書效率高。
政治不用太早復習:9月份開始跟網課(比如徐濤強化班),11月后主攻選擇題和時政,大題最后背“肖四”就行(親測有效)。
專業課“真題為王”:目標院校近5年的專業課真題至少刷3遍,你會發現很多“重復考點”(比如教育學333幾乎每年都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五、常見問題解答(FAQ)
Q1: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科目一樣嗎?
A: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初試科目、試卷難度完全一樣(比如MBA的199管綜和英語二,試卷全國統一),區別在于復試分數線和上課方式。
Q2:跨專業報考需要額外考科目嗎?
A:大部分專業不需要,但醫學、法學等“專業性強”的專業可能會在復試加試(比如跨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復試可能加試《法理學》)。
Q3:2025年考試科目會有大變化嗎?
A:目前官方暫未公布2025年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調整通知,從近年趨勢看,管理類聯考、同等學力申碩的科目基本穩定,但具體以目標院校2025年招生簡章為準。
備考在職研究生就像“戴著鐐銬跳舞”,既要平衡工作和學習,又要精準抓住考試重點。記住,科目是“骨架”,方法是“肌肉”——先搞清楚考什么,再制定“碎片化復習計劃”(比如早上背單詞、午休刷邏輯題、周末啃專業課),堅持到最后你就贏了一大半。至于難不難?難,但每年都有無數職場人考上,為什么不能是你呢?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ueli/2019/0711/605996.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西安新世界教育學校整理的報考在職研究生考哪些科目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