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注冊會計師應該怎樣備考
考注冊會計師確實是一場硬仗,但絕非遙不可及。 每年都有無數普通人通過科學備考順利拿證,關鍵在于找對方法、避開陷阱、堅持到底。這篇文章會從備考心態、科目搭配、學習方法到工具選擇,把我見過的高分考生經驗和踩過的坑都揉進去,幫你少走彎路,高效備考。
一、先想清楚:你為什么要考CPA?
別被“含金量高”“敲門磚”這些詞沖昏頭腦,CPA備考至少需要600-1000小時的投入,沒有強大的內在動力很容易中途放棄。
如果是為了轉行/跳槽:明確目標崗位(如審計、財務分析、投行),CPA能幫你彌補專業短板,但別指望一張證書直接讓你月薪翻倍,它更像“入場券+加分項”的組合。
如果是在職提升:衡量當前工作與CPA的關聯性。比如做財務核算的考《會計》《稅法》能直接應用,做人力的盲目報考可能只是浪費時間。
如果單純“隨大流”:建議先冷靜3天。見過太多人跟風買教材,結果連第一章都沒看完,報名費+教材費白白打水漂。
真實案例:我朋友小林,銀行柜員想轉投行,第一年跟風報了6科,結果只過了《經濟法》。第二年聚焦《會計》《審計》《財管》三科核心科目,每天下班后學4小時,周末全天泡圖書館,最終3科全過,第三年拿下剩余科目成功轉型。找準目標再發力,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二、科目搭配:別貪多,求穩才是王道
CPA6科(會計、審計、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綜合階段,5年考完。很多人上來就喊“一年過6科”,但數據顯示全國一年過6科的考生不足200人,普通人建議每年報2-3科。
1. 零基礎/在職考生(推薦2科組合)
會計+稅法:會計是CPA的“地基”,學好會計才能理解其他科目;稅法和會計關聯度高(如所得稅、增值稅核算),兩者搭配難度適中,適合打基礎。
財管+戰略:財管偏計算,戰略偏記憶,文理搭配能緩解疲勞。戰略很多內容來自財管的風險管理章節,學起來有銜接感。
2. 有基礎/全職備考(推薦3科組合)
會計+審計+稅法:經典“事務所套餐”,會計和審計是CPA的核心,稅法能調節難度,適合未來想進會計師事務所的考生。
會計+財管+經濟法:會計財管難度大,搭配簡單的經濟法,平衡備考壓力。經濟法背誦內容多,可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避坑提醒:別同時報會計、審計、財管三科!這三科被稱為“CPA三座大山”,每科需要200+小時學習,三科加起來至少600小時,在職考生很難兼顧,全職備考也要做好每天學習8小時的準備。
三、學習方法:告別“假努力”,這3步最關鍵
1. 聽課:別只當“抄筆記機器”
選老師比選機構重要!每個老師風格不同,比如會計的張敬富(幽默通俗)、審計的劉圣妮(考點細致)、財管的鄭曉博(公式推導清晰),建議先試聽2節課再決定。
正確聽課姿勢:
第一遍倍速聽(1.2-1.5倍),重點聽“為什么”(如會計分錄的邏輯),而不是“是什么”(死記分錄)。
聽完一章立刻做思維導圖,用自己的話總結核心考點(比如長期股權投資,畫個圖區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處理差異)。
別追求“聽課遍數”,有人聽3遍課卻不做題,不如別人聽1遍課+做2遍題效果好。
2. 做題:從“會做”到“做對”再到“做快”
CPA考試時間緊(如財管2.5小時做25道選擇題+15道主觀題),光會做不行,還得熟練。
基礎階段:做教材例題+輕一章節題,重點搞懂“每個選項為什么對/錯”,尤其是多選題,別只選對的就完事。
強化階段:做近5年真題(至少3遍!),第一遍按章節做,第二遍按套卷做,第三遍只做錯題。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很多考點會重復考(比如會計的合并報表、審計的風險評估)。
沖刺階段:用機考模擬系統做題!很多人平時用紙筆做題習慣了,上考場用鍵盤輸入公式、調整分錄格式浪費時間,提前適應機考很重要。
真實教訓:我第一年考財管,覺得自己公式都會,結果機考時找不到“開根號”符號,一道10分的計算題硬生生沒做完。后來專門花3天練機考系統,第二年財管提前20分鐘答完卷。
3. 記憶:別死記硬背,用“邏輯+場景”記考點
經濟法/戰略:用“關鍵詞法”背法條,比如《公司法》里“股東出資不實”的責任,記住“補足+連帶+過錯賠償”三個關鍵詞,再展開描述。
審計:結合“審計流程”記知識點,比如“風險評估”“控制測試”“實質性程序”,每個環節要做什么、注意什么,串聯成一條線就不容易忘。
稅法:畫“稅率表+優惠政策對比表”,比如增值稅稅率分“13%、9%、6%、0%”,每個稅率對應哪些貨物/服務,用表格列出來一目了然。
四、備考工具:這些“神器”能幫你省時間
1. 教材:官方教材必買!別信“只看輕一就行”,教材是命題依據,尤其是新增章節(每年考綱變化部分占比約30%),必須仔細看。
2. 輔導書:輕一(基礎知識點+習題)、輕四(最后六套題,沖刺階段做),足夠用了,別買一堆輔導書最后都落灰。
3. APP:番茄Todo(計時防走神)、Anki(自制記憶卡片,碎片時間刷考點)、會計視野論壇(看考友經驗、政策解讀)。
4. 筆記:推薦“活頁本+康奈爾筆記法”,左邊寫疑問,中間記重點,右邊寫總結,后期復習只看總結部分,效率翻倍。
五、心態調整:備考就像跑馬拉松,學會“放過自己”
別和別人比進度:有人3月就看完一輪,有人5月才開始,進度快慢不重要,關鍵是“學一個知識點就吃透一個”。
允許自己“偶爾擺爛”:每周留半天時間休息,看電影、逛街、發呆都行。長時間緊繃容易崩潰,我見過有人連續學3個月不休息,最后考前一周徹底學不進去,反而考砸了。
接受“不完美”:比如財管的“期權定價模型”太難,實在學不會可以戰略性放棄(這部分每年考5分左右),把時間花在更易得分的章節(如財務報表分析、資本預算)。
寫在最后:CPA難的不是知識點本身,而是“堅持”二字。你可能會在深夜刷題時崩潰,會在模考不及格時懷疑自己,但請相信,那些熬過的夜、記過的筆記、刷過的題,都會在考試那天變成你筆下的答案。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40860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