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瑜伽的分類
如果你是瑜伽新手,打開APP或走進瑜伽館時,大概率會被“哈他”“阿斯湯加”“陰瑜伽”這些詞搞暈——明明都是瑜伽,為啥名字差這么多?練起來有啥不一樣?選不對會不會受傷?
其實傳統瑜伽的分類,就像菜系里的“川魯粵淮揚”,看似復雜,實則各有淵源和門道。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傳統瑜伽到底分哪幾類?每種有啥核心特點?適合什么樣的人練?看完你就能根據自己的身體和需求“對號入座”,再也不用盲目跟風。
一、哈他瑜伽:瑜伽世界的“基礎操作系統”
啥是哈他瑜伽?
“哈他”(Hatha)在梵語里是“太陽”(Ha)和“月亮”(Tha)的結合,象征“陰陽平衡”。它是所有瑜伽流派的“老祖宗”,也是最基礎、最普及的一種。咱們現在說的“瑜伽入門課”,90%都是哈他瑜伽的底子。
核心特點:慢、穩、全
哈他瑜伽不追求高難度體式,也沒有固定序列,重點是幫你打好“體式(Asana)”和“呼吸法(Pranayama)”的基礎。一節課里,老師會帶你慢慢練習山式、貓牛式、下犬式這些經典體式,每個動作停留3-5個呼吸,同時教你怎么用鼻子深長呼吸,感受身體的拉伸和發力。
怎么練?舉個例子:貓牛式
1. 跪姿,雙手撐地與肩同寬,膝蓋在髖部下,大腿垂直地面(新手膝蓋疼可以墊毯子);
2. 吸氣時,抬頭塌腰,肚子下沉,臀部翹起(牛式),感受背部延展;
3. 呼氣時,含胸弓背,下巴找胸口,脊柱拱成“拱橋”(貓式),感受背部收緊;
4. 重復5-8組,全程保持呼吸均勻,別憋氣。
適合誰?
零基礎小白(從這里開始,永遠不踩坑);
想改善體態(圓肩、駝背、骨盆前傾)的人;
壓力大、睡眠差,想通過慢運動放松的人。
注意事項:別跟身體“較勁”
哈他瑜伽雖然簡單,但最容易犯“攀比病”——看別人下犬式腳跟能著地,自己也硬壓,結果拉傷小腿。記住:瑜伽不是“比誰彎得更厲害”,而是“感受自己的身體邊界”。只要動作到位時肌肉有輕微拉伸感,就是有效練習。
二、阿斯湯加瑜伽:瑜伽界的“體能訓練營”
啥是阿斯湯加?
如果你見過有人在瑜伽墊上“行云流水”地做動作,一套接一套不帶停,大概率是阿斯湯加(Ashtanga)。它由印度瑜伽大師帕塔比·喬伊斯整理創立,核心是“固定序列+串聯呼吸”,講究“每天練習同一件事”。
核心特點:強度高、有套路、需自律
阿斯湯加有6套固定序列(從初級到高級),初級序列就包含70多個體式,必須按順序練,不能跳。練習時要用“烏賈伊呼吸”(喉嚨微收,呼吸時發出海浪般的聲音),配合“收束法”(收緊腹部和盆底肌),讓動作像“流動的冥想”。
怎么練?初級序列開頭:拜日式A
1. 山式站立,雙手合十胸前;
2. 吸氣,雙手上舉,身體微微后彎;
3. 呼氣,從髖部折疊,手觸地(夠不到就彎膝蓋或用瑜伽磚);
4. 吸氣,抬頭延展脊柱,雙手撐地;
5. 呼氣,跳或走到板式,身體成一條直線;
6. 彎曲手肘,身體下降到地面(變體:膝蓋著地);
7. 吸氣,胸部抬起(眼鏡蛇式),手肘微彎;
8. 呼氣,抬臀推到下犬式,保持5個呼吸;
9. 吸氣,抬頭,跳或走回前屈;
10. 呼氣,保持;吸氣,起身,雙手上舉;呼氣,雙手合十胸前。
(一套拜日式A重復5次,再接拜日式B,然后進入站立體式……全程1小時起步)
適合誰?
