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常考的基本知識
備考建造考試時,你是不是也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教材厚得像塊磚,知識點多到記不住,刷題時總在同一個考點栽跟頭?其實每年建造考試(無論是一建、二建還是造價師)的核心考點就那么些,把這些“常客”吃透,比盲目啃書效率高得多。今天就幫大家梳理清楚建造考試最常考的6大模塊、20個核心知識點,每個點都標了考頻和記憶技巧,看完直接能上手記,幫你少走彎路,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一、法律法規:30%的選擇題都從這里出
法律法規是建造考試的“送分模塊”,但考點集中,每年翻來覆去就考那些重點。記住這些,選擇題至少能多拿15分。
1. 招投標程序:“三階段十二步”,考到就是送分
考頻:(每年必出2-3題)
很多考生覺得招投標流程復雜,其實拆分后很簡單,記住“三階段十二步”就行:
準備階段:編招標文件發招標公告(或邀請書)資格預審(可選);
實施階段:發售招標文件踏勘現場答疑投標開標評標定標;
收尾階段:發中標通知書簽合同備案。
記憶技巧:把流程想象成“辦婚禮”——先準備請柬(招標文件)、發邀請(招標公告),再收禮金(投標文件)、開席(開標)、選伴郎伴娘(評標定標),最后領證(簽合同)。
真題坑點:注意“投標保證金不得超過項目估算價的2%”(最高80萬)和“履約保證金不得超過中標合同金額的10%”,這兩個數字每年都有人記混,我當年復習時也栽過跟頭,后來寫在便利貼上貼桌上才記住。
2. 合同法律制度:“索賠三要素”要刻在腦子里
考頻:(案例題常考)
合同糾紛里的“索賠”是實務案例題的常客,判斷能不能索賠,就看三要素:
事件是不是非承包人原因(比如業主拖延付款、設計變更);
承包人有沒有實際損失(工期延誤、費用增加);
承包人有沒有按規定程序索賠(28天內提交索賠意向通知書)。
真題示例:某工程因業主提供的設計圖紙延遲交付,導致承包人停工5天,人工窩工費2萬元。能不能索賠?——能!三個要素全滿足,既賠工期(5天)又賠費用(2萬元)。
二、施工技術:實務案例的“半壁江山”
施工技術是實務科目(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的核心,案例題60%的考點都來自這里。別死記硬背,結合現場實際場景記更輕松。
1. 混凝土工程:強度等級和養護是“萬年考點”
考頻:(每年案例題必考)
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80)的選擇和養護要求,幾乎年年考:
強度等級:基礎用C20-C30,梁柱用C30-C40(高層建筑梁柱可能到C50),板用C25-C30,記住“基礎低、梁柱高、板居中”;
養護:澆筑后12小時內覆蓋保濕,普通硅酸鹽水泥養護7天,摻了緩凝劑或抗滲要求的養護14天。
現場聯想:就像養花,不同的花(構件)需要不同的“肥料”(強度等級),澆水(養護)時間不夠花就會蔫(強度不夠)。
2. 鋼筋工程:“連接方式”和“保護層厚度”別搞混
考頻:(選擇題+案例題)
鋼筋連接有三種方式:綁扎搭接(直徑≤25mm,受拉鋼筋不宜用)、機械連接(直徑≥25mm常用)、焊接(現場常用閃光對焊、電弧焊)。
保護層厚度更要注意:梁、柱的保護層是20-30mm(環境不同有差異),板的保護層是15mm,基礎的保護層最厚(有墊層時40mm,無墊層時70mm)。
記憶口訣:“梁柱穿厚衣(保護層厚),樓板穿薄衣,基礎埋土里(最厚)”。
三、項目管理:進度、質量、安全“三座大山”
項目管理是建造考試的“性價比之王”,知識點固定,只要掌握套路,拿分很穩。
1. 進度控制:雙代號網絡圖“找關鍵線路”是送分題
考頻:(每年必出計算題)
很多考生看到網絡圖就頭疼,其實關鍵線路很好找:從起點節點到終點節點,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就是關鍵線路,這條線路上的工作都是關鍵工作,總時差為0。
通俗解釋:就像接力賽,4個隊伍(施工段)比賽,每個隊伍要跑3棒(工作),哪隊總用時最長,哪隊就是“關鍵隊伍”(關鍵線路),他們的每一棒都不能耽誤(總時差0)。
