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幾點結束-二建考多長時間
摘要
二級建造師考試一般考2天,各科結束時間和時長固定:《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考2小時,上午11點結束;《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考3小時,下午17點結束;《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考3小時,第二天上午12點結束。不過各省具體考試日期可能微調,咱們考生最關心的“時間賬”,這篇文章給你算得明明白白,還附帶備考時間規劃和考場時間管理技巧,看完再也不用為“幾點考、考多久”焦慮了。
一、二建考試時間安排:各科幾點考?幾點結束?
想知道考試幾點結束,得先清楚各科的具體開考時間。根據近幾年的考試安排,二級建造師考試通常在5月底或6月初的周末進行(2025年具體日期以各省人事考試網通知為準),考2天,每天1-2科,各科時長和結束時間如下:
1. 第一天:法規+管理,下午場別遲到!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簡稱“法規”):
開考時間:上午9:00,考試時長2小時,11:00準時結束。
這科全是選擇題(單選60道+多選20道),看似題量不大,但考得細,很多考生反饋“看著都會,選起來糾結”,2小時其實不算寬裕,建議留10分鐘檢查答題卡。
《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簡稱“管理”):
開考時間:下午14:00,考試時長3小時,17:00結束。
這科題量更大(單選70道+多選25道),還有不少計算題(比如贏得值法、工期計算),下午容易犯困,建議考前半小時喝點咖啡提神,別因為“下午場”就松懈——每年都有考生記錯下午開考時間,14:30才慌慌張張進考場,白白少了30分鐘答題時間!
2. 第二天:實務科目,3小時跟案例“死磕”!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簡稱“實務”):
開考時間:上午9:00,考試時長3小時,12:00結束。
實務是二建的“攔路虎”,不僅有選擇題(單選20道+多選10道),還有4道案例分析題(每題20-30分),光寫案例可能就要寫滿2頁答題紙。很多考生反映“3小時根本不夠用”,尤其是案例題卡殼時,容易慌神浪費時間——這科的時間管理,直接決定你能不能過線。
劃重點:不管考哪個專業(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機電工程等),實務科目的時長和結束時間都一樣,區別只在題目內容。考試前一周一定要打印準考證,核對自己所在考場的具體時間安排,別只記“大概時間”,各省可能會有1小時內的微調(比如部分省份下午場13:30開考)。
二、為什么二建考試時間這樣設置?看懂背后邏輯,備考更有方向
很多考生覺得“法規2小時太短,實務3小時太長”,其實考試時長的設置,跟科目難度、題量、考察重點直接相關,看懂這一點,備考時能更有針對性:
1. 法規:2小時考“記憶+理解”,別死記硬背
法規科目的考點分散(從招投標到安全、質量,再到合同、糾紛處理),但題型全是選擇,不需要大量書寫,所以2小時足夠。但它的難點在于“相似考點易混淆”(比如“施工許可證有效期3個月”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3年”),備考時別只盯著背法條,要結合案例理解“為什么這么規定”,否則考場上2小時光糾結選項就過去了。
2. 管理:3小時考“邏輯+計算”,得動筆算
管理科目的計算題占比約20%(比如進度計劃中的雙代號網絡圖、成本控制中的動態結算),需要在草稿紙上畫圖、列式,耗時比純選擇題多。而且管理和實務聯系緊密(比如實務案例題常考“施工組織設計”“質量事故處理”,這些都是管理教材里的內容),給3小時也是為了讓考生有時間仔細審題,避免因計算失誤丟分——畢竟“會做但算錯”比“不會做”更可惜。
3. 實務:3小時考“綜合能力”,寫得慢就吃虧
實務是二建的“壓軸戲”,案例題需要結合法規、管理的知識綜合分析,還要用專業術語規范作答(比如“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不能只寫“沒搭好”,得寫“立桿間距過大、未設掃地桿、荷載超過設計值”)。很多考生案例題寫得慢,不是因為不會,而是“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導致3小時結束時還有1道案例沒寫完——這也是為什么實務通過率常年低于法規和管理的原因之一。
三、備考時間不夠?3個月“搶分”計劃,每天2小時也能過
知道了考試時長,更重要的是“備考時間怎么安排”。很多考生是上班族,每天能抽出來的時間有限,這里給大家一個“3個月備考時間分配表”,親測有效(我去年帶的一個學員,每天下班后學2小時,3科一次過):
1. 基礎階段(第1-4周):通讀教材+網課,每天2小時
法規:每天40分鐘,重點看“招投標”“合同”“安全質量”這3章(占分60%以上),網課選“只講考點”的老師,別聽那種“從第一章念到最后一章”的,浪費時間。
管理:每天40分鐘,先學“施工進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計算題集中在這兩章),再看“施工質量管理”“合同管理”,這些都是實務案例的“素材庫”。
實務:每天40分鐘,先看教材的“技術部分”(比如建筑實務的“主體結構施工”“防水工程”),不用背細節,混個眼熟就行,后期結合案例題再加深記憶。
2. 強化階段(第5-10周):刷題+錯題整理,每天3小時
法規/管理:各花1小時刷真題(近5年真題至少刷2遍),重點關注“重復出現的考點”(比如法規的“竣工驗收條件”、管理的“關鍵工作判斷”),這些大概率今年還會考。
實務:花1小時做案例題,先自己寫答案,再對照參考答案改,重點學“答題模板”(比如問“原因”就從“人、材、機、法、環”5個角度答,問“措施”就寫“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管理措施”),別覺得“模板生硬”,考試時能幫你快速組織語言,節省時間。
3. 沖刺階段(第11-12周):模擬考試+背重點,每天4小時
按考試時間做模擬卷:上午9:00-11:00做法規,下午14:00-17:00做管理,第二天上午9:00-12:00做實務,嚴格計時,體驗“考試壓迫感”,避免考場上因緊張打亂節奏。
背實務“高頻考點”:比如建筑實務的“腳手架安全檢查要點”、市政實務的“路基壓實度檢測”,這些內容每年案例題幾乎必考,考前背熟能多拿20分。
提醒:備考時間不是越長越好,關鍵是“效率”。我見過有人備考6個月,每天學5小時,但邊學邊玩手機,最后還是沒考過;也見過有人備考2個月,每天專注3小時,一次過3科。與其糾結“時間夠不夠”,不如現在就放下手機,打開教材——你多學1小時,考場上就少1分鐘慌張。
四、考試當天時間管理:這3個“坑”千萬別踩!