體能好、喜歡規律運動(比如跑步、健身)的人;
想提升肌肉力量、耐力和專注力的人;
能接受“重復練習”,享受“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人。
注意事項:別硬撐,允許“變體”
阿斯湯加強度大,新手千萬別直接跟練全套。比如板式撐不住可以跪膝蓋,前屈夠不到地就彎腿。我剛開始練時,下犬式撐10秒就抖,現在能跟完初級序列,靠的就是“接受自己的節奏”。
三、艾揚格瑜伽:用“輔具”幫你“精準到位”
啥是艾揚格瑜伽?
如果你在瑜伽館見過滿墻的瑜伽磚、伸展帶、瑜伽椅,那一定是艾揚格(Iyengar)的地盤。它由印度大師B.K.S.艾揚格創立,核心是“精準對齊”——哪怕一個簡單的山式,也要調整腳、腿、髖、肩、頭的位置,確保每個關節在正確的軌道上發力。
核心特點:慢到極致、輔具多、細節控
艾揚格瑜伽一節課可能只練3-5個體式,但每個體式會拆解成“零件”:比如戰士二式,老師會先讓你用瑜伽磚墊腳,用伸展帶拉手臂,用墻輔助對齊膝蓋,甚至拿尺子量腳距。輔具不是“偷懶工具”,而是幫身體僵硬或受傷的人找到“正確發力感”。
怎么練?山式站立(艾揚格版)
1. 靠墻站立,腳后跟、小腿、臀部、肩胛骨貼墻;
2. 雙腳分開與髖同寬,腳趾朝前,均勻踩地(體重在兩腳內側、外側、腳跟平均分布);
3. 收緊大腿肌肉,膝蓋微微放松(別鎖死);
4. 骨盆中立(腰部和墻之間能塞進一個手掌);
5. 雙肩下沉,后腦勺貼墻,下巴微收;
6. 雙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大腿;
7. 保持5-8分鐘,感受身體各部位的“貼合感”。
適合誰?
身體僵硬(比如久坐族、老年人);
關節受傷需要康復(如膝蓋、腰椎問題,需在老師指導下);
追求“細節控”,想搞懂“每個動作到底怎么發力”的人。
注意事項:輔具不是越多越好
艾揚格的輔具多,但核心是“用輔具找到身體的覺知”。比如膝蓋超伸的人,在山式腳下墊瑜伽磚是為了感受“小腿發力”,一旦找到感覺,就要慢慢撤掉輔具,不然會依賴。
四、陰瑜伽:“熬”出來的柔韌性,像給身體“燉雞湯”
啥是陰瑜伽?
陰瑜伽(Yin Yoga)是個“中西結合”的流派:它借鑒了中國道家的經絡理論,強調“長時間保持體式”,去拉伸身體深層的結締組織(韌帶、筋膜、關節囊)。如果說哈他是“炒菜”,那陰瑜伽就是“慢燉”——小火慢熬,讓身體“軟下來”。
核心特點:靜、久、深
陰瑜伽的體式都很“簡單”:蝴蝶式、龍式、嬰兒式……但每個體式要保持3-5分鐘,甚至更久。練習時不用發力,肌肉完全放松,靠身體自重和地心引力去拉伸。老師會說:“找到‘三分痛、七分爽’的感覺,別超過自己的極限。”
怎么練?蝴蝶式(開髖經典體式)
1. 坐姿,屈膝,腳掌相對,腳跟盡量靠近會陰(膝蓋疼就把腳跟往外挪);
2. 雙手抓住腳尖或腳踝,背部挺直;
3. 慢慢將膝蓋向下壓(不用完全貼地),感受大腿內側的拉伸;
4. 閉上眼睛,專注呼吸,保持3分鐘(中間如果疼得厲害,就把腳跟再往外挪一點)。
適合誰?
壓力大、情緒焦慮(靜態保持時,大腦會自然放松);
運動后想放松肌肉(比如跑步、力量訓練后);
久坐導致髖部、腰部僵硬的人(陰瑜伽特別擅長開髖、開肩)。
注意事項:區分“拉伸感”和“疼痛感”
陰瑜伽的“痛”是“酸脹痛”,像按穴位的感覺;如果是“刺痛”“撕裂痛”,立刻退出體式。有次我練龍式太急,膝蓋內側刺痛,休息了一周才好——記住,“熬”的是時間,不是疼痛。
五、流瑜伽:像“跳舞”一樣練瑜伽,讓身體“流動”起來
啥是流瑜伽?
