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設計哪個學習好
如果你正糾結“UI設計哪個學習好”,先別急著搜“UI培訓哪家強”——學習UI設計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有人靠免費網課+自學3個月入職,有人砸3萬報班卻找不到工作,核心差距不在“學什么”,而在“怎么學”和“為誰學”。這篇文章會幫你理清:不同基礎、不同目標的人該選什么路徑,怎么避開90%的坑,以及普通人能復制的高效學習法。
一、先想清楚:你學UI是為了“就業”還是“興趣”?
很多人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跟風學UI,卻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走。其實“學哪個好”的前提,是“你要成為什么樣的UI設計師”。
目標1:想靠UI就業?先搞懂“企業到底要什么”
現在企業招UI,早不是“會畫圖標就行”。我去年幫朋友公司篩簡歷,收到的作品集里,80%都只有靜態界面,連“用戶流程圖”“交互邏輯說明”都沒有——這種簡歷直接pass。
就業向學習必須覆蓋3個核心模塊:
視覺設計(圖標、界面美化、色彩搭配):這是基礎,但不是全部;
交互思維(用戶需求分析、流程圖繪制、原型設計):比如“為什么這個按鈕要放在左邊?”需要用數據或用戶調研支撐;
全鏈路能力(簡單動效、協作工具、項目復盤):現在中小公司更愛“UI+交互”全能型,能獨立跟完項目的人更吃香。
舉個例子:我前同事小林,零基礎學UI時,除了練軟件,每天花2小時分析主流APP(比如微信的“拍一拍”為什么放在頭像上?美團外賣的“再來一單”按鈕為什么是橙色?),3個月后作品集里有3個完整項目(包含用戶調研、原型迭代、視覺落地),面試時直接拿項目講邏輯,當場被錄用。
目標2:純興趣愛好?別被“系統課程”綁架
如果只是想給自家公眾號做封面、給朋友的小店設計APP界面,完全不用報高價班。興趣向學習的關鍵是“輕量化+成就感”:先從“能快速出結果”的技能入手,比如用Figma畫一套簡單的手機壁紙,用Canva做一套社交媒體配圖,先讓自己“嘗到甜頭”,再慢慢深入。
我鄰居小姐姐是護士,業余喜歡UI,她的學習路徑很簡單:B站搜“Figma基礎教程”(免費),跟著畫了3套表情包,發到社交平臺居然有人找她定制;后來又學了簡單的動效(AE基礎),現在偶爾接小單賺零花錢——對她來說,“開心+能用”比“系統全面”更重要。
二、評估你的“起點”:零基礎和有基礎,學習路徑天差地別
“學哪個好”的第二個關鍵,是看你現在站在哪里。別信“零基礎3個月速成UI”的廣告——有人行,不代表你也行,得先算清自己的“基礎賬”。
純零基礎:先補“設計通識”,別直接上手軟件
如果你連PS都沒打開過,分不清“像素”和“分辨率”,第一步絕對不是買課程學Figma。零基礎最容易踩的坑,就是沉迷“軟件操作”,忽略“設計底層能力”。
我見過一個學員,上來就死磕PS鋼筆工具,練了2周能畫超復雜的圖標,卻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圖標要用圓角”“不同尺寸的圖標線條粗細怎么定”——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正確步驟:
1. 花1周了解“設計基礎”:看《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講排版、對比、對齊,通俗易懂),關注“站酷”“UI中國”的文章,知道“什么是好的設計”;
2. 選1個核心軟件入門:推薦Figma(免費、在線協作、適合新手),B站搜“Figma 2小時入門”,先學會畫矩形、調整顏色、做簡單組件;
3. 臨摹+拆解:找1個你喜歡的APP(比如小紅書),臨摹它的首頁界面,然后問自己:“為什么導航欄在頂部?”“卡片為什么用陰影?”——模仿不是抄襲,是學習別人的設計邏輯。
如果你已經會PS、AI,甚至做過海報、詳情頁,學UI會輕松很多,但別掉以輕心——平面設計和UI設計,核心邏輯完全不同。
平面設計是“單向傳達信息”(比如海報要讓人一眼看到賣點),UI設計是“雙向交互”(用戶點了按鈕會有反饋,界面要跟著用戶行為變化)。我認識一個平面設計師轉UI,一開始總把界面做得“花里胡哨”,按鈕堆各種特效,結果用戶根本找不到重點——這就是沒轉換思維。
轉型關鍵:
學“用戶心理學”:推薦看《簡約至上》,理解“用戶要的不是復雜,是高效”;
練“原型設計”:用Axure畫流程圖,比如“用戶從首頁到下單,需要點擊幾步?每一步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關注“數據反饋”:找一份APP的用戶調研報告(網上很多公開數據),看看“為什么這個功能上線后使用率低?”——學會用數據優化設計,而不是憑感覺。
三、4條主流學習路徑對比:自學、線上課、線下班、校企合作,怎么選?
