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如何提高英語學習
剛升入初一的孩子,是不是突然覺得英語“變難了”?小學時能考90多分,到了初中第一次月考可能就掉到70多;單詞背了又忘,語法規(guī)則像天書,聽力總像“聽天書”,閱讀文章里一半單詞不認識……如果你家娃正在經(jīng)歷這些,別慌,這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初中英語和小學比,真的是“兩個賽道”。今天這篇文章,結(jié)合我?guī)н^3屆初一學生的經(jīng)驗,從痛點分析、具體方法、避坑指南三個方面,給你一套能落地的“初一英語提分攻略”,幫孩子把基礎打牢,越學越輕松。
一、先搞懂:初一英語難在哪兒?為啥小學還行,初中就“卡殼”?
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有個誤區(qū):覺得英語就是“背單詞”,小學背得好,初中自然不差。但實際上,從小學到初中,英語的難度是“斷崖式提升”——
1. 知識量翻倍,還更抽象
小學英語課本一頁可能就3個新單詞、1個簡單句型(比如“This is a cat”);初一課本(以人教版為例)每單元新單詞至少20個,還多了長課文(一篇短文200詞左右),語法從“be動詞+名詞”變成“時態(tài)、名詞復數(shù)、介詞搭配”,比如“一般過去時”要區(qū)分規(guī)則動詞和不規(guī)則動詞(go-went, eat-ate),這些抽象規(guī)則光靠“死記”根本行不通。
2. 考察方式變了:從“認得出”到“會用”
小學考試多考單詞拼寫、簡單對話匹配,答案基本在課本里能找到;初中考試更側(cè)重“應用”:聽力要聽長對話抓關鍵信息(比如“說話人為什么去圖書館”),閱讀要理解長難句(比如帶“because”“but”的復合句),寫作要寫60詞以上的短文(不是簡單句子堆砌)。說白了,小學是“學知識”,初中是“用知識”,這一步?jīng)]銜接好,就容易掉隊。
3. 學習習慣沒跟上:被動學 vs 主動學
小學英語老師會帶著孩子逐句讀、逐詞背,家長也會盯著默寫;到了初中,老師一節(jié)課講完一個單元,課后作業(yè)需要孩子自己規(guī)劃時間(背單詞、做練習、預習)。如果孩子還是等著老師“喂”,沒養(yǎng)成“主動整理筆記、分析錯題”的習慣,很容易覺得“學不過來”。
二、抓準這5個核心模塊,成績穩(wěn)提升(附具體操作步驟)
初一英語提分,不用搞“題海戰(zhàn)術”,把“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這5個模塊的基礎打牢,成績自然會上去。每個模塊都有“能立刻上手”的方法,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試。
模塊1:詞匯——別再“死記拼寫”,這樣背才不會忘(每天15分鐘就夠)
痛點:孩子背單詞只背“拼寫+中文意思”,比如“book-書”,背完第二天就忘;或者背了不會用,作文里寫“我喜歡讀書”,寫成“I like book”(正確是“I like reading books”)。
解決方法:場景記憶法+“四要素”背詞
背單詞時,一定要結(jié)合“場景、用法、搭配、例句”,而不是孤立記“拼寫+意思”。具體步驟:
第一步:在課文里劃生詞,先猜意思
拿到新單元課文,讓孩子先不查詞典,通讀一遍,用“上下文猜詞法”標出生詞的大概意思(比如“His mother bought a new bicycle. He rides it to school every day.” 從“rides it to school”猜“bicycle”是“自行車”)。這一步能培養(yǎng)“閱讀猜詞能力”,也是初中閱讀題常考的技巧。
第二步:查詞典,記“四要素”
猜完后查詞典(推薦用《牛津初中英語詞典》,釋義簡單,有例句),記四個點:
詞性(名詞?動詞?形容詞?比如“work”作動詞是“工作”,作名詞是“工作、作品”);
搭配(和哪些詞一起用?比如“play basketball”不能說“play the basketball”,“be interested in”后面加動詞ing);
例句(課本里的原句最好,比如“environment”——課本例句“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記這個句子,比單獨記“環(huán)境”好10倍);
近義詞/反義詞(比如“happy-sad”“big-small”,擴大詞匯量)。
第三步:碎片時間復習,用“艾賓浩斯表”
背完當天的單詞,第二天早上花5分鐘復習(看英文說中文+用法),第3天、第7天再復習一次。不用專門買表,在單詞本上標上“背詞日期”,按“1天、3天、7天”畫勾就行。
舉個例子:背“delicious”(美味的)
詞性:形容詞;
搭配:修飾食物(delicious food/cake);
例句:My mom cooks delicious noodles.
