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服裝成交率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店里人來人往,試衣間天天排長隊,朋友圈發了新款也有人問,但到晚上一算賬,成交單數還沒試穿人數的零頭多?或者線上客服消息不斷,聊了半天對方卻回一句“再看看”,最后訂單空空?
其實服裝成交率低,不是顧客“太挑”,也不是衣服“不好”,而是我們在“流量篩選”“體驗設計”“信任建立”這三個環節,可能漏掉了一些關鍵細節。今天就結合我自己開店5年踩過的坑、幫20多家服裝店做過的優化案例,跟你聊聊怎么把“潛在顧客”變成“真買單客戶”,方法簡單直接,看完就能用。
一、先做“流量篩選”:別讓無效客流耗光你的精力
很多人覺得“成交率低”是因為“賣得不好”,但真相可能是——你把時間花在了“根本不會買的人”身上。
我剛開店那年,為了顯得“人氣旺”,不管誰進店都熱情迎上去:“隨便看看呀,喜歡可以試!”結果呢?遇到過帶孩子逛街的寶媽,孩子在店里跑來跑去,她全程盯著孩子根本沒空看衣服;遇到過同行假裝顧客,把所有新款摸一遍拍一遍;還有的顧客明確說“我就隨便逛逛,不買”,我還硬拉著推薦,最后自己累得不行,成交率反而更低。
后來才明白:成交率的第一步,是“快速判斷誰是真顧客”,把精力留給“有購買意向”的人。怎么判斷?分享3個簡單的小方法:
1. 從“陳列”開始篩選:讓目標顧客“一眼看到自己”
顧客進店第一眼掃的不是衣服,是“這家店是不是為我開的”。比如你主打“30+職場女性通勤裝”,就別在門口掛一堆少女風的衛衣;如果做“大碼女裝”,模特圖就用真實大碼身材的人,別P成竹竿腿——讓“對的人”一看就覺得“這是我的店”,“錯的人”自然不會浪費時間進來。
我有個學員在大學城附近開服裝店,原來陳列亂七八糟,學生黨和周邊居民都來逛,但學生嫌貴,居民嫌太潮,成交率一直上不去。后來她把陳列改成“按場景分區域”:左邊是“上課穿的平價衛衣牛仔褲區”(均價80-150),右邊是“約會穿的小裙子區”(均價150-300),門口貼個大海報:“學生黨進店報學號,第二件半價”。結果呢?周邊居民基本不進來了,但學生客流反而多了30%,成交率直接從15%提到了35%——因為她讓“目標顧客”一眼就找到了歸屬感。
2. 用“3秒話術”判斷購買意向:別對“閑逛黨”過度熱情
遇到顧客進店,別急著推薦衣服,先觀察3秒:她是直奔某個區域(比如徑直走到連衣裙架前),還是漫無目的地掃視?手上有沒有拎其他購物袋(如果有,看看是什么品牌,大概能判斷消費能力)?
