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設計培訓機構如何選擇
摘要
選PS設計培訓機構,不是挑“名氣大”“價格低”的,而是找“能讓你真正學會、能用PS賺錢”的。本文會幫你避開90%的坑——從明確自己的學習需求,到看穿機構的“偽優勢”話術,再到判斷課程、師資、口碑的硬指標,最后用真實案例告訴你:靠譜的機構到底長什么樣。看完這篇,你不用再糾結“選A還是選B”,直接能按標準篩出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一、先搞清楚:你為什么需要報班?(別為“焦慮”買單)
很多人報PS班,是被“學設計月入過萬”“副業剛需”的廣告沖昏了頭,連自己要學PS干什么都沒想明白。我見過一個女生,本來是想給孩子做成長手冊,結果報了個“UI設計全能班”,學了兩周PS快捷鍵,就開始講Axure、Sketch,最后直接放棄——錢花了,時間搭了,連基礎的照片調色都沒學會。
所以選機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目標是什么? 是想做海報、修圖(平面設計),還是做公眾號排版、短視頻封面(新媒體設計),或者是更專業的UI/VI設計?不同方向,課程內容天差地別。
2. 基礎怎么樣? 純零基礎(沒摸過PS)?還是會點皮毛(比如會套模板但不會自己做)?零基礎需要從“工具欄功能”“圖層邏輯”講起,有基礎的則要側重“實戰案例拆解”“行業技巧”。
3. 能投入多少時間? 每天1小時碎片化學習?還是每周3天、每次3小時系統學?別信機構說的“每天30分鐘,30天精通PS”——PS不難,但從“會操作”到“能接單”,至少需要100小時以上的刻意練習。
想不清楚這些,你報的班大概率會變成“買了不用的網課”,就像你手機里那些“已購未學”的課程一樣。
二、警惕!這些“偽優勢”正在收割你(機構不會說的實話)
我翻了30多家PS培訓機構的廣告,發現他們最愛用的“賣點”,其實很多是坑。你要是信了,基本等于白交錢:
1. “零基礎包學會,學不會全額退款”——退錢比登天還難
“包學會”的潛臺詞是“你得按我們的要求學”:每天按時打卡、完成所有作業、參加每節直播課……只要你有一次沒做到,“學不會”就是你的問題,想退款?先看合同里的“違約金條款”吧。
真實案例:我朋友報過一個“3980元包學會”的班,因為加班缺了3節課,老師直接說“進度跟不上,建議你重修(再交1000元)”,退款?客服說“已享受課程服務,無法退”。
2. “名師坐鎮,XX大廠設計師授課”——“名師”可能只是個“掛名”
很多機構會放一張“XX阿里/騰訊設計師”的照片,簡介寫得天花亂墜,但實際上課的可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就算真是“名師”,他一年能講幾節課?大概率是錄播課反復用,直播課全靠助教撐場面。
怎么驗證? 直接問客服:“能提供近3個月的授課老師排班表嗎?”“我能試聽這位老師的直播課嗎?” 不敢給的,基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3. “學完包就業,推薦到廣告公司/互聯網大廠”——“推薦”= 發招聘鏈接
“包就業”是最扯的。正規機構最多幫你改改簡歷、內推幾個崗位,但面試過不過,看的是你的作品集和能力。我見過最離譜的,機構說“推薦就業”,結果是把學員拉進一個“招聘信息群”,每天發些“月薪3000招設計助理”的廣告——這跟你自己刷招聘軟件有啥區別?
4. “課程包含1000+案例,學完就能接單”——案例多≠學得會
有些機構的課程目錄寫著“海報設計、電商詳情頁、LOGO設計、UI界面……10大模塊,1000+案例”,但每個案例只講“怎么做”,不講“為什么這么做”。比如做海報,老師直接說“這里放個圓形,那里調個漸變”,你跟著做能做出來,但換個需求,你還是不知道從哪里下手。
真正有用的案例:應該是“從需求分析(客戶要什么風格?目標用戶是誰?) 草稿繪制 軟件實現 修改優化”的完整流程,而不是單純的“軟件操作演示”。
三、靠譜機構的4個硬指標(照著選,至少不會踩大坑)
避開了“偽優勢”,怎么判斷一個機構到底靠不靠譜?記住這4個標準,比看廣告、聽銷售吹牛逼有用100倍:
1. 課程內容:有沒有“反人性”的細節?