搞清楚目標和基礎后,終于到“選路徑”環節。這4條路沒有絕對好壞,只有“適不適合你”,我們一條條拆開來算“性價比”。
路徑1:純自學(適合人群:自律性強、時間充裕、預算0-2000元)
優點:免費資源多(B站、YouTube、設計社區全是教程),時間靈活(想什么時候學就什么時候學);
缺點:容易走彎路(不知道學什么重點),遇到問題沒人問(卡殼一周都解決不了),缺乏實戰項目(作品集沒東西可放)。
真實案例:我粉絲小周,大學生,每天泡圖書館學UI,B站看“阿多比設計”“優設網”的免費課,遇到問題在“UI設計交流群”里問,6個月后做了3個虛擬項目(模擬電商APP、工具類APP),畢業前拿到2家小公司offer。
自學必看資源包:
軟件教程:B站“Figma零基礎到精通”(UP主:設計師魚先生)、YouTube“Flux Academy”(講設計思維,中文字幕);
設計理論:《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站酷文章“UI設計規范大全”;
實戰練習:“Daily UI”網站(每天一個小任務,比如設計登錄頁、圖標)。
路徑2:線上課(適合人群:時間碎片化、需要監督、預算2000-8000元)
優點:課程體系相對完整(不用自己找資源),有老師答疑(作業會被點評),性價比比線下班高;
缺點:互動性弱(直播課提問可能輪不到你),自律性差的話容易“買了課等于學了”(我見過有人買了1000元課,只看了前3節)。
怎么選線上課?避坑3點:
1. 別信“包就業”:正規機構只會說“提供就業指導”,敢說“包就業”的,要么是騙你簽貸款,要么是推薦月薪3000的實習;
2. 看課程大綱有沒有“實戰項目”:如果課程80%內容是“軟件操作”,趕緊跑!好的課程會讓你從“用戶調研”做到“上線復盤”,比如“設計一個寵物領養APP,包含需求文檔、原型圖、視覺稿、簡單動效”;
3. 試聽老師的課:重點聽老師怎么講“為什么這么設計”,而不是“這里點一下鼠標”——會講邏輯的老師才靠譜。
推薦平臺參考:Coursera(Google UX設計專業證書,系統權威,適合想打基礎的)、站酷高高手(國內設計師開課,案例更貼近本土)。
路徑3:線下班(適合人群:零基礎想快速就業、預算1-3萬元、能脫產學習)
優點:沉浸式學習(每天8小時高強度訓練),同學互相監督(氛圍好),有機會接觸真實項目(部分機構和企業合作);
缺點:貴(一線城市普遍2萬+),時間成本高(通常3-6個月),水很深(很多機構老師是“包裝出來的大神”)。
報線下班必做3件事:
1. 實地考察:別只看官網宣傳,去教室看看學生在做什么——如果大家都在埋頭臨摹圖標,沒有討論項目,大概率不行;
2. 查師資背景:讓老師出示“過往項目案例”(不是作品集,是真實上線的產品,比如“我參與設計了XX銀行APP的改版”),最好能聯系到往屆學員問問情況;
3. 算清楚“隱性成本”:除了學費,還有房租、生活費(如果去外地),算下來可能比學費還高,確保自己能承擔。
路徑4:校企合作/實訓(適合人群:在校學生、想進大廠實習)
有些高校會和設計公司合作開設實訓班,或者大廠(如阿里、騰訊)有“設計師訓練營”,這種路徑的優點是“資源對接”——表現好可能直接拿實習機會,但門檻較高(通常要通過選拔),名額也少,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學生。
四、普通人最容易踩的3個坑,避開就能少走半年彎路
不管選哪種路徑,這幾個坑一定要避開,我見過太多人因為這些問題,學了一年還沒入門。
坑1:“工具焦慮”——學了10個軟件,卻連一個完整界面都做不出來
總有人問:“學UI要會PS、AI、Figma、Sketch、Axure、AE……這么多軟件,先學哪個?”——真相是:你根本不需要學這么多。
新手階段,掌握1個核心設計軟件(Figma或Sketch)+1個原型工具(Axure或Figma自帶原型功能)足夠了。我認識的資深UI設計師,平時90%的工作用Figma就能完成,AE只會簡單的動效(復雜的交給動效設計師)。
記住:軟件只是工具,企業招你是讓你“解決用戶問題”,不是“炫軟件技能”。與其花1個月學10個軟件的基礎操作,不如用1個月把Figma練熟,做出一套能落地的界面。
坑2:“作品集全是臨摹”——企業要的是“你的思考”,不是“你的復制粘貼”
很多人作品集里全是臨摹的APP界面,甚至直接用別人的作品改改顏色——這種作品集,HR掃一眼就扔了。
好的作品集=“項目過程+你的思考+結果”:比如你設計一個“老年版外賣APP”,要寫清楚“為什么做這個項目?”(發現老年人點外賣難)、“用戶調研怎么做的?”(采訪了10位老人,發現他們看不清小字、不會用復雜功能)、“設計方案改了幾版?為什么改?”(第一版按鈕太小,老人反饋點不準,第二版放大按鈕并加粗文字)。
哪怕是虛擬項目,只要有完整的思考過程,也比單純臨摹強10倍。
坑3:“只學不練”——設計是“動手活”,不是“聽課活”
我見過最可惜的學員:報了2萬的線下班,每天認真記筆記、聽老師講,就是不自己動手做——結課時作品集只有3個臨摹界面,找工作處處碰壁。
學UI的核心是“練”:老師講完“色彩搭配”,你當天就要用Figma做3套配色方案;講完“原型設計”,你就要畫一個完整的用戶流程圖。哪怕一開始做得丑也沒關系,改10遍后,你會比只聽課的人強太多。
五、最后想說:沒有“最好”的學習方式,只有“最適合”的行動
其實“UI設計哪個學習好”,本質是“你愿意為學習付出多少時間、金錢和精力”。零基礎自律性強,自學+線上課就能入門;預算充足想快速就業,線下班是選項之一;純興趣愛好,免費資源足夠讓你玩得開心。
但不管選哪條路,記?。?b>UI設計是“用作品說話”的行業。你學了多少理論、會多少軟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拿出“解決問題的設計”。從今天開始,別再糾結“學哪個好”,先打開Figma畫一個界面——行動,永遠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jsjzx/Web_Design/34343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