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公務員攻略從0到上岸,我用這5步幫32個朋友少走2年彎路
摘要
備考公務員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沒有,只能一遍遍地洗。直到上了考場,燈亮了,你發現有的人忘了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機,但只要你認真洗過了每一個地方,那件衣服一定是潔白如新的。這篇攻略會帶你避開“忘加洗衣粉”的坑,找到“手洗也能高效干凈”的方法——從前期準備到筆試沖刺,再到面試通關,全是實戰過的干貨,沒有一句空話。
一、備考前:先搞清楚“為什么考公”,比“怎么考”更重要
我見過太多人跟風考公:“大家都考,我也考一個試試”“爸媽讓考的,不考好像對不起他們”。結果呢?要么復習到一半沒動力放棄,要么進了面試被刷,白白浪費時間。
真正能上岸的人,都想明白了這3個問題:
1. 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考公不是終點,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你是想要穩定的工作、離家近照顧父母,還是追求體制內的職業發展?想清楚這點,才能在備考崩潰時撐下去。比如我之前帶的一個女生,她媽媽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所以她目標明確——考老家縣城的崗位,復習時再苦再累,一想到“考上就能每天回家陪媽媽”,就有了動力。
2. 你能接受“體制內的另一面”嗎?
別被“朝九晚五”“鐵飯碗”騙了。基層崗位可能要加班寫材料,窗口崗位要面對各種群眾,有些單位人際關系也需要經營。提前了解目標崗位的真實工作狀態(可以去“知乎”“小紅書”搜在職公務員的分享,或者找體制內的親戚朋友打聽),接受它的不完美,才不會考上后后悔。
3. 你的“備考成本”夠不夠?
全職備考至少需要3-6個月,在職備考可能要1年以上。算清楚時間成本(比如辭職備考的收入損失)、金錢成本(資料、網課、可能的面試班),以及“考不上怎么辦”的退路。比如在職備考的話,建議每天至少留3小時學習時間,周末不低于8小時,別一邊工作一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后啥也沒撈著。
二、選崗:“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這4個技巧幫你避開“千人崗”
每年都有“70分進面,80分落榜”的情況,差距就在選崗。選崗就像“田忌賽馬”,不是選最好的,而是選最適合自己的。
1. 先篩“硬性條件”,縮小范圍
打開國考/省考職位表(官網下載,比如“國家公務員局”“XX省人事考試網”),先按“學歷、專業、政治面貌、基層工作經歷”篩。比如你是“本科、漢語言文學、應屆生”,就把不符合的崗位直接刪掉,剩下的才是你的“可選池”。
重點提醒:別浪費“應屆生身份”!很多崗位僅限應屆生報考,競爭比能低一半。如果是應屆生,優先選“僅限202X屆畢業生”,其次是“應屆生”(含擇業期內未就業畢業生)。
2. 再看“競爭比”,避開“萬人坑”
選崗時一定要查往年的“報錄比”(可以在公考雷達APP、粉筆APP上看)。比如A崗位招1人,去年報了2000人;B崗位招2人,去年報了300人,優先選B。但要注意:有些崗位“看起來競爭小”,可能是因為限制條件多(比如“基層服務項目人員+男性+戶籍限制”),如果你不符合,就別硬湊。
3. 別只盯著“熱門單位”
市委辦、組織部、財政局這些“熱門單位”確實好,但競爭也最激烈。如果你的目標是“上岸”而非“去最好的單位”,可以考慮“垂直單位”(比如稅務局、市場監管局,招考人數多)、“基層崗位”(比如鄉鎮、街道,限制條件多,競爭小),或者“離家遠一點的縣區崗位”(分數通常比市區低5-10分)。
4. 最后“留2個備選崗”
報名截止前2天再報!先觀察意向崗位的實時報名人數,萬一發現“原本以為人少的崗位突然爆了”,還能換備選崗。但別拖到最后1小時,避免網絡擁堵報不上名。