就算備考再充分,考試當天時間沒安排好,也可能功虧一簣。結合往年考生的“血淚教訓”,這3個時間管理細節一定要注意:
1. 考前1小時:別再“臨時抱佛腳”,先檢查“考試三件套”
身份證、準考證、2B鉛筆:每年都有考生到了考場才發現“準考證沒打印”“身份證忘帶了”,考前一晚一定要把這些放進口袋,早上出門前再檢查一遍。
別在考場外背考點:考前1小時背的內容,考場上大概率記不住,反而會讓你更緊張。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深呼吸5分鐘,想想各科的答題順序(比如法規先做多選題,再做單選題,因為多選題更容易糾結,先搞定能節省時間)。
2. 考試中:實務案例題留足120分鐘,別在選擇題上“死磕”
法規/管理:選擇題遇到“不會的”,別糾結超過1分鐘,先標記跳過,等全部做完再回頭看。每年都有考生在一道單選題上耗5分鐘,導致最后10道題沒時間做,其實二建合格線不高(一般是總分的60%),放棄1-2道難題不影響過線。
實務:4道案例題至少留120分鐘(每道30分鐘),選擇題控制在30分鐘內。案例題讀題時圈畫“關鍵詞”(比如“指出不妥之處并說明理由”“計算工期”),避免答非所問——我去年考實務時,有一道題問“施工縫留置位置是否正確”,結果有考生答成“施工縫處理措施”,白白丟了10分。
3. 交卷前10分鐘:檢查答題卡+案例題答題區域
答題卡別涂錯:尤其是多選題,選對一個選項得0.5分,選錯整道題沒分,不確定的選項寧愿不選,也別瞎蒙。涂卡時核對題號,別因為“看串行”導致10道題全涂錯。
案例題別寫“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紙是機器掃描的,超出黑色邊框的部分掃不進去,寫之前看好答題區域大小,字可以丑但要清晰,別讓閱卷老師“猜你寫的啥”。
五、常見問題解答:這些“時間疑問”,一次說清楚
最后整理幾個考生問得最多的“時間問題”,幫你掃清盲區:
1. 考試可以提前交卷嗎?
可以,但開考后30分鐘內不能交卷(防止抄襲),交卷后不能在考場附近逗留。不過建議別提前交卷,多檢查一遍答題卡和案例題,說不定能多拿幾分——二建合格線經常是“差1分沒過”,別讓“提前交卷”成為遺憾。
2. 遲到多久不能進考場?
開考后5分鐘不能進考場(部分省份是15分鐘,以準考證為準),所以建議提前1小時到考場,尤其是異地考生,別卡點趕路——去年有個考生因為堵車遲到10分鐘,在考場外哭了半小時,太可惜了。
3. 2025年二建考試時間定了嗎?
目前(2025年3月)官方還沒公布具體考試日期,不過根據往年規律,大概率在5月24-25日或5月31日-6月1日(周末),具體以各省人事考試網通知為準。建議3月底開始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別等考前一周才想起看通知。
寫在最后
二級建造師考試的“時間賬”,本質上是“備考效率賬”和“考場心態賬”。知道各科幾點結束,是為了合理規劃答題節奏;清楚備考時間怎么分配,是為了用最少的時間拿最多的分。記住:二建不難,難的是“你能不能堅持每天學2小時”“考試時能不能不慌不忙把題答完”。
最后提醒:2025年二建考試具體時間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大家備考的同時,別忘了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的通知。祝各位考生今年都能“時間用在刀刃上,3科一次過線”!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nstruction_division/72506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