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承是指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的代代相傳,師徒之間傳授醫術和經驗的傳統方式。它起源于《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是古代中醫師通過師徒制度進行醫術和經驗傳授的重要途徑。中醫師承強調師傅與徒弟之間的傳承關系,通過口述、示范、實踐等方式,將中醫藥學的精髓和經驗傳承給后代。
課程適合哪類人學?
無中醫基礎但希望從事中醫事業的人員。
自學中醫但缺乏系統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員。
具有一定中醫基礎但希望進一步提升的人員。
課程由淺入深,循環漸進
中醫理論 |
科目 |
網課(學時) |
面授(學時) |
合計(學時) |
中醫基礎 |
中醫基礎 |
18 | 24 | 42 |
中醫診斷 |
20 | 24 | 44 | |
中藥學 |
36 |
36 | 74 | |
方劑學 |
26 |
36 | 62 | |
中醫臨床 |
中醫內科 |
18 |
36 |
54 |
中醫外科 |
40 | 36 | 76 | |
中醫婦科 |
30 | 36 | 66 | |
中醫兒科 |
20 | 36 | 56 | |
中醫針灸 |
26 | 24 | 50 | |
中醫實踐 |
科目 |
學習內容 |
面授(學時) |
|
中醫實操 |
中醫診斷 |
望診、舌診、聞診、脈診、按診 |
24 | |
中醫操作 |
穴位定位及主治 |
24 | ||
針灸、推拿、拔罐 |
24 | |||
針灸異常處理 |
8 | |||
常見病癥治療 |
36 | |||
西醫操作 |
西醫檢查 |
8 | ||
消毒、急救 |
8 | |||
考前沖刺 |
學習內容 |
面授(學時) |
||
出師/確有專長 |
中醫基礎/技能操作 |
56學時 |
||
學術思想/專長轉述/臨床答辯 |
量身制定專業學習計劃
強調“口傳心授”,通過師傅的言傳身教,將中醫的精髓和臨床經驗傳授給學員。
結合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在線學習平臺等,提高教學效果。
注重臨床實踐,學員在師傅的指導下,有機會親身參與臨床觀摩和實踐操作。
課程收獲,帶來改變
通過系統的臨床實踐培訓,學員應熟練掌握中醫四診技術,以及針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藥湯劑制備與應用等中醫特色療法。
培養學員具備中醫臨床思維,能夠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和體質特點,靈活運用中醫理論進行辨證施治。
鼓勵學員在中醫領域進行創新探索,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醫診療技術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休息區
課堂3
課室
合影6
¥詢價課時:120課時
¥詢價課時:60學時
¥詢價課時:120學時
¥詢價課時:80課時
¥詢價課時:詳詢
¥詢價課時:詳詢
¥詢價課時:詳詢
¥詢價課時:詳詢
¥詢價課時:詳詢
¥3000課時:500課時/詳詢
¥3000課時:500課時/詳詢
¥詢價課時: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