三、筆試:行測+申論,“笨方法”反而最有效
筆試是“敲門磚”,行測和申論都不能偏科。我見過行測80分但申論50分的,也見過申論70分行測60分的,最后都沒進面。下面是我帶過的上岸學員親測有效的復習方法,沒有“秒殺技巧”,全是“穩扎穩打”。
(一)行測:別追求“做完所有題”,要“把會做的題都做對”
行測120分鐘130道題,平均每題55秒,沒人能全部做完。目標應該是“正確率+答題順序”:保證擅長的模塊正確率80%以上,不擅長的模塊“會的做對,不會的蒙”。
1. 分模塊突破,先抓“性價比高”的
資料分析(20題):正確率必須85%+!這是唯一“只要公式記牢、算得快,就能拿高分”的模塊。復習步驟:
背熟公式(基期量、增長率、比重、平均數,就這幾個常考);
練速算技巧(比如截位直除、百化分,別死算);
每天做2套真題(30分鐘內做完20題),錯題標出錯因(是公式記錯了?還是數據找錯了?)。
舉個例子:題目問“2023年A市GDP比2021年增長了多少?”,先確定是“間隔增長率”,公式是r1+r2+r1×r2,找到2023年增速r1和2022年增速r2,代入計算就行,別慌。
判斷推理(40題):正確率80%+!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
圖形推理:記“特征圖”(比如看到“圓和直線”想“交點數”,看到“黑白塊”想“平移、黑白運算”),每天刷10道題保持手感;
定義判斷:圈出“主體、客體、條件、結果”,和選項一一對應,別腦補;
類比推理:記常見關系(并列、包容、交叉、對應),遇到不確定的別糾結,憑第一感覺選;
邏輯判斷:加強削弱題找“論點論據”,翻譯推理記“前推后、后推前”的關聯詞(如果…那么…,只有…才…)。
言語理解(40題):正確率75%+!別靠“語感”,靠“邏輯”。
邏輯填空:積累高頻成語(比如“一蹴而就”“飲鴆止渴”,記意思和用法,別只記詞義),每天看10個,真題里遇到的一定要記;
片段閱讀:先看問題(主旨題?細節題?),再讀文段,找“關聯詞”(但是、因此、總之)和“首尾句”,主旨題別選“例子”“片面”的選項。
數量關系(10-15題):正確率50%+!別全放棄,挑簡單的做。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利潤問題,這些題型有固定公式,學會了就能拿分。復習時每天做5道,考試時留10分鐘,挑3-5道簡單的做,剩下的蒙(比如全蒙B或C)。
常識判斷(20題):正確率50%+!別花太多時間復習,性價比太低。每天早上花10分鐘看“學習強國”時政(近6個月的重要會議、講話、政策),真題里的常識題做過就記,不用刻意背。
2. 答題順序:“先易后難”,別死磕一道題
推薦順序:資料分析判斷推理言語理解常識數量關系(根據自己情況調整,但資料分析別放最后,容易沒時間做)。每做完一個模塊涂一次卡,別等到最后一起涂,萬一沒時間就慘了。
(二)申論:“抄材料”是基本功,但要“抄得有邏輯”
很多人覺得申論是“玄學”,其實申論的答案80%都在材料里,關鍵是“怎么抄”“怎么組織語言”。
1. 小題(概括、對策、綜合分析):“踩點給分”,多寫關鍵詞
先讀問題,圈出“作答范圍”(比如“根據材料3”)、“作答對象”(比如“問題”“措施”)、“字數要求”(比如不超過200字);
再讀材料,用“//”分段,“——”標關鍵詞(比如“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加強培訓”);
最后整理答案:同類關鍵詞合并(比如“資金不足”“融資難”可以合并為“資金短缺”),用“總-分”結構(比如“問題:一是XX;二是XX”),別寫長句,用短語。
2. 大作文:“結構清晰”比“文采”更重要
標題:用“主題+觀點”的格式,比如“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筑牢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開頭:用“背景+問題+觀點”,比如“當前,我國正處于XX時期(背景),但也面臨XX問題(問題),因此,我們需要XX(觀點)”;