好的PS課程,一定是“從難到易”反著來的嗎?錯!真正適合新手的課程,是“從你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比如你想學修圖,第一節課就應該教“怎么用污點修復工具去痘痘”“怎么調膚色不失真”,而不是一上來就講“色彩模式(RGB/CMYK)的底層邏輯”——這些理論重要,但可以等你用熟了工具再學。
怎么看? 一定要試聽!至少聽2節課:第一節看“是不是從基礎操作開始”,第二節看“有沒有講實戰中的坑”(比如“為什么我用鋼筆工具摳圖總是有毛邊?”“保存圖片時怎么選格式才清晰又不占內存?”)。能把這些“小問題”講清楚的,才是真的懂教學。
2. 師資:老師有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集?
別光看老師的“頭銜”(XX總監、XX講師),要看他的“實戰作品”。比如教電商設計的老師,有沒有做過天貓/京東的詳情頁?教平面設計的,有沒有接過品牌LOGO、海報的商業單?這些作品最好能看到“前后修改稿”和“客戶反饋”——畢竟,會做設計和會教設計是兩碼事,但連設計都做不好的老師,肯定教不好你。
小技巧:在站酷、Behance等設計平臺搜老師的名字,看看他的作品有沒有“商業痕跡”(比如帶品牌LOGO、有發布渠道),而不是只有“練習稿”。
3. 口碑:去“小眾渠道”看真實評價
機構官網、公眾號的好評,大概率是“刷”的。想知道真實口碑,去這幾個地方:
黑貓投訴:搜機構名字,看有沒有“虛假宣傳”“退款難”的投訴,投訴多的直接pass;
小紅書/知乎:搜“XX機構怎么樣”,重點看“差評”和“中評”——好評可能是廣告,但差評里提到的“老師不答疑”“課程更新慢”,大概率是真的;
學員群(如果能進):問正在學的學員:“作業老師會逐一批改嗎?”“遇到問題多久能得到回復?” 一個班500人,老師只回“優秀作業”,普通學員的問題沒人管,這種機構也別選。
4. 售后:有沒有“學完還能問”的保障?
PS這東西,學的時候覺得會了,過兩周不用就忘。靠譜的機構,應該有“終身答疑群”“課程回放永久看”的服務。我之前咨詢過一個機構,銷售說“學完就解散群”,理由是“怕學員閑聊影響學習”——這明顯是不想負責。真正的好機構,巴不得你學完了還能回來問問題,因為你學會了、能賺錢了,才是最好的“活廣告”。
四、2個真實案例:有人踩坑花1萬,有人花2千接單(選對和選錯的差距)
案例1:踩坑的小李——“學了3個月,連接單的門檻都沒摸到”
小李是寶媽,想學PS做短視頻封面和小紅書圖文,在某平臺刷到“998元PS全能班,學完月入5000+”的廣告,沒多想就報了。結果:
課程全是錄播,老師是個20歲出頭的學生,講“鋼筆工具”時自己都操作錯了;
作業交了沒人改,群里問問題,助教隔3天才回“自己看回放”;
所謂的“接單渠道”,是讓她去淘寶搜“PS代做”,接5元一張的摳圖單——她學了3個月,連5元的單都做不過別人(因為速度太慢)。
最后小李算了筆賬:998元學費+3個月時間,不僅沒賺到錢,反而因為熬夜學習,跟老公吵了好幾次架。
案例2:選對的小張——“花2000元學基礎,現在每月副業賺3000+”
小張是上班族,目標明確:學PS做公眾號排版和海報,接些小單賺零花錢。他選機構時,沒看廣告,而是直接去B站搜“PS教學”,找到一個講“公眾號封面設計”的老師,覺得講得細,就報了老師的付費課(2000元,2個月)。
這個課的特點是:
只教“公眾號/小紅書設計”,內容聚焦,不學無關的(比如UI、3D);
每節課后有“模仿作業”,老師逐一批改,指出“字體太大”“配色太艷”等具體問題;
學完后,老師拉了個“接單資源群”,里面有公眾號主直接發需求,小張現在每月能接4-5單,每單500-800元,早就回本了。
五、最后說句大實話:選機構,本質是選“能幫你解決問題”的伙伴
PS不難,難的是“沒人帶你避坑”“沒人逼你練習”“沒人給你反饋”。所以選培訓機構,別盯著“價格”“名氣”,而是問自己:“這個機構能不能幫我實現目標?”
如果你是零基礎想入門,就選“課程細、答疑及時”的;如果你想接單賺錢,就選“有實戰案例、能對接資源”的;如果你想轉行做專業設計,就選“師資有行業經驗、能教你作品集怎么做”的。
記住:最好的機構,不是“什么都教”,而是“只教你需要的”;最好的學習,不是“學完就忘”,而是“學了能用”。按這個標準去選,你踩坑的概率會低90%。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778085.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歌喬教育整理的PS設計培訓機構如何選擇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