近義詞:tasty。
這樣記,孩子不僅不會忘,寫作文時還能用上“delicious”替換“good”(比如把“The food is good”寫成“The food is delicious”,作文加分!)。
模塊2:語法——別背“語法規(guī)則表”,用“故事+圖表”理解
痛點:孩子把語法書當“單詞表”背,比如“一般現(xiàn)在時表示經(jīng)常發(fā)生的動作”,背得滾瓜爛熟,但做題時還是錯(比如“他每天打籃球”寫成“He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第三人稱單數(shù)沒加s)。
解決方法:把語法“講成故事”,用“可視化圖表”總結(jié)
初一核心語法就3個:名詞單復數(shù)、be動詞用法、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過去時/將來時),每個都能用“故事+圖表”講明白。
時態(tài):用“時間軸”分清“過去、現(xiàn)在、將來”
在紙上畫一條時間軸,左邊標“過去(yesterday, last week)”,中間標“現(xiàn)在(now, often, every day)”,右邊標“將來(tomorrow, next week)”,每個時間點對應一種時態(tài),配上例句和標志詞:
時態(tài) | 時間軸位置 | 標志詞(常考) | 例句(對比) |
---|---|---|---|
一般現(xiàn)在時 | 中間(經(jīng)常) | often, every day, usually | He plays basketball every day.(他每天打籃球) |
一般過去時 | 左邊(過去) | yesterday, last Sunday | He played basketball yesterday.(他昨天打籃球) |
一般將來時 | 右邊(將來) | tomorrow, next week | He will play basketball tomorrow.(他明天要打籃球) |
關鍵提醒:一般現(xiàn)在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he/she/it)動詞要加s(play-plays),這個是初一最容易錯的點,讓孩子記個口訣:“三單加s,其余用原形”(除了he/she/it,其他人稱用原形)。
名詞單復數(shù):用“分類法”記特殊情況
普通名詞加s(book-books),孩子都會,但“不規(guī)則變化”(man-men, child-children)總記錯,怎么辦?按“場景分類”記:
家人:man-men(男人), woman-women(女人), child-children(孩子);
動物:sheep-sheep(綿羊,單復數(shù)同形), mouse-mice(老鼠);
食物:fish-fish(魚肉,不可數(shù);魚的條數(shù),單復數(shù)同形)。
記的時候讓孩子聯(lián)想“畫面”,比如“child-children”,可以想“一個孩子(child)是‘小不點’,多個孩子(children)就‘吵吵鬧鬧’”,用聯(lián)想加深記憶。
模塊3:聽力——從“聽不懂”到“能復述”,每天10分鐘“三步法”
痛點:聽力材料語速快,孩子還沒反應過來就結(jié)束了;或者能聽懂單個單詞,連起來不知道意思。
解決方法:“盲聽+精聽+跟讀”三步訓練法
用課本配套聽力(人教版、外研版等教材都有免費音頻,在“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能找到),每天10分鐘,按這三步練:
盲聽1遍:抓“誰、做什么、在哪”
第一遍不看材料,聽完后讓孩子用中文說:“這段對話里有幾個人?他們在說什么事?在哪里?”(比如“兩個人,在學校,討論周末去公園”)。重點是“抓大意”,不用糾結(jié)每個單詞。
精聽2遍:記“關鍵詞”
第二遍看著材料聽,圈出“數(shù)字、時間、地點、動作”這些關鍵詞(比如“5:30 pm, park, play football”);第三遍不看材料,邊聽邊寫關鍵詞(寫首字母也行,比如“5:30pm, pk, ply ftbll”)。
跟讀1遍:模仿語音語調(diào)
聽完后,跟著音頻大聲讀,模仿說話人的語氣(比如疑問句句尾上揚,陳述句下降)。這一步能幫孩子熟悉“連讀”(比如“not at all”讀成“no-ta-tall”),以后聽長對話就不會覺得“糊成一團”。
進階材料:如果課本聽力太簡單,可以用《小豬佩奇》英文版(語速慢、內(nèi)容貼近生活),每天看5分鐘,按上面的方法練,孩子會覺得“聽力像看動畫片一樣輕松”。
模塊4:閱讀——從“讀不懂”到“做對題”,掌握“先題后文”技巧
痛點:閱讀文章里生詞多,孩子一看就怕;或者讀懂了文章,做題還是錯(比如“題目問‘作者為什么喜歡春天’,孩子選了‘因為春天暖和’,但原文說的是‘春天有花開’”)。
解決方法:“先題后文”定位法+“題型分類”技巧
初中閱讀題就4種題型:細節(jié)題、主旨題、詞義猜測題、推理題,每種題型都有“解題公式”。
細節(jié)題(占60%):“題干關鍵詞定位原文”
這類題答案在原文里能直接找到,比如“What did Tom do last Sunday?” 步驟:
第一步:在題干里找“關鍵詞”(Tom, last Sunday);
第二步:在原文中找到包含“Tom”和“l(fā)ast Sunday”的句子;
