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創建一個不錯的電商倉庫
摘要
創建一個“不錯”的電商倉庫,核心不是追求多豪華的設備或多大的面積,而是“用最少的成本,解決最痛的問題”。剛起步時別貪大求全,先搞清楚自己的訂單量、商品特性和預算,從選址、規劃、流程到管理,一步步踩穩,避開“盲目跟風上系統”“倉庫越大越好”的坑,才能讓倉庫真正成為賺錢的“助攻”,而不是燒錢的“包袱”。
一、先想清楚:你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倉庫?
很多人剛開始做電商,一提倉庫就覺得“得找個大的,以后肯定用得上”,結果租了300平的地方,堆了50平的貨,剩下的空間空著積灰,每月租金白扔大幾千。這不是“不錯”的倉庫,是“浪費錢”的倉庫。
關鍵第一步:搞清楚3個核心問題
1. 你的商品是“輕小件”還是“重大件”?
賣衣服、飾品的,和賣家具、家電的,倉庫需求天差地別。前者可能100平就夠用,后者得考慮層高(能不能進叉車)、承重(地面會不會塌)。
我見過一個賣露營裝備的老板,一開始租了個老居民樓的地下室,結果帳篷、折疊桌椅這些大件根本搬不進去,最后只能臨時換地方,耽誤了半個月發貨,虧了不少。
2. 你現在的訂單量,和未來6個月的預期?
每天10單和每天100單,倉庫規劃完全不同。每天10單,可能一張桌子、幾個貨架就夠;每天100單,就得考慮揀貨路線、打包流水線了。
建議按“當前訂單量×2”來規劃空間——比如現在每天發50單,就按100單的需求找倉庫,預留一點增長空間,但別直接奔著500單去,租金扛不住。
3. 你的預算有多少?
別上來就想著“上WMS系統”“買立體貨架”,小賣家初期預算有限,優先解決“能發貨、不發錯、成本低”這三個問題就行。我認識個做美妝的姑娘,第一年倉庫就用家里的陽臺,貨架是二手市場淘的,照樣做到了日發200單,關鍵是她把省下的錢投到了選品上,反而跑得更快。
二、選址:別只看租金,這3個“隱藏成本”更要命
選址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很多人覺得“郊區租金便宜,就選郊區”,結果發現快遞費比租金還貴,或者貨車進不去,悔得腸子都青了。
選址必看的4個要素(按優先級排序)
1. 物流便利性:離快遞網點越近越好
不是開玩笑,離快遞網點近,至少能省3樣東西:
快遞費:網點近,快遞員上門收件方便,議價空間大(比如別人發3.5元/單,你可能3元就能拿下);
發貨時效:下午5點收的貨,網點近當天就能發出,遠的可能要等第二天,影響用戶體驗;
溝通成本:遇到快遞問題(丟件、破損),直接去網點找負責人,比打電話扯皮效率高10倍。
我之前幫一個朋友參謀,他在兩個地方猶豫:A地租金2000元/月,離快遞網點步行10分鐘;B地租金1500元/月,離網點開車20分鐘。最后選了A地,算下來每月快遞費能省800元,還不用自己開車送貨,反而更劃算。
2. 租金成本:別只看“單價”,算“性價比”
同樣是100平,市區可能8000元/月,郊區3000元/月,但郊區可能沒電梯、沒停車位,或者冬天沒暖氣(北方的朋友懂的,冬天倉庫太冷,打包膠帶都粘不牢)。
建議列個表:租金+物業費+水電費+網費+通勤成本(如果需要每天去倉庫),算總成本,再除以可用面積(比如有些倉庫柱子多,實際能用的面積只有80%),才知道哪個更便宜。
3. 交通和配套:貨車能不能進?有沒有卸貨區?