流瑜伽(Vinyasa Flow)是“流動的瑜伽”,它沒有固定序列,但講究“動作跟著呼吸走”——一個呼吸一個動作,把體式串聯成“動態的串聯”。比如從下犬式吸氣抬腿,呼氣進入戰士一式,再吸氣抬手臂,呼氣進入戰士二式……像跳一支緩慢的舞。
核心特點:連貫、自由、有節奏感
流瑜伽比阿斯湯加靈活(老師可以自己編排序列),比哈他有動感(動作不停)。練習時,你需要專注呼吸和動作的銜接,比如“吸氣延展,呼氣折疊”“吸氣打開,呼氣閉合”,不知不覺中,身體就熱起來了。
怎么練?簡單流瑜伽序列(10分鐘)
1. 山式站立(吸氣,雙手上舉);
2. 呼氣,前屈(手觸地);
3. 吸氣,抬頭延展脊柱;
4. 呼氣,進入板式(身體一條直線);
5. 吸氣,下犬式(抬臀,腳跟踩地);
6. 吸氣,右腿向前跨步(進入低弓步);
7. 呼氣,左腿跟上(進入板式);
8. 吸氣,眼鏡蛇式(抬頭挺胸);
9. 呼氣,下犬式;
10. 換左腿重復,最后回到山式。
適合誰?
喜歡“動起來”,討厭“一動不動”的人;
有哈他基礎,想提升身體協調性的人;
想通過瑜伽“輕度燃脂”(流瑜伽心率會比陰瑜伽高)的人。
注意事項:呼吸永遠是“老大”
流瑜伽動作連貫,但千萬別為了“跟節奏”而憋氣。如果動作太快跟不上,就停下來深呼吸,等呼吸穩了再繼續——瑜伽的“流”,是呼吸帶動動作,不是動作拖著呼吸跑。
六、昆達里尼瑜伽:不只是練身體,更要“喚醒內在能量”
啥是昆達里尼瑜伽?
昆達里尼(Kundalini)被稱為“瑜伽中的瑜伽”,它起源古老,核心是“喚醒沉睡在海底輪的能量”(像一條盤繞的蛇,被喚醒后向上流動)。練習時不僅有體式,還有唱誦(mantra)、冥想、呼吸控制法,甚至會用到“鎖印”(手勢)。
核心特點:靈性、能量、身心結合
昆達里尼瑜伽的體式看起來“不復雜”,但組合起來很“有力量”。比如經典的“Sat Kriya”:跪姿,雙手合十舉過頭頂,配合“Sat Nam”(梵語“真理是我的身份”)的唱誦,快速上下擺動身體,同時收緊腹部——練5分鐘就會出汗、心跳加速,甚至想流淚(釋放情緒)。
怎么練?簡易昆達里尼冥想(3分鐘)
1. 盤腿坐(散盤、單盤、雙盤都行),脊柱挺直;
2. 雙手結“智慧手印”(拇指和食指相扣,其余三指伸直),放在膝蓋上;
3. 閉上眼睛,專注眉心(第三眼位置);
4. 用鼻子均勻呼吸,心里默念“Ong Namo Guru Dev Namo”(意為“我向內在的智慧致敬”);
5. 保持3分鐘,感受眉心的溫熱感。
適合誰?
想探索“瑜伽靈性層面”的人;
情緒壓抑、感覺“能量不足”的人;
喜歡“唱誦+冥想”,想通過瑜伽提升內在專注力的人。
注意事項:尊重傳統,別當“獵奇”
昆達里尼的唱誦和手印都有特定含義,練習前最好了解背后的文化,別覺得“好玩”就亂做。如果對靈性內容不感興趣,單純練體式和呼吸也可以——它的能量練習對緩解焦慮很有效。
其實傳統瑜伽的分類沒有“好壞”,只有“適合”。如果你是新手,從哈他或艾揚格開始打基礎;喜歡挑戰就試試阿斯湯加;想放松選陰瑜伽;愛動就練流瑜伽;想探索內在能量,昆達里尼會給你驚喜。
最重要的是:別被“流派”綁架,瑜伽的本質是“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今天練得舒服,明天就繼續;練得累了,就休息。畢竟,能讓你堅持下去的,才是最好的瑜伽。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oga_zx/892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