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能考幾年-成績有效期怎么算-考幾次
摘要
注冊會計師(CPA)考試分為專業(yè)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yè)階段單科成績有效期5年,考生需在連續(xù)5年內通過6科;綜合階段沒有時間限制,通過專業(yè)階段后可一直考到通過為止。CPA考試一年僅考1次,通常在8月底舉行。備考時需注意“5年有效期”是“滾動計算”,不是“必須5年內考完”,合理規(guī)劃科目搭配能避免成績過期,減少重復備考的焦慮。
一、注冊會計師“能考幾年”?先搞懂這兩個階段
很多人剛開始了解CPA時,都會被“5年有效期”嚇住:“是不是5年內必須考完所有科目?考不過就白考了?”其實沒那么絕對,CPA考試分“專業(yè)階段”和“綜合階段”,兩個階段的“能考幾年”規(guī)則完全不同,得拆開說才清楚。
1. 專業(yè)階段:5年是“單科成績有效期”,不是“總備考時間”
專業(yè)階段有6科: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管、戰(zhàn)略。這6科需要一門一門考,每科通過后會有一個“成績有效期”——從你通過這科的當年開始算,往后推5年。如果5年內你能把剩下的科目都考完,那之前的成績就一直有效;要是5年內沒考完,最早通過的那科成績就會作廢,需要重考。
舉個例子:
小明2023年第一次考CPA,過了“會計”和“稅法”;
2024年過了“審計”;
2025年沒考過任何科目;
2026年過了“財管”和“戰(zhàn)略”;
到2028年,他還剩下“經濟法”沒考。這時候問題來了:2023年通過的“會計”和“稅法”,有效期到2028年(2023+5=2028),如果2028年“經濟法”還沒考過,那2023年的“會計”“稅法”成績就作廢了,2029年得重新考這兩科。
所以,“5年有效期”不是“必須5年內考完6科”,而是“每科成績能保留5年”。只要你別讓某科成績“孤零零”地等超過5年,就不用重考。比如每年考2科,3年考完6科,是最穩(wěn)妥的節(jié)奏,完全不用擔心成績過期。
2. 綜合階段:沒有時間限制,考過專業(yè)階段就能一直考
通過專業(yè)階段6科后,會拿到“專業(yè)階段合格證”,接下來就能考綜合階段了。綜合階段只有1科,叫“職業(yè)能力綜合測試”(分試卷一、試卷二,一天考完),考的是6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年限限制——哪怕你專業(yè)階段考完后隔了10年再考綜合,也完全沒問題。
不過建議大家“趁熱打鐵”,專業(yè)階段剛考完時,6科知識還在腦子里,這時候備考綜合效率最高。我見過不少考生專業(yè)階段考完后“放飛自我”,過兩年再考綜合,發(fā)現(xiàn)很多知識點都忘了,反而要花更多時間撿起來,有點得不償失。
二、成績有效期怎么算?3個常見問題幫你避開“坑”
搞懂“5年有效期”的計算規(guī)則,是CPA備考的“避坑第一步”。很多考生明明很努力,卻因為沒算對有效期,導致某科成績作廢,白白浪費時間。下面這3個問題,幾乎是所有考生都會問的,看完你就不會踩雷了。
1. “連續(xù)5年”怎么理解?是不是中間斷考就作廢?
不是!“連續(xù)5年”指的是“從你通過第一科的那年開始,往后數(shù)5年”,中間哪怕有一年沒考試,也不影響。
比如:
小紅2023年過了“經濟法”;
2024年、2025年因為工作忙沒考;
2026年才繼續(xù)考,過了“戰(zhàn)略”;
這時候“經濟法”的有效期還是到2028年(2023+5),不會因為2024、2025年沒考就提前作廢。
只要你在2028年年底前考完剩下的4科,“經濟法”成績就有效。所以,備考過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暫停,不用慌,只要別讓最早通過的科目超過5年就行。
2. 沒通過的科目,會影響有效期嗎?