特別是賣大件商品的,一定要問清楚:門口能不能停4.2米貨車?有沒有卸貨平臺?如果只能停三輪車,每次進貨都得人工搬,累死人不說,效率還低。
另外,周邊有沒有便利店、快餐店?倉庫員工(哪怕只有1個人)總得吃飯喝水吧,太偏的地方,員工待不住,你自己也不方便。
4. 房東和合同:別簽“口頭協議”,這些條款必須寫清楚
租期:至少簽1年,避免旺季被房東漲租或趕人;
轉租/續租:如果以后想換地方,能不能轉租?續租時租金漲幅有沒有上限?
維修責任:墻面漏水、電路故障誰負責修?別到時候房東扯皮,你自己掏錢修又心疼。
三、空間規劃:300平能當600平用,關鍵在“分區”
倉庫不是“堆貨的地方”,是“干活的地方”。同樣的面積,規劃得好,揀貨快、出錯少;規劃得差,找個貨能轉半小時,打包臺堆得像垃圾場,效率低到想哭。
新手必學的“5大功能區”(小倉庫也能分)
哪怕只有50平,也要硬分出這幾個區域,用貨架、地貼或者擋板隔開,別混在一起。
1. 收貨區:“第一關”別馬虎,不然后面全是坑
位置:倉庫門口附近,留一塊空場地(至少能放2-3個托盤)。
作用:核對供應商發來的貨(數量對不對?有沒有破損?),貼“庫位標簽”(比如“貨架A-2-3”,表示A貨架第2層第3個位置)。
踩坑提醒:別直接把貨堆在地上!我見過有人收貨不貼標簽,后來想找某個商品,只能一個個箱子翻,翻到最后發現貨早就過期了。
2. 存儲區:貨架選對,空間翻倍
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用一種貨架,按“銷量”和“重量”選:
銷量高、常揀貨的(比如爆款):用“流利式貨架”(商品自動滑到揀貨口,拿取方便),或者直接放“揀貨區”旁邊;
銷量低、偶爾揀的(比如滯銷品):用“高位貨架”(堆高一點,節省地面空間),或者直接地堆(但要墊托盤,防潮);
重的、大的(比如家電):用“重型貨架”,配手動叉車,別指望人工搬,會累死。
省錢技巧:初期預算有限,閑魚搜“二手貨架”,很多倒閉的電商處理貨架,八九成新,價格只有新的一半。
3. 揀貨區:路線越短,效率越高
揀貨是倉庫最花時間的環節,路線規劃得好,每天能多揀100單。
小技巧:把“經常一起下單的商品”放得近一點(比如賣母嬰用品的,尿不濕和濕巾放隔壁貨架),這叫“關聯陳列”,揀貨時不用來回跑。
我之前幫一個賣零食的老板優化揀貨路線,原來他的貨架是“田”字形擺的,揀貨員得繞來繞去;后來改成“豎列”擺,中間留一條主通道,兩邊貨架按銷量從高到低排,揀貨時間直接縮短了40%。
4. 打包區:別讓“打包”拖慢發貨速度
打包區要干凈、寬敞,至少放2張桌子(一張打包,一張放耗材),耗材(紙箱、膠帶、氣泡膜)按“常用程度”擺:最常用的放順手的地方,不常用的放柜子里。
避坑點:紙箱別買太多規格!一開始我圖方便,買了10種尺寸的紙箱,結果倉庫堆得到處都是,打包時還得一個個找,后來精簡到3種(小、中、大),反而更快。
5. 發貨區:和快遞“無縫對接”
位置:靠近倉庫門口,放幾個快遞袋/快遞框,按“快遞公司”分(比如中通一個框,圓通一個框),貼好面單的包裹直接扔進對應框里,快遞員來了直接拉走,不用再分類。
四、設備和系統:別盲目“上高科技”,夠用就行
很多人覺得“倉庫要先進,就得買WMS系統、自動化分揀機”,其實對中小賣家來說,初期用“基礎設備+簡易工具”完全夠用,花小錢辦大事。
不同階段的“設備清單”(按預算選)
1. 起步期(日單<50單):5000元搞定
貨架:二手輕型貨架(2000元,能放500-800件貨);
稱重:電子秤(100元,貼面單時稱重量,避免快遞超重罰款);
掃碼:手機掃碼槍(200元,連手機用,掃商品條碼入庫、出庫);
