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汽修好就業嗎?
摘要: 學汽修到底好不好就業?我的答案是:不僅好就業,而且未來5年可能是最值得入局的技術行業之一。別被“修車又臟又累”的老印象騙了——現在的汽修早不是擰螺絲、換機油那么簡單,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爆發,正讓這個行業變成“技術密集型”賽道。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汽修行業到底缺不缺人?能去哪上班?工資到底怎么樣?看完你就知道,這門手藝到底值不值得學。
一、為什么說汽修行業“永遠缺人”?先看3組扎心數據
上個月幫老家的表弟打聽汽修學校,順便和做了10年汽修店老板的發小聊了聊。他拍著大腿說:“現在招人比找對象還難!尤其是會修新能源汽車的技師,開8000底薪都沒人來,有的小伙子干倆月嫌累跑了,我這工位都空著3個。”
這不是個例,而是整個行業的真實寫照。咱們直接上數據:
第一組:汽車保有量“堆”出的需求
據公安部統計,2023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36億輛,平均每4個人就有1輛車。更關鍵的是,這些車“年齡”越來越大——2016年以前上牌的車占比超過60%,到了需要頻繁維修保養的階段。簡單說,只要路上跑的車多,汽修工就永遠有飯吃。
第二組:新能源汽車“催”出的缺口
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已經達到35.6%,也就是說每賣3輛車就有1輛是新能源。但新能源汽修人才呢?人社部去年的數據顯示,全國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缺口超過80萬,而且每年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傳統汽修工不懂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新能源車企和維修店只能“搶人”,這也是為什么發小開高薪都招不到人。
第三組:老技師“退”出的空檔
現在汽修行業里,40歲以上的老師傅占比超過一半,但他們大多擅長修燃油車,對新能源車的智能診斷系統、高壓電路一竅不通。而年輕人呢?很多覺得“修車不體面”,寧愿送外賣也不愿學技術。一邊是老的跟不上,一邊是年輕的不愿來,中間的人才斷層,就是你入行的機會。
二、學汽修只能去路邊店?這5個就業方向,你可能想都沒想過
一提到學汽修,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去路邊修車攤當學徒,一身油污,工資3000塊”。但現在的汽修行業早就“升級”了,就業方向比你想象的多得多,甚至有些崗位你可能都沒聽過:
方向1:4S店技術崗——穩定,適合攢經驗
如果你剛畢業,想系統學技術,4S店是個不錯的起點。這里車型單一(比如只修寶馬或豐田),流程規范,有老師傅帶,還能接觸到原廠診斷設備。剛入職可能從學徒做起(月薪3000-4000),但轉正后做機電技師,月薪6000-10000很常見。我鄰居家孩子小王,學了2年汽修進了比亞迪4S店,現在專門修新能源車型,上個月發了1.2萬工資,比他坐辦公室的同學還高。
方向2:新能源車企售后——風口上的“香餑餑”
現在比亞迪、特斯拉、理想這些新能源車企,都在瘋狂擴張售后網點。他們招的“三電系統技師”,不僅要懂電池維修、電機調試,還要會用電腦分析故障代碼,簡直是“汽修工+程序員”的結合體。這類崗位起薪普遍8000+,干得好的技術主管能拿到2萬+,而且車企會定期培訓新技術,不用擔心被淘汰。
方向3:連鎖維修品牌——晉升快,適合想當管理的人
像途虎養車、天貓養車這些連鎖品牌,這幾年開了上萬家店,特別缺“懂技術+會管理”的人。他們有成熟的晉升體系:技師店長助理店長區域督導,店長月薪普遍1.5萬-2.5萬,還能拿門店分紅。我發小的店后來被途虎收購了,他現在當區域督導,管著5家店,去年年終獎拿了10萬,比以前自己開店輕松多了。
方向4:二手車檢測師——新興崗位,越老越吃香
現在二手車市場火得很,2023年交易量超過2000萬輛,但買家最怕買到事故車、泡水車,這就需要專業的檢測師。學汽修的人懂車輛結構、故障判斷,轉行做檢測師特別有優勢。初級檢測師月薪8000-12000,資深的能達到2萬+,而且時間自由,不用天天待在店里。
方向5:自主創業——小投入,能當“小老板”
如果不想給別人打工,攢幾年經驗開個社區維修店也不錯。現在小區里的車越來越多,很多車主圖方便,愿意在樓下做保養、換輪胎。我表哥在縣城開了家20平米的快修店,就做換油、補胎、簡單維修,房租每月2000,雇了1個學徒,旺季一個月純利潤能有3萬多,比在工廠打工強多了。
