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網站用戶體驗度有什么技巧
摘要
提升網站用戶體驗,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核心就一個:別讓用戶“猜”,別讓用戶“等”,別讓用戶“煩”。說白了,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把他們用網站時可能遇到的糟心事提前解決掉——加載半天出不來?導航像迷宮?內容看半天不知道說啥?這些問題解決了,用戶體驗自然就上去了。下面我結合自己做過的幾個網站優化案例,拆解6個能立刻上手的實操技巧,每個技巧都有具體步驟和例子,看完你就能用。
一、先解決“等不起”的問題:3步讓網站“秒開”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點開一個網站,轉圈圈轉了5秒還沒加載完,直接關掉?我之前幫一個做母嬰用品的客戶看網站,他們首頁加載要8秒,跳出率高達70%。后來優化完,加載速度提到2秒內,跳出率直接降到45%。用戶對加載速度的耐心,比你想象的短得多——超過3秒,53%的用戶會放棄(這是谷歌2023年的研究數據,不是我瞎編的)。
1. 圖片優化:別讓“大圖”拖垮速度
90%的網站加載慢,問題都出在圖片上。我見過最夸張的,一個首頁輪播圖用了5MB的高清圖,手機打開能卡到閃退。
實操步驟:
選對格式:產品圖、詳情圖用WebP格式(比JPG小30%,清晰度差不多),透明背景圖用PNG8(比PNG24小一半)。
壓縮工具:推薦TinyPNG(在線免費,一次能壓20張)、ShortPixel(批量壓縮,適合電商網站)。我那個母嬰客戶,把首頁12張輪播圖用TinyPNG壓縮后,單張圖從2MB降到300KB,加載快了一大半。
懶加載:屏幕外的圖片先不加載,用戶往下滑的時候再加載。不會代碼?用WordPress的話,裝個“Lazy Load by WP Rocket”插件,一鍵搞定;自己開發的網站,加一段簡單的JS代碼(網上搜“圖片懶加載代碼”,復制粘貼就行)。
2. 服務器和緩存:別讓用戶“重復加載”
有些網站,用戶每次打開都要重新加載所有內容,其實很多東西(比如導航欄、頁腳)根本不用每次都加載。
實操步驟:
選靠譜服務器:小網站別貪便宜用100塊一年的虛擬主機,高峰期能卡到打不開。推薦阿里云、騰訊云的輕量應用服務器,200-300塊一年,穩定性足夠。
開瀏覽器緩存:讓用戶第二次打開網站時,直接從本地讀取緩存內容。WordPress用“WP Rocket”插件,非WordPress網站,讓技術在服務器配置里加一句“Cache-Control: max-age=86400”(意思是緩存1天)。
3. 代碼“減肥”:別讓多余代碼拖后腿
有些網站代碼里全是沒用的空格、注釋,甚至還有早就不用的插件代碼,就像電腦里堆滿了垃圾文件,能不慢嗎?
實操步驟:
刪除冗余代碼:用“HTML Minifier”在線工具壓縮HTML代碼,“CSS Minifier”壓縮CSS,能省20%-30%的代碼量。
少用“花里胡哨”的插件:之前有個客戶的網站裝了15個插件,什么雪花特效、鼠標跟隨動畫,看著花哨,其實90%的用戶根本不在意,反而拖慢速度。后來只留了必要的3個(安全、緩存、統計),速度立刻快了不少。
二、再解決“找不到”的問題:讓用戶3步找到想要的內容
你有沒有在一個網站上找東西,點了五六個菜單還沒找到?我之前幫一個教育機構做網站優化,他們課程分類亂七八糟——“小學課程”里有“語文”,“語文課程”里又有“小學”,用戶直接懵了。后來重新梳理導航,用戶找到課程的平均時間從2分鐘降到30秒。
1. 主導航:別超過7個選項,讓用戶“一眼看懂”
導航就像超市的貨架分類,分類越亂,用戶越不想逛。主導航最多放7個選項(心理學研究說,人短期記憶一次最多記7個東西),而且要用用戶能看懂的詞,別用行業黑話。
反面例子:某科技公司導航放“賦能中心”“生態矩陣”,用戶根本不知道是啥;
正面例子:換成“幫助文檔”“合作伙伴”,一目了然。
2. 面包屑導航:告訴用戶“我在哪”
你有沒有在網站深處迷路,想返回上一級卻找不到按鈕?面包屑導航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比如“首頁 > 女裝 > 連衣裙 > 夏季新款”,用戶隨時知道自己在哪,想返回上一級一點就行。
實操:所有內容頁(比如產品詳情、文章頁)都要加,位置放在頁面頂部,字體比正文小一點,用“>”隔開。WordPress直接用“Yoast SEO”插件,自動生成;自己開發的網站,網上搜“面包屑導航代碼”,復制改改就行。
3. 搜索功能:讓用戶“搜得準”
70%的用戶找不到內容時,會直接用搜索框(這是百度統計的用戶行為數據)。但很多網站的搜索功能就是個擺設——搜“連衣裙”,結果出來“連衣褲”“短裙”,用戶能不煩嗎?
