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考什么科目
一級建造師考試作為工程領域含金量極高的職業資格認證,每年都吸引著數十萬工程人報考。但很多初次接觸的考生都會陷入迷茫:到底考幾科?哪些是重點?難不難?本文將用最通俗的語言,結合真實備考案例,帶你全面了解一建考試科目及備考策略,讓你看完就知道該如何下手。
一、一級建造師考試科目總覽:5科要考幾年?
一級建造師考試共設4個科目,分為公共科目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兩大類,具體包括:
3門公共課:《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1門專業課:《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分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等10個專業)
這里要劃重點:考試成績實行2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年過了2科,明年只需考剩下的2科,只要在連續2年內通過全部4科就算合格。但實務科目(專業課)一定要盡早攻克,每年都有考生栽在這科上,千萬別掉以輕心!
二、公共科目深度解析:看似簡單,實則暗藏陷阱
1. 《建設工程經濟》:理工科考生的“攔路虎”?
考試特點:
滿分100分,60分合格,考試時間2小時
題型:單選題60道(每題1分)+ 多選題20道(每題2分)
核心難點:涉及大量計算公式(如資金時間價值、工程量清單計價),對非經濟專業考生不太友好
備考痛點:
很多考生覺得“經濟=數學”,一看到公式就頭疼。其實這科的重點是理解概念,比如“沉沒成本”“機會成本”這些高頻考點,考的是應用場景而非復雜計算。舉個例子:
> 某施工企業花20萬買了一臺設備,用了1年賬面價值15萬,現在市場價12萬。如果企業打算換新設備,這臺舊設備的沉沒成本是多少?
> 答案:15萬(賬面價值)-12萬(當前市場價)=3萬。
> 記住:沉沒成本=賬面價值-當前市場價值,考計算題時直接套公式就行,根本不用糾結“為什么”。
復習建議:
重點掌握第一章“工程經濟”(占分40%)和第三章“建設工程估價”(占分50%)
公式不要死記硬背,結合例題理解推導過程,比如“盈虧平衡點計算”畫個圖就能一目了然
2.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內容多到記不住?
考試特點:
滿分130分,78分合格,考試時間3小時
題型:單選題70道(每題1分)+ 多選題30道(每題2分)
核心難點:章節多(共7章),知識點瑣碎,比如“三控三管一協調”涉及大量程序和流程
備考陷阱:
很多考生復習時喜歡逐字逐句看教材,結果花了3個月還在第一章打轉。其實這科的高頻考點非常集中,比如“網絡圖計算”“施工組織設計”“質量安全事故處理”每年必考。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 我去年帶的一個學員,把近5年真題里的“網絡圖題型”都整理出來,發現無非就是“關鍵線路判斷”“總時差計算”“工期壓縮”這3類。他針對性練習了30道題,考試時遇到類似題目直接秒答,節省了大量時間。
復習建議:
用“思維導圖”梳理章節邏輯,比如把“施工質量管理”按“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串聯
重點攻克“進度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三大模塊,占分比例超60%
3.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背了就忘怎么辦?
