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動物小學生作文
摘要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我們身邊正在消失的動物朋友,為什么保護它們很重要,以及小學生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最后還會分享寫作文的小技巧,幫你把對動物的關心變成一篇生動的作文。不管你是不是喜歡動物,讀完都會發現:保護瀕危動物,我們每個人都能出份力,哪怕你只是個小學生。
這些動物朋友,正在悄悄消失
上周科學課,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視頻:一只小東北虎在雪地里找媽媽,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最后累得趴在雪堆上。老師說,現在野外的東北虎可能只剩500多只了,比我們學校的學生總數還少。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心里酸酸的——原來那些課本上、動物園里看起來威風凜凜的動物,正在偷偷“變少”。
其實不止東北虎。你知道嗎?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雖然現在看起來圓滾滾很常見,但上世紀80年代,野外大熊貓只剩1114只,差點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朱鹮更驚險,曾經全世界只剩7只,躲在陜西的深山里,連科學家都以為它們已經滅絕了;還有長江里的江豚,小時候我聽爸爸說它們會“微笑”,可現在長江里可能只剩1000多頭了,漁民伯伯說,好多年沒見過小江豚跟著媽媽游的樣子了。
這些動物為什么會變少呢?老師說,有的是因為住的地方被破壞了——比如森林被砍了,動物沒地方安家;有的是因為環境污染,像江豚生活的長江里,以前垃圾很少,現在偶爾會看到塑料袋漂在水上;還有的是因為被人傷害,比如偷獵者為了象牙、虎皮去抓大象和老虎。說實話,聽到這些的時候,我有點生氣,又有點著急:它們那么可愛,為什么不能好好活著呢?
為什么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可能有同學會說:“動物變少了,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呀?”以前我也這么想,直到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蜜蜂的故事”。她說,如果蜜蜂消失了,世界上很多水果、蔬菜都長不出來——因為蜜蜂會幫花傳播花粉,沒有花粉,果樹就結不了果子。我們愛吃的蘋果、草莓、西瓜,可能以后就再也吃不到了。
原來,動物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大家庭”里,就像拼圖一樣,少了一塊,整個拼圖就不完整了。比如森林里的狼,如果狼消失了,鹿就會變多,鹿太多會吃掉很多草和樹,森林就會慢慢變成荒地;海洋里的鯊魚,如果鯊魚變少了,小魚就會泛濫,把海里的浮游生物吃光,最后海洋也會失去生機。
更重要的是,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憧创笮茇埑灾褡訒r抱著竹子打滾的樣子,是不是很可愛?朱鹮展開翅膀飛起來,羽毛像雪一樣白,是不是很美?東北虎在雪地里走路,爪子踩在雪上“咯吱咯吱”響,是不是很威風?如果這些畫面以后只能在課本上看到,那多可惜啊!保護它們,其實就是保護這些“可愛”和“美好”,讓我們的世界一直這么有趣。
小學生能做的5件小事,比你想的更有用
別覺得“保護瀕危動物”是大人的事,其實我們小學生能做的事可多了,而且每一件都很有用!
第一件:給動物做“身份證”
上周我和同桌一起做了個“瀕危動物圖鑒”:把大熊貓、朱鹮、東北虎的照片貼在本子上,旁邊寫上它們的“自我介紹”——比如“我叫大熊貓,愛吃竹子,現在野外有1864個兄弟姐妹啦”“我叫朱鹮,最怕農藥,希望人類能少用一點”。我們把圖鑒貼在教室后面的墻上,好多同學看了都說:“原來朱鹮這么可憐,我以后再也不亂扔垃圾了!” 你也可以試試,把你喜歡的瀕危動物畫下來,寫上它們的小秘密,告訴身邊的人:“這些朋友需要我們的幫助哦!”
第二件:當家庭“環保小衛士”
保護動物,不用非得去森林或海洋,從家里就能開始。比如提醒媽媽買菜時用布袋,別用塑料袋——塑料袋丟進河里,海龜可能會把它當成水母吃掉,就會生??;告訴爸爸少開車,多騎自行車或走路——汽車尾氣會污染空氣,影響動物呼吸;自己呢,記得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節約能源就是保護動物的家。我現在每天都會檢查家里的燈有沒有關,媽媽說我快成“小管家”了,哈哈!