分論點:從材料里找!每段開頭一句總括句(比如“創新需要政策支持”“創新需要人才支撐”),后面用材料里的例子或數據論證;
結尾:升華主題,比如“唯有如此,才能XX,為XX貢獻力量”。
小技巧:每天讀1篇“人民日報評論”(APP),學它的結構和規范詞(比如“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但別背模板,用自己的話寫。
四、面試:“反模板”才能拿高分,考官想聽的是“真實想法”
進了面試別高興太早,筆試分差小的話,面試1分能抵筆試2-3分。很多人報了幾萬塊的面試班,學了一堆“模板化回答”(比如“考生開始答題,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結果分數很低——考官一天聽幾十個人說同樣的話,早就聽煩了。
1. 禮儀:“自然大方”比“刻板鞠躬”更討喜
進門:敲門3下(別太輕也別太重),進去后說“各位考官好,我是X號考生”,別鞠躬90度,微微點頭就行;
答題:看著考官的眼睛(別只看主考官,其他考官也要掃到),手自然放在桌上,別比劃太多;
結束:說“考生答題完畢”,考官說“可以離場了”,再起身說“謝謝考官”,輕輕帶上門。
2. 答題:“結合實際”比“空談理論”更加分
面試常考“綜合分析題”(比如“怎么看‘年輕人躺平’現象”)、“應急應變題”(比如“群眾來辦事,材料不全,情緒激動,你怎么辦”)、“人際關系題”(比如“領導讓你和同事合作,同事不配合,怎么辦”)。
以“應急應變題”為例,模板回答是“安撫情緒-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總結反思”,但高分回答要“具體”:
錯誤示范:“我會先安撫群眾情緒,讓他冷靜下來,然后了解情況…”(太籠統);
高分示范:“我會先給群眾倒杯水,請他坐下慢慢說(具體動作),然后告訴他‘您別著急,只要材料能補,我們一定幫您辦好’(具體話術)。如果缺的材料是XX(比如身份證復印件),我們大廳有自助復印機,我可以幫他復印;如果是XX(比如單位證明),可以告訴他‘今天先辦其他手續,證明后天補過來就行’(具體解決方案)…”
3. 練習:“開口說”比“心里想”更重要
每天對著鏡子練3道題,或者找考友互相練(用騰訊會議模擬考場),錄視頻回看自己的表情、語速(別太快,也別太慢,1分鐘說150-200字左右)。重點練“流暢度”,哪怕觀點不完美,也別卡殼(卡殼時可以說“這個問題我認為還可以從XX角度考慮”,給自己爭取時間)。
五、避坑指南:這5件事,做了就是白用功
別買太多資料:行測買1本教材(粉筆《行測的思維》)+1本真題(近10年國考+省考真題)就行,網課看免費的(B站“李夢圓申論”“花生十三資料分析”),別花幾千塊買一堆課,根本看不完。
別只顧刷題不總結:錯題本比刷題量重要!每道錯題要標“錯誤原因”(公式記錯?粗心?不會做?),每周復盤1次,避免重復踩坑。
別和別人比進度:有人3個月上岸,有人考了3年,每個人基礎不一樣。按自己的節奏來,今天比昨天多對2道題,就是進步。
別熬夜學習:熬夜會讓第二天效率變低,不如早睡早起(比如6點起背常識,8點開始刷題),保證每天7小時睡眠。
別考前焦慮:考前1周別做新題了,看錯題本和筆記,每天做1套真題保持手感,告訴自己“我已經準備得很好了,正常發揮就行”。
備考公務員就像一場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是耐力。你可能會在某個深夜崩潰,可能會看到別人上岸而自己落榜,但只要你堅持下去,把每個知識點吃透,把每道錯題弄懂,總有一天,你會收到那封“擬錄用通知”。
最后想說:考公不是唯一的路,但既然選擇了,就全力以赴。祝你筆面第一,成功上岸!
(注:文中涉及的招考政策、考試時間等,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ivil_servants/48163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