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主要學什么
如果你打開TikTok只是為了“殺時間”,那可能真的浪費了這個平臺最值錢的東西。其實刷TikTok的過程,完全可以變成“偷偷成長”的機會——有人靠它學剪輯接單月入過萬,有人跟著練口語半年拿下雅思,還有人照著視頻改造出租屋省下大筆裝修費。今天就掰開揉碎聊聊,TikTok到底能學什么,以及怎么學才不算白刷。
一、學“能直接變現”的硬技能:從刷視頻到賺錢的距離,可能就差這3步
很多人覺得“技能”離自己很遠,但TikTok上的技能教學,早就把“門檻”降到了最低。最實用的,莫過于那些能直接換成錢的硬技能,比如剪輯、賬號運營、短視頻帶貨。
1. 短視頻剪輯:手機就能學,接單單價50-500元不等
別覺得剪輯是專業人士的事,現在刷到的“電影感vlog”“卡點視頻”,很多都是用手機剪映做的。TikTok上有大量“保姆級”教程,比如“3步剪出絲滑轉場”“新手必學的5個剪輯快捷鍵”,甚至會拆解爆款視頻的剪輯邏輯(比如前3秒用什么畫面抓眼球,BGM怎么選才能踩中流量密碼)。
我身邊一個做行政的朋友,就是跟著@剪輯小師妹 學了2個月,從“連剪映都不會打開”到能接探店視頻剪輯,現在每個周末接3單,單條50-200元,零花錢完全夠用。關鍵是這類教程特別“落地”,老師會直接對著手機屏幕一步步演示,你跟著做2遍基本就能上手。
2. 賬號運營:0粉絲也能學的“流量思維”
哪怕你不想做博主,學一點TikTok運營邏輯也很有用——比如怎么寫標題能讓更多人點開(比如用“3個技巧”“后悔沒早知道”這類詞),怎么用“評論區互動”提高視頻完播率(比如在視頻結尾留個小問題:“你們覺得第幾步最難?評論區告訴我”)。
@運營老炮兒 就經常拆解“0粉賬號起號”案例:比如一個賣手工飾品的賬號,靠“展示制作過程+故事感文案”(比如“這對耳環熬了3個通宵,希望戴它的人能被溫柔對待”),30天漲粉2萬,帶貨GMV破10萬。這些案例里的“鉤子設置”“用戶心理拿捏”,不管你是做副業還是在職場寫方案,都能用得上。
3. 直播帶貨:普通人也能復制的“賣貨公式”
別被“主播”這個詞嚇到,TikTok上很多“素人帶貨”賬號,靠的不是顏值,而是“真誠分享”。比如@寶媽晴晴 專門賣母嬰用品,她的視頻從不硬廣,而是演示“寶寶輔食怎么做更方便”“尿不濕怎么選不紅屁股”,順便帶出產品,粉絲都是精準寶媽,轉化率特別高。
這類賬號會教你“帶貨話術模板”:比如介紹產品時先說“痛點”(“是不是每次給寶寶沖奶粉都怕水溫不對?”),再給“解決方案”(“這個恒溫壺我用了半年,45度恒溫,半夜沖奶不用等”),最后給“信任背書”(“我兒子從出生用到現在,兒科醫生都推薦”)。普通人照著練,哪怕鏡頭感一般,也能慢慢找到感覺。
二、學“提升生活質量”的軟技巧:3分鐘就能上手,每天省1小時
除了能賺錢的技能,TikTok上更多的是“讓日子過得更舒服”的生活技巧。這些技巧往往特別簡單,看完就能用,卻能解決很多日常煩惱——比如“早上多睡10分鐘”“廚房油污輕松擦掉”“衣服皺了不用熨燙”。
1. 高效生活:把“麻煩事”變成“3分鐘小事”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早上急著出門,卻找不到襪子;廚房水槽堵了,弄半天一身水;快遞盒堆成山,不知道怎么處理。TikTok上的@生活小妙招 這類賬號,簡直是“懶人救星”。
比如“襪子收納”:把兩只襪子塞進其中一只的襪筒里,卷成小球,再也不會丟一只;“廚房水槽疏通”:倒半杯小蘇打+半杯白醋,等5分鐘再開水沖,油污立馬下去;“快遞盒變收納盒”:沿著折痕剪幾下,粘個把手,就能放化妝品或文具。這些技巧不用花錢,3分鐘就能學會,卻能讓每天的生活效率高不少。
2. 低成本變美:不用買大牌,普通人也能“悄悄變好看”
很多人覺得“變美”要花大錢,但TikTok上的“平價變美”教程,主打一個“花小錢辦大事”。比如@美妝小師妹 教“50元搞定偽素顏”:用潤唇膏當腮紅,拿眉粉當眼影,涂完口紅拿手指暈開邊緣,自然又顯氣色;@穿搭學姐 教“舊衣改造”:把過長的牛仔褲剪個毛邊,秒變“今年流行的微喇褲”;把不穿的T恤剪個斜肩,配牛仔褲就很時髦。
我同事小林之前總覺得自己“不會打扮”,跟著這些賬號學了2個月,現在每天穿得簡單卻有亮點,同事都問她是不是請了造型師。其實她一件新衣服沒買,只是把舊衣服重新搭配,加了點小配飾(比如絲巾當發帶),整個人氣質都不一樣了。
3. 健康養生:不用辦健身卡,在家就能“動起來”
“沒時間鍛煉”“健身房太貴”是很多人的借口,但TikTok上的“碎片化運動”教程,完全能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健身教練阿凱 的“10分鐘居家鍛煉”:開合跳30秒+高抬腿30秒+平板支撐1分鐘,重復3組,每天早上練一次,堅持一個月就能明顯感覺腰腹緊致了。
