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防逃生攻略
每年我國發生的火災中,家庭火災占比超30%,而80%的傷亡事故,都源于“不會逃”——要么慌不擇路沖進濃煙,要么貪戀財物延誤時機,要么用錯方法把自己困在險境。其實,家庭火災逃生有一套“救命邏輯”:提前準備+冷靜應對+避開誤區。這篇攻略會把“準備什么、怎么做、哪些坑不能踩”講透,看完能讓你和家人在危急時刻多一分勝算。
一、火災發生前:這3樣東西,每個家庭必須備齊(附清單)
別等火來了才后悔“早知道該準備”,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錢,卻可能在關鍵時刻救命。
1. 滅火器:選對類型,放在“順手”的地方
不是所有滅火器都適合家用。干粉滅火器(ABC型) 最實用,能滅木頭、布料、電器、油鍋等常見火災,價格幾十到一百多塊;如果家里有貴重電器,可選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后不留痕跡,但要注意噴的時候別凍傷手。
重點:放在“起火高頻區”附近——廚房門口、客廳沙發旁、臥室門口,別藏在柜子里!我鄰居家廚房起火時,滅火器被塞在陽臺角落,等找到時火已經燒大了。
2. 逃生繩+防煙面罩:高層住戶必備
住3樓以上的家庭,一定要備消防安全繩(選承重200公斤以上的,長度=樓層高度+2米),固定在陽臺或窗邊的承重柱上(提前用膨脹螺絲裝好,別臨時綁欄桿,容易松)。
防煙面罩(也叫“自救呼吸器”)比濕毛巾靠譜10倍——火災中80%的人是被濃煙嗆死的,濕毛巾最多撐3分鐘,合格的防煙面罩能過濾有毒氣體,撐30分鐘以上。記得買兒童款(孩子臉小,成人款戴不嚴),放床頭伸手就能拿到。
3. 煙霧報警器:比你更早發現火災
90%的家庭火災在凌晨發生,人睡得沉,等聞到煙味可能已經晚了。獨立式光電感煙報警器(電池款即可,不用接電),裝在客廳天花板中央、臥室門口上方,每月按一下“測試鍵”,沒電了及時換電池。我同事家去年就是報警器半夜響,才發現臥室插線板短路冒煙,沒釀成大禍。
額外提醒:畫一張“家庭逃生路線圖”——在紙上標出每個房間的兩個出口(門+窗戶),客廳、臥室、廚房的位置,逃生時走最近的路,約定一個“戶外集合點”(比如樓下大樹下)。打印出來貼在冰箱上,每月和家人“走一遍”,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練熟了才不會慌。
二、起火了!第一時間該做什么?90%的人第一步就錯了
火災發生時,黃金逃生時間只有3-5分鐘,每一秒都不能浪費。但很多人會犯一個致命錯誤:先拿手機、找錢包,甚至回去穿衣服。記?。好热魏螙|西都重要!正確步驟分3步:
第一步:判斷“火有多大”,決定“滅還是逃”
如果只是小范圍起火(比如油鍋冒煙、插線板冒火花),小火速滅:
油鍋起火:立刻關燃氣,用鍋蓋蓋?。▌e用塑料蓋,會融化),千萬別澆水(油遇水會濺,火更大);
電器起火:先拔插頭(別用濕手拔!),再用干粉滅火器噴,或用濕棉被蓋滅(別直接用水潑,可能觸電)。
如果火已經燒大(有明火、濃煙,或蔓延到其他物體),立刻逃,別猶豫!
