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電腦讀不出來怎么辦
周末翻出壓箱底的老DVD,想重溫下大學時追的美劇,結果把光盤塞進電腦,光驅“咔噠”響了兩聲就沒動靜了——屏幕上連個光盤圖標都沒有。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光盤看著好好的,電腦卻像“瞎”了一樣不認它?其實DVD讀不出來不是什么大問題,大概率是光盤、光驅或系統的小毛病,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排查,不用找維修師傅,自己在家就能搞定。
一、先別急著怪電腦,檢查光盤本身:80%的問題出在這
很多人遇到DVD讀不出,第一反應是“電腦壞了”,但其實光盤本身的問題最常見。畢竟DVD是物理介質,放久了、用久了都可能出問題,咱們先從簡單的查起。
1. 光盤“臟了”或“花了”:擦一擦可能就好了
你拿光盤對著光看看,是不是有這些情況:
指紋/污漬:手指直接摸光盤數據面(亮面),留下的油漬或灰塵會擋住激光讀取;
劃痕:尤其是一圈圈的“同心圓劃痕”,或者邊緣有缺口,激光頭很難識別數據;
霉斑:如果光盤放在潮濕的地方,數據面可能會長出白色霉點,直接破壞數據層。
解決辦法:
指紋/污漬:用柔軟的眼鏡布(或不掉毛的棉布),從光盤中心向外“放射狀”擦拭(別轉圈擦,會讓劃痕更嚴重),擦完再試試;
輕微劃痕:可以擠一點牙膏(普通白色牙膏,別用帶顆粒的),涂在數據面,用手指輕輕打圈揉10秒,再用清水沖干凈,擦干后可能會有驚喜;
嚴重劃痕/霉斑:這種基本救不回來了,只能試試找同款光盤復制,或者網上搜資源(別下盜版哦)。
我之前幫我媽弄她的“廣場舞教學DVD”,就是因為光盤上全是手印,擦干凈后立馬能讀了——老人家不知道不能摸亮面,每次拿都直接抓中間,你家里要是有老人用DVD,也記得提醒下。
2. 光盤“放反了”:別笑,真有人犯過這錯
聽起來很離譜,但我見過不止一個人把光盤“光面朝下”塞進光驅——注意:有圖案的一面朝上,亮閃閃的數據面朝下,這才是正確的放法。如果放反了,光驅轉半天也讀不出數據,還可能發出“咔咔”的異響,趕緊取出來翻個面再試。
3. 光盤“格式不對”:不是所有光盤都叫“DVD”
你以為“圓圓的、能放光的都是DVD”?其實光盤分很多種:CD(音樂/數據)、DVD(電影/大容量數據)、藍光(高清電影),還有更老的VCD。如果你的電腦光驅是CD-ROM(只能讀CD),塞DVD進去肯定沒反應;如果是DVD-ROM,塞藍光光盤也讀不了(藍光需要專門的藍光光驅)。
怎么看光驅支持什么格式?臺式機可以看光驅面板,一般會標“DVD-ROM”“DVD±RW”(能讀能刻DVD);筆記本可以右鍵“此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DVD/CD-ROM驅動器”,型號里帶“DVD”的就是支持DVD的。
二、光盤沒問題?那該查光驅硬件了:連接、供電、激光頭都可能“鬧脾氣”
如果光盤擦干凈、放對了,格式也沒問題,那就要看看光驅本身是不是出了硬件故障。光驅是機械部件,用久了容易出小毛病,咱們一步步排查。
1. 外接光驅“沒插好”:USB接口是“重災區”
現在很多筆記本沒有內置光驅,大家常用外接USB光驅。這種光驅最容易出的問題就是接觸不良:
USB線松了:尤其是那種“一拖二”的外接光驅線(一根主USB,一根輔助供電),輔助供電線沒插,光驅可能因為供電不足讀不出盤;
USB接口壞了:電腦的USB口用久了會松動,換個USB口試試(臺式機盡量插機箱后面的接口,供電更穩);
線壞了:USB線內部斷線也有可能,找根手機數據線(Type-C轉USB的也行,用轉接頭)換著試。
我之前用外接光驅,插筆記本側面的USB口死活讀不出,換了個后面的口立馬好了——原來側面的口接觸不良,白折騰了半小時。
2. 內置光驅“卡住了”:機械部件可能“銹住”或“錯位”
內置光驅(比如老臺式機、舊筆記本)用久了,可能會因為機械臂卡住或激光頭滑軌生銹,導致讀盤失敗。你可以試試這兩個小技巧:
聽聲音判斷: 塞進光盤后,如果光驅“嗡嗡”轉個不停,屏幕沒反應,可能是激光頭找不到數據;如果完全沒聲音,可能是電機壞了或卡住了。
手動“喚醒”光驅:
先關機,斷開電源(臺式機)或拔掉電池(筆記本),等10秒再開機,讓光驅“重啟”;
如果還是沒反應,找一根回形針,掰直后插進光驅面板上的“應急出倉孔”(一個小孔,一般在彈出按鈕旁邊),用力頂一下,光驅托盤會彈出來,再把光盤放進去試試——有時候托盤卡住了,彈出來重新歸位就好了。
3. 激光頭“臟了”:用了5年以上的光驅大概率需要清潔
光驅讀盤靠的是“激光頭”發射激光,讀取光盤上的凹凸數據。如果激光頭積灰,就像人戴了臟眼鏡,看不清東西。這種情況在用了5年以上的老光驅上特別常見。
清潔方法(新手建議找專業人士,動手能力強的可以試試):