真題示例:某網絡圖有A(3天)B(5天)C(2天)和A(3天)D(4天)C(2天)兩條線路,關鍵線路是ABC,總工期3+5+2=10天。
2. 安全管理:“三寶四口五臨邊”,案例題默寫常客
考頻:(安全事故案例必涉及)
“三寶四口五臨邊”是安全文明施工的基礎,必須背熟:
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
四口: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蓋板);
五臨邊:陽臺邊、屋面周邊、樓板周邊、基坑周邊、樓梯側邊(要設1.2m高防護欄桿)。
記憶技巧:“三寶護體,四口要封,五邊要攔”,想象自己是安全員,到工地第一眼就要檢查這些地方,漏一個就可能出事故。
四、工程經濟:別被公式嚇到,記住“核心3公式”
工程經濟很多人覺得難,其實常考的公式就3個,理解了根本不用死記。
1. 資金時間價值:現值(P)和終值(F)的“前世今生”
考頻:(計算題必考1題)
簡單說,現值是“現在的錢”,終值是“未來的錢”,利率越高,現在的錢越值錢。公式:F=P(1+i)^n(復利終值),P=F/(1+i)^n(復利現值)。
舉例:現在存1000元(P=1000),年利率5%(i=5%),5年后能拿多少(F)?F=1000×(1+5%)^5≈1276元。記住:利率i和年限n在分子上,終值就變大;在分母上,現值就變小。
2. 工程量清單計價:“綜合單價”包含啥?別漏項!
考頻:(造價師必考,一建二建常考)
綜合單價=人+材+機+管理費+利潤+風險費,不包含規費和稅金(這兩個是單獨算的)。很多考生會把規費加進去,記住:清單計價“管利風”(管理費、利潤、風險費)要包含,規費稅金“另起灶”。
五、工程質量:“PDCA循環”和“驗收程序”要理清
質量控制考得細,但邏輯清晰,記住“流程”就能拿分。
1. PDCA循環:質量控制的“萬能套路”
考頻:(選擇題常考)
PDCA是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的循環,就像“做飯”:先計劃做什么菜(Plan),再動手做(Do),嘗一口咸淡(Check),淡了加鹽、咸了加水(Act),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
2. 分部工程驗收:“誰組織?誰參加?”別記錯
考頻:(案例題默寫)
分部工程驗收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參加。注意:分項工程驗收是監理工程師組織,單位工程驗收是建設單位組織,別搞混!
六、常考數字總結:這些“硬骨頭”必須啃下來
建造考試有很多“數字考點”,記不住就丟分,整理了10個最常考的,趕緊抄下來背:
1. 投標有效期:從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日起算,一般60-90天;
2. 缺陷責任期:一般1年,最長不超過2年;
3. 安全事故上報時間:現場負責人1小時內報施工單位負責人,施工單位負責人2小時內報主管部門;
4. 腳手架搭設高度:單排架≤24m,雙排架≤50m,超過要專家論證;
5. 混凝土試塊留置:每100m3留1組,不足100m3也留1組;
6. 夜間施工噪聲限值:晝間70dB,夜間55dB(夜間22點到次日6點);
7. 預付款支付時間:簽約后7天內;
8. 竣工結算審核時間:500萬以下20天,500-2000萬30天;
9. 保修期: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10. 特種作業人員:電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司機等,必須持證上崗。
以上就是建造考試最常考的基本知識,每個模塊都是歷年真題反復出現的重點。復習時不用貪多,把這些核心點吃透,配合刷題鞏固,遇到相似考點就能條件反射般選出答案。記住:建造考試不難,難的是你能不能抓住重點,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nstruction_division/63048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