記賬:Excel表格(免費!列清楚“商品名稱、庫位、庫存數量、入庫時間、出庫時間”,每天更新一次)。
提醒:別用“腦子記庫存”!我見過一個老板,覺得自己貨少,全靠腦子記,結果發錯貨、漏發貨,客戶投訴到平臺,店鋪評分掉了0.5分,流量直接腰斬。
2. 成長期(日單50-200單):1-2萬元升級
貨架:加1-2組中型貨架(3000元);
揀貨:手持PDA(2000元,比手機掃碼槍快,能顯示庫位);
系統:簡易WMS(比如“管家婆”“商陸花”,5000-8000元/年,能自動同步訂單、扣庫存,比Excel不容易出錯);
打包:膠帶切割機(100元)、氣泡膜切割器(50元),提高打包速度。
3. 穩定期(日單>200單):按需上“進階設備”
叉車:電動叉車(2-3萬元,搬重貨省力);
分揀:電子面單打印機(1000元,打面單更快,支持批量打印);
系統:專業WMS+ERP對接(比如“旺店通”“聚水潭”,功能更全,能管理多倉庫、多平臺訂單)。
五、流程:3個“反常識”技巧,讓倉庫效率翻倍
倉庫流程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是“越簡單、越不容易出錯越好”。分享3個我從實操中總結的技巧,親測能少走很多彎路。
技巧1:收貨時“多做一步”,后面少10步麻煩
很多人收貨就看“數量對不對”,其實漏了最關鍵的一步:“質檢+貼標簽”。
質檢:哪怕供應商說“貨沒問題”,也要抽查10%(比如100件抽10件),看有沒有破損、過期、錯發(比如發錯顏色、尺碼)。我之前幫一個賣服裝的老板收貨,沒質檢,直接上架,結果客戶收到貨發現10%的衣服有瑕疵,退貨率飆升,虧了幾萬塊。
貼標簽:每個商品(或每個箱子)貼“庫位標簽”,比如“B-3-2”(B貨架第3層第2個位置),再用手機掃碼槍掃進Excel或系統,以后找貨直接搜“庫位”,30秒就能找到。
技巧2:揀貨時“按單分組”,比“單打獨斗”快50%
如果同時來10個訂單,別一個個揀(揀完一個再揀下一個),而是“合并揀貨”:
把10個訂單里的商品列出來,統計每個商品需要多少件(比如A商品要5件,B商品要3件);
按庫位順序走一遍,一次性把所有商品揀出來,再分到每個訂單里(像“播種”一樣,把商品“種”到對應的訂單里)。
小賣家可以用“揀貨單”:把訂單里的商品按庫位排序(比如A貨架的商品放前面,B貨架的放后面),揀貨時按順序走,不用來回跑。
技巧3:打包時“耗材標準化”,別讓客戶覺得“你不專業”
打包不僅是“包好別破”,還影響客戶體驗。分享2個細節:
紙箱大小:別用“大箱裝小件”(比如一個口紅用鞋盒那么大的箱子,客戶會覺得你浪費包裝,不環保),也別“硬塞”(把商品擠變形),按商品尺寸選剛好能放下的箱子,空隙用氣泡膜或紙團填滿。
貼面單:面單貼在箱子“最平整”的一面,別貼在封口處(容易磨掉),也別貼歪(快遞員掃碼不方便,可能耽誤發貨)。
六、最后:沒有“完美倉庫”,只有“適合自己”的倉庫
創建電商倉庫,本質是“解決問題”:訂單少的時候,解決“怎么省錢”;訂單多的時候,解決“怎么高效”。別羨慕別人的“自動化倉庫”,他們可能日發上萬單,你日發100單,用Excel+二手貨架照樣能做得很好。
記住:倉庫是為“賣貨”服務的,不是用來“炫技”的。把貨管好、發對、發快,讓客戶滿意,讓自己省心,這就是“不錯的電商倉庫”。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edunews/58961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