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毛躁做什么護理好_頭發總是很毛躁
每次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頭發像剛從靜電場里撈出來,或者風一吹就炸成“金毛獅王”,是不是特想嘆氣?其實頭發毛躁不是天生的“絕癥”,更不是只能靠拉直、軟化來“暫時掩蓋”——只要找對原因、用對方法,哪怕是常年受損的“枯草發”,也能慢慢養回順滑狀態。今天就把我和身邊姐妹親測有效的“抗毛躁全攻略”整理出來,從洗護到日常細節,手把手教你告別“炸毛”煩惱。
先搞懂:你的頭發為什么會“炸毛”?
很多人覺得“頭發毛躁就是缺水”,其實沒那么簡單。毛躁的本質是頭發結構受損,毛鱗片翹起、閉合不全,導致頭發鎖不住水分和養分,摸起來粗糙、易打結,甚至分叉斷裂。具體來說,常見的“踩坑”原因有這幾個:
1. 洗護方式太“暴力”
用含硫酸鹽(SLS/SLES)的強力清潔洗發水,或者洗頭發時用力抓搓頭皮和發絲,都會破壞毛鱗片;護發素只隨便抹兩下就沖掉,甚至跳過護發步驟,頭發缺了“保護膜”,自然容易毛躁。
2. 高溫傷害是“隱形殺手”
吹風機開到最熱檔貼著頭皮吹、用直板夾/卷發棒時不涂隔熱產品、夏天出門不戴帽子讓頭發暴曬——高溫會讓頭發里的水分快速流失,還會讓蛋白質變性,就像把濕毛巾直接放微波爐里烤,不焦枯才怪。
3. 染燙“作”出來的損傷
染燙時的化學藥劑會打開毛鱗片,漂發更是直接“剝掉”頭發外層結構。我閨蜜去年為了染流行的“奶茶灰”,漂了3次,結果頭發像一捆干草,梳頭發都能掉一把,就是典型的“過度化學損傷”。
4. 身體“營養跟不上”
頭發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比如節食減肥不吃肉、蛋、奶),或者缺乏維生素B、維生素E、鋅等營養素,頭發就會“營養不良”,變得脆弱易斷、干枯毛躁。
5. 環境和習慣“雪上加霜”
冬天空調房、夏天暴曬、北方干燥的風,都會帶走頭發水分;還有人習慣用細齒梳用力扯打結的頭發,或者濕發時直接扎高馬尾,這些小動作都會讓毛鱗片“越翹越兇”。
抗毛躁第一步:洗護“避雷”+ 正確“喂營養”
想要頭發不毛躁,洗護是“地基”。別再盲目跟風買網紅洗發水了,選對產品、用對方法,比買多貴的護理都有用。
洗發水:避開“強力清潔”,選“溫和修護型”
重點成分:優先選含神經酰胺、角鯊烷、泛醇、水解蛋白的洗發水,這些成分能幫助修復毛鱗片、補充頭發養分;避開含“月桂醇硫酸酯鈉(SL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SLES)”的產品,清潔力太強會讓頭發更干。
用法:濕發后,洗發水在手心搓出泡沫再抹到頭發上,重點洗頭皮(用指腹輕輕按摩,別用指甲抓),發尾一帶而過就好——發尾沒那么多油污,過度清潔反而會讓毛鱗片受損。
護發素/發膜:別省!這才是“順滑關鍵”
很多人覺得“護發素沒用”,其實是沒用對。護發素是“即時順滑”,發膜是“深層修護”,兩者缺一不可:
護發素:洗完頭后擠掉多余水分,從發中到發尾均勻涂抹(別抹頭皮,會油得快),停留1-2分鐘再沖掉。我自己用含“鯨蠟硬脂醇”的護發素,沖完頭發明顯變軟,梳起來不打結。
發膜:每周2-3次,代替護發素用。涂完后可以用熱毛巾裹5分鐘(或者戴加熱發帽),讓養分更好吸收。受損嚴重的頭發,試試含“牛油果脂”“蜂蜜”的發膜,修護力更強——我閨蜜漂發后用了一個月含蜂蜜成分的發膜,頭發終于能梳通了。
別忽略“頭皮護理”
頭皮健康了,頭發才能“長好”。如果頭皮干燥、有頭屑,頭發也容易跟著毛躁。每周可以用1次頭皮磨砂膏(選溫和的,別用顆粒太大的),或者用含“水楊酸”的洗發水,幫助疏通毛囊、去除老廢角質,但別太頻繁,以免破壞頭皮屏障。