考試特點:
滿分130分,78分合格,考試時間3小時
題型:單選題70道(每題1分)+ 多選題30道(每題2分)
核心難點:法條更新快(每年教材變動10%-15%),需要精準記憶時間、數字、責任劃分
記憶技巧:
法規科目最忌“死記硬背”,要學會“抓關鍵詞”和“場景聯想”。比如“招投標”部分:
> 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發出至投標截止日不得少于20天;投標保證金不得超過招標項目估算價的2%。
> 可以聯想:“20天準備投標文件,交2%保證金防止瞎投標”,用生活化場景記住數字考點。
復習建議:
重點關注“招投標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質量管理條例”這4大章節
新增考點一定要重視!2023年教材新增的“碳排放管理”“新型建筑工業化”等內容,當年考試就考了3道題
三、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決定成敗的“生死科”
1. 10個專業怎么選?難度和前景分析
實務科目分為10個專業,其中報考人數最多的是建筑工程(占比60%)、市政公用工程(占比25%)、機電工程(占比10%),其他專業(如公路、水利、礦業等)報考人數較少。選擇專業時可以參考這3個原則:
看工作經驗:從事建筑施工就選“建筑工程”,搞市政管網就選“市政工程”,考增項再考慮其他專業
看市場需求:市政工程市場需求大,掛靠費用(雖然不提倡)比建筑工程高30%-50%,但難度也更大
看備考時間:建筑工程內容相對基礎,適合零基礎、備考時間少的考生;市政工程涉及道路、橋梁、管道等多個領域,知識點更雜
真實案例:
我朋友老張是做房建施工的,第一年跟風報了市政工程,結果實務只考了52分(合格線72分)。第二年換成建筑工程,專注復習3個月,實務考了89分順利通關。他總結:“專業選錯,努力白費,別盲目追求‘含金量’而忽略自身基礎。”
2. 實務科目到底考什么?3大題型深度拆解
實務科目滿分160分,其中單選題20分+多選題20分+案例分析題120分,合格線96分。案例分析題是重中之重,共5道題(4道20分題+1道30分題),常考題型包括:
進度管理:結合網絡圖計算工期、分析索賠
質量管理:找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寫出整改措施
安全管理:判斷安全事故等級,寫應急救援預案
合同管理:工程款支付、變更索賠爭議處理
答題技巧:
案例分析題一定要“踩點得分”,比如問“施工縫留置位置是否正確?說明理由”,回答時先直接說“不正確”,再分條列出規范要求(如“柱應留水平縫,梁、板應留垂直縫”),最后結合背景材料指出錯誤之處。閱卷老師是按關鍵詞給分的,條理清晰才能多拿分。
四、高效備考策略:2年通關的“黃金搭配”
1. 科目報考順序:先難后易還是先易后難?
推薦方案1(零基礎/在職考生):
第一年:《法規》+《管理》+《實務》(建筑工程)
第二年:《經濟》
理由:法規和管理內容關聯度高,搭配實務一起學,能幫你理解工程現場的實際應用;經濟單獨放在第二年,壓力小很多。
推薦方案2(有基礎/全職備考):
第一年:4科全報
第二年:主攻未通過科目
理由:利用充足的備考時間沖一把,即使沒過,也能摸清各科難度,第二年針對性復習。
2. 各科復習時間分配:別在“性價比低”的內容上浪費時間
按總分520分計算,各科復習時間建議占比:
實務:50%(案例分析題需要大量動筆練習,至少做30套真題)
管理:20%(重點章節多,真題重復率高)
法規:15%(關注新增考點和高頻法條)
經濟:15%(公式理解透,計算題就不怕)
特別提醒:
千萬不要平均用力!我見過有考生把80%時間花在經濟上,結果實務差3分沒通過,白白浪費一年時間。實務才是“主要矛盾”,一定要優先保證實務的復習時間。
五、考生最關心的3個問題
1. “零基礎能考一建嗎?”
能!但需要滿足2個條件:
學歷和工作年限符合要求(大專學歷需工作滿6年,本科滿4年)
能堅持每天3小時學習,周末至少8小時。我帶過的零基礎學員中,最快1年半通關,最慢3年,但只要堅持下來的,90%都能考過。
2. “教材每年都變,要不要等新教材出來再復習?”
不用!一建教材核心內容變動不大(每年5%-10%),可以先用舊教材復習公共課,等新教材(每年5月左右出版)出來后,重點看變動部分。實務科目建議等新教材,因為案例分析題可能會結合新增規范出題。
3. “真題要刷幾遍才夠?”
至少3遍!
第一遍:按章節做,檢驗知識點掌握情況
第二遍:按年份做,模擬考試時間和節奏
第三遍:只做錯題,分析錯誤原因(是知識點沒記牢還是審題不清)
近5年的真題最有價值,尤其是實務案例題,要逐字逐句分析參考答案的答題邏輯,學習“踩點得分”的技巧。
一級建造師考試確實有難度,但只要搞清楚各科特點,找對復習方法,2年通關完全不是問題。記住:別用“沒時間”當借口,備考的每一分鐘,都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漲工資”。最后提醒,以上考試科目及政策基于最新公布信息,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通知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nstruction_division/69858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