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案例題答題技巧
摘要
二級建造師考試中,案例題占分超50%(實務科目總分120分,案例題通常80分),堪稱“得案例者得證書”。但每年都有考生栽在這:要么讀完題腦子一片空白,要么寫了滿滿一頁卻不得分,要么糾結一道題導致后面沒時間做……其實案例題不是“玄學”,而是“有套路的踩分游戲”。本文結合近5年真題規律和閱卷標準,總結出“審題-踩點-分點-避坑”四步答題法,附具體例題解析,幫你從“答滿”到“答準”,穩穩拿下案例分。
一、先搞懂:案例題到底“難在哪”?
很多考生覺得案例題難,不是因為知識點不會,而是沒摸透它的“出題套路”。結合我帶過的3000+考生反饋,大家常踩的坑主要有3個:
1. 審題時“漏關鍵”,考點抓不準
案例題背景材料動輒幾百字,包含工程場景、時間線、人物關系(比如施工單位、監理、建設單位)、問題描述(比如“指出錯誤”“計算工期”“分析責任”)。有考生習慣從頭讀到尾,結果讀完只記得“施工出問題了”,具體是“哪個環節出問題”“考哪個知識點”完全沒概念。
舉個例子:某真題背景提到“模板拆除時,施工人員先拆了承重梁模板,后拆非承重板模板”,問題是“指出模板拆除的錯誤之處并改正”。有考生只看到“拆除順序錯了”,卻沒注意背景里“承重梁”“非承重板”這兩個關鍵詞,導致改正時沒寫具體順序,白白丟分。
2. 答題時“憑感覺”,偏離采分點
案例題閱卷是“按點給分”,每個采分點對應1-2分,答案必須“貼教材、貼規范”。但很多考生喜歡“自由發揮”:比如考“施工組織設計審批流程”,教材原文是“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有考生寫成“項目經理審批監理員同意”,完全偏離采分點,寫再多也沒用。
3. 時間“分配亂”,會做的題沒時間答
實務科目3小時要做6道案例題,平均每道題25-30分鐘(包括審題、思考、書寫)。但有考生在某道“看起來難”的題上死磕(比如復雜的工期計算題),結果花了50分鐘,后面3道題只剩40分鐘,簡單的改錯題都沒時間細看,直接導致“會的題沒分,難的題也沒分”。
二、核心技巧:四步答題法,從“答滿”到“答準”
針對以上痛點,結合閱卷規則和高分考生經驗,總結出“審題-踩點-分點-控時”四步答題法,每一步都有具體操作和例題解析,看完就能用。
第一步:審題先“拆題”,別被背景繞暈
核心動作:先看問題,再讀背景,圈畫“3類關鍵詞”。
很多考生習慣“先讀背景再看問題”,但案例題背景常故意“埋陷阱”(比如冗余信息、干擾數據),先讀背景容易被繞進去。正確做法是:先快速掃一遍問題,帶著問題讀背景,邊讀邊圈畫關鍵信息。
需要圈畫的3類關鍵詞:
主體詞: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明確責任方);
時間詞:開工時間、驗收時間、索賠事件發生時間(涉及工期計算、時效判斷);
事件詞:“模板拆除”“腳手架搭設”“混凝土澆筑”(定位考點模塊,比如“施工技術”“安全管理”)。
例題演示:
(背景節選)某項目主體結構施工中,施工單位技術員編制了模板專項施工方案,經項目經理審批后開始實施。監理工程師檢查時發現,方案中未包含模板支撐系統的承載力驗算,要求停工整改。
(問題)指出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審批流程的錯誤之處,并寫出正確流程。
審題步驟:
先看問題:“審批流程錯誤+正確流程” 考點是“專項施工方案的審批程序”(對應教材“施工組織設計與專項施工方案”章節)。
讀背景,圈畫關鍵詞:“施工單位技術員編制”“項目經理審批” 主體詞是“技術員”“項目經理”,事件詞是“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審批”。
關聯知識點:教材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報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 立刻判斷“項目經理審批”是錯誤(應為技術負責人),且漏了“總監理工程師簽字”。
第二步:踩點要“貼教材”,別自己“瞎發揮”
核心原則:答案=教材原文/規范條文+背景材料關鍵詞。
案例題采分點90%來自教材原文或規范(比如《建筑施工規范》《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閱卷老師只認“標準表述”,不認“大白話”。哪怕你意思對了,但用詞不標準,也可能丟分。
3個踩分技巧:
1. “問什么答什么”,不畫蛇添足:比如問題問“指出錯誤之處”,只寫錯誤點,別扯“為什么錯”“怎么改”(除非問題明確要求)。
