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養發|如何養發護發
每次梳頭、洗頭,看到水池里那一團團頭發,是不是心都跟著揪起來?尤其早上起來,枕頭上的落發更是讓人焦慮。“發際線快退到后腦勺了”“頭發越來越稀疏,頭皮都能看見了”“發質又干又枯,像一蓬稻草”……這些困擾,幾乎成了當代人的“頭等大事”。到底吃什么能養發?日常護發又有哪些坑?今天就把我踩過的雷、試過的招,結合營養師朋友的建議,全部分享給你,從內到外,幫你把“頭等大事”搞定。
一、先搞懂:為什么你的頭發總出問題?
在說怎么養之前,咱們得先明白頭發為啥會“鬧脾氣”。其實,頭發就像一棵小草,頭皮是土壤,身體是根系。
土壤不好(頭皮油脂失衡、菌群紊亂),草就長不好;根系虛弱(身體營養不足、激素紊亂、壓力大),草就容易枯萎、脫落。
現在人掉發、發質差,多半逃不開這幾個原因:
1. 飲食太“湊合”:要么外賣高油高糖,要么節食減肥缺營養,頭發“餓”得慌;
2. 熬夜成常態:熬夜會打亂激素分泌,尤其是雄激素升高,直接導致脫發;
3. 燙染“作死”:一年燙染3次以上,頭發的毛鱗片被反復破壞,想不干枯都難;
4. 錯誤護理:用太熱的水洗頭、護發素抹頭皮、使勁搓頭發……這些習慣都在悄悄傷害頭發。
二、吃對了,頭發才能“喝飽水、長結實”(內調篇)
“吃什么養發?”這絕對是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其實,頭發需要的營養很“實在”,不是什么名貴補品,而是這些日常就能吃到的東西:
1. 頭發“建筑材料”:蛋白質
頭發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就像蓋房子需要磚頭,缺了蛋白質,頭發就會變細、易斷、生長慢。
該吃什么?
雞蛋(每天1-2個,性價比最高,蛋黃里還有促進頭發生長的膽堿);
瘦肉(牛肉、瘦豬肉,補鐵又補蛋白質,缺鐵會導致頭發干枯脫落);
魚蝦(三文魚、沙丁魚含Omega-3,還能減少頭皮炎癥;蝦富含鋅,防掉發);
豆制品(豆腐、豆漿,植物蛋白+異黃酮,尤其適合女生)。
小提醒:別只吃蛋白粉!天然食物里的營養更全面,比如雞蛋除了蛋白質,還有維生素D、B12,都是頭發需要的。
2. 頭發“潤滑油”:維生素B族(尤其是B7、B6)
維生素B族是頭發的“加油站”,缺了B7(生物素),頭發會變脆、脫落;缺了B6,頭皮容易出油、長頭屑。
該吃什么?
B7:杏仁(每天一小把,別過量)、菠菜(焯水后涼拌,保留營養)、蘑菇(炒或煮湯都行);
B6:雞肉(去皮雞胸肉,低脂高蛋白)、香蕉(每天半根,補充能量還補B6)、牛油果(抹面包或打奶昔,好吃又營養)。
小技巧:淘米水別扔!里面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用來洗頭(發酵后效果更好),頭發會更柔順(親測有效,但要堅持)。
3. 頭發“調色盤”:鐵+銅
頭發的顏色靠黑色素,而鐵和銅是合成黑色素的“催化劑”。缺鐵會導致頭發發黃、沒光澤;缺銅可能讓頭發早白。
該吃什么?
鐵:動物肝臟(每周1次,每次50g左右,別多吃)、黑豆(打豆漿或煮粥,比黑芝麻更補鐵)、櫻桃(當季水果,補鐵還能抗氧化);
銅:堅果(核桃、腰果)、豆類(鷹嘴豆、扁豆)、動物血(鴨血、豬血,補鐵又補銅)。
4. 頭發“保護傘”:抗氧化食物
紫外線、污染、壓力會讓頭皮產生自由基,破壞毛囊。抗氧化食物能幫頭皮“排毒”,保護毛囊健康。
該吃什么?
