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PLC有必要報班嗎
摘要
學PLC到底要不要報班?說實話,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根據我接觸過的上百位PLC學習者(從工廠電工到大學生,從轉行新人到技術主管)的經歷來看:報班不是必須選項,但對80%的普通人來說,選對班能少走1年彎路。尤其是零基礎、想快速就業,或者自學總卡在“看懂手冊卻做不出項目”的人,報班更像“花錢買時間”——把別人試錯的坑、沒人帶的迷茫,變成有老師手把手教的高效路徑。當然,如果你本身有扎實的電工基礎、會玩編程,又能找到免費的實操設備,自學也完全可行。關鍵是先搞清楚:你學PLC的目標是什么?你現在卡在哪里?
一、先聊聊學PLC的人,到底在焦慮什么?
我見過太多人糾結“報不報班”,本質上是被3個問題困住了,這些痛點不解決,學多久都是白搭:
1. “對著手冊看半天,還是不知道怎么接線”
PLC的書和教程滿大街都是,但新手最懵的是:理論和實操完全脫節。比如手冊上說“輸入端子接傳感器,輸出端子接繼電器”,可傳感器有NPN和PNP,繼電器線圈電壓是24V還是220V?接錯了會不會燒模塊?沒人告訴你。我朋友小張,自學時買了本《PLC入門到精通》,對著書連一個簡單的“電機正反轉”電路,接了3次都跳閘,最后不敢碰了——不是他笨,是沒人告訴他“接線前先斷電測電壓”“公共端要區分COM和24V-”。
2. “仿真能跑通,一接真實設備就報錯”
很多人自學時依賴仿真軟件(比如GX Works3、TIA Portal),覺得編個紅綠燈、傳送帶程序很簡單。可到了工廠一看:真實的PLC柜里有變頻器、伺服驅動器、編碼器,程序里要處理脈沖信號、模擬量采集、故障報警……這些仿真里根本練不到。去年有個學員跟我說,他自學時仿真“自動上料機”程序完美運行,結果去面試實操,連伺服電機的“回零指令”都不知道怎么寫——仿真里的電機是“理想化”的,真實設備的“剛性沖擊”“信號延遲”,沒人教根本想不到。
3. “學完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簡歷上沒東西寫”
這是最扎心的:學了3個月PLC,會編基礎邏輯,但簡歷上“項目經驗”一欄空空如也。企業招PLC工程師,看的不是你“會用梯形圖”,而是“能不能獨立調試設備”“會不會處理現場故障”。我認識個電工老李,自學PLC后想轉崗,面試時被問“如果生產線突然停了,PLC沒報警,你怎么排查?”他答不上來——因為自學時沒人帶他分析“常見故障案例”,更沒機會接觸真實的“設備調試流程”。
二、報班能解決的3個核心問題,自學很難替代
不是說報班就一定好,但正規的PLC培訓班(注意,是“正規”的),確實能解決自學繞不開的3個坎:
1. 把“碎片化知識”串成“可落地的系統”
自學最大的問題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今天看梯形圖教程,明天學SCL語言,后天又刷變頻器參數……學了半年,還是不知道“一個完整的自動化項目從設計到調試,到底要做哪些事”。而好的培訓班會按“真實項目流程”教:從客戶需求分析電氣圖紙設計PLC程序編寫HMI畫面制作設備接線現場調試故障排查,一步步帶你走完整流程。我之前帶過一個班,學員小王零基礎,跟著做了“全自動灌裝機”“智能倉儲分揀線”兩個模擬項目,學完直接能看懂工廠里的復雜程序——因為他知道“每個功能塊是干嘛的,為什么要這么編”。
2. 提供“真槍實彈”的實操環境
PLC是“動手學科”,沒有設備等于白學。正規培訓班會配完整的實訓臺:PLC主機(西門子S7-1200/1500、三菱FX5U等主流型號)、觸摸屏、變頻器、伺服電機、傳感器(光電、接近、編碼器),甚至還有模擬生產線(比如傳送帶、分揀機構)。你可以親手接線、改程序、調參數,燒了模塊有老師教你怎么修(當然,最好別燒),遇到“程序運行正常但設備不動”的怪問題,老師會帶你用“在線監控”一步步查原因。我見過最夸張的學員,在培訓班把伺服電機的“電子齒輪比”調錯了,導致電機瘋狂反轉,老師當場讓他拆驅動器看報警代碼,這種“踩坑經驗”,自學十年都遇不到。
3. 給你“行業老人”的經驗避坑
PLC技術不難,難的是“現場經驗”。比如:
為什么有的設備要在程序里加“互鎖”,有的卻不用?