吹拉染燙“減傷”指南:這些細節能少掉一半頭發
很多人毛躁是“折騰”出來的,尤其是染燙和吹頭發。學會這幾招,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吹頭發:記住“中低溫+順著吹”
90%的人吹頭發都做錯了!正確步驟是:
1. 洗完頭先用干發帽包5分鐘(別用力搓!按壓吸干水分),吸到頭發不滴水再吹;
2. 吹風機調“中溫檔”,距離頭發20-30厘米,順著毛鱗片生長方向(從發根到發尾)吹——逆著吹會讓毛鱗片翹起來,越吹越炸;
3. 吹到七八成干就停,剩下的讓頭發自然晾干(完全吹干會讓頭發太干);
4. 吹之前一定要涂隔熱噴霧!哪怕不燙頭發,吹頭發時涂一點,能減少高溫對毛鱗片的損傷。
染燙:一年別超過2次,染后必做“鎖色護理”
如果一定要染燙,記住這幾點:
漂發能免則免,漂一次頭發至少需要3個月才能恢復;
染燙后48小時內別洗頭,讓色素和藥水更好附著;
每次洗頭用“鎖色洗發水”(選對應發色的,比如染了棕色就用棕色鎖色款),減少色素流失;
染燙后1周開始,每周做1次“深層修護發膜”,補充流失的蛋白質和水分。
梳頭:寬齒梳+“先通發尾再梳整體”
頭發打結時千萬別硬扯!正確方法是:先用手把發尾的結輕輕解開,再用寬齒梳從發尾開始梳,梳通后再慢慢梳到發根。濕發時頭發最脆弱,一定要用專門的“濕發梳”(比如氣囊梳、木質寬齒梳),減少拉扯斷裂。
日常“隱形護理”:這些小習慣比護發素還管用
除了洗護,生活里的小細節也會影響頭發狀態。堅持這些習慣,頭發會悄悄變順滑:
出門記得“給頭發防曬”
夏天紫外線強,頭發長期暴曬會流失水分和蛋白質,變得干枯毛躁。可以戴一頂寬檐帽(既能遮陽又能凹造型),或者噴含“UV防護成分”的護發噴霧(比如含二氧化鈦、氧化鋅的),尤其染了淺色系頭發的姐妹,防曬還能減少褪色。
吃對“護發餐”:頭發需要的營養清單
頭發是“身體的鏡子”,吃進去的東西會直接反映在發質上。每天記得吃這些:
蛋白質:雞蛋(每天1個)、三文魚(每周2次)、豆腐(植物蛋白)——頭發的角蛋白靠蛋白質合成;
維生素E:堅果(每天一小把核桃/杏仁)、牛油果(一周2個)——抗氧化,減少頭發分叉;
維生素B:瘦肉(牛肉、雞胸肉)、菠菜(每周3次)——促進頭皮血液循環,讓頭發更有光澤;
多喝水:每天喝夠1.5-2升水,頭發才不會“缺水干枯”。
睡覺別“摩擦頭發”
很多人早上起來頭發炸毛,是因為睡覺總蹭枕頭。可以換成“真絲枕套”(減少摩擦,還能保護皮膚),或者睡前把頭發松松地編成兩條麻花辮(別太緊,以免扯斷頭發),早上起來頭發會更順。
緊急救場:3招讓毛躁頭發“秒變柔順”
有時候早上趕時間,頭發炸得像雞窩,這幾招能快速救場:
1. 護發精油“少量多次”涂
擠1-2滴護發精油在手心,搓熱后輕輕抓揉發尾(別抹發根,會油),重點抓毛躁的地方。注意別貪多,精油太多會讓頭發變塌、顯油——我試過一次擠5滴,結果頭發像抹了豬油,尷尬了一整天。
2. 免洗護發素“應急”
出門前在發尾抹一點免洗護發素,能快速撫平毛躁,還能防靜電。選質地清爽的(比如乳液狀),別選太黏膩的,不然會沾灰塵。
3. 用噴霧“打濕梳順”
如果頭發打結嚴重,往發尾噴一點保濕噴霧(或者純凈水),稍微打濕后用寬齒梳輕輕梳開,毛躁會立刻緩解。
其實頭發護理就像護膚,需要耐心和堅持。別指望用一次發膜就變順滑,也別因為偶爾炸毛就焦慮——只要避開“暴力洗護”“高溫傷害”這些坑,堅持給頭發“喂營養”,再毛躁的頭發也能慢慢養回來。下次再有人問“頭發毛躁怎么辦”,把這篇攻略甩給她,一起告別“炸毛星人”身份吧!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Stylist/27632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