維生素C:獼猴桃(每天1個,維C之王)、彩椒(生吃或涼拌,比番茄維C還高);
維生素E:堅果(葵花籽、花生)、橄欖油(涼拌或炒菜,少高溫油炸);
花青素:藍莓(當季吃,或凍在冰箱當零食)、紫甘藍(切絲涼拌,清爽又健康)。
養發“黑名單”:這些東西要少吃!
高糖食物:奶茶、蛋糕、糖果,會讓血糖飆升,刺激頭皮出油,還會導致炎癥,加重脫發;
高鹽食物:咸菜、腌肉、加工食品,會讓身體脫水,頭皮也跟著“缺水”,頭發變干;
酒精和咖啡因:過量飲酒會影響維生素吸收,咖啡喝太多(每天超過4杯)會導致鈣流失,間接影響頭發健康。
給懶人參考:一天養發食譜
早餐:雞蛋+豆漿+一小把杏仁+半個牛油果
午餐:糙米飯+清蒸魚+炒菠菜+涼拌黑豆
晚餐:雞胸肉+紫甘藍沙拉+雜糧粥
加餐:香蕉/藍莓/櫻桃(選一種)
三、護發“避坑指南”:這些習慣比洗發水還重要(外養篇)
光吃對還不夠,錯誤的護發習慣,會讓你“吃進去的營養”白費。看看這些坑你踩過幾個?
1. 洗頭:水溫別太高,手法別太“狠”
水溫:38左右最適合(手感微溫,不燙頭皮),太燙會破壞頭皮油脂層,導致頭屑、出油;
頻率:油性頭皮1-2天洗一次,干性頭皮2-3天一次,別為了“控油”天天洗,越洗越油;
手法:別用指甲抓頭皮!用指腹輕輕按摩(像給頭皮做“SPA”),重點洗發際線和頭頂,發尾一帶而過;
洗發水:別迷信“無硅油”!干性發質用含硅油的更柔順,油性發質選氨基酸表活的(看成分表,第一位是“XX酰XX氨酸鈉”),清潔力溫和不刺激。
2. 護發:護發素別抹頭皮,發膜每周1-2次
護發素:作用是閉合毛鱗片,只能抹發尾(距離頭皮5cm以上),抹頭皮會堵塞毛囊,導致頭癢、脫發;
發膜/精油:干枯發質每周1-2次發膜(加熱帽效果更好),濕發時抹精油(別太多,否則油膩),吹頭發前抹能減少熱損傷;
擦干:用干發帽輕輕按壓吸水,別使勁搓!頭發濕的時候最脆弱,搓揉會導致毛鱗片受損、頭發斷裂。
3. 吹發:吹風機距離20cm,先吹發根再吹發尾
溫度:用中溫檔,吹風口距離頭發20-30cm,吹到8成干就停(剩下的讓它自然干);
順序:先吹發根(低頭吹,讓頭發蓬松),再吹發中發尾,吹發尾時可以把吹風機調冷風,幫助閉合毛鱗片;
梳子:吹頭發時用寬齒梳,別用細齒梳硬扯打結的頭發(先抹點護發素再梳)。
4. 日常:少扎高馬尾,別用塑料梳子
扎發:別天天扎高馬尾、丸子頭,扯太緊會導致“牽引性脫發”(發際線后移就是這么來的),換成寬松的鯊魚夾或低馬尾;
梳子:選木梳或牛角梳(防靜電、按摩頭皮),別用塑料梳(容易起靜電,扯斷頭發);
防曬:夏天出門戴帽子或撐傘,頭發也怕曬!紫外線會讓頭發變干、褪色(染過的頭發更要注意)。
四、那些“被吹上天”的養發偏方,到底有用嗎?
最后,辟幾個常見的謠言,別再花冤枉錢了:
“黑芝麻能生發”:黑芝麻確實含油脂和維生素,但效果有限,吃多了還會發胖、頭皮出油;
“生姜擦頭皮防脫發”:生姜里的姜酚會刺激毛囊,反而可能加重脫發(醫生朋友親口說的!);
“何首烏能黑發”:何首烏有肝毒性,千萬別隨便吃!
養發就像養花,需要耐心和長期堅持。別指望吃幾天核桃、換一瓶洗發水就能立馬見效,給身體一點時間,從飲食、作息、護理一點點調整,3個月后,你會發現頭發真的在慢慢變好。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解決“頭等大事”,如果覺得有用,就分享給身邊同樣被頭發困擾的朋友吧!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Stylist/2303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