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證書有用嗎
摘要
健康管理師證書有用,但“有用”的程度,取決于你為什么考、怎么用。 如果你是想轉行進入健康行業、提升職場競爭力,或是想系統學習健康知識管理自己和家人,那它大概率能幫到你;但如果只是跟風考證,指望“一本證書就能月入過萬”,那大概率會失望。這篇文章會從“為什么有人覺得沒用”“哪些人考了真有用”“證書的實際價值”“怎么考不踩坑”四個角度,幫你徹底搞懂這個證書值不值得考。
一、先潑盆冷水:為什么有人考了覺得“沒用”?
前陣子和朋友聊天,她吐槽:“去年花3000多考了健康管理師,現在證書壓箱底,工作一點沒沾上邊,純純浪費錢!”
其實這種情況不少見。我翻了翻網上的吐槽,發現“覺得沒用”的人,基本逃不開這3個原因:
1. 把證書當“萬能鑰匙”,卻沒真本事
小王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聽人說“健康管理師好就業、薪資高”,就跟風報了班。考試前背了幾天題庫,勉強拿了證,結果去面試時,HR問“怎么給高血壓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客戶體重管理總反彈,你有什么辦法?”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證書只是“入場券”,但企業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光有證沒能力,自然找不到工作。
2. 選錯了“報考姿勢”,被機構坑了
有個讀者跟我吐槽,她報的機構承諾“包過包就業”,結果交了5000塊,只發了幾本舊教材,考試全靠自己蒙。考完更別提“包就業”了,機構直接失聯。現在市面上的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有些根本沒有辦學資質,收了錢就跑路,最后證沒考下來,錢也打水漂。
3. 沒搞清楚自己“要不要”,盲目跟風
還有人考證純是“別人考我也考”。比如有個全職媽媽,本來是想在家學點東西,結果被機構忽悠“考了證就能接單賺錢”,但她根本沒精力去學習實操,考完發現自己既不想做健康管理師,也用不上那些知識,證書自然成了擺設。
二、這3類人考了,真的能改變現狀
雖然有人覺得“沒用”,但我身邊也有不少人靠這個證書“逆襲”的。如果你屬于下面3類人,那這個證書大概率能幫到你:
1. 想轉行進入健康行業的“跨界者”
適合人群:護士、幼師、銷售、文員等想換賽道的人。
我朋友李姐,35歲,當了10年護士,天天倒夜班,身體熬不住,孩子也沒人管。她想找個“時間相對自由、能兼顧家庭”的工作,去年考了健康管理師,現在在一家體檢中心做健康顧問,月薪8000+,朝九晚五,周末還能接私活——給客戶做健康評估、定制飲食運動方案,一個月多賺3000塊。
為什么她能成?因為護士本身有醫學基礎,考健康管理師相當于“錦上添花”,加上她考完后沒閑著,跟著老師學實操(比如怎么用體脂秤分析數據、怎么寫健康報告),面試時直接拿出給家人做的健康方案當案例,HR當場就拍板了。
關鍵:跨界轉行,證書是“敲門磚”,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原有技能(比如護士懂醫學、幼師懂溝通),再補實操能力,成功率才高。
2.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的“上班族”
適合人群:HR、保險顧問、社區工作者、健身教練等。
我表哥是做保險的,前幾年業績平平,后來考了健康管理師,現在專做“健康險+健康管理”的組合服務。客戶買保險時,他不光講條款,還能免費給客戶做健康風險評估,比如“您有高血壓家族史,建議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您孩子挑食,我給您整理了一份兒童營養食譜”。客戶覺得他專業,轉介紹特別多,去年業績直接沖到公司前三。
現在很多行業都在“健康化”:HR做員工健康管理、社區工作者負責慢病防控、健身教練要懂營養搭配……多一個健康管理師證書,就多一個和別人差異化競爭的籌碼。
3. 想管好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普通人”
適合人群:寶媽、家里有老人/慢病患者、注重養生的人。
我鄰居陳姐,兒子從小體弱,三天兩頭感冒,她自己也有輕度脂肪肝。去年考了健康管理師,學了“兒童免疫力提升”“脂肪肝飲食調理”,現在每天給兒子做“彩虹餐”(保證每天12種食材),自己堅持每周3次快走,半年下來,兒子感冒少了,她的脂肪肝也逆轉了。