完全不影響!只有“通過的科目”才有有效期,沒通過的科目相當于“沒記錄”,不會占用你的“5年名額”。
比如:
小李2023年考了“會計”(58分,沒通過)、“稅法”(65分,通過);
2024年又考了“會計”(62分,通過);
這時候,“稅法”的有效期從2023年開始算(到2028年),“會計”的有效期從2024年開始算(到2029年),2023年“會計”沒通過的成績,不會對任何科目產生影響。
所以,某科第一次沒考過沒關系,下次再考就行,不用糾結“之前考沒過會不會浪費時間”,專注把當下的科目學好才是關鍵。
3. 專業(yè)階段考完后,成績會過期嗎?
不會!只要你通過了專業(yè)階段6科,拿到了“專業(yè)階段合格證”,這6科成績就永久有效,不會因為綜合階段沒考而作廢。哪怕你拿到合格證后10年再考綜合,也沒問題。
但要注意:只有通過專業(yè)階段所有科目,才能拿到合格證。如果還差1科沒通過,那已經通過的科目還是受“5年有效期”限制。比如你通過了5科,還差1科,這時候最早通過的科目如果快到5年了,就得趕緊考最后1科,否則那科作廢,又得重考。
三、注冊會計師一年考幾次?備考節(jié)奏怎么安排更合理?
CPA考試和高考、考研不一樣,一年只有1次考試機會,通常在8月底(以前是10月,2021年開始提前到8月),報名時間在4月,也就是說從報名到考試,大概有4-5個月的備考時間。
一年考1次,意味著“錯過一次就得等一年”,所以備考節(jié)奏很重要。結合“5年有效期”,給大家3個實操建議,幫你高效規(guī)劃:
1. 科目搭配:別貪多,每年2-3科最穩(wěn)妥
CPA6科難度差別很大:會計、審計、財管被稱為“三大難”,稅法、經濟法、戰(zhàn)略相對簡單。如果第一年就報4科以上,很容易“貪多嚼不爛”,最后一科都過不了,反而打擊信心。
建議新手這樣搭配:
零基礎/在職考生:每年2科,比如“會計+稅法”(關聯(lián)度高,會計是基礎,稅法偏記憶)、“審計+戰(zhàn)略”(審計難理解,戰(zhàn)略背得多,難易搭配);
全職備考/基礎好:每年3科,比如“會計+審計+稅法”(會計和審計關聯(lián),會計和稅法也關聯(lián),三科聯(lián)動學習效率高)。
我見過一個在職考生,第一年報了5科,每天學到凌晨,結果只過了2科,第二年心態(tài)崩了直接放棄,特別可惜。其實CPA備考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穩(wěn)扎穩(wěn)打比盲目求快更重要。
2. 時間管理:用“倒推法”規(guī)劃學習進度
8月底考試,4月報名,中間大概5個月(150天)。如果報2科,每科需要75天左右的復習時間,再細分到“基礎階段(40天)+強化階段(25天)+沖刺階段(10天)”,每天學3-4小時,完全夠用。
比如學“會計”(公認最難),基礎階段要把教材過一遍,重點章節(jié)(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等)至少學2遍;強化階段刷真題,總結錯題;沖刺階段模擬考試,練答題速度。別等到考前一個月才開始學,那時候肯定來不及。
3. 別被“5年有效期”焦慮:它是“提醒”,不是“壓力”
很多考生看到“5年”就慌了:“萬一5年過不了怎么辦?”其實中注協(xié)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專業(yè)階段考生平均通過時間是3-4年,5年完全夠用。而且“5年有效期”的本質是“提醒你別拖延”,只要你每年都有進展,哪怕一次只過1科,5年也能過5科,第6年再考最后1科就行(前5科中最早通過的科目,到第6年剛好5年,只要第6年過了最后1科,就不會作廢)。
我認識一個寶媽考生,因為要照顧孩子,每年只能考1科,用了6年才通過專業(yè)階段,現(xiàn)在已經是事務所的項目經理了。所以,別被時間限制嚇住,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比什么都重要。
CPA考試難的不是“5年有效期”,也不是“一年考一次”,而是“堅持”。搞懂規(guī)則,合理規(guī)劃,哪怕每年只前進一小步,積累起來也能走完6科的路。記?。簜淇糃PA就像種一棵樹,今天種下,耐心澆灌,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以上政策基于中注協(xié)最新公布信息,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72650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