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培訓都學什么
摘要
如果你正糾結“平面設計培訓到底學什么”,擔心學了用不上、或者零基礎跟不上,這篇文章會給你說透——平面設計培訓不只是學軟件,而是從“審美基礎”到“實戰落地”的完整閉環:既要掌握PS/AI等工具的硬核操作,也要懂色彩、版式、字體的底層邏輯,更要通過真實項目練手,最后還要知道行業里的“潛規則”。說白了,就是讓你從“看得懂設計”變成“能做出讓甲方掏錢的設計”。
一、先破個誤區:平面設計培訓,真不是“學軟件就完事”
說實話,很多想入行的朋友一開始都會犯怵:“我連PS界面都看不懂,能學會嗎?”“是不是報個班把軟件練熟,就能接單賺錢了?”
但真相是:軟件只是工具,就像廚師的刀——刀磨得再快,不懂火候和調味,也做不出好菜。
我見過不少人,PS快捷鍵背得滾瓜爛熟,卻連一張海報的字體大小都排不對;AI鋼筆工具用得飛起,做的logo卻被甲方說“沒靈魂”。這就是只學工具、不學底層邏輯的坑。
所以正規的平面設計培訓,第一階段絕對不是上來就扔軟件,而是先幫你“搭框架”——讓你知道“設計到底是干什么的”“好設計和爛設計差在哪”,把審美和理論基礎打牢。
二、第一階段:審美打底——別讓“土味設計”毀了你的作品集
你可能會覺得:“審美這東西不是天生的嗎?學得來?” 還真能。審美就像健身,練得多了,肌肉記憶自然就有了。這階段主要學3類核心內容:
1. 設計理論:知道“為什么這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
比如“版式設計”里的“親密性原則”——相關的內容要靠近,不相關的要分開。你刷到的那些“一眼舒服”的海報,大多偷偷用了這個原則:標題、副標題、正文、圖片,像一家人一樣抱團,而不是散落在頁面上“各玩各的”。
再比如“對比原則”:重要的信息要突出,用顏色、大小、粗細拉開差距。就像你看公眾號文章,標題字最大、正文次之、注釋最小,這就是對比在起作用。培訓里會把這些原則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驟”,比如“標題字號至少比正文大2號”“主色不超過3種”,讓你不用憑感覺瞎試。
2. 色彩搭配:別再“紅配綠賽狗屁”了
很多新手做設計,顏色用得像“調色盤打翻”——紅的、黃的、藍的全堆上去,看著熱鬧,實則刺眼。培訓里會教你“色彩心理學”:比如紅色讓人聯想到食欲(所以餐飲品牌常用),藍色讓人覺得靠譜(科技公司愛用),綠色代表自然(環保品牌首選)。
更實用的是“配色方法”:比如“60-30-10法則”——主色占60%(背景)、輔助色30%(主體)、點綴色10%(強調)。你看星巴克的海報,綠色(主色)打底,白色(輔助色)放產品,棕色(點綴色)寫文案,比例剛好,看著就和諧。
3. 字體選擇:別讓“花里胡哨的字體”毀了你的設計
“宋體顯文化、黑體顯現代、圓體顯可愛”——這是基礎,但培訓里會教你更細的:比如正文別用“綜藝體”(看著累),標題別用“宋體+加粗”(筆畫太擠)。還會告訴你“字體層級”:大標題用粗黑體、副標題用中等字重、正文用常規體,讓讀者一眼就能抓住重點。
舉個反面例子:之前有個學員做奶茶店海報,標題用了“華文琥珀體”(歪歪扭扭),正文用了“幼圓體”(看不清),客戶直接打回:“我家奶茶是給年輕人喝的,不是給老年人猜謎的。” 后來學了字體規范,換成“思源黑體Bold(標題)+ 思源黑體Regular(正文)”,客戶當場定稿。
三、第二階段:軟件實操——從“會打開”到“能出活”
審美基礎打好了,就該學工具了。平面設計常用的軟件就4個:PS、AI、CDR、Figma,每個都有“專攻領域”,培訓里會分模塊教,避免你學混。
1. Photoshop(PS):“圖片魔術師”,修圖、合成全靠它
PS的核心是“像素編輯”,適合處理照片、做復雜的圖片合成。培訓里不會讓你背所有快捷鍵,而是抓“高頻操作”:
圖層與蒙版:這是PS的靈魂。比如你想把產品圖摳出來換背景,用蒙版擦一擦,邊緣比“橡皮擦工具”自然10倍;
調色功能:曲線、色階、HSL,學完你能把“灰蒙蒙的產品圖”調成“ins風高級感”;
海報合成:比如做“化妝品海報”,把模特、產品、背景圖分層疊加,用光影工具讓它們“融為一體”,看起來像實拍的。
我見過最快的學員,學PS兩周就能接“淘寶主圖修圖”的兼職,一張圖30-50塊,雖然簡單,但能立刻看到成果,很有成就感。
2. Illustrator(AI):“矢量之王”,logo、插畫、字體設計必學
AI和PS的區別是:AI做的圖放大100倍也不會糊(矢量圖),所以適合做需要印刷的設計,比如logo、名片、包裝。核心學這3點:
鋼筆工具:畫logo的“基本功”。一開始可能手抖畫不直,但練一周就能畫簡單的線條,比如畫個“水滴形logo”“幾何圖形組合”;
