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日常保養(yǎng)基礎知識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車子開著開著突然報警,去4S店一檢查,被告知需要做一堆保養(yǎng)項目,動輒上千塊;或者明明按時做了保養(yǎng),油耗卻越來越高,發(fā)動機噪音也變大了?其實,汽車保養(yǎng)就像給身體做體檢,既要懂門道,又要避開坑。今天這篇文章,我會把最實用的保養(yǎng)知識掰開揉碎講給你聽,從油液檢查到輪胎保養(yǎng),從避坑技巧到省錢妙招,看完就能上手,讓你不再當"冤大頭",還能讓愛車多開5年。
一、別被4S店忽悠了!保養(yǎng)的3個真相
真相1:保養(yǎng)≠換機油,這6大系統(tǒng)都得管
很多人以為保養(yǎng)就是換機油機濾,其實汽車的"五臟六腑"都需要定期檢查。比如剎車系統(tǒng)(剎車片厚度、剎車油含水量)、冷卻系統(tǒng)(防凍液液位和冰點)、轉向系統(tǒng)(助力油是否變質)、電瓶狀態(tài)(電壓和電極腐蝕情況),這些如果忽略,可能比不換機油更危險。我鄰居去年就因為沒檢查剎車油,冬天剎車失靈差點追尾,花了3000多修剎車泵,其實定期檢查剎車油只需要50塊。
真相2:保養(yǎng)周期不是死的,得看"用車環(huán)境"
手冊上寫著"5000公里換機油",但如果你經(jīng)常在市區(qū)堵車(低速、頻繁啟停),或者經(jīng)常跑塵土大的工地,機油衰減會更快,建議提前1000公里換。反之,如果你經(jīng)常跑高速,路況好,可以適當延長500-1000公里。記住:惡劣環(huán)境=縮短周期,良好環(huán)境=合理延長,別被4S店的"固定周期論"綁架。
真相3:不是所有項目都要去4S店
像換機油、機濾、空濾這些基礎項目,普通汽修店完全能搞定,價格比4S店便宜一半。但涉及到變速箱油、正時皮帶、安全氣囊等核心部件,建議還是去4S店,畢竟他們有原廠數(shù)據(jù)和專用工具。我自己的車就是:小保養(yǎng)在小區(qū)汽修店(300塊搞定),大保養(yǎng)去4S店(重點檢查變速箱和電路),三年下來省了近萬塊。
二、自己動手能搞定的5個保養(yǎng)項目(附詳細步驟)
1. 輪胎保養(yǎng):保命的"四條腿",每周花5分鐘檢查
為什么重要:輪胎胎壓不足會增加油耗(實測胎壓低0.5bar,百公里多燒1個油),胎壓過高容易爆胎,花紋里的小石子還可能扎破輪胎。
操作步驟:
買個電子胎壓計(幾十塊錢,比機械的準),冷車時測量(熱車胎壓會升高,不準);
胎壓標準在油箱蓋內側或手冊上有寫(一般轎車2.2-2.5bar,SUV 2.4-2.8bar);
用螺絲刀挑出花紋里的小石子(重點看胎肩位置,容易卡大石子);
每月檢查一次輪胎磨損標記(胎紋里有凸起的小方塊,磨到和方塊齊平就該換胎了)。
真實案例:我同事去年跑高速,輪胎被石子扎了個小孔沒發(fā)現(xiàn),結果爆胎失控,幸好車速不快。后來才知道,他已經(jīng)半年沒檢查過輪胎了。
2. 玻璃水:別加自來水!3分鐘自己換
為什么重要:自來水會產(chǎn)生水垢,堵塞噴水孔,冬天還會結冰凍裂水壺。玻璃水不僅能清潔油污,還能潤滑雨刮,延長壽命。
操作步驟:
打開引擎蓋,找到標有" windshield washer fluid"的藍色蓋子(一般在發(fā)動機艙左側);
直接倒入玻璃水(別加太滿,留點空間防止溢出);
冬天一定要選防凍型(看包裝上的冰點,北方選-30,南方選-10足夠)。
省錢技巧:夏天可以用濃縮玻璃水泡自來水(1:10比例),比買現(xiàn)成的便宜一半。
3. 空調濾芯:自己換省80塊,還能避免"霉味"
多久換一次:城市用車建議半年換一次,經(jīng)常開外循環(huán)或空氣質量差的地方(比如北方冬天)3個月?lián)Q一次。
操作步驟:
位置:一般在副駕駛手套箱后面(少數(shù)車在發(fā)動機艙),看手冊找到具體位置;
打開手套箱,兩邊有卡扣,輕輕往外掰就能放下手套箱;
看到黑色的塑料盒,打開卡扣拿出舊濾芯,注意方向(濾芯上有箭頭,別裝反);
裝新濾芯,原路裝回即可。
