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去福州天琥學過ui嗎
作為在福州天琥學完UI設計3個月、現在已經入職電商公司做設計師的“過來人”,我知道很多想轉行或入門UI的朋友,都會卡在“選機構”這一步——怕花了錢學不到真東西,怕老師是“照本宣科”,更怕學完還是找不到工作。今天就用我在福州天琥3個月的真實經歷,把這里的課程、老師、學習氛圍、就業服務掰開揉碎說清楚,幫你判斷“到底值不值得來”。
一、當初為什么選天琥?3個對比讓我下了決心
決定學UI前,我在福州對比過3家機構:一家是全國連鎖的“大牌子”,一家是本地小工作室,最后是天琥。當時糾結了快兩周,最終選天琥的原因,現在回想起來挺實在的:
1. 小班制真的香,大機構一個班30多人老師顧不過來
我去“大牌子”試聽時,教室里擠了30多個學生,老師講課用大屏幕,后排根本看不清操作步驟,提問要舉手等半天,下課想單獨問問題,老師被五六個學生圍著。天琥當時是15人小班,我試聽時坐在第三排,老師走到我旁邊看我操作,指出“你這個圓角半徑設8px太鈍了,試試5px更精致”,這種“手把手”的感覺,對零基礎的我來說太重要了。
2. 實戰項目不是“假把式”,小工作室只教軟件操作
本地小工作室的課程表上寫著“實戰項目”,但細問才知道是“臨摹大廠APP”,比如讓你照著微信界面畫一遍。天琥的老師說他們的實戰是“接真實客戶需求”,比如幫本地奶茶店做小程序改版、給初創公司設計官網首頁,學生分組完成,最后還要給客戶匯報方案。當時我就想:“學設計不就是要解決真問題嗎?光臨摹有什么用?”
3. 學費分期壓力小,大機構要一次性交清
我當時剛辭掉客服工作,手里沒多少存款。大機構學費3萬多,要求一次性交清;天琥可以分12期,每月還2000多,跟我以前的工資差不多,壓力小很多。(PS:現在學費可能有調整,具體以官方最新公布為準)
二、3個月課程到底學什么?從“軟件小白”到能做完整項目的真實進度
很多人擔心“3個月太短學不會”,我一開始也怕,但實際學下來,節奏緊湊但能跟上。課程分3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技能目標”,不是瞎學:
第一階段:軟件操作(1個月)—— 從“PS都不會打開”到能畫基礎界面
前兩周純練軟件:PS(摳圖、圖層、蒙版)、AI(矢量圖標繪制)、Figma(原型設計)。每天上課4小時,下課留2小時作業,剛開始真的很痛苦——我連PS的“鋼筆工具”都用不利索,畫個圓形圖標能歪歪扭扭。
記得第二周作業是“臨摹10個主流APP圖標”,我畫的“微信圖標”被老師打了C:“你這個綠色太艷了,原圖標是‘牛油果綠’,RGB值是(0,186,124),不是隨便拖個綠色就完了。設計要精準,不是憑感覺。” 那天晚上我對著色板調了2小時,才終于調出接近的顏色。
到月底時,我已經能獨立用Figma畫一個簡單的“天氣APP原型”,包括首頁、詳情頁、設置頁,雖然簡陋,但至少知道“界面該有哪些元素”“按鈕放哪里用戶才好找”。