第二步:彎腰低姿,捂好口鼻,沿“安全路線”跑
開門前一定要摸門把:
如果門把不燙:快速打開一條縫,看門外有沒有濃煙。沒煙的話,彎腰(煙往上飄,離地面30厘米內空氣相對干凈),用濕毛巾(折疊8層以上,捂住口鼻,吸氣用鼻子,呼氣用嘴),沿墻根快速跑下樓(別坐電梯!電梯井是“煙囪”,會灌煙,還可能斷電困梯)。
如果門把燙手:千萬別開門!火已經在門外了,趕緊退回房間“固守待援”(后面細說怎么操作)。
第三步:逃到戶外后,立刻報警
到了集合點,確認家人都安全后,打119報警。說清這3點:詳細地址(XX小區X號樓X單元X室)、起火位置(廚房/臥室)、有沒有人被困,別慌得語無倫次。
三、特殊場景逃生指南:臥室/廚房/高層,這樣做能救命
不同地方起火,逃生方法不一樣,弄錯了可能更危險。
場景1:臥室里聽到警報或聞到煙味
如果是半夜被煙嗆醒,先別開燈(火光可能讓你看不清,還可能引爆燃氣)。摸黑找到手機和防煙面罩,戴上后摸門把:
門把不燙:開門后沿逃生路線跑,記得關緊身后的門(能延緩火勢蔓延);
門把燙:回房間關緊門,用濕毛巾、濕衣服塞住門縫(阻止濃煙進來),打開窗戶(別跳!除非在1-2樓,且下面有軟東西),在窗邊揮舞鮮艷衣物(白天)或開手電晃(晚上),大喊“救命”,讓消防員看到你。
場景2:廚房起火,人在廚房
如果起火時你正在炒菜,按“關燃氣蓋鍋蓋”的步驟滅小火。如果火已經燒到抽油煙機,趕緊跑!跑的時候順手關廚房門(延緩火勢),別想著“把鍋里的油倒掉”——跑動中油會灑出來,火跟著你跑,更危險。
場景3:高層住戶,樓梯被濃煙堵住
住10樓以上,樓梯間全是煙,根本下不去怎么辦?別慌,退回房間“固守”:
關緊所有門(包括臥室門、衛生間門),門縫用濕毛巾堵死;
打開陽臺或窗戶的通風口(只開一條縫,別全開,防止風把火吹進來);
到陽臺或窗邊求救(打119說清楚“被困在X樓X室,房間里有煙但暫時安全”),別躲在衣柜或床底,消防員找不到你。
四、這些“逃生誤區”,正在把你推向危險
很多人覺得“火災逃生靠常識”,但這些“常識”其實是錯的,一定要避開:
誤區1:“濕毛巾捂口鼻就夠了,不用彎腰”
錯!濃煙里有一氧化碳、氰化氫等毒氣,比火更致命。濕毛巾只能過濾部分煙塵,必須彎腰低姿(越低越好,最好匍匐前進),因為離地面越近,煙霧越淡。去年有個新聞,一家三口逃生時都捂了毛巾,但直著身子跑,結果被濃煙嗆暈在樓梯間。
誤區2:“衣服著火了,趕緊跑”
錯!跑動會讓火勢更旺(風助火勢)。正確做法:立刻躺下,在地上來回滾動(壓滅火苗),如果旁邊有毯子、大衣,裹在身上滾效果更好。別用手拍(手會被燒傷),也別往水里跳(除非旁邊就是水池,否則跑動過程中火會燒得更厲害)。
誤區3:“逃出去后,想起貴重物品沒拿,回去取”
絕對不行!火災中“二次進入”是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火和煙的蔓延速度比你快得多,可能你剛進門,門就被火封死了。記?。哄X、手機、證件沒了可以再買,命沒了就真沒了。
五、給孩子和老人的特別提醒:簡單好記的逃生口訣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光自己知道沒用,得讓他們也記住“怎么逃”。
教孩子:記3句口訣,玩“逃生游戲”
孩子太小聽不懂復雜步驟,教他們3句簡單口訣:
“小火快跑,大火關門”(小火就跟著大人跑,火大了就關緊門);
“彎腰捂嘴,跟著光走”(彎腰、用袖子捂口鼻,跟著有光的地方跑,別往黑的地方鉆);
“到了樓下,找警察叔叔”(逃到樓下集合點,找穿制服的人,別亂跑)。
平時和孩子玩“逃生游戲”:比如設定“廚房冒煙了”,讓孩子從臥室找到防煙面罩戴上,沿路線跑到門口,多練幾次就記住了。
幫老人:備“應急包”,設“求助快捷鍵”
老人行動慢,提前準備一個“應急包”:放一雙防滑鞋(放在床邊,別穿拖鞋跑,容易摔)、助行器(如果需要)、防煙面罩、寫有家庭住址和電話的紙條。手機設“緊急聯系人快捷鍵”(比如按5下電源鍵撥119或子女電話),告訴老人“按這個鍵就能找人幫忙”。
其實,家庭消防逃生的核心就一句話:“平時多準備,遇事不慌張”。煙霧報警器、滅火器、逃生繩這些東西,可能放幾年都用不上,但一旦用上,就是“保命符”。更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熟悉逃生路線,練幾次逃生步驟——別等災難發生了才說“早知道該……”,平安從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提前準備。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52474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