優化技巧:
加搜索聯想:用戶輸入“連”,自動彈出“連衣裙”“連體褲”“連帽衫”,幫用戶少打字。
支持模糊搜索:用戶輸錯字也能搜到,比如搜“連衣群”(裙寫成群),也能顯示“連衣裙”結果。
搜索結果頁加篩選:比如電商網站搜“手機”,結果頁可以按“價格”“品牌”“內存”篩選,用戶不用翻幾十頁。
三、內容要“有用”:別讓用戶“看了個寂寞”
用戶來網站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買東西、學知識、找服務。如果內容寫得云里霧里,用戶看完一句“這說的啥?”,肯定不會再來。我之前幫一個裝修公司改官網,他們原來的“裝修流程”頁面寫得像說明書:“第一步:簽訂合同;第二步:施工準備……”用戶看完還是不知道自己要準備啥。后來改成“裝修前你要準備3件事:1. 明確預算(附預算表模板);2. 確定風格(附10種風格案例);3. 選靠譜工長(教你3招避坑)”,頁面停留時間從30秒漲到3分鐘。
1. 開頭3秒抓住用戶:直接說“你能得到啥”
用戶打開頁面,前3秒決定要不要繼續看。別一上來就講公司歷史、行業背景,直接說用戶關心的:“這篇文章教你3個方法,3天內搞定寶寶輔食(附食譜下載)”“這款洗衣機比普通款省50%水電,看完這3點再買不踩坑”。
2. 內容結構:用“小標題+短段落”,別讓用戶“看累了”
誰愿意看一大段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排版時,每個小標題控制在15字以內,每段不超過3行,重點內容加粗。比如講“裝修預算”,可以分成:
硬裝預算占比多少?(附公式)
哪些地方能省錢?(3個技巧)
哪些地方不能省?(2個關鍵)
3. 加“案例”和“工具”:讓用戶“能帶走”
空談理論沒人看,用戶要的是“我能怎么用”。比如寫“如何提升公眾號打開率”,光說“標題要吸引人”沒用,不如給5個爆款標題案例(“我花3000塊買的教訓:這3種標題千萬別用”),再給個標題生成工具(比如“5118標題助手”),用戶覺得有用,才會收藏、分享。
四、互動要“貼心”:別讓用戶“問了沒人理”
你有沒有在網站上填了表單,等了3天沒人回復?或者點“提交”按鈕沒反應,不知道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這些細節最影響體驗。我之前幫一個在線教育網站優化,他們的“報名表單”提交后,頁面只顯示“提交成功”,用戶總擔心沒提交上。后來改成“提交成功!我們會在2小時內聯系你,這是你的報名編號:XXX,可在我的訂單查詢進度”,用戶咨詢量直接少了40%(因為不用反復問了)。
1. 反饋要“及時”:告訴用戶“接下來會怎樣”
按鈕點擊:點“提交”后,按鈕變成“提交中…”,別讓用戶一直點;
表單錯誤:哪里填錯了,直接在輸入框下面標紅提示(比如“手機號格式不對”),別讓用戶猜;
操作成功:給明確的下一步指引(比如“支付成功!課程已添加到你的學習中心,點擊開始學習進入”)。
2. 客服要“好找”:別藏在“犄角旮旯”
用戶有問題時,找不到客服比客服態度差還讓人火大。把客服入口放在顯眼位置:頂部導航加“在線客服”,右側固定懸浮“聯系我們”按鈕,移動端在底部菜單放“客服中心”。
3. 個性化推薦:讓用戶“覺得你懂他”
你在淘寶搜過“運動鞋”,下次打開首頁就推薦運動鞋,這就是個性化推薦。小網站也能做:比如博客網站,用戶看完“新手學PS”,底部推薦“PS常用快捷鍵”“PS修圖案例”;電商網站,用戶加購了“嬰兒床”,推薦“床圍”“床墊”,用戶覺得“你知道我需要啥”,體驗自然好。