更意外的是,她把給兒子做的食譜發到小區群,很多寶媽找她咨詢,現在她每周在群里開一次“健康小課堂”,雖然不賺錢,但成了小區里的“健康達人”,特別有成就感。
證書的“隱藏價值”:就算不用于工作,系統學完健康管理知識,也能幫你避開養生謠言(比如“早上空腹喝淡鹽水排毒”其實傷胃),科學管理家人健康,這本身就是一筆“隱形財富”。
三、證書的“實際價值”,比你想的更實在
除了上面說的“改變現狀”,健康管理師證書還有一些“硬價值”,可能你沒注意到:
1. 政策支持:國家在“推”這個職業
健康管理師是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認證的職業,2017年被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推“健康中國”戰略,比如社區要建“健康管理服務中心”、企業要做“員工健康管理”,這些都需要大量健康管理師。
有些地方還有補貼:比如廣東、浙江等地,符合條件的考生考完證可以領2000-3000元政府補貼(具體金額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等于“半免費”考證。
2. 知識變現:多一條“搞錢”路子
就算不轉行,也能靠健康管理知識賺錢:
線上接單:在小紅書、抖音發健康科普內容(比如“三高人群怎么吃”“上班族肩頸放松操”),積累粉絲后接咨詢、定制方案,一次收費100-500元;
線下合作:和健身房、美容院、母嬰店合作,給他們的客戶做健康講座、體測分析,一場能賺500-1000元;
企業服務:給中小企業做“員工健康管理計劃”,比如設計工間操、定制團餐食譜,一年服務費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3. 職業背書: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現在網上“養生大師”太多,為什么別人要信你?證書就是“信任狀”。比如你在朋友圈賣養生茶,說自己是“健康管理師”,比單純說“我懂養生”更有說服力;就算是和朋友聊天,你說“我學過健康管理,這個說法不科學”,也更容易讓人信服。
四、不想白交2000+報名費?這3個坑一定要避開
考健康管理師,報名費+培訓費一般在2000-5000元,不想白花錢,這3個坑千萬別踩:
1. 別信“包過包就業”,都是套路
正規考試必須本人參加,哪有“包過”的道理?那些說“不用學習就能拿證”的機構,要么是騙你錢,要么最后給你的是“假證”(比如非國家衛健委認證的證書)。
“包就業”更不靠譜——好工作都是自己找的,機構最多給你推薦幾個崗位,但能不能面試上,還得看你自己的能力。
2. 別只盯著“考證”,實操比證書更重要
很多人考完證覺得“沒用”,就是因為只學了理論,沒練實操。比如“健康風險評估”,書上教公式,但實際給客戶做評估時,怎么溝通讓客戶說實話?怎么把枯燥的數據轉化成客戶能聽懂的建議?這些都需要練。
建議選培訓機構時,優先看有沒有“實操課”(比如模擬咨詢、案例分析),或者考完后自己找機會練(比如給家人朋友做健康管理)。
3. 別盲目跟風,先想清楚“我為什么考”
如果你只是“聽說有用”就考,大概率會后悔。考之前先問自己3個問題:
我想靠這個證書做什么?(轉行?提升?自用?)
我的現有技能能不能和健康管理結合?(比如懂銷售可以做健康產品銷售,懂文案可以寫健康科普)
我能不能花3-6個月時間認真學習?(別想著“裸考”,健康管理師考《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涉及醫學、營養、心理等多門學科,需要實打實學)
最后想說
健康管理師證書有用,但它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徑,而是一把“鑰匙”——能幫你打開健康行業的門,能讓你多一種職業選擇,能讓你更科學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至于要不要考,關鍵看你有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行動的決心”。如果只是跟風,那不如把錢省下來;但如果你真的想進入健康行業,或者想系統學健康知識,那這個證書,值得你花時間和精力去考。
(注:文中涉及的補貼政策、薪資范圍等,因地區和個人能力不同可能存在差異,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和實際情況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edunews/65370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