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是雙證嗎
摘要
MBA是不是雙證?答案是:不一定。國內通過“管理類聯考”招生的MBA項目(無論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畢業時能拿到“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雙證;而部分免聯考MBA(如未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純國際MBA),可能只有碩士學位證,沒有畢業證(即“單證”)。想知道自己選的MBA能不能拿雙證,關鍵看項目是否通過教育部認證、是否需要參加全國統考——這篇文章幫你徹底理清“雙證”真相,避免花了幾十萬卻拿不到學歷認證的坑。
一、先搞懂:什么是“雙證”?和“單證”差在哪?
很多人糾結“MBA是不是雙證”,其實是沒分清“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區別。
雙證=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畢業證是“學歷證明”,證明你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學歷從本科升級為“研究生”;學位證是“能力證明”,證明你達到了碩士學術水平。比如你本科畢業,學歷是“本科”,學位是“學士”;讀了雙證MBA,學歷變成“研究生”,學位變成“碩士”。
單證=只有碩士學位證:學歷還是你讀MBA前的學歷(比如本科),但學位升到碩士。
舉個例子:小王本科畢業5年,讀了某985院校的非全日制MBA(聯考項目),畢業時拿到雙證——學歷從“本科”變成“研究生”,學位是“工商管理碩士”;小李讀了一個“免聯考國際MBA”,畢業只拿到學位證,學歷仍為“本科”,學位是“工商管理碩士”。
這兩者的區別,在職場、落戶、評職稱時可能天差地別。
二、哪些MBA項目能拿雙證?3類情況逐個說
想知道你的MBA能不能拿雙證,先看項目屬于哪種類型——
1. 國內“聯考MBA”:100%雙證,最穩妥的選擇
這類項目是國內最主流的MBA,招生流程和普通研究生一樣:必須參加每年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過國家線+院校線后復試,錄取后入學。
特點:
學制2-3年,學費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比如普通院校5-10萬,清北復交等頂尖院校30-50萬);
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全日制周一到周五上課,非全日制周末/集中上課,適合在職人士);
畢業100%發雙證:研究生畢業證(會注明“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國家承認學歷,學信網可查。
例子:清華MBA、北大光華MBA、上海交大安泰MBA、浙大MBA等,都是典型的聯考雙證項目。如果你是為了提升學歷(比如本科想升研究生學歷)、落戶、考公,選這類項目準沒錯。
2. 中外合作辦學MBA:“備案項目”雙證,“非備案項目”單證
這類項目是國內院校和國外院校合作辦學的MBA,通常“免聯考”(不用參加管理類聯考,申請制入學),但學費較高(一般20-60萬)。
能不能拿雙證,關鍵看項目是否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備案:
備案項目:畢業能拿雙證——國內院校的結業證(非畢業證)+ 國外院校的碩士學位證(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做學歷認證,認證后效力等同于國內雙證,學信網可查學歷)。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與加拿大女王大學合作的金融碩士(雖然是金融碩士,但辦學模式類似)、上海財經大學與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合作的MBA,都是備案項目,認證后相當于雙證。
非備案項目:畢業只有國外院校的學位證,無法在教育部認證,國內不承認學歷(學歷仍為本科),只能證明你有碩士學位。
提醒:很多中介會模糊“備案”和“非備案”的區別,忽悠你“免聯考也能拿雙證”。報名前一定要登錄“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輸入項目名稱查備案信息——沒備案的項目,再便宜也別選,除非你只需要學位證(比如外企晉升可能認學位)。
3. 純國際MBA:基本都是單證,適合“鍍金”不適合“落戶”
這類項目是國外院校在國內獨立招生的MBA(比如法國某商學院、美國某大學的中國校區),全程英文授課,免聯考,申請制入學,學費通常30萬起。
特點:
畢業只發國外院校的碩士學位證,國內不發畢業證,且需要自行去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做認證(如果是正規院校,認證后會顯示“碩士學位”,但學歷仍為你入學前的學歷);
優勢是“國際認可度高”,適合計劃出國發展、進外企,或單純想提升國際視野的人;
劣勢是“國內學歷不升級”,如果你想靠MBA落戶、評職稱(部分國企/事業單位評職稱看學歷),這類項目可能幫不上忙。
例子: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在中國的MBA項目、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的在職MBA項目,都屬于這類,畢業只有學位證。
三、單證MBA是不是“坑”?別一刀切,看你的需求
有人說“單證MBA就是智商稅”,其實太絕對了。單證和雙證沒有“好壞”,只有“是否適合你”。
適合選單證的3種情況:
已經是研究生學歷:比如你本科畢業后讀了全日制碩士,現在想讀MBA提升管理能力,學歷對你來說不重要,學位證足夠;
在外企/私企工作:很多外企更看重“你有沒有學過MBA課程”“能力有沒有提升”,學位證比學歷證有用;
計劃出國定居/工作:國外職場普遍只認學位證,學歷概念沒那么強,國際MBA的學位證在國外更吃香。
必須選雙證的3種情況:
想提升學歷:比如本科想升研究生學歷,以后跳槽時簡歷上“學歷”一欄能寫“研究生”;
需要落戶/考公/評職稱:一線城市落戶(如上海、北京)對學歷有要求(比如研究生學歷可加分),考公大部分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國企/事業單位評高級職稱通常也需要研究生學歷;
預算有限,想讀性價比高的項目:國內聯考MBA學費更低(比如普通院校10萬左右),且雙證有國家背書,風險最低。
四、3步判斷你選的MBA能不能拿雙證,避免踩坑
別聽招生老師“我們是雙證”的口頭承諾,自己動手查才靠譜,3個步驟就能搞定:
步驟1:看“招生方式”——需不需要參加“管理類聯考”?
