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試技巧
摘要: MBA考試是一場綜合能力的較量,不僅考驗知識儲備,更考驗備考策略、時間管理和應試心態。本文從備考規劃、各科突破、實戰技巧到心態調整,整理出一套經過驗證的高效方法論,幫助考生避開常見誤區,用科學方法提升分數。無論你是剛開始準備的"小白",還是二戰三戰的"老兵",都能在這里找到可落地的 actionable 建議。
一、備考前必須想清楚的3個問題(避免90%的無效努力)
很多人復習了半年,最后發現方向錯了——這比不努力更可怕。開始刷題前,先花3天時間想明白這幾件事:
1. 你的目標院校分數線是"溫飽線"還是"沖刺線"?
去年有個學生,目標院校錄取線175分,他非要按220分的標準死磕數學難題,結果基礎題反而丟了分。每個院校的分數線和復錄比天差地別,比如清北復交的MBA筆試線可能只要國家線,但競爭激烈程度讓你不得不考到200+才有把握;而有些院校只要過國家線就能穩上。先去目標院校研究生院官網查近3年的錄取數據,把"底線分數"和"安全分數"列出來,比如底線170分(國家線),安全線190分,復習時就重點保底線、沖安全線。
2. 你的"時間資產"該怎么分配?
在職備考每天能擠3小時就不錯了,全職備考也別想著一天學12小時(效率會崩)。算一筆賬:假設備考6個月,每天有效學習4小時,總時長約720小時。分給英語、數學、邏輯、寫作的時間大概是3:3:2:2。重點突破提分快的板塊,比如英語閱讀(40分)和數學基礎題(約70分),這兩個部分占分高、規律性強,投入產出比最高。
3. 你是"自律型"還是"環境依賴型"學習者?
如果你刷手機5分鐘就忍不住,千萬別在家自學!去年有個學員,報了線上班但每天躺沙發聽課,3個月后模考只考了140分。后來他強制自己去圖書館,手機放在儲物柜,效率直接翻倍。找到能讓你專注的環境,哪怕每天多花1小時通勤,也比在家"假裝學習"強。
二、英語二:從"看懂"到"做對"的實戰技巧(附閱讀蒙題法則)
英語二的核心是"閱讀+寫作",占70分,這兩部分搞定了,過線基本沒問題。
1. 閱讀:用"題干定位法"節省20分鐘
很多人讀文章時從頭讀到尾,讀完還不知道題目問啥。正確做法是:先讀題干劃關鍵詞(如人名、數字、專有名詞),再回原文定位。比如2023年真題Text 2的第26題:"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in education?" 看到引號里的短語,直接在原文第二段找到一模一樣的表達,答案就在前后兩句。記住:80%的題目答案都在定位句的前后兩句內。
2. 寫作:小作文靠背模板,大作文靠"三段式"
小作文(書信)就那幾種類型:建議信、道歉信、邀請信等,每個類型背1個模板,考場上換個主題詞就能用。比如建議信的開頭:"I am writing to suggest that...", 結尾:"I hope these suggestions will be helpful."
大作文(圖表)用"三段式":描述圖表(開頭用"This chart shows that...");分析原因("The main reason is that...");總結趨勢("In conclusion, we can expect that...")。重點是積累10個萬能原因句,比如"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經濟發展)、"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生活水平提高),幾乎所有圖表題都能用。
3. 完形填空:最后做,用"概率法"蒙答案
完形填空性價比最低(20題10分),沒時間就最后做。選項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however"、"because"、"while"這類邏輯詞,實在不會就選這些詞。統計顯示,歷年正確答案中A/B/C/D的比例基本均衡,如果剩下5道題沒做,全選一個選項,至少能對1-2道。
三、管綜數學:用"解題模板"節省40%時間(附易錯公式表)
管綜數學考的是初等數學(小學到高中知識),但陷阱多、計算量大,很多人超時是因為方法不對。
1. 掌握"選項代入法",10秒出答案
比如這道題:"若x,y為正整數,且x+y=10,則xy的最大值為( )A.20 B.25 C.30 D.35"。不用算,直接把選項代入:25是5×5,x和y都是5,符合條件,直接選B。80%的應用題都能用選項代入法,比列方程快多了。
2. 牢記"3大易錯公式",避免掉坑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q=1時,Sn=na1,很多人忘了討論q=1的情況;
排列組合中的"隔板法":將n個相同元素分給m個人,每人至少1個,公式是C(n-1,m-1),別和排列數搞混;
均值不等式:a+b≥2√ab,必須滿足"一正二定三相等",等號成立的條件經常被忽略。把這些公式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前,每天看一眼。
3. 錯題本只記"3類題"
完全不會的題(知識點盲區);
半會半錯的題(思路對但計算錯);
陷阱題(題目有隱藏條件)。每周花2小時重做錯題,比做新題更有用。去年有個學員,把錯題本刷了3遍,數學從40分提到65分。
四、邏輯推理:避開80%考生都會踩的3個坑(附秒殺技巧)
邏輯是最容易"頓悟"的科目,很多人一開始錯一堆,掌握規律后正確率能到80%以上。
1. 別用"常識"做題!
