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頭皮屑特別多_啤酒能去頭屑嗎
早上穿黑色毛衣出門,下午領口就像撒了一層“雪花”;和朋友聊天時,對方眼神不自覺飄向你的頭頂——頭皮屑多到讓人崩潰,大概是很多人換季時的“頭頂災難”。更讓人糾結的是,網上總有人說“啤酒洗頭能去頭屑”,到底靠不靠譜?今天咱們就把這兩件事聊透:先搞清楚頭皮屑為啥“瘋長”,再看看啤酒去頭屑是不是真有用,最后給你幾個能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頭皮屑多到“下雪”?先搞懂這5個“幕后黑手”
很多人覺得頭皮屑多就是“沒洗干凈頭”,其實沒那么簡單。頭皮屑本質上是頭皮角質層的細胞脫落,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很小,肉眼幾乎看不見;但如果脫落速度變快、細胞粘連在一起,就會形成我們能看到的“雪花”。到底哪些因素會讓頭皮屑“失控”?這5個原因你得知道:
1. 頭皮菌群“失衡”:馬拉色菌在“搞事情”
頭皮上住著一群“原住民”——微生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馬拉色菌。這家伙喜歡吃頭皮分泌的油脂,吃飽后會產生一種叫“油酸”的物質。對有些人來說,油酸會刺激頭皮,讓角質層細胞加速脫落,形成頭皮屑。
舉個例子:夏天頭皮容易出油,馬拉色菌吃得“營養過剩”,繁殖速度變快,頭皮屑就可能變多;而冬天如果頻繁用熱水洗頭,把油脂洗太干凈,馬拉色菌沒了食物,反而可能“消停”一點——當然,這只是少數情況,更多人是因為菌群失衡才中招。
2. 頭皮屏障“破了”:就像土地沒了“保鮮膜”
頭皮最外層有一層“屏障”,由角質細胞和油脂組成,作用是鎖住水分、阻擋外界刺激。如果這層屏障受損,頭皮就會變得干燥、敏感,頭皮屑自然找上門。哪些行為會破壞屏障?
過度清潔:一天洗兩次頭、用強力去油洗發水,或者用指甲使勁抓頭皮,都會把屏障“刮花”;
燙染頻繁:染發劑、燙發劑里的化學成分會刺激頭皮,長期用可能讓屏障越來越脆弱;
紫外線暴曬:夏天不戴帽子出門,頭皮被曬得又干又紅,屏障功能也會下降。
我之前有個朋友,為了“控油去屑”,每天用含酒精的洗發水洗兩次頭,結果頭屑沒少,頭皮還開始脫皮、刺痛——這就是典型的屏障受損。
3. 皮膚疾病“找上門”:不只是“頭皮屑”那么簡單
如果頭屑特別多,還伴隨頭皮發紅、瘙癢、結痂,甚至頭發變稀,可能是皮膚疾病引起的,比如:
脂溢性皮炎:頭皮會出油多、長小紅疙瘩,頭皮屑是黃色油膩的斑塊,摳掉后可能有點出血;
銀屑病(牛皮癬):頭皮屑是銀白色的厚鱗屑,像“云母片”一樣,刮掉后能看到紅色的薄膜,甚至出血點;
頭癬:由真菌感染引起,除了頭屑多,還可能有脫發斑、斷發,甚至長出膿皰。
這種情況別自己瞎折騰,一定要去看皮膚科醫生,不然可能越拖越嚴重。
4. 生活習慣“拖后腿”:熬夜、吃辣都可能“喂飽”頭屑
頭屑雖然長在頭皮上,但和全身狀態息息相關。比如:
熬夜:睡眠不足會讓身體免疫力下降,頭皮的“防御系統”變弱,馬拉色菌更容易“作亂”;
吃太油太辣:高糖、高油、辛辣的食物會刺激頭皮出油,相當于給馬拉色菌“加餐”;
壓力大:焦慮、緊張時,身體會分泌更多激素,可能導致頭皮油脂分泌紊亂,頭屑跟著變多。
我之前備考時,連續一個月熬夜刷題,結果頭屑多到不敢穿深色衣服——后來調整作息、少吃火鍋,頭屑才慢慢變少。
5. 環境“變了臉”:干燥、換季都是“催化劑”
環境因素也會“推波助瀾”。比如秋冬季節空氣干燥,頭皮水分流失快,角質層容易干燥脫落;春天花粉多,有些人對花粉過敏,頭皮受刺激后也可能出現頭屑。還有長期待在空調房,空氣濕度低,頭皮也會變得“干渴”,頭屑自然找上門。
二、啤酒去頭屑:流傳多年的偏方,到底靠不靠譜?
說完頭皮屑多的原因,再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啤酒真的能去頭屑嗎?
網上說啤酒去頭屑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啤酒含酒精,能“殺菌去油”;二是啤酒有酵母,能“滋養頭皮”。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實際效果怎么樣?