第三步:對比選項和原文句子,找“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Tom went to the zoo”,選項說“Tom visited the zoo”,“went to”和“visited”是同義替換,就是正確答案)。
主旨題(問“文章主要講什么”):“首尾段+每段第一句”
英語文章“總分總”結(jié)構(gòu)多,主旨句通常在首段(開頭點明主題)或尾段(總結(jié)全文),如果找不到,就看每段第一句,串聯(lián)起來就是主旨。比如一篇講“如何保護眼睛”的文章,每段第一句是“不要長時間看手機”“多吃蔬菜”“每天做眼保健操”,主旨就是“保護眼睛的方法”。
詞義猜測題:“上下文邏輯”是關鍵
遇到不認識的詞,看前后文有沒有“解釋、對比、因果”關系。比如:
解釋:“He is a vegetarian, which means he doesn’t eat meat.” 從“doesn’t eat meat”猜“vegetarian”是“素食者”;
對比:“Unlike his brother who is quiet, Tom is talkative.” 從“unlike”(不像)和“quiet”(安靜的)猜“talkative”是“愛說話的”。
模塊5:寫作——從“寫句子”到“寫短文”,用“三段式模板”保底
痛點:孩子寫作文要么“三句不離I like...”,要么語法錯誤一堆(比如時態(tài)混亂、名詞單復數(shù)錯),湊不夠60詞。
解決方法:“三段式模板”+“好詞好句積累本”
初一作文多是“看圖寫話”“記一次活動”“介紹朋友”,用“開頭引入+中間描述+結(jié)尾總結(jié)”的三段式,保證結(jié)構(gòu)清晰;再積累一些“萬能句式”和“替換詞”,作文就能從“及格”到“優(yōu)秀”。
三段式模板(以“記一次周末活動”為例)
開頭段(1-2句):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best friend, Li Ming.”(上周日,我和好朋友李明去了公園。)
中間段(3-4句):按“時間順序”描述做了什么
“First, we played basketball for an hour. Then, we bought ice cream from a shop. After that, we sat on the grass and talked about our favorite movies.”(首先,我們打了一小時籃球。然后,我們從商店買了冰淇淋。之后,我們坐在草地上聊最喜歡的電影。)
結(jié)尾段(1-2句):表達感受或總結(jié)
“I felt very happy because I had a great time with my friend. It was a wonderful day!”(我很開心,因為和朋友玩得很愉快。真是美好的一天!)
積累“替換詞”和“萬能句”
把簡單詞換成高級詞(比如“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say”“tell/talk about”),句子會更生動;記一些萬能開頭/結(jié)尾句,比如:
開頭:“It was a sunny day.”(天氣好)/ “I will never forget...”(難忘的事)
結(jié)尾:“From this experience, I learned that...”(從這件事我學到……)/ “I hope I can...”(我希望我能……)
小提醒:寫作文前先打草稿,檢查“時態(tài)是否一致”(比如寫過去的事,全程用一般過去時)、“名詞單復數(shù)”“動詞三單”,這些細節(jié)不扣分,分數(shù)自然高。
三、家長必看:避開這3個“坑”,別讓努力白費
很多孩子方法用對了,但成績還是沒提升,可能是踩了這些“隱形坑”:
1. 別用“小學方法”學初中英語
小學靠“死記硬背”能應付,但初中一定要“理解+應用”。比如背單詞,別讓孩子抄10遍拼寫,而是讓他用單詞造3個句子;學語法,別讓他背規(guī)則表,而是讓他用“時間軸”自己畫一遍。
2. 別只盯著“分數(shù)”,忽視“習慣”
初一英語是“基礎期”,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每天背10個單詞”“聽10分鐘聽力”“整理錯題本”這些習慣。有個學生初一上學期期末才考75分,但他每天堅持按“四要素”背單詞、整理閱讀錯題,初一下學期就提到了92分——習慣養(yǎng)成了,分數(shù)是水到渠成的事。
3. 別讓孩子“孤軍奮戰(zhàn)”,家長多“陪練”少“指責”
孩子考差了,別說“你怎么這么笨”,而是和他一起分析試卷:“這道聽力題錯了,是沒聽到關鍵詞嗎?我們明天多練一遍精聽好不好?” 家長的“支持”比“批評”更能讓孩子有動力。
最后想說:初一英語,“慢就是快”
剛上初一,孩子可能會因為“不適應”暫時落后,但只要抓住“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這5個核心,用對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打牢了,到了初二、初三會越來越輕松。英語不是“突擊就能學好”的科目,而是“積累的藝術”——就像蓋房子,初一打好地基,后面才能蓋得高、蓋得穩(wěn)。
慢慢來,孩子會給你驚喜的。
以上是南京新東方學校整理的初一如何提高英語學習全部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