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選擇英語培訓機構
摘要: 選英語培訓機構,不是挑“名氣最大”或“價格最低”的,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身邊太多人花了幾萬塊,學了一年還停留在“Hello”“Thank you”,核心問題就在于:沒搞清楚自己要什么,被廣告忽悠著跟風選。這篇文章會幫你避開80%的坑——從明確需求、查資質,到試聽、看師資、算價格,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給你可落地的判斷標準,看完就能拿著去挑機構,不用再當“冤大頭”。
一、先搞清楚:你為什么會選錯?(這些坑我見太多了)
說實話,現(xiàn)在英語培訓機構的水太深了。我見過家長給孩子報“全外教浸泡班”,結果孩子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外教上課全程說英語,孩子像聽天書;也見過職場人跟風報“一年流利說”,交了3萬,每周上兩次課,半年后還是不敢接英語電話。
為什么大家總踩坑?無非這幾個原因:
1. 跟風選“大品牌”,以為名氣=靠譜
某全國連鎖機構廣告打得鋪天蓋地,說“明星都在學”,結果我朋友報了名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專屬班主任”其實是銷售,平時根本不管學習;課程內(nèi)容萬年不變,初級班和中級班差別就在于多了幾個單詞。
2. 只看價格,覺得“便宜就是賺”
小區(qū)門口有個機構搞“999元學一年”的活動,鄰居阿姨給孫子報了,結果上課地點在個小倉庫,老師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課本還是復印的舊教材。學了半年,孩子英語沒進步,反而討厭上課了。
3. 忽略自己的基礎,盲目追“高級班”
同事小王四級都沒過,非要報“雅思6.5保過班”,老師上課講長難句、邏輯結構,他連單詞都認不全,每次作業(yè)都是抄答案。最后錢花了,雅思考了4.5,機構還說“是你自己沒努力”。
4. 輕信“速成”“保過”,把希望全寄托給機構
“3個月開口說流利英語”“不過退費”——這些廣告語是不是很熟悉?但你見過幾個真退費的?我表妹報過“保過班”,合同里寫著“缺課3次不退費”“作業(yè)完成率低于80%不退費”,最后她差0.5分沒過,機構說“你作業(yè)有兩次沒交,不符合退費條件”。
二、選機構的6步“避坑指南”,照著做就對了
第一步:先問自己3個問題,明確“我到底要學什么?”
別一上來就搜“哪個機構好”,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然就像去商場買衣服,不知道穿多大碼,再好看的衣服也白搭。
問題1:學英語的目標是什么?
是為了應付考試(高考、四六級、雅思托福)?還是為了職場溝通(商務郵件、會議發(fā)言)?或者是出國旅游能問路、點餐?
舉個例子:如果是為了出國旅游,就選“實用口語班”,重點練“問路、點餐、購物”這些場景對話;如果是為了考研,就得選“應試班”,主攻閱讀、寫作、長難句分析。
問題2:目前英語是什么水平?
零基礎(26個字母認不全)?還是能簡單對話(比如點咖啡、打招呼)?或者能看懂英文新聞但不會說?
重點提示:別高估自己!很多人覺得“我英語還行”,結果一測試,連“主謂賓”都分不清。可以先找機構做免費水平測試(正規(guī)機構都有),或者自己用“英語等級量表”(教育部出的,網(wǎng)上能搜到)對照一下。
問題3:能花多少時間和錢?
每天能學1小時,還是每周只能學2次?預算是5000以內(nèi),還是能接受1萬以上?
提醒:別為了“學好英語”硬扛高價格!我見過有人月薪5000,非要報2萬的“高端班”,最后壓力太大,課都沒上完就放棄了。
第二步:查資質!別讓“假機構”騙了錢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三無機構”:沒營業(yè)執(zhí)照、沒辦學許可證,租個小辦公室就開始招生,收了錢就跑路。怎么查?教你3個辦法:
1. 看“辦學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
正規(guī)機構必須掛這兩個證(一般在前臺墻上),拍照下來,去“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查營業(yè)執(zhí)照(看有沒有“教育培訓”經(jīng)營范圍),去當?shù)亟逃止倬W(wǎng)查辦學許可證(看是否在有效期內(nèi))。
2. 查“虛假宣傳”
如果機構說“保過”“包就業(yè)”“外教100%歐美籍”,讓他們寫進合同!注意:根據(jù)《廣告法》,教育機構不能用“保過”“最高級”這類詞,敢這么宣傳的,大概率不正規(guī)。
3. 搜“負面評價”
去黑貓投訴、知乎、小紅書搜機構名字,看有沒有“退費難”“老師跑路”“課程縮水”的投訴。如果投訴超過10條,而且都是同一類問題(比如“退費要扣30%手續(xù)費”),直接pass。
第三步:試聽!這是判斷好壞的“黃金標準”
不管機構吹得多好,一定要試聽!而且要“帶腦子試聽”,不是去當“聽眾”,而是當“考官”。
試聽前,準備5個問題清單:
1. 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和我的目標(比如“職場口語”)相關嗎?
