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該怎么復習
公務員考試怎么復習?這可能是每個備考人打開教材前,都會盯著天花板問自己的問題。有人說“刷題就完事了”,有人說“得報幾萬塊的班”,還有人說“全靠運氣”。作為一個從“行測58分”考到“筆試第一”的過來人,我想說:公務員考試確實難,但難的不是題目本身,而是找不到“用最少時間提最多分”的節奏。這篇文章會把我踩過的坑、試過的招全告訴你,從“考什么”到“怎么學”,再到“怎么避開90%的無效努力”,保證你看完就能上手——畢竟,備考時間寶貴,咱們別在“試錯”上浪費精力。
一、先搞懂“考什么”:別一上來就悶頭學,方向錯了全白搭
很多人備考的第一步是“買教材”,然后從第一頁開始啃,啃了半個月發現“這跟考的不一樣啊”。其實公務員考試(以國考為例,省考大同小異)就考兩門:行測和申論,但你得先知道它們到底“想考你什么”。
行測:不是“考知識”,是“考取舍”
行測有五大模塊: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一共130-135道題,考試時間120分鐘——平均下來,每道題只有50秒左右的時間。這意味著什么?你不可能把所有題都做完,更不可能所有題都做對。
我第一年備考時,死磕數量關系,一道題算10分鐘,結果資料分析沒時間做,最后行測58分。后來才明白:行測的本質是“在有限時間內拿最多分”,所以“性價比”比“全會”重要100倍。比如資料分析(20道題,每題1分)、判斷推理(40道題,每題0.8-1分),這些模塊技巧性強、提分快,必須重點抓;而常識(20道題,每題0.5分)范圍太廣,花太多時間不值得;數量關系挑簡單題做(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難的直接放棄。
申論:不是“寫作文”,是“抄材料”
很多人覺得申論是“主觀題”,靠文筆。大錯特錯!申論所有小題(概括、分析、對策)都是“踩點給分”,材料里有什么關鍵詞,你抄上去就能得分;大作文的論點、論據也基本來自材料,你需要做的是“把材料里的觀點串起來,用規范的語言表達”。
我剛開始寫申論小題,總喜歡“自己總結”,比如材料里寫“村里修了路、建了信號塔”,我非要寫成“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果得分很低。后來才知道:材料原詞就是“標準答案”,除非材料里是口語化表達(比如“村里路不好走,手機沒信號”),否則別瞎改寫。
二、3階段復習計劃:拒絕“假努力”,每天3小時>8小時耗時間
備考最忌諱“感動自己式學習”:早上6點起,晚上12點睡,教材畫滿熒光筆,結果合上書啥也記不住。真正高效的復習,是“按階段定目標,每個階段只抓1-2個核心任務”。
階段1:基礎期(2-3個月,每天3-4小時)——“知道怎么做對題”
目標:把行測每個模塊的基礎知識點過一遍,申論學會找材料關鍵詞。
怎么做?
行測:用主流教材(別買太多,1本系統教材+1本模塊專項足夠),每天學1個模塊的理論(比如周一學資料分析的“基期量”“增長率”公式,周二學判斷推理的“圖形推理規律”),學完立刻做10-15道對應練習題(別貪多,做一道就搞懂考點)。
申論:看網課學“小題答題步驟”(比如“先劃材料關鍵詞,再按邏輯分類”),每天做1道小題(從概括題開始,比如“根據材料1,概括XX問題”),做完對照參考答案,看看自己漏了哪些關鍵詞。
重點提醒:這個階段別刷套卷!先把“單個知識點”搞懂,就像蓋房子先打地基,地基不穩,后面越學越亂。
階段2:強化期(1-2個月,每天4-5小時)——“怎么做得又快又對”
目標:通過真題套卷訓練,提升答題速度和正確率,找到自己的“優勢模塊”和“薄弱模塊”。
怎么做?
行測:每天做1套真題(優先近5年國考/省考真題,別做模擬題!模擬題和真題思路差太遠),嚴格計時120分鐘,做完后花2-3小時復盤:
錯題分類:是“知識點不會”(比如資料分析公式記錯),還是“計算失誤”(比如小數點看錯),或是“時間不夠沒做”?
統計模塊正確率:比如資料分析正確率70%,判斷推理80%,言語理解65%,那接下來重點練言語理解。
總結“蒙題技巧”:比如數量關系實在沒時間,優先蒙B/C(別問為什么,歷年真題答案分布規律)。
申論:每2天做1套真題(小題+大作文),小題重點看“踩分點漏了多少”,大作文重點練“開頭結尾模板”和“分論點找法”(比如材料里有3個案例,就提煉3個分論點)。
舉個例子:我強化期發現資料分析總在“年均增長率”公式上出錯,就專門花3天時間,把近10年真題里所有“年均增長率”題都做了一遍,總結出“當增長率<5%時,可用近似公式”,后來這個考點再也沒錯過。
階段3:沖刺期(1個月,每天3-4小時)——“適應考試節奏”
目標:模擬真實考試環境,調整答題順序和時間分配,保持做題手感。
怎么做?