第二階段:設計理論+審美(1個月)—— 知道“為什么這么設計”比“怎么設計”更重要
這階段最顛覆我的認知:以前以為UI就是“把界面做漂亮”,其實背后全是邏輯。
比如學“色彩搭配”時,老師讓我們分析“美團為什么用黃色”——不是隨便選的,黃色在視覺上最醒目,能刺激食欲,而且美團早期主打外賣,黃色能讓用戶在手機里一眼找到APP。我們還做了“反例練習”:給殯葬APP設計界面,用了粉色和橙色,被老師罵“沒同理心”:“這種場景下用戶需要的是平靜和信任感,應該用低飽和的藍灰色。”
審美這塊,老師每周會布置“看案例”作業:每天看5個Dribbble上的優秀作品,分析“它的排版為什么舒服”“用了什么字體層級”,然后模仿著改自己之前的作業。我記得把第一階段畫的“天氣APP”改了3版,最后一版被老師夸“有設計感了”——其實就是調整了字體大小(標題24px、正文16px、輔助文字12px),加了卡片陰影,把按鈕從“方的”改成“圓角12px”。
第三階段:真實項目實戰(1個月)—— 被客戶“罵”過才知道設計不是自嗨
最后一個月,我們15個人分成3組,每組接一個真實項目。我們組抽到的是“本地一家寵物用品店的小程序改版”,客戶需求是“讓頁面更吸引年輕女性,突出‘天然無添加’賣點”。
一開始我們信心滿滿,做了一版“粉粉嫩嫩”的界面,結果給客戶匯報時被懟慘了:“你們這設計太幼稚了,我要的是‘高級感’,不是‘幼兒園風’!” 那天下午我們組在教室待到晚上10點,重新做用戶調研(采訪了20個養寵物的年輕女生),發現她們覺得“天然”對應的是“簡約、清新”,不是“粉嫩”。
最后改出來的版本,主色調用了低飽和的薄荷綠,字體用了圓潤的“思源黑體”,詳情頁加了“成分檢測報告”的彈窗。客戶看完說“這才對味兒”時,我第一次覺得“原來設計真的能幫別人解決問題”。
三、老師和同學:有人帶你跑,比自己瞎摸索強10倍
選機構時,我最擔心的是“老師是不是只會念PPT”。在天琥3個月,遇到的3個老師各有特點,但都挺實在:
教軟件的張老師:“別背快捷鍵,用熟了自然就記住了”
張老師以前是做平面設計的,軟件操作賊溜,但他從不逼我們背快捷鍵。他說:“PS的快捷鍵有幾百個,你背到明天也背不完,不如盯著一個功能練——比如‘鋼筆工具’,今天畫10個圖標,明天畫10個LOGO,一周后閉著眼都能畫。” 他上課喜歡“現場翻車”:故意把圖層搞錯,然后帶著我們一起找問題,“你看,圖層沒合并就保存JPG,下次想改都改不了,這就是新手常犯的錯。”
教交互的李老師:“設計是給人用的,不是給評委看的”
李老師在大廠做過5年UI,講課全是“干貨”。他講“按鈕設計”時,拿自己以前給銀行APP做的改版舉例:“為什么這里的‘確認轉賬’按鈕要用紅色?不是為了醒目,是因為用戶調研顯示,紅色能讓用戶‘慢一點點擊’,減少誤操作——轉錯賬可不是小事。” 他還會故意給我們“挖坑”:設計一個老年人用的購物APP,讓我們把字體設成14px,然后用放大鏡看,“你自己都看不清,怎么讓老人用?”