路徑查找器:把多個圖形“加加減減”,比如畫個“圓形+三角形”,用“聯集”變成新圖形,很多品牌logo都是這么拼出來的;
文字轉曲:印刷前必須做的一步,避免字體缺失導致亂碼。培訓里會教你“怎么檢查文字是否轉曲”,這是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3. CorelDRAW(CDR):“排版神器”,畫冊、宣傳單頁用它效率高
CDR在圖文排版上比AI更順手,尤其是多頁畫冊、宣傳單頁。比如做一本“產品手冊”,用CDR的“主頁功能”能統一頁眉頁腳,改一個地方所有頁面都同步,比AI一頁頁改快太多。
4. Figma:“在線協作工具”,電商、新媒體設計必備
現在很多公司做電商 banner、公眾號封面圖,都用Figma。它的好處是“云端保存”,不用帶U盤;還能“實時協作”,你和客戶同時在線改稿,客戶說“標題往左移1px”,你當場調好,省去來回傳文件的麻煩。
四、第三階段:設計思維——讓你的作品“有邏輯、能打動人”
學會了軟件和理論,接下來要練“設計思維”——就是“拿到需求后,怎么一步步做出方案”。這階段培訓里會用“真實案例拆解+模擬項目”的方式教,比如:
1. 從“客戶需求”到“設計方案”:別上來就瞎畫
客戶說“我要做個服裝店海報,突出新品打折”,新手可能直接打開PS貼模特圖、寫“全場5折”。但懂設計思維的人會先問:
目標人群是誰?(學生黨還是白領?學生黨喜歡活潑,白領喜歡簡約)
重點信息是什么?(“新品”和“打折”哪個更重要?如果是清庫存,打折更重要;如果是推新款,新品更重要)
用什么風格?(ins風、國潮風還是極簡風?)
問清楚這些,再開始設計,就不會做無用功。
2. 用“視覺層級”引導讀者視線
好的設計會“牽著讀者的眼睛走”。比如一張促銷海報,視覺層級應該是:
主標題(最大最醒目,告訴讀者“是什么活動”) 主視覺(模特/產品圖,吸引注意力) 副標題(補充信息,比如“限時3天”) 行動按鈕(“立即搶購”,引導點擊)。
培訓里會教你用“網格系統”排版式,就像蓋房子先搭框架,再填內容,怎么排都不會亂。
五、第四階段:實戰項目——從“模仿”到“原創”,作品集就是你的敲門磚
學了這么多,最終要落到“能接單、能找工作”。所以正規培訓都會安排“實戰項目”,讓你從“跟著教程做”到“獨立完成方案”。
1. 模仿練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開始可以“臨摹優秀作品”,但不是復制粘貼,而是分析“它為什么這么做”。比如臨摹一張優秀的咖啡海報,你要想:
它為什么用深棕色做主色?(呼應咖啡的顏色,有質感)
文字為什么左對齊?(讓視線從左到右自然流動)
空白處為什么留這么多?(避免擁擠,突出主體)
模仿10張以上,你會發現“好設計的套路”,自己做的時候就有方向了。
2. 原創項目:做“能放進作品集”的案例
培訓后期會給你“真實客戶需求”(可能是模擬的,也可能是合作的小項目),比如“給奶茶店設計夏季新品海報”“給書店設計會員卡”。你需要獨立完成:
和“客戶”溝通需求 出3版方案 根據反饋修改 最終定稿 輸出印刷文件(注意分辨率、出血線這些細節)。
這些項目會直接放進你的作品集,找工作時面試官看的就是這個——比起“我學過PS”,“我做過XX品牌的海報,客戶很滿意”更有說服力。
六、最后:行業“冷知識”——別讓“細節”毀了你的努力
除了技術,培訓里還會教你一些“行業潛規則”,這些都是老設計師踩過坑總結的:
印刷常識:RGB模式適合屏幕,CMYK模式適合印刷,別用RGB做海報去印刷,顏色會偏差很大;
文件格式:給客戶發稿時,發JPG(預覽圖)+ PSD/AI源文件(方便修改),別只發JPG,客戶想改字都改不了;
版權意識:商用設計別用“百度隨便搜的圖”,會侵權!培訓里會教你去哪找免費可商用的素材(比如Pexels、站酷海洛)。
其實平面設計培訓的核心,就是幫你“系統化地避坑”——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怎么做得更好”。如果你是零基礎,別擔心,只要跟著“審美軟件思維實戰”的節奏走,3-6個月就能做出像樣的作品集;如果你是想提升,重點學“設計思維和實戰項目”,讓作品更有商業價值。
總之,設計是個“練出來的手藝”,別光看,動手做才是硬道理。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770319.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南京凌文教育整理的平面設計培訓都學什么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