先說說“酒精殺菌去油”:短期可能有用,長期反而傷頭皮
啤酒確實含酒精(一般3%-5%),酒精能暫時溶解頭皮油脂,讓頭屑看起來少一些。但問題是,酒精的刺激性很強,會破壞頭皮屏障,讓頭皮變得更干燥、敏感。就像用酒精擦臉會讓皮膚脫皮一樣,用啤酒洗頭次數多了,頭皮可能從“出油多”變成“又油又干”,頭屑反而更多。
我身邊有個阿姨,聽說啤酒能去頭屑,連續用了一周,結果頭皮又紅又癢,還起了小疙瘩——去醫院一看,是酒精刺激引起的接觸性皮炎。醫生說,頭皮敏感的人用啤酒洗頭,風險更高。
再說說“酵母滋養頭皮”:濃度太低,基本等于“白忙活”
啤酒里的酵母確實含有維生素B、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但這些成分在啤酒里的濃度非常低。而且啤酒洗頭時,你不可能讓啤酒在頭皮上停留太久(一般沖掉很快),營養成分根本來不及被頭皮吸收。就像你用稀釋100倍的營養液澆花,花能吸收多少?基本等于“心理安慰”。
真實案例:有人說有用,為啥?
可能有人會說:“我用啤酒洗過頭,頭屑真的少了!” 這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心理作用:你覺得“偏方有用”,洗頭時更認真,頭皮清潔到位了,頭屑自然減少;
二是暫時去油:啤酒的酒精和泡沫確實能洗掉表面油脂,頭屑暫時被沖走,但過兩天油脂又會分泌,頭屑還是會回來。
說到底,啤酒去頭屑就像“飲鴆止渴”——短期可能有點效果,長期來看弊大于利。與其折騰偏方,不如用科學的方法護理頭皮。
三、告別“頭屑尷尬”,這4個方法比偏方更管用
想真正解決頭皮屑問題,關鍵是“對癥護理”。根據頭屑多的原因,分享幾個經過驗證的實用方法,你可以試試:
1. 選對洗發水:認準這幾個“去屑成分”
普通洗發水只能清潔表面油脂,想控制頭屑,得用含藥用成分的去屑洗發水。常見的有效成分有:
酮康唑:能抑制馬拉色菌,對脂溢性皮炎引起的頭屑效果很好(比如采樂、康王);
吡硫翁鋅(ZPT):既能殺菌,又能減少角質層脫落,適合普通頭屑多的人(比如海飛絲部分款);
二硫化硒:抑制真菌和角質形成,適合頭皮屑厚、油膩的情況(比如希爾生);
煤焦油:減緩角質細胞脫落,對銀屑病引起的頭屑有用(但氣味比較大)。
注意:藥用洗發水不要天天用,以免破壞頭皮菌群平衡。可以和普通洗發水交替使用,比如周一、三、五用去屑洗發水,其他時間用溫和的氨基酸洗發水。
2. 正確洗頭:水溫、手法、頻率都有講究
很多人洗頭“憑感覺”,其實細節錯了,頭屑會更嚴重:
水溫別太高:38左右最適合(比體溫稍熱一點),熱水會洗掉太多油脂,破壞屏障;
別用指甲抓頭皮:用指腹輕輕按摩,指甲容易抓傷頭皮,引發感染;
洗頭頻率適中:油性頭皮可以1-2天洗一次,干性頭皮2-3天洗一次,過度清潔反而會刺激出油;
洗發水要起泡再用:直接把洗發水抹在頭皮上,容易殘留化學物質,最好先在手心搓出泡沫再上頭。
3. 給頭皮“補補水”:別只關注頭發,忘了頭皮
頭皮和臉皮一樣需要保濕。如果頭皮干燥脫皮,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用頭皮精華:選含神經酰胺、透明質酸的頭皮精華,洗完頭擦干后抹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吸收,幫助修復屏障;
減少燙染:一年燙染不超過2次,燙染后用修護型發膜,減少對頭皮的刺激;
出門戴帽子:夏天防曬,冬天防風,避免頭皮被環境刺激。
4. 調整生活習慣:從“根”上減少頭屑
頭屑是身體狀態的“晴雨表”,調整生活習慣比任何洗發水都管用:
別熬夜:盡量11點前睡,讓頭皮細胞有時間修復;
少吃“重口味”:減少高糖、高油、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堅果(補充維生素B和鋅,幫助調節油脂分泌);
緩解壓力:壓力大時試試深呼吸、運動,避免焦慮讓頭皮“雪上加霜”。
最后想說:
頭皮屑多不是什么“大病”,但真的很影響心情和社交。與其迷信“啤酒洗頭”這類偏方,不如花點時間搞清楚自己頭屑多的原因——是菌群失衡?屏障受損?還是生活習慣不好?找到原因,對癥護理,“頭頂雪花”的尷尬很快就能解決。
記住:頭皮和臉皮一樣需要細心呵護,別等頭屑多到“遮不住”才重視它。從今天開始,選對洗發水、正確洗頭、調整作息,和頭皮屑說再見吧!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Stylist/30071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