同學氛圍:一群“同路人”比孤軍奮戰更有動力
班里15個人,年齡差挺大:最小的19歲剛畢業,最大的35歲從會計轉行。大家目標一致,學習氛圍特別好。我旁邊坐的女生以前是護士,她PS比我還菜,我們經常一起加班改作業,她教我怎么“快速理解客戶需求”(護士的“共情力”真的強),我教她怎么用Figma做組件庫。有次我電腦藍屏,作業沒保存,全班同學幫我找數據恢復軟件,最后凌晨1點才弄好——這種“一起扛”的感覺,比學到的技能更難忘。
四、就業服務:能幫你找到工作,但別指望“包就業”
很多人關心“學完能找到工作嗎”,天琥的就業服務有幫助,但不是“躺平就能進大廠”。說說我的真實經歷:
簡歷和作品集:老師會幫你“包裝”,但不能瞎編
畢業前兩周,就業老師一對一改簡歷和作品集。我的第一版作品集里放了很多臨摹作品,老師直接劃掉:“企業要看的是你的‘解決問題能力’,不是‘模仿能力’。把寵物小程序的項目寫詳細:客戶需求是什么,你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最后效果怎么樣。” 她還教我“作品集排版”:封面放最好的3個項目,每個項目配“前后對比圖”,文字別太多,用“數據說話”(比如“改版后小程序點擊率提升20%”)。
面試推薦:會推機會,但能不能過看自己
就業老師給我推了3家公司:一家電商公司(招助理UI),一家廣告公司(招平面+UI),一家初創公司(招全鏈路設計師)。面試前老師會模擬提問:“你為什么轉行做UI?”“這個項目你覺得哪里做得不好?” 我第一個面試的是廣告公司,筆試考“設計一個618促銷Banner”,我用課上學的“視覺層級”(主標題最大、優惠信息次之、按鈕最醒目)做的,當場通過了二面,但薪資太低(5K)沒去。
第二家電商公司,面試時老板問:“你沒工作經驗,怎么保證能上手?” 我把寵物小程序的源文件打開,給他看我的設計過程:“從用戶調研到原型圖,再到視覺稿,每個步驟我都能說清楚,雖然經驗少,但流程是規范的。” 最后拿到了8K的offer,現在做了3個月,已經能獨立負責店鋪首頁設計了。
真心話:就業服務是“拐杖”,走路還得靠自己
天琥會幫你改簡歷、推面試,但能不能拿到offer,關鍵看你作品集里的項目夠不夠扎實,面試時能不能說清楚設計邏輯。我們班15個人,目前12個找到了設計相關的工作,薪資從6K到12K不等(我屬于中等水平),還有3個沒找到,主要是作品集太潦草,面試時說不出項目細節——所以別指望機構“包就業”,自己不努力,神仙也幫不了你。
五、必須說的“缺點”:沒有完美的機構,只有適不適合
夸了這么多,也得說說天琥的“槽點”,免得你覺得我在“吹彩虹屁”:
1. 課程節奏太快,零基礎可能跟不上
前兩周學軟件時,每天要記的操作太多,我這種“電腦小白”經常熬夜補課。有次跟張老師吐槽“作業太多”,他說:“現在多練,以后上班加班才不會哭。UI這行,手速就是飯碗。” 雖然有道理,但對零基礎真的不太友好,建議提前在網上學一點PS基礎。
2. 理論課偶爾“劃水”,全靠自己主動問
教“設計史”的老師比較水,上課照著PPT念,聽得人想睡覺。后來我課后找李老師問“為什么要學設計史”,他給我講了“包豪斯風格對現代UI的影響”,舉了蘋果設計的例子,才明白這些理論能幫你“看懂設計趨勢”。所以遇到劃水的課,別干坐著,主動找其他老師問。
3. 學費不便宜,性價比見仁見智
我當時交了2萬4的學費(現在可能漲價了,以官方為準),分期12個月,每月還2000多。現在月薪8K,半年能回本,但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壓力確實不小。如果你只是想“隨便學學”,不如網上買幾百塊的課;如果想系統轉行,這個錢花得還算值。
最后:什么樣的人適合來天琥?
如果你是零基礎,想通過3個月系統學習轉行UI;如果你自律性還行,能接受每天6小時以上的學習強度;如果你不指望“一步登天進大廠”,只想先拿到入門門票——那福州天琥可以考慮。
但如果你想輕松學設計、預算有限、或者指望機構“包就業”,那這里可能不適合你。
說到底,沒有“最好的機構”,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我在天琥最大的收獲,不是學會了PS或Figma,而是知道了“設計該怎么思考”“怎么把想法落地成作品”——這些能力,才是轉行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希望我的經歷能幫到正在糾結的你,祝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wenda/247742.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福州天琥設計培訓整理的有誰去福州天琥學過ui嗎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