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為什么考英語
摘要
提到MBA考試,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數學難”“邏輯繞”,但真正讓不少職場人頭疼的,其實是英語。“都工作這么多年了,英語早就還給老師了,為啥MBA非要考英語?”“難道考上MBA后,天天要用英語開會?”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跟你掏心窩子聊聊:MBA考英語,真不是院校故意“卡人”,而是它藏著你讀MBA最核心的價值——它考的是你的國際視野、商業溝通能力,甚至是未來十年的職場競爭力。 看完這篇,你可能會發現:英語不僅是考試門檻,更是你讀MBA的“增值鑰匙”。
一、從MBA的“出身”看:它天生就帶著“國際基因”
要搞懂MBA為啥考英語,得先知道MBA是個啥“來頭”。1908年,哈佛商學院首創MBA項目時,初衷就是培養“能駕馭全球商業的領導者”。一百多年過去,這個初心沒變——現在的MBA,早不是“本土生意經培訓班”,而是“全球商業思維訓練營”。
你想想,讀MBA時,老師要帶你分析特斯拉的全球化戰略,總不能只看中文報道吧?同學要跟你討論東南亞市場的消費習慣,參考資料可能是《經濟學人》的專欄;甚至小組作業,可能要和海外商學院的學生組隊,用英文做路演。英語在這里不是“附加題”,而是“基礎工具”——就像學編程得懂代碼,學設計得會軟件,學MBA,就得能看懂全球商業的“通用語言”。
我去年采訪過一位中歐MBA畢業生,他說自己剛入學時,最慌的不是案例分析,而是發現80%的核心教材都是英文原版。“教授上課隨口提的‘Blue Ocean Strategy’(藍海戰略),如果你連英文術語都反應不過來,根本跟不上討論節奏。”后來他硬著頭皮啃完了十幾本英文教材,才發現:很多商業理論的精妙之處,中文翻譯總會丟點“味兒”,只有讀原文才能真正get到邏輯內核。
二、從職場“潛規則”看:英語是MBAer的“薪資隱形杠桿”
“我又不去外企,也不出國,學英語有啥用?”這是我聽過最多的質疑。但現實是:現在的職場,早就沒有“純本土”的生意了。
某招聘平臺2023年的數據顯示:MBA畢業生中,英語流利者的平均起薪比英語薄弱者高23%,而且進入跨國公司、投行、咨詢這類高薪行業的比例,前者是后者的3倍。為啥?因為這些行業的核心資源、高端項目,大多是“全球化配置”的。
我認識一位在互聯網大廠做戰略的朋友,她讀MBA時英語不算頂尖,但畢業后主動接了幾個需要對接海外團隊的項目。有次她跟我說:“以前覺得英語就是‘考試用的’,直到有次和硅谷團隊開視頻會,我能用英語清晰表達中國市場的用戶需求,對方當場說‘你講的邏輯比我們本地同事還清楚’——那次之后,我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直接上了一個臺階。”
說白了,MBA教你的是商業思維,但英語能幫你把這種思維“輸出”到更大的舞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職場擴音器”:同樣的能力,英語好的人,能讓更多人聽見你的聲音,自然也能抓住更多機會。
三、從考試設計看:它篩的不是“英語學霸”,而是“商業潛力”
很多人覺得MBA英語考試和四六級、考研英語差不多,其實差遠了。你仔細看MBA英語的題型:閱讀理解考的是商業報道、市場分析;翻譯考的是公司年報、產品介紹;寫作甚至會讓你寫一封“給海外合作伙伴的郵件”。它從頭到尾都在問一個問題:你能不能用英語處理“真實的商業場景”?
舉個例子,MBA英語閱讀里常考“財報分析”類文章,里面全是“revenue growth”“profit margin”“market share”這類詞。如果你連這些基礎的商業英語都看不懂,怎么在MBA課堂上分析公司案例?寫作考“商務郵件”,考的不是你會不會用復雜句型,而是能不能把“合作需求”“風險提示”說得清楚、得體——這恰恰是管理者最需要的“溝通能力”。
有位MBA英語老師跟我吐槽:“最怕學生跟我說‘老師,我單詞背了5000個,為啥閱讀還是錯一堆?’因為MBA英語考的不是‘認不認識單詞’,而是‘能不能從一堆數據里看出商業邏輯’。比如一篇講‘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文章,你得能從數據里判斷出‘哪家公司的技術投入效率最高’,這才是考試想篩出來的能力。”
四、給“英語渣”的真心話:這不是“淘汰賽”,而是“成長禮”
“我高考英語才80分,現在工作十年,單詞都忘光了,是不是就別想考MBA了?”如果你也有這種焦慮,先別急著放棄。
我見過太多“英語學渣”逆襲的案例。有位35歲的制造業老板,考MBA前英語幾乎是“零基礎”,連“SWOT分析”都不知道英文怎么說。他的方法特別實在:每天早上讀半小時《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遇到不懂的術語,就查英文原版對照;晚上看一集《華爾街之狼》,不看字幕,就聽里面的商業對話。堅持了8個月,最后英語考了72分(滿分100)。他說:“我不是為了考試學英語,而是突然發現:看懂英文報道后,我對行業趨勢的判斷比以前準多了——這才是MBA給我的‘意外收獲’。”
MBA英語考試的難度,其實是“踮踮腳就能夠到”的:詞匯量要求5500左右,比考研英語低;語法不考復雜的從句,重點是“準確表達”。你甚至不用像學生時代那樣死記硬背,完全可以結合工作場景學——比如你是做市場的,就重點學“營銷術語”;做財務的,就啃“財報英語”。把英語當成“解決工作問題的工具”,學起來反而更有動力。
其實說到底,MBA考英語,考的從來不是“你會不會說英語”,而是“你有沒有準備好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商業人’”。它就像一道“門檻”,跨過去之后,你會發現:眼前的世界,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當然,如果你問“有沒有不考英語的MBA?”確實有少數院校的“單證MBA”可能對英語要求低一些,但這類項目的含金量和認可度,往往和“雙證MBA”有差距。畢竟,真正的商業舞臺,從來不會因為你“英語不好”就降低標準。
最后想說:英語可能是你考MBA路上的“攔路虎”,但也可能是你未來職場的“墊腳石”。與其糾結“為什么要考”,不如把它當成一次“自我升級”的機會——等你真正走進MBA課堂,用英語和同學討論全球案例時,或許會突然明白:當初那個啃單詞的夜晚,都沒有白費。
(注:部分院校MBA招生政策可能調整,具體考試科目請以目標院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46819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