2. 用“教材原詞”,拒絕口語化:比如“鋼筋綁扎”不能寫成“鋼筋捆起來”,“旁站監理”不能寫成“監理在旁邊看著”。
3. 結合背景“抄關鍵詞”:背景里提到的“承重結構”“隱蔽工程”“24小時”等詞,答案里盡量用上,能幫閱卷老師快速定位采分點。
錯誤vs正確答案對比:
(問題)施工單位提出的工期索賠是否成立?說明理由。
(背景)因建設單位未按時提供施工場地,導致施工單位停工5天。
錯誤答案(口語化,未貼教材) | 正確答案(教材原詞+背景關鍵詞) |
---|---|
“成立,因為甲方沒給場地,我們沒法干活” | “成立。理由:建設單位未按時提供施工場地屬于建設單位責任(教材原詞),導致施工單位停工5天(背景關鍵詞),非施工單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誤,可索賠工期。” |
第三步:分點“標序號”,條理越清分越高
閱卷真相:案例題答案超過3行,沒標序號=直接扣1-2分。
閱卷老師每天要改幾百份試卷,沒時間逐字找采分點。如果答案堆成一團,哪怕踩中了點,老師可能漏看;反之,用“”分點,每個點對應一個采分點,老師一眼就能看到,分數自然不會少。
分點技巧:
按問題分點:如果問題有2問(比如“指出錯誤并改正”),用“(1)錯誤之處:……(2)改正:……”
按邏輯分點:原因類問題用“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流程類問題用“第一步;第二步”。
控制字數:每個分點不超過2行(答題卡空間有限),只寫關鍵詞+結論,別寫長句。
例題演示:
(問題)指出施工單位在模板拆除過程中的3處錯誤做法。
(背景)模板拆除時,施工人員先拆除了承重梁模板,后拆除非承重板模板;拆除過程中,未設置警戒區;拆下的模板堆放在腳手架上,高度達1.5m。
分點答案:
錯誤做法:先拆除承重梁模板,后拆除非承重板模板(背景關鍵詞)。
錯誤做法:拆除過程中未設置警戒區(背景關鍵詞)。
錯誤做法:拆下的模板堆放在腳手架上,高度達1.5m(背景關鍵詞)。
第四步:時間“掐表答”,別讓“難題”拖垮全局
時間分配公式:6道案例題=3小時(180分鐘) 每道題25-30分鐘(審題5分鐘+思考5分鐘+書寫15-20分鐘)。
具體操作:
先易后難:拿到試卷后,花2分鐘掃一遍6道案例題,先做“改錯題、簡答題”(這類題考點明確,耗時少),后做“計算題、綜合分析題”(耗時多,放最后)。
“止損”原則:某道題思考5分鐘還沒思路,立刻跳過,在答題卡上留空,做完其他題再回頭看(每年都有考生因“死磕難題”丟分,記住:案例題不是“滿分游戲”,是“多拿分游戲”)。
最后留5分鐘檢查:檢查是否漏答、是否有錯別字(比如“總監理工程師”寫成“總監”可能扣分)、是否有未填的答題卡。
三、避坑指南:這5個“細節”決定你能否多拿10分
除了答題技巧,這些“隱形細節”也容易被忽略,卻直接影響得分:
1. 別“答非所問”
問題問“不正確的是”,別選“正確的”;問“屬于建設單位責任的是”,別答“施工單位責任”。每年都有考生因“看錯問題”丟分,建議讀問題時圈出“不正確”“錯誤”“屬于”等關鍵詞。
2. 計算題“寫全步驟”
案例題中的計算題(比如工期計算、費用索賠),必須寫“公式+代入數據+結果+單位”,哪怕結果算錯,寫對公式也能拿一半分。比如工期計算:“關鍵線路:⑤⑥,工期=3+5+4+2=14天”。
3. 別“空題”
哪怕完全不會,也別空著!案例題“按點給分”,寫點相關的教材原文(比如問“安全事故處理程序”,寫“報告事故保護現場組織搶救調查原因”),說不定能踩中1個采分點。
4. 字跡“別太潦草”
答題卡是掃描到電腦上閱卷的,字跡潦草可能導致老師看不清。不用寫多好看,至少保證“每個字能認出來”,尤其是關鍵詞(比如“總監理工程師”“專項施工方案”)。
5. 別“過度聯想”
案例題答案只需要“基于背景材料和教材”,別腦補額外條件。比如背景沒提“不可抗力”,就別用“不可抗力”當理由;教材沒說的規范,就別引用(除非問題明確要求“結合相關規范”)。
最后說幾句
案例題確實是二建考試的“重頭戲”,但只要掌握“審題拆題、踩點貼教材、分點標序號、時間巧分配”這四個核心技巧,再加上平時多練真題(近5年真題至少做2遍,總結常考考點),拿高分并不難。記住:案例題不是“考你會不會”,而是“考你會不會答”——用對方法,你也能從“答滿”到“答準”,穩穩拿下證書。
(注:本文技巧基于二級建造師考試歷年命題規律及公開閱卷標準整理,具體考試要求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72322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