斷電后拆開光驅(臺式機光驅好拆,筆記本內置光驅建議別自己拆,容易拆壞);
找到激光頭(一個小玻璃鏡頭,旁邊有金屬支架);
用棉簽蘸少量純凈水(別用酒精,可能腐蝕鍍膜),輕輕擦一下鏡頭表面,晾干后裝回去。
注意:如果你的光驅還在保修期,別自己拆!拆了就不保修了,直接找售后。
三、硬件沒問題?那就是系統“鬧別扭”了:驅動、服務、權限都可能卡殼
有時候光驅和光盤都是好的,但系統“沒認出”光驅,或者相關服務沒啟動,也會導致讀不出盤。這種軟件問題比硬件問題好解決,跟著步驟操作就行。
1. 光驅“消失”了:設備管理器里看看是不是“被禁用”或“驅動壞了”
你打開“此電腦”,如果看不到光驅圖標,先別急著慌,可能是系統沒加載光驅驅動。
操作步驟:
右鍵“此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展開“DVD/CD-ROM驅動器”;
如果看到光驅型號上有黃色感嘆號/問號,說明驅動出問題了:右鍵光驅“卸載設備”,然后重啟電腦,系統會自動重裝驅動;
如果壓根沒有“DVD/CD-ROM驅動器”這一項,可能是光驅被禁用了:點擊“操作”“掃描檢測硬件改動”,讓系統重新識別光驅;
還是不行?試試“更新驅動程序”:右鍵光驅“更新驅動程序”“自動搜索驅動程序”,讓系統聯網找最新驅動。
驅動就像光驅和系統之間的“翻譯官”,翻譯官罷工了,系統自然不知道光驅在干嘛——更新或重裝驅動,基本能解決80%的“光驅消失”問題。
2. 相關服務“沒啟動”:系統“忘了”讓光驅工作
Windows系統里有個叫“Shell Hardware Detection”的服務,專門負責檢測外接設備(包括光驅)。如果這個服務沒啟動,光驅插進去系統也“視而不見”。
啟動服務步驟:
按“Win+R”打開“運行”,輸入“services.msc”,點確定;
在服務列表里找到“Shell Hardware Detection”,雙擊打開;
啟動類型選“自動”,服務狀態點“啟動”,然后點“確定”;
重啟電腦,再試試讀光盤。
我之前幫同事修電腦,就是這個服務被禁用了,啟動后立馬能讀盤——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動了服務設置,所以遇到問題多看看系統服務,可能有意外收獲。
3. 播放器“不支持”:換個播放器試試,別死磕系統自帶的
有時候光盤能讀出來(“此電腦”里能看到光盤圖標),但雙擊打開提示“無法播放”,這可能是播放器的問題。
Windows自帶的“電影和電視”播放器支持的格式有限,如果光盤是加密的DVD(比如正版電影碟),可能播放不了。這時候換個第三方播放器就行,比如:
VLC播放器:免費、開源,幾乎支持所有光盤格式,連加密DVD都能直接讀,我自己一直用這個;
PotPlayer:功能強大,解碼能力強,設置稍微復雜一點,但播放流暢;
暴風影音:老牌子了,雖然廣告多,但對老DVD兼容性不錯。
下載播放器后,右鍵光盤圖標“打開方式”選擇你剛裝的播放器,大概率能解決播放問題。
四、特殊情況:區域碼不對、光盤加密,這些“冷門坑”也可能踩
如果以上方法都試了,還是讀不出,可能是遇到了“特殊情況”,雖然少見,但也得知道。
1. 區域碼不匹配:國外的DVD國內光驅可能“不認”
DVD有“區域碼”限制,全球分6個區(比如中國是6區,美國是1區,歐洲是2區)。有些正版DVD會鎖區域碼,只能在對應區域的光驅里播放。
怎么看光驅區域碼?右鍵“此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雙擊光驅“DVD區域”,就能看到當前設置的區域。注意:區域碼只能改5次,改完5次就固定了,所以別隨便改!
如果你的光盤是國外買的,而光驅區域碼不對,可以試試用VLC播放器(它能跳過區域碼檢測),或者找“DVD區域碼破解工具”(注意別下到病毒)。
2. 光盤加密或損壞:數據壞了,神仙也救不了
有些光盤(比如系統安裝碟、正版軟件碟)會加密,普通光驅可能讀不出;還有些光盤雖然看著沒劃痕,但數據層已經損壞(比如被陽光直射太久,或高溫烤過),這種情況只能放棄——數據沒了就是沒了,別再折騰了。
寫在最后:大部分問題都能自己解決,別慌
其實DVD讀不出來,90%的問題都能通過“檢查光盤排查硬件修復系統”這三步解決。遇到問題別著急送修,先按上面的步驟試一遍,大概率能省下維修費。
當然,如果你的光驅用了七八年,激光頭老化嚴重,或者硬件徹底壞了,那也別勉強——現在外接光驅也就一百多塊,買個新的更省心。
最后想說,DVD雖然是“老物件”,但里面可能藏著我們的回憶(老照片、家庭錄像、經典電影),花點時間修一修,或許能找回很多溫暖的瞬間呢。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52046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