還有“辦公室養生”技巧:久坐族怎么緩解頸椎痛(雙手抱頭往后頂,脖子往前對抗,每次10秒,做5組);熬夜后怎么快速恢復氣色(用熱毛巾敷眼睛3分鐘,再涂眼霜按摩);甚至“怎么喝水更健康”(早上喝溫水,餐前半小時喝水能控制食欲)。這些都是小細節,但長期堅持,身體狀態真的會不一樣。
三、學“打開認知”的新視角: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活法
除了技能和技巧,TikTok最有價值的,可能是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生活”。刷多了會發現,原來有人靠擺攤月入3萬,有人帶著孩子邊旅行邊賺錢,有人把愛好變成了事業……這些真實的故事,會悄悄改變你的“認知邊界”。
1. 副業靈感:普通人也能做的“輕創業”
如果你總覺得“副業離自己很遠”,可以看看@副業研究所 這類賬號。他們會采訪各種“普通人副業”:比如95后女生在小區擺攤賣冰粉,夏天3個月賺了2萬;程序員下班做“表情包設計”,靠平臺分成每月多賺5000;寶媽在家做“寵物零食”,朋友圈賣貨月入過萬。
這些故事里沒有“一夜暴富”,更多的是“把小事做好”:冰粉女生會研究“不同口味搭配”“包裝怎么更吸引人”;表情包設計師會分析“年輕人喜歡什么梗”;寵物零食寶媽會親自試吃,保證食材安全。看完你會發現,副業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技能,只要找到一個小需求,認真做下去,就能有收獲。
2. 職業啟發:原來“工作”不止一種樣子
很多人對“職業”的理解還停留在“朝九晚五上班”,但TikTok上的@職業故事匯 會讓你看到更多可能性:有人做“旅行體驗師”,免費住酒店寫測評,順便賺稿費;有人做“整理收納師”,幫人收拾房間,單次收費2000+;有人做“獨立攝影師”,只拍“寵物寫真”,客戶從全國各地來找她。
這些職業可能你沒聽過,但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找到自己的“興趣+擅長”,然后解決別人的“痛點”。比如整理收納師,解決的是“現代人東西太多不會收拾”的痛點;寵物攝影師,解決的是“想給寵物留紀念但拍不好”的痛點。看多了這些故事,你可能會突然發現:“原來我喜歡的XX,也能變成工作?”
3. 心態成長:那些“厲害的人”,都有這3個思維習慣
刷TikTok時,偶爾會刷到一些“人生感悟”類的賬號,比如@老楊的生活課,他會分享自己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的經歷,總結出一些很實在的道理:
“先完成,再完美”:很多人想做一件事,總覺得“等我準備好再開始”,結果永遠沒開始。其實不管是做視頻還是搞副業,先做個“60分”的版本,再慢慢優化,比空想有用得多。
“別用‘我不會’當借口”:他剛開始做電商時,連Excel都不會用,就跟著TikTok教程一點點學,現在能自己搭建數據分析表格。他說:“現在網上什么教程沒有?你說‘不會’,其實是‘不想學’。”
“學會‘借勢’”:比如做短視頻,別想著“自己原創所有內容”,可以拆解爆款視頻的結構,換成自己的故事和風格,這不是抄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些話可能聽起來很“雞湯”,但結合他自己的經歷,就會覺得特別真實。有時候,改變你人生的,可能就是一句“說到心坎里”的話。
最后想說:刷TikTok的“姿勢”,決定你是“浪費時間”還是“偷偷成長”
其實TikTok本身沒有“好壞”,關鍵是你怎么用它。如果你只是漫無目的地刷搞笑視頻,那它就是“時間黑洞”;但如果你帶著“我能從中學到什么”的心態,主動關注一些有價值的賬號,把“刷視頻”變成“學東西”,它就會成為你的“免費成長工具”。
下次打開TikTok時,不妨試試:看到有用的視頻,別急著劃走,先點贊收藏,然后花5分鐘跟著做一遍;遇到喜歡的賬號,點進主頁看看他的其他內容,說不定就能發現新的學習方向。畢竟,真正的成長不是“收藏等于學會”,而是“看完就能上手”。
(注:文中提到的賬號名稱均為舉例,具體優質賬號可根據個人需求搜索關注,內容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898202.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衍生網課整理的tiktok主要學什么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