效果對比:換之前開空調有股土腥味,換完后空氣明顯清新,尤其是對過敏體質的人太重要了。
4. 機油檢查:5分鐘判斷是否該換油
為什么要檢查:機油少了會潤滑不足,傷發(fā)動機;機油臟了會堵塞油路,影響散熱。
操作步驟:
冷車啟動后怠速3分鐘(讓機油充分流動),然后熄火;
拔出機油尺,用紙巾擦干凈,再插回去到底;
再次拔出,看機油在刻度線上的位置(在MIN和MAX之間正常,低于MIN要補加);
觀察機油顏色:清澈透明(淺黃或淺棕色)正常,發(fā)黑且有雜質就該換了。
注意:補加機油時,別超過MAX線,否則會增加發(fā)動機負擔,導致燒機油。
5. 電瓶保養(yǎng):延長壽命2年,避免半路拋錨
電瓶最怕什么:頻繁短途行駛(還沒充滿電就熄火)、長時間開空調聽音樂(熄火狀態(tài)下)、電極氧化。
自己能做的:
每月打開引擎蓋,看看電瓶電極有沒有白色粉末(氧化現(xiàn)象),有的話用熱水沖掉,再涂一層凡士林防氧化;
長期不用車(比如出差半個月),斷開電瓶負極(記得先斷負極,再斷正極;接的時候先接正極,再接負極);
啟動車子后,等1分鐘再開空調、車燈(讓電瓶先充會兒電)。
小竅門:如果打不著火,別連續(xù)嘗試(每次間隔15秒以上),可以找別的車搭電(正極接正極,負極接負極,啟動后先拆負極)。
三、去維修店必知的"避坑指南"
1. 別信"過度保養(yǎng)",這3個項目最容易被忽悠
清洗項目:節(jié)氣門清洗(2萬公里洗一次足夠)、噴油嘴清洗(4萬公里以上再考慮)、發(fā)動機艙清洗(完全沒必要,高壓水槍可能損壞線路)。
添加劑:燃油寶(除非車子有明顯積碳癥狀,比如怠速抖動,否則別加)、抗磨劑(好機油本身就有抗磨成分,純屬浪費錢)。
提前換件:剎車片(厚度大于3mm不用換)、變速箱油(AT變速箱6萬公里,CVT 8萬公里,手動擋10萬公里再換)、火花塞(鎳合金4萬公里,鉑金6萬公里,銥金8萬公里)。
記住:保養(yǎng)前先看手冊,上面有每個項目的建議周期,超過周期再做,別被店員的"嚇唬式營銷"套路(比如"不換會損壞發(fā)動機")。
2. 盯著師傅操作,避免"偷工減料"
常見套路:
機油只加不換(放機油時沒放干凈,或者直接從上面抽油,比放的干凈度差30%);
濾芯不換(把舊濾芯擦干凈再裝回去,你根本看不出來);
加機油過量(機油尺超過MAX線,增加油耗和發(fā)動機負擔)。
應對方法:
要求師傅把車升起來放機油(比抽油干凈);
看著新濾芯拆封、安裝;
換完機油后,讓師傅給你看機油尺,確認在正常刻度。
四、日常用車的7個好習慣,比保養(yǎng)更重要
1. 別猛踩油門剎車:急加速會讓發(fā)動機轉速瞬間飆升,磨損加劇;急剎車會縮短剎車片和輪胎壽命,實測溫柔駕駛能讓剎車片多用2萬公里。
2. 油箱別見底再加油:油泵靠汽油散熱,油太少會導致油泵過熱,縮短壽命(建議油量低于1/4就加油)。
3. 停車別打方向盤到底:打死方向盤會讓轉向助力泵壓力過大,時間長了容易漏油(停好車后回正方向盤,即使打死也別超過5秒)。
4. 夏天別暴曬后立即開空調:先開窗通風3分鐘,讓熱氣散出去,再開空調(溫度調24-26,AC鍵打開,內循環(huán)5分鐘后切外循環(huán),避免車內空氣質量差)。
5. 定期檢查燈光:剎車燈、轉向燈、近光燈,尤其是剎車燈,壞了自己不知道,容易被追尾(每周晚上開車前繞車看一圈)。
6. 洗車別太頻繁:一周一次足夠,頻繁洗車會加速漆面氧化(下雨后及時洗車,酸雨對漆面?zhèn)Υ螅?
7. 車內別放這些東西:打火機(暴曬可能爆炸)、礦泉水(陽光折射可能點燃內飾)、香水(劣質香水揮發(fā)有毒氣)。
汽車保養(yǎng)沒有那么復雜,關鍵是"了解原理+定期檢查+拒絕套路"。你對車子上心,它就不會把你扔在路上。與其等出了問題花大價錢修,不如花點時間學這些基礎保養(yǎng)知識,既省錢又省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成為"懂車人",讓愛車陪你更久一點。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qcwxzx/1407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