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師如何學習備考-怎么備考中級會計師
摘要: 中級會計師備考從來不是“埋頭苦學”就能成功的事。見過太多考生買了一摞資料、熬了無數個夜,最后卻卡在59分;也見過零基礎寶媽用6個月高效通關,還順便搞定了升職加薪。其實,備考的核心是“用對方法+避開坑”——明確目標、拆解任務、抓準重點,再加上一點“反焦慮”的心態,普通人也能穩穩拿下證書。這篇文章會從備考前的準備、分階段學習法、科目高分技巧到避坑指南,手把手帶你走通整個備考流程,看完就能直接落地。
一、備考前,先搞清楚這3件事(比埋頭刷題更重要)
很多人一開始就沖去買資料、聽課,結果學了兩個月發現方向錯了——要么科目搭配不合理,要么時間根本不夠用。備考前花3天想清楚這3件事,能少走半年彎路。
1. 先問自己:“我為什么考中級?”(目標越具體,動力越持久)
別只說“為了升職加薪”,太籠統了。試著把目標拆細:
比如“今年必須拿下證書,明年公司評職稱時就能加3000工資”;
或者“考下來就能跳槽去更好的企業,不用再天天加班到10點”。
真實案例:我去年帶的一個學員,32歲在職寶媽,一開始總說“學不進去,孩子老搗亂”。后來她把目標改成“考完中級,明年就能申請轉崗到財務部,不用再跑外勤,每天能準時回家給孩子講故事”,結果備考時連等公交都在背法條——目標越貼近生活,越容易堅持。
2. 科目怎么選?別貪心,“穩過2科”比“賭3科”更聰明
中級會計師考3科:《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要求2年內考完。很多人想著“一年沖3科”,結果貪多嚼不爛,最后一科都沒過。
3類考生的科目搭配建議(附真實反饋):
在職+時間少(每天<2小時):先考《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實務是基礎,和經濟法難度互補(實務難理解,經濟法偏記憶),學起來不容易崩潰。去年有個做行政的學員,就用這個組合,每天下班后學1.5小時,6個月穩穩過線。
零基礎+想打基礎:先考《財務管理》+《經濟法》。財管公式多但邏輯強,經濟法記憶內容多,兩者都不需要太多會計基礎,適合入門。
全職備考/基礎好:直接沖3科。但注意:每天至少要學4小時,且要給實務留最多時間(它占分最重,難度也最大)。
3. 資料別買太多!這3樣“核心資料”就夠了
不是資料越多越好,堆成山反而不知道從哪開始。我見過有考生買了10本習題冊,結果到考試只做了2本——浪費錢還浪費時間。
必備資料清單(親測高效):
官方教材:別用盜版!每年教材會有變動(比如2024年新增了“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內容),盜版可能漏改,導致學錯知識點。
1套基礎網課:選老師比選機構重要。實務推薦聽“講案例多”的老師(比如把長期股權投資比作“談戀愛”,講合并報表用“家庭賬本”舉例);財管選“推導公式”的老師(別直接給結論,要講清楚公式怎么來的);經濟法選“編口訣”的老師(比如增值稅稅率記“13%:貨勞有形動產,9%:建房交郵基,6%:現代服務加金融”)。
1本真題集+1個題庫APP: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近5年的真題至少刷2遍;APP選能自動生成錯題本的(比如“會計云課堂”“中華會計網?!?,碎片時間刷選擇題很方便)。
二、3階段備考法:從“小白”到“考場大神”,按這個節奏來準沒錯
備考不是“一鍋粥”式學習,而是要分階段、有重點。我把6個月備考周期拆成3個階段,每個階段任務明確,跟著做就能穩步推進。
第一階段:基礎攻堅期(4-6月,每天2小時)——“聽懂+記牢”是核心
這個階段別想著“刷題提分”,先把基礎打牢。就像蓋房子,地基不穩,后面越學越亂。
具體步驟:
1. 聽課前先看教材目錄:知道這章講什么,帶著問題聽課(比如學“收入準則”時,先想“平時公司確認收入是怎么做的?和準則有什么不一樣?”)。
2. 邊聽邊畫“思維導圖”:別抄筆記!老師講的重點,用自己的話記在思維導圖里(比如財管“資金時間價值”,畫個時間軸,標上現值、終值、年金的關系,比抄板書記得牢)。
3. 每章學完做30道課后題:只做基礎題!比如教材例題、網課配套的“章節練習”,重點練選擇題和判斷題,大題先放一放。
時間安排示例(在職考生版):
工作日:19:30-20:30聽課(1節課,約45分鐘,倍速1.2倍),20:30-21:30做筆記+課后題(30道題,錯題標紅)。
周末:上午2小時學實務(難章節多花時間,比如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下午2小時學經濟法/財管,晚上復盤錯題。
第二階段:強化刷題期(7-8月,每天2.5小時)——“會用+總結”是關鍵
基礎打牢后,要通過刷題把知識點“用起來”。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一聽就懂,一做就錯”,別慌,這是正常的,重點是通過錯題找到漏洞。
具體步驟:
1. 按“題型”刷題:先刷章節綜合題(比如實務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差錯更正”結合題,財管的“投融資決策”大題),再刷跨章節題(比如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綜合案例)。
2. 錯題本別只抄題!要寫“錯誤原因”:比如“知識點混淆(把‘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搞混了)”“公式記錯(財管β系數計算公式符號反了)”“審題不清(沒看到‘不考慮增值稅’)”。每周花1小時復盤錯題,同類錯誤整理到一起(比如發現總錯“增值稅視同銷售”,就專門再聽一遍這節網課)。