五、移動端“別將就”:現在80%的用戶都用手機逛網站
我見過很多網站,電腦上看著還行,手機上字小得看不清,按鈕點半天沒反應——要知道,現在80%的用戶都是用手機訪問網站的(CNNIC 2024年數據),移動端體驗差,等于直接放棄80%的用戶。
1. 響應式設計:一個網站適配所有設備
別搞“電腦版”“手機版”兩個網站,維護麻煩,用戶體驗也割裂。用響應式設計,網站會自動根據屏幕大小調整布局——電腦上顯示3列產品,手機上顯示1列;電腦上字體16px,手機上14px(別太小,老人看不清)。
2. 簡化操作:別讓用戶“點半天”
手機屏幕小,操作要簡單:
按鈕別太小:至少44×44像素(蘋果官方建議),不然用戶總點錯;
少讓用戶打字:能用選擇框的就別用輸入框(比如“性別”用單選按鈕,別讓用戶手動輸“男/女”);
表單別太長:手機上填表單超過5項,用戶就容易放棄,分成“基本信息”“詳細信息”兩步填,每步不超過3項。
3. 避免“誤觸”:別讓廣告擋住內容
最煩的就是手機上逛網站,不小心點到彈窗廣告,直接跳轉到別的頁面——用戶恨不得把手機砸了。廣告別擋內容,彈窗廣告要有關閉按鈕(而且要明顯),最好設置“10秒后自動關閉”。
六、信任要“看得見”:別讓用戶“不敢下單”
用戶在網上買東西、留信息,最怕遇到騙子。我之前幫一個新開的電商網站做優化,他們產品挺好,但轉化率很低,后來發現問題:網站上沒有公司地址、沒有資質證書、沒有用戶評價,用戶根本不敢下單。后來加上“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他們賣零食),展示了20條真實用戶評價(帶圖片的那種),轉化率立刻漲了30%。
1. 展示“真實信息”:告訴用戶“你是誰”
聯系方式:電話、郵箱、地址(至少有一個能打通的電話,別留400空號);
資質證書:企業官網放營業執照、ICP備案號;電商網站放食品經營許可證、品牌授權書;教育機構放辦學許可證。這些別藏在“關于我們”最下面,首頁底部或者“幫助中心”顯眼位置放。
2. 用戶評價“別造假”:真實的才有用
假評價一眼就能看出來(比如全是“東西很好,下次還買”,沒有具體內容)。不如展示真實評價,哪怕有幾條差評(比如“快遞有點慢”),用戶反而覺得真實。評價要帶細節:“買給寶寶的輔食,包裝很嚴實,送了小勺子,寶寶吃了沒過敏”,比空洞的好評有用10倍。
3. 安全標識“別少”:讓用戶“放心填信息”
用戶填手機號、銀行卡號時,最怕信息泄露。在表單頁面加“SSL安全鎖”(地址欄顯示小鎖圖標),底部放“支付寶安全支付”“微信支付”標識,告訴用戶“你的信息是安全的”。
其實提升用戶體驗,說到底就是“把用戶當朋友”——你朋友來你家做客,你會讓他等半天嗎?會讓他找不到廁所嗎?會讓他覺得你家不安全嗎?不會吧。做網站也一樣,多站在用戶角度想想“如果是我用這個網站,會覺得哪里不舒服”,然后一個個解決掉,體驗自然就上去了。
當然,用戶體驗沒有“完美”一說,不同行業、不同用戶群的需求不一樣,最好的辦法是做完優化后,找幾個真實用戶用用,聽聽他們的反饋,再慢慢調整。畢竟,用戶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jsjzx/wzzzkf/51176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