如果是“直奔目標型”,直接說:“您是想找連衣裙嗎?今天剛到兩款新的,一款收腰的適合通勤,一款A字擺的適合約會,我拿給您試試?”(直接鎖定需求);如果是“掃視型”,就說:“我們這周上了很多新款,您平時喜歡穿休閑一點還是偏氣質的?我幫您挑幾款合適的?”(用問題引導她說出需求)。
重點:如果顧客回答“我隨便看看”,別糾纏,遞杯水說“好的,您慢慢看,有需要隨時叫我”——這種顧客要么是真閑逛,要么是需要自己先逛一會兒建立安全感,過度熱情反而會把人嚇跑。我現在店里,對“隨便看看”的顧客,就讓她們自己逛,等她們拿起某件衣服摸面料、看尺碼時,再過去說:“這件面料是天絲的,夏天穿特別涼快,您平時穿M碼對吧?我拿一件給您試試?”(用觀察到的細節拉近距離),這樣成功率反而更高。
二、試穿環節:把“隨便試試”變成“非買不可”
服裝成交的核心在“試穿”——90%的顧客不買,不是因為衣服不好,而是試穿時沒感受到“穿上這件衣服的美好”。
我見過最可惜的情況:顧客試穿了3件衣服,每件都在鏡子前照半天,嘴里說“還行”“好像有點顯胖”,最后還是不買。店員只會說“不胖啊,挺好看的”,但顧客根本不信——因為“好看”是主觀的,你得幫她找到“非買不可”的客觀理由。
1. 試穿前先問“三個問題”,提前排除“不合適”
很多店員拿衣服全憑感覺,顧客試穿后不滿意,反而浪費雙方時間。試穿前一定要問清楚這三個問題,準確率能提高80%:
“您平時穿什么風格比較多呀?”(避免推薦和她日常風格不符的衣服,比如她天天穿運動裝,你推薦蕾絲裙,肯定不合適)
“您今天想買件衣服是準備什么時候穿呀?”(通勤、約會、日常遛彎,場景不同,推薦的款式和細節完全不一樣。比如通勤要考慮“久坐會不會皺”“會不會太暴露”,約會要考慮“拍照上不上鏡”“顯不顯氣色”)
“您對衣服有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比如不喜歡太緊身的/想要遮肚子的/喜歡帶口袋的?”(直接避開顧客的“雷區”,比如有顧客明確說“不穿無袖”,你還推薦吊帶,試都不用試,肯定不買)
上周幫一個賣通勤裝的老板調整話術,原來店員總說“這件很顯瘦”,后來改成“您平時上班要久坐,這件腰部做了彈力設計,坐一天都不會勒,而且面料是抗皺的,早上穿到下午都不會皺巴巴”,試穿成交率直接提了20%——因為顧客買的不是“顯瘦的衣服”,是“穿上能解決我問題的衣服”。
2. 試穿時別當“夸夸機”,要當“細節解說員”
顧客在鏡子前照的時候,最討厭店員在旁邊說“好看!太適合你了!”——這種空話誰都不信。你要做的是幫她“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細節”,讓她覺得“這件衣服真的為我考慮了”。
比如顧客試穿一件襯衫,你可以說:“您看這個領口,做了微V領,剛好露出一點鎖骨,顯得脖子特別長;袖口這里有個小扣袢,解開可以挽起來,上班穿正式,下班解開就很休閑,一件能當兩件穿。”(說設計細節);如果顧客有點胖,試穿連衣裙,別說“不顯胖”,說“這件腰線是高腰設計,剛好在你肚臍上面兩指的位置,把肚子的肉肉都遮住了,而且裙擺是A字擺,走路的時候會晃,顯得腿特別細”(說具體效果,帶動作演示)。
關鍵:用“對比法”讓她覺得“這件最好”。比如顧客試了兩件連衣裙,一件紅色一件黑色,你可以說:“紅色這件顯氣色,適合你下周開會穿,上臺發言肯定亮眼;黑色這件更百搭,平時配牛仔褲、半身裙都能穿。不過我覺得紅色更特別,你皮膚白,穿紅色比黑色更出挑,而且我們紅色這款這周賣得特別好,就剩最后兩件了。”(給出建議,加一點“稀缺感”,但別硬推,讓她自己選)。
三、價格博弈:別總說“便宜”,要說“值不值”
顧客說“太貴了”,真的是嫌價格高嗎?不一定。我遇到過顧客試穿一件399的連衣裙,說“太貴了”,轉頭在隔壁買了599的——她不是買不起,是覺得“你這件399不值”。
怎么讓顧客覺得“值”?不是降價,是把“價格”拆解成“她能得到的價值”,讓她覺得“花這個錢,賺了”。