三、汽修工資真的低嗎?別只看“學徒期”,這3個階段收入天差地別
很多人覺得汽修工資低,其實是只看到了“學徒期”。任何技術行業都需要積累,汽修的收入會隨著經驗和技能升級“跳著漲”,咱們分階段說說:
第一階段:學徒期(0-1年)——確實不高,但能學東西
剛入行的學徒,主要干些擰螺絲、遞工具、清洗零件的活,月薪普遍3000-4000,有的小店甚至只給2000多。但這個階段的重點不是賺錢,是跟著師傅學技術,比如怎么用診斷儀、怎么判斷發動機異響。我發小說,他店里有個00后學徒,特別肯學,下班還自己研究電路圖,不到1年就學會了基礎保養和簡單故障維修,現在已經能獨立接活了。
第二階段:熟練工(1-3年)——技術變現,月薪6000起
能獨立完成保養、換件、基礎故障維修后,就算“熟練工”了。這時候你的收入會分成“底薪+提成”,修的車越多、故障越復雜,提成就越高。比如換個變速箱油提成50,修個發動機異響提成200,一個月修30臺車,加上底薪,月薪6000-10000很正常。如果會修新能源車,收入還能再漲30%,因為新能源維修提成更高(比如換電池模塊提成能到500+)。
第三階段:技術專家/管理者(3年以上)——月薪輕松過萬,上限很高
干到3年以上,要么成為“技術大拿”,專門解決疑難雜癥,比如4S店的“技術總監”,月薪2萬+很常見;要么轉管理,比如連鎖店店長、售后經理,除了工資還有績效獎金。我認識一個在奔馳4S店的技術總監,今年35歲,年薪30萬,公司還給他配了車,因為他能解決別人搞不定的故障,客戶點名要他修。
四、學汽修要避開3個坑!這幾點選錯了,等于白學3年
雖然汽修就業前景好,但不是隨便學就能成功的。我幫不少親戚朋友參謀過,發現很多人踩了坑,白白浪費時間。如果你真打算學,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坑1:只學理論,不動手——等于“紙上談兵”
有些學校打著“汽修培訓”的幌子,其實天天在教室講理論,實訓設備就幾臺破舊的發動機,學生根本摸不到新車。這種學出來的人,到店里連換個剎車片都手抖,肯定沒人要。選學校時一定要看“實訓課時占比”,最好能達到70%以上,而且要有新能源汽車實訓臺(比如比亞迪、特斯拉的電池模型),不然學完還是跟不上行業趨勢。
坑2:死守“傳統汽修”,不學新能源——3年后可能被淘汰
現在還只學修燃油車,就像2000年只學修BB機一樣,早晚被淘汰。記住:未來5年,新能源汽修人才缺口會越來越大,一定要在學傳統機械維修(發動機、變速箱)的同時,重點學三電系統、高壓安全、智能診斷。我表弟去年選學校時,專門挑了有“新能源汽修定向班”的,畢業直接被蔚來汽車的售后中心錄用了,起薪就比同期學傳統汽修的同學高2000。
坑3:覺得“技術好就行,不用考證”——證書是敲門磚
很多人覺得“我技術好,老板自然會要我”,但現在正規企業招人,都會看證書。至少要考“汽車維修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或高級),如果學新能源,還要考“低壓電工證”“高壓電工證”(修新能源車必須有,不然違規)。這些證書不僅能幫你進大廠,還能加工資——我發小店里,有高級證的技師比沒證的每月多1000塊。
最后想說:汽修不是“沒前途的手藝”,而是“越老越吃香的技術”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了我爸。他是個老汽修工,90年代在國營汽修廠上班,那時候修的還是解放卡車,滿身油污,工資也不高。但他總說:“技術這東西,別人搶不走,只要肯干,餓不著。”現在他退休了,偶爾還會有老客戶找他看車,說“就信你這雙手”。
現在的汽修行業,早就不是我爸那個年代了——車間里有空調,診斷靠電腦,修的是帶自動駕駛的新能源車。但不變的是:只要有車在路上跑,就需要懂車的人。如果你不怕吃苦,愿意沉下心學技術,那汽修真的是個“門檻低、前景好、能攢錢”的選擇。
別擔心“學不會”,汽修是“手把手教”的技術,只要肯動手、肯琢磨,半年就能入門,3年就能獨當一面。也別擔心“不體面”,現在的汽修工,穿的是干凈的工裝,用的是精密的儀器,靠技術吃飯,比什么都體面。
總之,學汽修好不好就業?答案就在你自己手里:選對方向,肯學肯干,這門手藝就能讓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甚至活得比很多坐辦公室的人更踏實。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qcwxzx/877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