如果項目要求你參加每年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那99%是雙證項目(除非你沒畢業,比如掛科太多拿不到證);如果是“免聯考”“申請制”“面試入學”,那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單證,也可能是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需要進一步查)。
步驟2:查“教育部名單”——國內項目看“學信網”,合作項目看“涉外監管網”
國內聯考項目: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研招網),輸入院校名稱+“MBA”,能查到招生信息的,都是教育部認可的雙證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登錄“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百度搜全稱即可),在“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名單”里搜項目名稱,能找到的就是備案項目(認證后相當于雙證),找不到的就是非備案項目(單證);
純國際MBA:直接搜國外院校是否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的“國外院校名單”里(比如美國的院校要看是否在教育部認可的美國大學名單里),不在名單里的院校,學位證無法認證,等于白讀。
步驟3:問招生辦——“畢業發什么證?學歷能否在學信網查到?”
直接打電話給院校招生辦,問清楚:“畢業時發不發研究生畢業證?學歷信息能否在學信網注冊查詢?” 正規雙證項目會明確告訴你“發雙證,學信網可查”;單證項目可能會含糊其辭,說“發學位證,國家認可”——注意,“國家認可學位”不代表“國家認可學歷”。
五、雙證對職場人到底有多重要?3個真實案例告訴你
可能有人覺得“學歷不重要,能力才重要”,但現實中,雙證有時是“敲門磚”。分享3個身邊人的例子:
案例1:小王靠雙證落戶上海
小王本科在上海工作5年,社保滿7年,但積分不夠落戶(上海落戶積分需120分,本科+社保只能積90分左右)。讀了華東理工大學的非全日制MBA(雙證),畢業時學歷從“本科”變成“研究生”,積分直接加了20分,加上社保分剛好120分,順利落戶。如果他讀的是單證MBA,學歷還是本科,積分不夠,落戶沒戲。
案例2:小李評職稱被單證卡住
小李在某國企做財務,工作8年想評“高級會計師”,要求“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他之前讀了一個免聯考國際MBA(單證),只有學位證,學歷還是本科,人事科直接告訴他“不符合條件”。后來他重新考了本地財經大學的聯考MBA(雙證),畢業后才評上高級職稱,工資漲了30%。
案例3:小張跳槽,雙證幫他過簡歷關
小張本科畢業,在互聯網公司做運營3年,想跳槽到某大廠做“戰略運營”,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優先”。他讀的是同濟大學非全日制MBA(雙證),雖然還沒畢業,但簡歷上“學歷”寫“研究生(在讀)”,順利通過初篩,面試時聊MBA課程里的戰略管理內容,最終拿到offer。如果他讀的是單證,學歷還是本科,可能連簡歷關都過不了。
寫在最后
MBA是不是雙證,取決于你選的項目類型——聯考項目100%雙證,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認證后相當于雙證,非備案項目和純國際MBA基本是單證。
選雙證還是單證,核心看你的需求:想提升學歷、落戶、考公、評職稱,優先選雙證;只想學知識、提升能力、進外企或出國,單證也能考慮。
最后提醒:無論選哪種項目,一定要查教育部認證信息,別輕信中介的“包過”“保雙證”承諾。學歷提升是大事,花時間做功課,總比花幾十萬踩坑強。
(注:文中涉及的院校招生政策、認證要求等,可能隨官方調整變化,具體以教育部及院校最新公布信息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69445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