邏輯題的題干是"假設為真",哪怕說"太陽從西邊升起",你也要按這個條件推理。比如這道題:"所有鳥都會飛,企鵝是鳥,所以企鵝會飛。" 從邏輯結構上是正確的(三段論),雖然結論不符合常識,但在邏輯題里要選"推理正確"。記住:邏輯只看形式,不看內容。
2. 加強削弱題:找"結論句"是關鍵
這類題的答案一定和結論相關。比如結論是"這款減肥藥有效",削弱項可能是"吃減肥藥的人同時在運動"(他因削弱),加強項可能是"對照組沒吃減肥藥,體重沒減"(對比加強)。先圈出結論中的關鍵詞,比如"減肥藥"、"有效",選項中沒有這些詞的基本可以排除。
3. 綜合推理:用"列表法"簡化信息
遇到多個人、多個條件的題(比如誰住哪間房、誰是什么職業),別在腦子里空想,畫個表格一目了然。比如:
姓名 | 職業 | 房間號 |
---|---|---|
甲 | 醫生 | 101 |
乙 | 教師 | 102 |
表格能幫你快速排除矛盾條件,比反復讀題節省5分鐘。
五、論證有效性分析:用"找茬公式"快速構建文章
論證有效性分析就是找邏輯漏洞,每年考的漏洞就那么幾種,背會模板就能寫。
1. 常見漏洞及"攻擊模板"
偷換概念:"文中將A等同于B,實際上A是XX,B是YY,二者并不相同。"
以偏概全:"文中僅以XX例子推出結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無法得出普遍結論。"
因果不當:"文中認為A導致B,但可能是C導致B,A和B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系。"
至少找4個漏洞,每個漏洞寫一段,開頭結尾各一段,結構清晰。
2. 開頭結尾萬能模板
開頭:"文章通過一系列論證得出XX結論,但論證過程中存在多處邏輯漏洞,現分析如下。"
結尾:"綜上所述,文章的論證存在諸多缺陷,其結論難以成立。"
別在開頭結尾浪費時間,把精力放在漏洞分析上。
六、論說文:3個萬能結構應對所有話題
論說文最怕沒思路,記住這3個結構,無論考什么話題都能套。
1.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結構
適合抽象話題,比如"創新"、"誠信"。
是什么: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為什么:創新能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
怎么辦:個人要培養思維,企業要加大投入,政府要完善制度。
2. "正反論證"結構
適合有爭議的話題,比如"技術發展的利弊"。
正面:技術發展帶來便利(舉例:互聯網);
反面:技術發展導致問題(舉例:隱私泄露);
結論:要揚長避短,合理利用技術。
3. "個人-企業-社會"結構
適合價值觀話題,比如"堅持"、"責任"。
個人:堅持能實現目標;
企業:堅持能打造品牌;
社會:堅持能推動進步。
考前積累5個萬能例子,比如任正非(創新)、稻盛和夫(管理)、敦煌莫高窟(文化傳承),每個例子準備100字左右,考場上直接用。
七、沖刺階段:每天2小時的精準提分策略(最后30天必看)
最后一個月別再搞"地毯式復習",聚焦提分最快的地方:
1. 上午1小時:刷真題套卷(只做錯題)
把近5年真題的錯題按科目分類,每天重做10道數學錯題、8道邏輯錯題,分析錯誤原因。真題至少刷3遍,第1遍按套卷做,第2遍按題型做,第3遍只做錯題。
2. 晚上1小時:背寫作模板+練筆
論證有效性分析每天練1篇(只寫漏洞分析部分),論說文每周寫2篇(列提綱+開頭結尾)。用答題卡寫,控制字數(論證有效性分析600字,論說文700字),避免考試時寫不完。
3. 模考必須嚴格計時
管綜3小時,英語3小時,到點就停筆。去年有個學員模考時總是超時,考試時慌了神,作文沒寫完,直接少了20分。模考不是為了分數,是為了找到節奏。
備考MBA就像跑馬拉松,前期別沖太猛,后期別輕易放棄。記住:大部分人不是敗給能力,是敗給心態和方法。把復雜的考試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已經贏過很多人了。
(注:本文涉及的考試政策、題型等內容均基于歷年公開信息整理,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64890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