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英語如何去備考
摘要: MBA英語備考確實是很多職場人頭疼的事——工作忙沒時間系統學、單詞背了又忘、閱讀總卡在長難句、寫作模板用不對反而丟分。但根據歷年考生的實戰經驗,只要避開“盲目刷題”“死記硬背”的誤區,用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真題精研+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英語二拿到70+并不難。這篇文章會從備考心態、核心模塊突破、時間規劃到避坑指南,手把手帶你搭建高效備考體系,尤其適合基礎薄弱、時間緊張的在職考生。
一、先搞懂:MBA英語到底難在哪?(避開3個致命誤區)
很多人一提MBA英語就犯怵,其實不是英語本身難,是沒搞懂它的“套路”。我見過不少考生每天背200個單詞、刷50道閱讀題,最后成績還是不理想,大概率是踩了這幾個坑:
誤區1:把MBA英語當成“考研英語”來學
英語二和英語一難度差著一個量級!英語二的閱讀文章多來自《經濟學人》《哈佛商業評論》的簡化版,長難句占比不到30%,而且題型更固定(完形填空10分、閱讀40分、新題型10分、翻譯15分、寫作25分)。千萬別拿著英語一的資料死磕,純屬浪費時間。
誤區2:單詞背了就等于“會用”
有個學生跟我吐槽:“我把考研單詞書背了3遍,閱讀還是看不懂!” 問題就出在“被動記憶”——你認識“dilemma”(困境),但文章里說“managers face a dilemma between cost and quality”,你能快速反應出“管理者在成本和質量間面臨兩難”嗎?單詞必須結合真題語境背,比如2023年真題里反復出現的“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stakeholder”(利益相關者),這些商務高頻詞才是核心。
誤區3:寫作只靠模板湊字數
去年有個考生小作文用了模板句“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結果分數出來只有4分(滿分10分)。現在閱卷老師特別反感“萬能模板”,尤其是開頭結尾千篇一律的句子。其實小作文(書信/通知)只要抓住“目的明確+邏輯清晰”,比如寫“建議信”時先說明問題,再給2-3個具體建議(帶例子),比模板分高多了。
二、核心模塊突破:從30分到80分的實戰技巧
(1)詞匯:用“高頻詞表+真題語境”搞定80%分數
關鍵動作:
直接背《MBA英語二高頻詞表》(500個核心詞+1000個基礎詞),別貪多!比如“account”在真題里常考“賬戶”“解釋”“占比”三個意思,記熟這三個場景用法就夠了。
真題里遇到生詞立刻標出來,比如2022年閱讀Text 2里的“downsize”(裁員),結合句子“The company decided to downsize its workforce”記,比孤立背單詞效率高3倍。
避坑提醒: 別用APP每天刷200個新詞!短期記憶沒用,不如每天復習50個舊詞+20個新詞,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格打卡(網上搜現成的,打印出來貼桌上)。
(2)閱讀:“定位題干+排除干擾”比“讀懂全文”更重要
實戰步驟:
1. 先題后文:看題干劃關鍵詞(人名、數字、專有名詞),比如2023年真題第21題“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policy?”,直接找“new policy”在原文的位置。
2. 精讀定位句:找到定位句后,重點看“轉折詞(but/however)、因果詞(because/so)、觀點詞(argue/think)”,答案往往在這些詞后面。
3. 排除法選答案:干擾項常見套路:偷換概念(原文說“部分”,選項說“全部”)、過度推理(原文沒說的,選項自己加戲)。比如原文說“這項技術可能提高效率”,選項說“這項技術已經提高效率”,直接排除。
小技巧: 每天做2篇閱讀,做完后逐句翻譯(不用寫下來,口頭翻譯就行),堅持1個月,長難句理解能力會明顯提升。
(3)寫作:小作文“模板+個性化”,大作文“數據描述+觀點分析”
小作文(書信):
開頭:明確目的,比如“投訴信”寫“I am writing to complain about...”,“建議信”寫“I am writing to suggest that...”。
中間:分2點說,每點帶個小例子。比如建議公司改進食堂,可說“First, the variety of dishes is limited. For example, there are only 3 options for lunch.”
結尾:客氣收尾,“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suggestions into consideration.”
大作文(圖表):
第一段:描述數據,用“上升(increase)、下降(decrease)、穩定(remain stable)”等詞,別用太復雜的表達,比如“From 2019 to 2023, the number of users increased from 10 million to 30 million.”
第二段:分析原因,2個原因足夠,比如“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kes online shopping more convenient. Secondl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第三段:總結觀點,“In conclusion, this trend will continue in the future.”
注意: 每周寫1篇小作文+1篇大作文,找英語好的朋友或老師批改,重點改“邏輯是否通順”“語法錯誤”“用詞是否準確”。
三、在職備考時間規劃:每天2小時,6個月足夠
基礎階段(1-2月):詞匯+語法
早上通勤:用“墨墨背單詞”刷50個高頻詞(15分鐘)
午休:看1節語法課(重點學“定語從句、狀語從句、非謂語動詞”,B站搜“劉曉燕語法”免費資源)
晚上:做1篇閱讀(精讀,查生詞,30分鐘)
強化階段(3-5月):真題精研
每周做2套真題(只做2018-2023年的,太老的參考價值不大)
每篇閱讀逐句翻譯,長難句抄在筆記本上分析結構
寫作開始練模板,每周各寫1篇
沖刺階段(6月-考前):模考+查漏補缺
每周日上午9點-11點模考(嚴格計時,用答題卡)
重點看錯題,總結閱讀干擾項規律、寫作常犯語法錯誤
背誦作文萬能句(不是模板,是“表達觀點”“分析原因”的通用句型,比如“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四、3個“反人性”但超有用的備考技巧
用“輸出倒逼輸入”:背完單詞后,立刻用這個單詞造2個句子,比如背了“demonstrate”,造句“The data demonstrates that... ”“He demonstrated how to use the software.”
碎片時間“磨耳朵”:把真題閱讀錄音(自己讀或者網上找資源),通勤時聽,培養語感,對完形填空和翻譯特別有幫助。
別追求“完美筆記”:很多人花2小時抄筆記,結果沒時間刷題。筆記只記“高頻錯題原因”“不熟的單詞”“寫作萬能句”,簡潔實用最重要。
最后想說,MBA英語備考就像跑馬拉松,不在于你一開始多快,而在于能不能穩住節奏、避開陷阱。我見過基礎差(四級考3次才過)的考生,用對方法最后考了78分;也見過英語專業的學生,因為輕敵只考了50多分。記住:方向比努力重要,技巧比時間重要。按這個方法走,明年你也能笑著說“英語二,不過如此”。
(注:文中考試題型及分值參考最新考試大綱,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60614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