2. 老師有沒有關注到我?(比如提問、糾正我的發(fā)音)
3. 課堂互動多嗎?(學生說的時間占比多少?別讓老師一個人講45分鐘)
4. 我能聽懂80%以上嗎?(太難會打擊信心,太簡單浪費時間)
5. 課后有作業(yè)/復習資料嗎?怎么跟蹤學習效果?
試聽時,重點觀察3點:
老師的“互動感”:好老師會引導你開口,比如你說“我想去超市”,他會追問“你想買什么?需要問路嗎?”;差老師只會念PPT,你不說話他也不管。
課程的“針對性”:比如你說“我要學商務談判”,結果試聽的是“旅游口語”,那就是課程和需求不匹配。
同學的“水平”:如果班里同學水平差距太大(有人能流利說,有人只會單詞),老師很難兼顧,你要么跟不上,要么覺得太簡單。
試聽后,問自己:“我愿意再來一次嗎?”
如果試聽時你覺得“有點意思”“想繼續(xù)學”,說明這個機構大概率適合你;如果聽完覺得“無聊”“聽不懂”“老師很敷衍”,別猶豫,趕緊走。
第四步:師資!不是所有“外教”都叫“好老師”
很多人覺得“外教比中教好”,其實不一定。關鍵看老師是否“專業(yè)”“負責”,而不是“是不是外國人”。
怎么判斷中教好不好?
看“專業(yè)背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有沒有專八、CATTI(翻譯資格證)?有沒有教學經(jīng)驗(3年以上最好)?
看“上課風格”:會不會把復雜的語法講簡單?比如講“現(xiàn)在完成時”,能不能用“我吃過飯了(強調結果)”和“我吃飯了(只說動作)”對比,讓你秒懂?
怎么判斷外教好不好?
看“資質證書”:必須有TESOL(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或TEFL(英語作為外語教學資格證),這兩個證是國際認可的,沒有的話,可能只是“會說英語的外國人”,不是“老師”。
看“母語和口音”:如果是為了練美式發(fā)音,選美國、加拿大外教;練英式發(fā)音,選英國、澳大利亞外教。避開“非母語外教”(比如菲律賓、印度外教,口音可能很重)。
看“教學經(jīng)驗”:有沒有教過中國人?知道中國人學英語的難點(比如“時態(tài)混淆”“發(fā)音不標準”)?
提醒:別信“明星外教”“名師團隊”!很多機構把最好的老師放在試聽課,正式上課就換成新手老師。試聽時問清楚:“正式上課的老師是這位嗎?可以固定老師嗎?”
第五步:價格!算“課時費”比“總價”更靠譜
選機構時,別只看“總價多少”,要看“每節(jié)課多少錢”“能上多少節(jié)課”。
1. 算“課時費”公式:總價 ÷ 總課時 = 單課時費
比如A機構“1萬2學一年,每周2次課,每次2小時”,一年約50周,總課時=50×2×2=200課時,單課時費=12000÷200=60元;B機構“8000學半年,每周3次課,每次1.5小時”,總課時=26×3×1.5=117課時,單課時費=8000÷117≈68元。看起來B機構總價低,但單課時費更高。
2. 警惕“預付費陷阱”
別一次性交1年以上的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的意見》里明確規(guī)定:“培訓費用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超過的話,機構跑路的風險很高。
3. 看清合同里的“退費條款”
沒上課能退全款嗎?上了一半能退剩下的嗎?
退費要扣手續(xù)費嗎?扣多少?(超過10%就不合理)
課程有效期多久?(別選“過期作廢”的,萬一有事耽誤上課,錢就白交了)
第六步:對比3家以上,別著急交錢
最后一步,別沖動!多對比幾家機構,把前面5步的結果列個表(比如“需求匹配度”“師資評分”“單課時費”),打分后選最高分的。
舉個例子,我之前幫表妹選機構,列了3家:
機構 | 需求匹配度(目標:職場口語) | 師資(中教/外教) | 單課時費 | 試聽感受 |
---|---|---|---|---|
A | 高(商務對話、郵件寫作) | 中教有5年經(jīng)驗 | 55元 | 老師互動多,能糾正錯誤 |
B | 中(一半職場、一半旅游) | 外教無TESOL證書 | 70元 | 外教口音重,聽不懂 |
C | 低(主打應試) | 中教是兼職大學生 | 40元 | 課程太簡單,浪費時間 |
最后選了A機構,表妹學了3個月,現(xiàn)在能獨立寫英文郵件,開會也敢用英語發(fā)言了。
選英語培訓機構,就像找對象——別人覺得好的,不一定適合你。關鍵是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多看、多聽、多對比,別被廣告和“網(wǎng)紅推薦”忽悠。記住:最好的機構,是能幫你“用最少的時間和錢,達到目標”的那個。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32502.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重慶漢普森英語培訓整理的怎么選擇英語培訓機構全部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