第三件:用零花錢做“愛心投資”
上個月學校組織“愛心義賣”,我把自己的漫畫書賣了20塊錢,全部捐給了“保護江豚”的公益項目。老師說,這些錢可以幫科學家買望遠鏡,觀察江豚的生活;還能幫漁民伯伯改裝漁網,讓江豚不會被漁網纏住。雖然20塊錢不多,但如果每個同學都捐一點點,加起來就能幫到很多江豚啦!你也可以把零花錢存起來,捐給靠譜的動物保護組織,或者用零花錢買環保文具,比如用再生紙做的筆記本,少砍一棵樹,動物就多一個家。
第四件:拒絕“動物朋友”的禮物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用動物身體做的東西,比如象牙做的飾品、虎皮做的衣服、熊膽做的藥。這些東西看起來漂亮,但背后可能藏著動物的痛苦。上次我在商店看到一個用牛角做的梳子,媽媽說牛角可能來自被傷害的牛,我就沒讓媽媽買。其實好看的東西有很多,比如用木頭、布料做的飾品,一樣很漂亮,還不會傷害動物。記?。鹤詈玫亩Y物,是讓動物好好活著。
第五件:做個“動物故事宣傳員”
你知道嗎?很多人傷害動物,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動物有多重要。所以我們可以當“宣傳員”,把動物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比如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你可以說:“如果垃圾被風吹到河里,江豚可能會吃到哦!”看到有人買皮草,你可以說:“你知道嗎?一件皮草可能需要殺死好幾只狐貍呢!” 上次我表妹想買一個用鳥羽毛做的發卡,我給她講了朱鹮的故事,她聽完就說:“我不買了,我要保護小鳥!” 原來我們的一句話,真的能改變別人的想法呢!
寫作文沒思路?試試這3個小技巧
如果你要寫一篇關于“保護瀕危動物”的作文,別擔心,記住這3個小技巧,保證你的作文又真實又感人。
技巧一:從“一個動物朋友”開始寫
別一上來就寫“我們要保護動物”,太籠統啦!你可以選一個你喜歡的瀕危動物,寫寫它的樣子、生活習慣,再寫寫它遇到的困難。比如:“我最喜歡的動物是江豚,它有圓圓的腦袋,嘴巴總是翹著,像在微笑??墒乾F在長江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江豚找不到干凈的水喝,也找不到足夠的魚吃……” 這樣寫,讀者就像認識了這個動物朋友,自然會想保護它。
技巧二:加入“自己的小故事”
作文里如果有自己的經歷,會更真實。比如你可以寫:“上周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只小海龜被塑料袋纏住了脖子,差點死掉。從那以后,我每次看到地上的垃圾都會撿起來,因為我不想讓江豚、海龜也遇到這樣的危險。” 或者寫:“我和同學一起做了瀕危動物海報,貼在小區里,有個阿姨看到后說‘原來朱鹮這么珍貴,我以后一定少用農藥’,那一刻我覺得特別開心。” 自己的故事,比空講道理更有力量。
技巧三:用“問句”和“呼吁”結尾
結尾的時候,可以用一個問句讓讀者思考,比如:“如果有一天,我們再也看不到大熊貓打滾、聽不到江豚微笑,那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呢?” 然后再寫一句呼吁,比如:“保護瀕危動物,不用等我們長大,從今天開始,撿起一片垃圾、節約一度電,都是在幫它們哦!” 這樣結尾,既能引起共鳴,又能讓人想行動起來。
其實保護瀕危動物,真的不是什么很難的事。就像老師說的:“不是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把‘在乎’放進每天的小行動里?!?也許我們現在做的事很小,但只要每個人都愿意伸出手,那些可愛的動物朋友,就會一直陪在我們身邊,在森林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躍,在天空中飛翔。
希望有一天,當我們的弟弟妹妹上小學時,他們課本上的瀕危動物,都能變成“常見動物”;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親眼看到小東北虎跟著媽媽在雪地里散步,看到江豚一家在長江里“微笑”著游來游去。這一天什么時候會來呢?我想,就從我們撿起第一片垃圾、畫第一張保護海報、講第一個動物故事開始吧。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58210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