行測:每周做3套真題(嚴格按考試時間,比如國考是上午9-11點),固定答題順序(比如我習慣“資料分析判斷推理言語理解常識數量關系”,把擅長的放前面,保證拿分),控制每個模塊時間(資料分析25分鐘,判斷推理35分鐘,言語理解30分鐘,常識5分鐘,數量關系15分鐘,留10分鐘涂卡)。
申論:每周做2套真題,重點練“大作文開頭結尾”(比如開頭用“背景+問題+觀點”,結尾用“總結+升華”),同時積累“規范詞”(比如“群眾反映問題沒人管”“基層治理存在推諉扯皮現象”)。
重點提醒:沖刺期別再學新知識點了!把之前的錯題本翻出來,反復看“知識點不會”的錯題,保證同類題不再錯。
三、行測:5大模塊“提分優先級”,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行測想上70分,關鍵是“抓大放小”。我按“提分速度”排個序,你照著練,效率翻倍:
1. 資料分析(優先級:)——“只要學,就能90%正確率”
資料分析是行測最簡單的模塊,沒有之一!考點就那幾個:基期量、現期量、增長率、增長量、比重、平均數,公式背熟,再練速算技巧(比如截位直除、百化分),正確率從50%提到90%,最多1個月。
具體做法:
每天20道題,限時25分鐘,做完復盤“公式用錯沒”“計算哪里慢”;
背熟百化分表(比如1/6≈16.7%,1/7≈14.3%),增長率題直接套用,比計算器還快;
別糾結“精確計算”,選項差距大就估算(比如選項是1234和2345,算到前兩位就能選)。
2. 判斷推理(優先級:)——“規律記牢,題題有思路”
判斷推理分4個小題型: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
圖形推理:記牢“對稱、一筆畫、開閉、位置、樣式”等規律,每天10道題,練到“看到圖3秒想到考點”;
定義判斷:別糾結“專業術語”,找題干里的“主體、客體、方式、目的”,和選項一一對應;
類比推理:記“語義關系(近反義)、邏輯關系(并列、包容、對應)、語法關系”,遇到不確定的別糾結,憑第一感覺選;
邏輯判斷:加強削弱題找“論點和論據”,搭橋/拆橋是高頻考點;翻譯推理記“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3. 言語理解(優先級:)——“別靠語感,靠技巧”
很多人言語理解靠“讀著順”,其實都是有技巧的:
邏輯填空:先看上下文“對應關系”(比如轉折、并列、因果),再看選項“感情色彩”“固定搭配”(比如“頒布法律”“頒發獎狀”);
中心理解:找“主題詞”(高頻出現的詞)和“關聯詞”(但是、因此、總之),主題詞不對的選項直接排除;
細節判斷:先看選項,再回材料找對應,注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比如材料說“部分”,選項說“全部”)。
4. 數量關系(優先級:)——“挑簡單題,放棄難題”
數量關系10-15道題,別想著全做,挑3-5道簡單題(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容斥原理),保證做對,剩下的蒙同一個選項(比如全蒙B),正確率能到50%左右,足夠了。
必學題型:工程問題(工作總量=效率×時間)、利潤問題(利潤=售價-成本)、容斥原理(兩集合公式:A+B-AB=總數-都不)。
5. 常識判斷(優先級:)——“碎片時間積累,別花整塊時間”
常識考的太廣(政治、法律、歷史、科技……),復習性價比極低。每天花10分鐘看“時政熱點”(比如近半年的重要會議、政策),其他的隨緣,考試時別糾結,會就會,不會就蒙。
四、申論:“抄材料”也有技巧,這3個坑別踩
申論想上65分不難,難的是避開這些“一看就像新手”的坑:
坑1:小題“自己瞎總結”,不抄材料原詞
申論小題(概括、分析、對策)都是“踩點給分”,1道題10分,可能有5個踩分點,每個點2分。材料里的“規范詞”(比如“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就是踩分點,你非要換成“錢不夠”“沒技術”,閱卷老師可能就不給分了。
正確做法:材料里是規范詞直接抄,材料里是口語化表達(比如“村里路不好走,一下雨就泥濘”),就提煉成“農村道路基礎設施薄弱,排水不暢”。
坑2:大作文“憋半天寫不出開頭”
大作文開頭不用太華麗,記住“背景+問題+觀點”公式,3分鐘就能寫完。
舉例:
背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問題:“但部分地區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人才流失等問題”;
觀點:“因此,推動鄉村振興,需以基礎設施為基、以人才為要,繪就農村發展新畫卷”。
坑3:不重視“卷面”,字潦草到看不清
申論是人工閱卷,卷面干凈、字跡工整,至少能多3-5分!不用練書法,只要做到“字不連筆、不涂改、段落分明”就行。平時做題用答題卡練,強迫自己寫慢點。
五、這些“無效努力”,我替你踩過了,別再犯
備考時我走了很多彎路,希望你能避開:
別買太多資料:教材1本、真題1套、錯題本1本足夠,資料太多反而不知道看哪個;
別熬夜刷題:凌晨1點刷題,早上9點起不來,不如每天10點睡、6點起,效率更高;
別和別人比進度:有人基礎好,1個月就能刷完真題;有人基礎差,3個月才過完基礎。按自己節奏來,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行;
別只看網課不做題:網課是“學方法”,做題是“練方法”,光看不動手,等于白學。
公務員考試確實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你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假裝努力”,只要你找對方法、堅持下去,就已經贏了80%的人。我當年模考多次倒數,也曾想過放棄,但最后靠著“每天進步1%”的笨辦法,還是上岸了。
記住:備考就像跑馬拉松,不用一開始就沖刺,保持節奏,穩步前進,終點就在前方。
以上復習方法基于歷年考試規律總結,具體考試內容及要求請以當年官方公告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ivil_servants/49447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