模擬量采集時,4-20mA信號總波動,怎么濾波?
跟客戶溝通需求時,哪些話不能說(比如“這個功能我不會”,要說“我們可以用XX方案實現”)?
這些“潛規則”,書上不會寫,網上搜不到,只有干過五六年的工程師才知道。好的培訓班老師,大多是從工廠一線出來的,會把這些“踩過的坑”揉進課程里。我之前聽一個老師講“設備調試”,說他剛工作時,因為沒給PLC接地,導致模擬量采集偏差10%,被客戶罵了一下午——這種“血淚教訓”,比課本上的理論生動100倍。
三、這3類人,自學PLC完全可行(別浪費錢報班)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報班。如果你符合以下3種情況,自學反而更靈活、性價比更高:
1. 有電工/編程基礎,只是缺PLC語法
比如你本來就是工廠電工,會接繼電器控制電路,只是想把“繼電器邏輯”換成“PLC程序”;或者你學過C語言、Python,只是不懂梯形圖/SCL的語法。這種情況完全可以自學:找本《PLC編程實例》,對著手冊學指令(比如LD、OR、AND、MOV、CMP),再用仿真軟件練幾個小項目(比如電機星三角啟動、自動門控制),1-2個月就能上手。我鄰居老陳是電工,就靠B站上的免費教程,3個月學會了三菱FX3U,現在廠里的簡單設備改造都是他做。
2. 能找到免費的實操資源(別只靠仿真)
自學的關鍵是“實操”,如果你能接觸到真實設備,比如:
公司倉庫里有閑置的PLC(哪怕是老型號,比如S7-200);
朋友開的小廠愿意讓你周末去練手;
當地的創客空間、職業學校有對外開放的實訓設備。
那完全不用報班。我之前有個學員,是大學生,學校實驗室有西門子1200,他每天泡實驗室2小時,從接線到編程全自己摸索,畢業時已經能獨立做“小型自動化產線”項目,直接被一家設備廠搶走了。
3. 自律性強,目標明確(不是“隨便學學”)
自學最考驗自律。如果你只是“聽說PLC工資高,想試試”,那大概率會半途而廢;但如果你目標清晰(比如“3個月內學會西門子1200,跳槽到自動化公司做調試”),每天能固定花3-4小時學習(不是刷短視頻式的“學”,是動手接線、寫程序、查資料),那自學完全沒問題。我見過一個程序員轉行學PLC,每天下班后學4小時,用2個月做完了“基于PL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雖然簡單,但完整),現在在一家做物聯網設備的公司上班。
四、怎么判斷自己要不要報班?3個“靈魂拷問”幫你決定
糾結的時候,別問“別人報沒報”,先問自己3個問題:
1. “我現在卡在哪里?是理論不懂,還是實操不會?”
如果只是理論不懂(比如不知道“定時器和計數器的區別”),網上免費教程(B站、知乎、官網文檔)足夠解決;如果是實操卡殼(比如“不知道怎么用PLC控制伺服電機”“接線總出錯”),報班更高效——畢竟設備和老師的指導,是花錢買不來的時間。
2. “我的學習時間有多少?能接受多久學會?”
如果是在職學習,每天只有1-2小時,建議報班——培訓班有固定進度和作業,能逼你高效學習,避免“學3天停1周”;如果是全職學習,時間充裕,又能找到實操資源,自學更自由。
3. “學PLC的目標是什么?隨便玩玩,還是想靠它吃飯?”
如果只是興趣(比如想自己做個PLC控制的小機床),自學足夠;如果是想轉行、漲工資,尤其是零基礎,報班更穩妥——企業招PLC工程師,看的是“項目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訓班的項目案例和老師的經驗,能讓你簡歷更有競爭力。
最后想說
學PLC就像學開車:有人看視頻教程就能上路,有人必須教練手把手教。報班不是“智商稅”,自學也不是“省錢王道”,關鍵是別用“糾結報不報班”的時間,代替“動手學”的行動。
如果你現在連PLC的基本指令都沒摸過,別想太多,先找本入門書、下個仿真軟件,編個“紅綠燈”程序試試;如果你已經卡了3個月,實操沒設備、問題沒人答,那就找個靠譜的培訓班(注意避開“只講理論不賣設備”“老師沒工廠經驗”的坑)。
畢竟,學PLC的終極目標是“解決問題、拿到高薪”,而不是“糾結用什么方式學”。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767508.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和訊機器視覺培訓整理的學PLC有必要報班嗎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