1. 把“價格”換算成“使用成本”,讓她覺得“每天才花幾塊錢”
比如一件299的襯衫,顧客說貴,你可以說:“這件襯衫是純棉的,正常穿能穿2年,夏天3個月,每個月按30天算,差不多能穿90天,299除以90天,一天才3塊多,比你每天買杯奶茶便宜多了,而且每天穿都能被同事夸好看,多值呀!”(用“除法”降低價格敏感度)。
如果是外套這種耐穿的,就說:“這件風衣是加棉的,春秋冬三季都能穿,一年穿100天沒問題,穿3年就是300天,699除以300天,一天才2塊多,而且今年流行這種oversize版型,明年穿也不會過時。”
2. 用“附加服務”提升價值,而不是直接降價
顧客砍價時,別輕易說“給你便宜20塊”,可以說“我給你申請個會員價吧,今天買能打9折,還能送你一個我們店里定制的衣架(成本5塊錢),以后你拿這件衣服來店里,免費幫你熨燙,平時有新款到了也會優先通知你”——顧客要的不是“便宜20塊”,是“我得到了特殊對待”。
我有個學員賣羽絨服,顧客總說“網上才賣500,你這要600”,她后來改成:“網上確實便宜,但羽絨服最怕跑絨,我們店里買的,3年內跑絨免費退換,而且你現在買,我送你一個羽絨服專用清洗液(成本15塊),教你怎么在家洗不結塊,外面干洗一次還要30塊呢,算下來比網上還劃算。”結果砍價的顧客少了一半,成交率反而高了。
四、復購設計:讓顧客“買了還想買”
提高成交率,不光要做“一次性生意”,還要讓老顧客“主動回來”。很多人覺得“復購靠緣分”,其實是沒做“復購鉤子”——顧客不會記得“你家衣服不錯”,但會記得“在你家買衣服,有好處/很舒服”。
1. 售后“7天跟進”:別等顧客忘光了你才聯系
顧客買完衣服,不是結束,是開始。我現在要求店員,顧客買完衣服7天內,一定要發一條“關心消息”,但別推銷新款,而是解決她的“穿著問題”。
比如顧客買了連衣裙,7天后發:“小姐姐,上次你買的那條碎花裙穿了嗎?最近天氣熱,要是覺得領口有點勒,隨時拿過來,我幫你把扣子松一點;要是想搭個小開衫,我這里剛到幾款,你有空可以來試試(不用買,就試試怎么搭好看)。”
我自己試過,發完這條消息,30%的顧客會回復,10%的顧客會真的來店里,其中一半會再買一件——因為你讓她覺得“你關心的是她,不是她的錢包”。
2. 會員體系別搞“積分換禮品”,搞“專屬感”
很多店的會員體系是“消費1000積分換個杯子”,顧客根本沒感覺。不如換成“專屬服務”:比如銀卡會員每年生日送“免費改衣服務”(改褲長、收腰,成本低但實用),金卡會員每月可以免費領“搭配小技巧手冊”(自己打印的,里面有新款怎么搭舊款的方法),鉆石會員直接拉進“老板私享群”,群里每周發“未上架新款預告”,可以優先預定。
我有個朋友開設計師女裝店,會員群只有200人,但每個月復購率高達40%,因為她會在群里發:“今天到了一批真絲面料,準備做10件襯衫,群里姐妹可以說一下想要的顏色和領型,我讓師傅單獨做。”——顧客買的不是衣服,是“我參與了設計,這件衣服是為我定制的”的感覺。
其實提高服裝成交率,沒有什么“秘訣”,無非是把“顧客的需求”想細一點,把“服務的細節”做足一點。別總想著“怎么讓她買”,多想想“她為什么要買”“買了之后會不會開心”“下次為什么還要來你家買”。
開店這些年,我見過太多“衣服很好但賣不動”的店,也見過“衣服一般但成交率很高”的店——后者贏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把“每個環節的細節”都磨成了“讓顧客無法拒絕的理由”。
你呢?你店里現在最頭疼的是“客流少”還是“試穿不成交”?可以試試今天說的方法,先從“試穿前問三個問題”開始,說不定下周成交率就不一樣了。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stume_Design/52529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