3. 實務分錄、財管公式“手寫默寫”:別以為“看懂了”就會了,實務的“合并報表抵消分錄”、財管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每天手寫3遍,寫的時候嘴里念出來(比如“借:應付賬款,貸:應收賬款,差額記商譽”),記得更牢。
重點提示:這個階段別和別人比刷題量!有人一天刷200道題,但錯了150道還不總結,等于白刷;不如一天刷50道題,把每道錯題搞懂,效率更高。
第三階段:沖刺模擬期(8月底-9月,每天3小時)——“仿真+查漏”保過線
最后1個月,要完全按考試節奏來,提前適應考場狀態。很多人平時學得好,一到考場就慌,就是因為模擬太少。
具體步驟:
1. 每周做2套真題+1套模擬題:嚴格按考試時間(實務3小時,財管2.5小時,經濟法2小時),用答題卡/機考系統(現在很多APP有模擬機考功能),中途不翻書、不上廁所,模擬真實考場。
2. 回歸教材“高頻考點”:最后10天別再做新題了!把教材上標紅的重點章節(比如實務的“收入”“金融資產”,財管的“預算管理”“財務分析”,經濟法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再過一遍,尤其是“新增/變動內容”(每年新增考點考頻很高,比如2024年的“碳排放權”考了1道大題)。
3. 總結“考場應急技巧”:比如遇到不會的大題,先寫“相關分錄/公式”(比如財管題不會算,先把“凈現值=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原始投資額現值”寫上去,能拿1-2分);經濟法案例題,先寫“根據XX法規定”,再結合材料分析(即使記不清具體法條,寫“根據法律規定”也可能有分)。
三、3大科目“避坑+提分”技巧:別人栽過的跟頭,你別再踩
每個科目的特點不一樣,復習方法也得“對癥下藥”。這3個科目的高頻坑和提分點,都是往屆考生用分數換來的經驗,照著做至少多拿10分。
《中級會計實務》:別被“難”嚇退,抓住“3個核心”就能過
實務是公認的“老大難”,但其實80%的分數集中在20%的章節(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收入、金融資產、所得稅),把這幾章吃透,過線沒問題。
避坑指南:
別一開始就啃合并報表!先學“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這些基礎章節,再學“長期股權投資”,最后學“合并報表”(合并報表需要長期股權投資做基礎,順序反了會很痛苦)。
分錄別死記!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記住“買的時候交易費用記‘投資收益’,賣的時候公允價值變動轉‘投資收益’”,結合“企業買股票為了短期賺錢”的邏輯,就不容易忘。
提分技巧:畫“T型賬”!比如學“收入準則”的“五步法模型”,用T型賬記錄“合同資產”“合同負債”的變化,一目了然;合并報表的“抵消分錄”,畫母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T型賬,抵消過程更清晰。
《財務管理》:公式別死背,“推導+應用”才是王道
財管公式多到讓人頭大,但90%的公式都能推導出來,死記硬背很容易混(比如“普通年金現值”和“預付年金現值”,只差一個“(1+i)”,推導一遍就不會錯了)。
避坑指南:
別用計算器算“復雜開方”!考試時可以用“插值法”(比如算內含報酬率,記不住公式就用“試誤法”,找兩個利率試算,再用比例算近似值)。
別忽略“文字題”!財管不止考計算,還有10-15分的文字題(比如“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預算的編制方法”),這些直接背教材原文,性價比很高。
提分技巧:做“公式卡片”!把高頻公式(比如“杜邦分析法”“本量利分析”)寫在卡片上,正面寫公式,反面寫“適用場景+例題”,通勤時掏出來看,碎片時間也能記公式。
《經濟法》:別抱著教材啃,“口訣+案例”記得牢
經濟法法條多、碎,但考的都是“??挤l”(比如公司法的“股東出資方式”“董事會職權”,合同法的“要約vs承諾”,增值稅的“視同銷售情形”),而且喜歡結合案例考,純背法條沒用。
避坑指南:
別等到最后1個月才學經濟法!很多人覺得經濟法簡單,放到最后突擊,結果發現記不住——它需要反復重復,建議從備考第2個月就開始,每天花30分鐘背口訣、看案例。
別糾結“冷門法條”!比如“票據法”的“追索權行使期限”,考頻低又難記,花1小時記可能只考1分,不如把時間花在“增值稅稅率”“企業所得稅扣除項目”這些高頻考點上。
提分技巧:編“生活化口訣”!比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人數:3-13人”,記“3個人開會,13個人散會”;“股份公司監事會職工代表比例≥1/3”,記“監事會里得有1/3的‘打工人’代表”。
四、最后想說:備考是一場“反人性”的修行,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我知道備考很難——在職考生要平衡工作和學習,寶媽要哄睡孩子后才能翻開書,零基礎考生看著分錄像看“天書”……但每年都有無數普通人通過中級,他們能做到,你也可以。
記住:備考不是比誰熬的夜更長,而是比誰把時間用得更“聰明”——明確目標、拆解任務、抓住重點,再加上一點“允許自己偶爾偷懶”的松弛感(比如每周留半天徹底休息,別逼自己連軸轉)。
最后提醒:2025年中級會計師考試報名時間、考試大綱等官方信息暫未公布,具體請以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最終通知為準。
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把這篇文章收藏好,明天開始,每天學1小時,6個月后,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759422.html,違者必究!